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书画大学 | 2011/3/30 14:28:00
评论言论:
4.揭舊扥
一幅裱褙品的完成,在畫心之後至少有兩層以上的扥紙,在自然劣化與保存不良的因素下,若劣化情形到達不堪使用的情況,此時即需揭除舊裱。揭裱前置作業是在畫心前後各墊一層保護紙,而後進行畫心悶水浸透,藉由漿糊吸水膨脹的原理,撐鬆舊扥紙,再經揭提、揉捻或指腹搓卷的種種技巧摘除舊扥,作業過程需謹慎進行,並保持修復場所的潔淨與避免受干擾,揭裱攸關修復作業成敗,以不損傷原作為原則。對於粉碎性劣化裱件,乾燥時紙質酥脆易潰散,遇水則成泥狀,難分畫心與扥紙層次,揭除非常困難,常耗費數日工作天,在夏日尤應防患黴菌的滋生。(大氣中相對溼度高於75﹪時,易茲生黴菌)。
5.補缺損:參閱修補與加固、紙漿修補法、全色。
6.扥畫心:參閱裱褙程序:三種扥心法。
7.全色:「整舊如舊,補處莫分」,這是傳統裱畫師修復古字畫的理念,它強調的是「復原性」的修復原則。書畫作品歷經歲月風霜,紙張白度降低,逐漸泛黃或變成黃褐色,作品也因暴露時數的增加而褪色,老化的結果也讓古字畫增添了幾許古雅書卷味,而古書畫亦保存了當代藝術創作風格特徵。因此為書畫進行「修殘補缺,接筆補色」這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傳統上這門技術全靠長時間,經由名師傳承加上個人努力,累積了足夠經驗才能作臨場精確因應,而不至於成為書畫劊子手。
傳統修復師必須了解與書畫有關的知識,比如:綾絹的編織結構,絹紙材料質地、老化程度對顏色層次產生的影響,經常閱讀古書畫了解畫意,並作臨摹訓練,擴充知識面的認知,作為古書畫「修殘補缺,接筆補色」的基礎訓練。現今則可運用科學儀器輔助,例如:使用攝錄影機為原作建檔保存,將可提供全色時參考比對,運用X光、紅外線或紫外線攝影,檢查未揭裱前修補情況,或觀察肉眼無法辨識的細微部分,電子顯微鏡可分辨紙、絹纖維種類,色譜分析儀結合電腦銀幕可了解顏料結構或顏色剝落情形,以供補色時參考,用白度測定儀來比較新舊紙張色澤……等等,使傳統技藝結合現代科技的運用,達到更精確的修復水準,將是時代潮流。
材料質地及顏料色彩,均可運用儀器的輔助而達到修復的準確性,然而儀器輔助對於前述「接筆補色」的問題可能只解決一半。在繪畫方式中,工筆畫的小筆觸及層層上色畫法,對於往後的修補作業,較容易達到一定的「接筆補色」效果;反觀書法與寫意畫,創作者縱情揮灑一氣呵成,故有意到筆到或意到筆不到的形而上筆法思想,這些作品的修復對後代修復師而言,即成為高難度的考驗,因此敬業的修復師應該盡量涉獵書畫的相關知識,以熟悉各家書畫背景、用筆用墨特點等,不斷的訓練摹寫能力,俾使用筆勾勒合理,皴擦點染有度,如此或許稍可掩人耳目,若欲達到視無破綻的理想境界,恐怕只能當成理想目標了。
高明的「復原性修復」,果真做到「整舊如舊,補處莫分」的程度,破舊的作品因而恢復了完整性,則美化的效果必然使得修復品價值大增。然而這種維妙維肖的修復品,讓人分不清何處曾經修補?何處是真跡?真假難辨固然是修復的一大成功,但以古蹟古物保存的角度而言,恐怕也是一種困擾。倘若「接筆補色」手法拙劣,則嚴重地破壞前人真跡與藝術價值。因此現代各國博物館的修復理念多朝向採用「保存性修復」。保存性修復的做法是不刻意修飾並且保留修補狀況,讓鑑賞者可清楚了解為缺損處所作的修復情形,這是一種尊重原作的修復理念,對藝術風格的保存有正面的價值。兩種修復方法各具優點,取捨之道在於對文化藝術的尊重程度。
