评论主题:
读冯骥才的《画枝条说》
评论对象: 书画老师 | 2009/4/18 18:20:54
评论言论: 我常在午休的时候读报,而且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每天中午,按部就班地取出报纸,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大脑休息一个小时。正是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冯骥才先生的短文———《画枝条说》。 文章很短,刚到1000字。作家通过自己某一天于沉思默想之中对画枝条过程的描写,把自己的理性思维过程全部精确地表达了出来。如果仅仅是看了文字,我可能看了也就看了,眼睛一转,记忆便会一同随之而转移。忽然,我的目光停在了短文左下角的一幅画面上。这幅画,正是先生作此文的灵感来源,也是他当时思考之中而留下来的思维轨迹。我的眼睛为之一亮:这,就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和视觉效果吗?
我对着冯先生的画作凝视了很久很久,有点累了。因为我看不出来这个思维过程的逻辑性。
真是杂乱无章!我在心里这么一想。是的,其实就是杂乱无章的枝条。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看不出作者的绘画技巧来。可是,我转念又想:为什么这么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竟让我如此着迷呢?仅仅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人理性思维的过程吗?也就是这一想,我突然间冒出一个古怪的念头:想通过自己拙笨的笔法把这幅画描述下来。然后再与先生的理性思维创作过程做一比较,看看到底在思维的过程当中有哪些差别。想到这里,我来了兴致,然后又返回头来,细细地品味起先生的短文。越看,越觉得先生的文字真的是与画作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于是,我静下心来,开始了自己有趣的“试验”。
画作是一幅接近正方形的水墨枝条,风格应该算是国画技法。画作右上角晕染较开的部分,我猜测当是先生最早落墨之处。一根粗黑的墨线由右上自左下伸出,紧跟其后,在粗线的中部又画了一笔飞白式枝条。两条线“头连尾分”,其势相连贯,入眼可断,笔力深厚。不过,只看这两笔,你可以尽情地猜测作者是想画松?画梅?画山?画水?思维空间自可任其驰骋。再往下看,我就不知从绘画的技法上如何去寻找赞誉之词了。从我真实的感受来说,剩下的画面唯一可叹的,便是印章和题款了。虽说整个画面的左上角留下了较大的空白,乍看枝条的笔法也错落有致、疏密合理、浓淡相宜,不知为何,还是不像是一幅画,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画作。换句话讲,整个画面也就一堆杂乱无章的枝条!
我并不是真的不清楚为什么要对这幅画着迷,其实就是想通过这幅画,看出(或者说是跟着这幅画寻找)自己的思维过程来,就这么简单。
我没有办法能把先生的画作拍下来传于网上,但是又觉得先生的“文与画”有特别的感染力,于是我又把目光转向了冯先生短文的其中一段文字。内容是这样的:
“明白了,原来这满纸枝条,本来就是我此刻思维的图像。我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理性世界。在这往复穿插、层层叠叠的立体空间,无数优美的思维轨迹,无数勇气的涉入与艰涩的进取,无数灵性的神来之笔,无数深邃幽远的间隙,无比的丰富、神奇、迷人!这原来都是我们的思维创造的,理性世界原来并不完全是逻辑的、界定的、归纳的、简化的;它原来比生命天地更充溢着强者的对抗,新旧的更替,生动的兴衰与枯荣;它还比感情世界更加变化无穷,流动不已,灿烂多姿和充满了创造。”
我深有同感。不是么?“杂乱无章”的枝条就这样把我的思维牵扯进去了。先生的文与画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也可以说,画只是一个杂乱盲目却又自由发展的思维过程。而先生紧跟其后随感而出的短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思维的过程。
再看看此文,不也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么?尽管文字的意境,语汇的丰富程度,语法的正确性等等远不及冯先生,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可是我近一个小时的思维过程!
评论对象: 书画老师 | 2009/4/18 18:20:54
评论言论: 我常在午休的时候读报,而且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每天中午,按部就班地取出报纸,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大脑休息一个小时。正是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冯骥才先生的短文———《画枝条说》。 文章很短,刚到1000字。作家通过自己某一天于沉思默想之中对画枝条过程的描写,把自己的理性思维过程全部精确地表达了出来。如果仅仅是看了文字,我可能看了也就看了,眼睛一转,记忆便会一同随之而转移。忽然,我的目光停在了短文左下角的一幅画面上。这幅画,正是先生作此文的灵感来源,也是他当时思考之中而留下来的思维轨迹。我的眼睛为之一亮:这,就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和视觉效果吗?
真是杂乱无章!我在心里这么一想。是的,其实就是杂乱无章的枝条。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看不出作者的绘画技巧来。可是,我转念又想:为什么这么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竟让我如此着迷呢?仅仅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人理性思维的过程吗?也就是这一想,我突然间冒出一个古怪的念头:想通过自己拙笨的笔法把这幅画描述下来。然后再与先生的理性思维创作过程做一比较,看看到底在思维的过程当中有哪些差别。想到这里,我来了兴致,然后又返回头来,细细地品味起先生的短文。越看,越觉得先生的文字真的是与画作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于是,我静下心来,开始了自己有趣的“试验”。
画作是一幅接近正方形的水墨枝条,风格应该算是国画技法。画作右上角晕染较开的部分,我猜测当是先生最早落墨之处。一根粗黑的墨线由右上自左下伸出,紧跟其后,在粗线的中部又画了一笔飞白式枝条。两条线“头连尾分”,其势相连贯,入眼可断,笔力深厚。不过,只看这两笔,你可以尽情地猜测作者是想画松?画梅?画山?画水?思维空间自可任其驰骋。再往下看,我就不知从绘画的技法上如何去寻找赞誉之词了。从我真实的感受来说,剩下的画面唯一可叹的,便是印章和题款了。虽说整个画面的左上角留下了较大的空白,乍看枝条的笔法也错落有致、疏密合理、浓淡相宜,不知为何,还是不像是一幅画,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画作。换句话讲,整个画面也就一堆杂乱无章的枝条!
我并不是真的不清楚为什么要对这幅画着迷,其实就是想通过这幅画,看出(或者说是跟着这幅画寻找)自己的思维过程来,就这么简单。
我没有办法能把先生的画作拍下来传于网上,但是又觉得先生的“文与画”有特别的感染力,于是我又把目光转向了冯先生短文的其中一段文字。内容是这样的:
“明白了,原来这满纸枝条,本来就是我此刻思维的图像。我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理性世界。在这往复穿插、层层叠叠的立体空间,无数优美的思维轨迹,无数勇气的涉入与艰涩的进取,无数灵性的神来之笔,无数深邃幽远的间隙,无比的丰富、神奇、迷人!这原来都是我们的思维创造的,理性世界原来并不完全是逻辑的、界定的、归纳的、简化的;它原来比生命天地更充溢着强者的对抗,新旧的更替,生动的兴衰与枯荣;它还比感情世界更加变化无穷,流动不已,灿烂多姿和充满了创造。”
我深有同感。不是么?“杂乱无章”的枝条就这样把我的思维牵扯进去了。先生的文与画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也可以说,画只是一个杂乱盲目却又自由发展的思维过程。而先生紧跟其后随感而出的短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思维的过程。
再看看此文,不也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么?尽管文字的意境,语汇的丰富程度,语法的正确性等等远不及冯先生,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可是我近一个小时的思维过程!
金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