8.鑲裱復原-請參閱裱褙程序。
六)裝裱形式的演變
卷、軸、冊這三大類傳統裝裱形式,隨生活起居環境與藝術創作風格改變的影響,裝裱形式也起變化。厚重的冊頁逐漸被書籍所取代,較早裱掛軸多於手卷,演變成今日的裝框多於掛軸的局面,往後掛軸與裝框形式可能將成為主流。
基於裝裱格式與使用材料的差異,產生不同的裝裱特質,優劣互見,列表比較如下:
形
式
優
點
缺
點
掛軸式
1、富文雅古味,散發中國書畫特質。
1、懸掛環境要求嚴格。
2、裝裱工藝要求度高,觀賞質感佳。
2、易受環境影響裱品平整度。
3、畫背打蠟砑光具防蟲、防潮、柔軟、光滑效果,久經舒卷產生包漿光輝,古意盎然。
3、畫心正面缺乏保護,易遭受各種污染,外力侵襲破壞。
4、質輕攜帶方便。
4、軸式裱品不可受擠壓,須靠保護盒運送或保存。
5、體積小,節省保存空間。
5、卷收舒展稍有不慎,易折損裱品並且復原困難,不適合長期懸掛展示,收藏保存場所亦應保持通風乾燥,並作防蟲措施。
裝框式
1、平整、亮麗、大方、具現代感,易與展示場所搭配,裝飾性強,觀賞展示效果佳。
1、前置透明板會產生反光現象。
2、具保護性功能,外界污染物不易入侵,不易受外力侵襲。
2、前有壓克力板或PVC膠膜阻隔,造成透氣困難,潮氣凝結不易蒸發,可能引發生霉。
後置紙、木合板若含有酸性化學物質,會造成紙張酸化。
3、較適合長期懸掛展示。
3、懸掛處應避免受強光照射、高溫、高濕或有水蒸氣及易遭強風吹落之危險場所。
二、用護封護套保護古籍、繪畫
用護封護套保護古籍、繪畫,採用以下措施:
1.書卷、繪畫經托裱後,在其外用布、帛做成套子,進行包裹。
2.隋唐時期對卷子本書折成紙疊,在疊前面和後面裱上較厚的紙作為書衣,以及再用一張比折子寬一倍的厚紙,從中間對折,一頭粘於卷首,另一頭粘於卷尾。這種做法既保護裏面的書頁不受污損,亦不致於因翻書而使裏面的書頁散開扯斷。
3.當書籍進入冊頁形式“蝴蝶裝”、“包裝背”,用較厚的紙作為書皮,不但能保護裏面的書頁,而且便於翻閱。
4.將一部書集成一函或數函。“函”就是套在書外的殼子或匣子。古代書畫有兩種:一種用硬紙板做裏,刷上漿糊,外裹一層布,又叫書套,有四合、月牙、雲頭和六合書套。另一種是木夾板和木盒子(木書匣)。夾板以梓木、楠木為貴,不生蟲、不走性,其質而輕。花梨棗木次之。用書籍、書櫃收藏書籍也是我國傳統方法之一。
三、古書、畫收藏的防潮措施
1.書畫裝裱不僅增加美觀、牢固,亦能起防潮的作用。書畫裝裱時在畫幅前、後的“天頭”、“引首”和“尾紙”,將畫幅緊緊地夾在整個手卷中間,外界的潮氣、熱度、塵埃、陽光和有害的物質不易侵及畫幅。此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2.書畫收藏的傳統作法,是值得注意的,在《蕉窗九錄》:「遇四、五、六月之先,將畫幅賞玩,微見風日,收起入匣,用紙封口,勿令通氣。其意就是,書畫在霉雨季節之前,將畫吹風曬涼,然後入匣,密風收藏。防止受潮。平時張掛名畫,須三五月一易,則不厭觀,不久惹塵濕。收起,先拂去兩面塵垢,略見風日,即珍藏之。久則恐風濕,損其質地。」
《新增格古要論》收畫論:「收畫,亦於未來梅雨之前,曬晾令燥,緊卷入匣中,厚以紙糊匣縫、務令周密。過梅月方開,則無蒸濕之氣,蓋蒸濕自外而入故也。」
3.清宮中有一種收藏書畫的特製大木箱,外塗血料、披麻、上大漆、潮氣進不去。為了更好防止潮氣侵入,在大木箱再加一層錫皮作的裏子,更能防止潮氣的侵入。
4.藏書的庫房建築及環境採取防潮措施:在《骨董瑣記》中,有關寧波天一閣藏書樓的記載:「東偏一間,以近牆壁,恐受濕氣,並不貯書。惟居中三間,排列大櫥十口,內六櫥前後有門,後面貯書,取其透風。這種建築設計和藏書櫥的布置,有利於濕度的控制。」
5.採用乾燥劑吸潮,當書畫庫的濕度過高,或者在梅雨季節常用石灰或木碳作為乾燥劑吸潮。
四、古書畫、古籍的防蟲措施
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收藏和保存古籍、繪畫中,一直在探索防蟲蛀蝕的方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早在漢魏時,先民就知道用黃蘗汁染紙避蠹的方法,黃蘗又叫黃柏,屬蕓香科落葉喬木,其乾皮呈黃色,味苦,氣微香。我國最常用的是關黃柏和川黃柏。經分析,黃柏皮中含有生物鹼,主要是小柏鹼(C20H19O5N),還有少量的黃柏鹼(C27H33O7)、棕櫚鹼(C21H23O5N),黃柏內酯(C15H16O6)等。
小柏鹼是黃柏的主要化學成分,呈黃色、味苦,它有一個與之互變異構的醛體,這種生物鹼具有鹼性的含氮有機化合物,既是染料又具有殺蟲作用,並有殺蟲卵的效用。東晉葛洪(公元281-341年)在《抱朴子》一書中就講到黃蘗染紙,具有防蛀避蠹的功能。我們發現敦煌的佛經大部分是黃紙寫的,年代雖久,但沒有發現被蟲蛀的痕跡。
宋代印書紙,有一種用椒汁染成紙,叫椒紙。椒紙是以胡椒或辣椒的汁浸漬而成。經化學分析,椒實中含有香茅醛,水芹
等生物鹼,具有防蟲,殺蟲作用。南宋的《名公僧修標注南史詳節》一書,就是用椒紙而印刷的。
明清時期,廣東海南採用紅丹為塗料製造一種紙,稱為萬年紅紙。用這種紙作古籍扉頁的襯紙,既能防止書籍被蟲蛀蝕,又能起裝飾作用。紅丹又名鉛丹,其化學成分是四氧化三鉛(Pb3O4),由於有毒,因而製成的萬年紅紙具有防蠹作用。
明朝馮夢禎在《快雪堂漫錄》中提及:「漿糊用小麥粉、川椒、白礬、百部根細末,可免蟲蛀。經分析,百部根含有百部鹼、百部次鹼,具有驅蟲抑菌作用」。另外如孫從添《收藏》云:「書櫃頂用皂角炒為末碾細,舖一層,永無鼠耗。」《齊民要術》卷三注:「書櫥中置放麝香木瓜令蠹魚不生。」明代曹昭《格古要論》曰:「防蟲用樟腦亦佳。」目前仍在應用。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古人藏書,避蠹用蕓。」古代用蕓香避蠹有兩種方法:一是用蕓香做煙薰劑。《傳家寶》云:「其法於伏日曬書之後,堆滿櫃櫥,預留火爐空處,用炭火一爐,燒起蕓香,使香煙燎繞,則蟲不生。」二是將蕓香夾放書中。寧波天一閣閣中書,書頁內夾有蕓香草以避蠹,兼藏蕓草一本,色淡綠而不甚枯,三百年來,書不生蠹,草之功也。另外也有用荷花瓣、艾葉、煙葉等夾在書中,均沒有蟲蛀蝕的痕跡。
五、書、畫庫的通風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書庫及時開關窗戶通空氣是使書籍、繪畫不生蟲的好辦法。葉德輝《藏書十約》中談到:「書庫,宜四方開窗通風,兼引朝陽入室。」窗櫥俱宜常開,樓居尤貴高敞,寧波天一閣圖書館的經驗談為:書庫空間要大,面積要寬敞,書庫內的書架,書櫃不能擺放太密,宜行疏以通空氣。每一垛書之間要相隔三厘米許,就是一垛也不能放得太滿太緊,要留有空隙以利空氣的流通。
六、防煤煙
《藏書紀要》指出:「接連內室廚灶署之地,則不可藏書。」廚灶有煤煙,書籍遭受煤煙損害時,紙色紅脆,手觸即碎。《聊齋誌異外集》有一段記載:「陽城煤炭賤而且美,故有香煤細米之謠。然亦害。證余初至陽城,所收舊書。多觸而碎。然余家所藏宋版書不如是。即京師所購宋、元、明版書,亦不是。後在陽城二十年前刻版書,其中紙雖無恙,皮面一搓即碎矣,乃居煤煙所致。偶記於此,凡陽城藏書畫、古籍,冬日宜置無火之室妙也。」這段記載說明古代收藏家已認識到SO2、 H2S對書籍、繪畫的危害。
對古籍、繪畫的收藏和保養,我國人民有不少寶貴的傳統經驗和高超技術,我們應該繼承傳統行之有效的方法,發揚光大。
第二節
現代科技保護技術
一、環境保護
紙質文物保護的質量,既取決於其材料質地,更取決於它所經歷的環境。創造良好的保存環境,使文物處於適宜的環境中,是阻止或延緩其自然損壞的重要措施。
二、溫、濕度的控制
博物館室內的溫、濕度隨著室外溫、濕度的波動而相應變化。季風、日照、降雨、觀眾的流量等因素都直接關係著室內溫、濕度的升降。控制室內適宜的溫、濕度,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需要良好的庫房建築質量,即有完善、良好的隔熱、防潮、通風設施。這是穩定庫內溫、濕度的基本保證。
2.安裝空調系統,使書庫的溫、濕度控制在標準範圍之內,是創造博物館適宜環境的有效手段。
3.要有嚴格的科學管理。目前,博物館普遍安裝空調系統尚難實現,但單獨使用調溫、濕設備,如使用櫃式恒溫恒濕機、空調器、機械去濕機、冷熱風機等,是一種應急措施。也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進行控制和調節。
(1)自然通風
自然通風不僅能降低溫度,亦能降低相對濕度。是博物館最常用的一種調溫、控濕的方法。由於庫內、外的溫濕度變化比較複雜,是否可以通風,應根據以下四條原則。
當庫外空氣的相對濕度和絕對溫度低於庫內時打開門窗。使庫內外的空氣進行自然交換。
當庫外溫度和絕對濕度低於庫內時,而相對濕度稍高時,可以通風。
當庫內外溫度接近,庫外相對濕度比庫內低,或庫內外的相對濕度接近,而庫外溫度較庫內低時,可進行通風。
當庫內外絕對溫度接近,而庫外溫度稍高,但相對濕度低。如庫內相對濕度很高,急需降低時,可以通風。
以上這些措施僅僅是權宜之計,雖有一定效果,並不是令人滿意。
(2)使用吸濕劑降低溫度
吸濕劑按使用方式區分為固體和液體吸濕劑。固體吸濕劑常用的矽膠、分子篩、活性炭、生石灰、BMC等。以變色矽膠和BMC調濕劑為佳,一般在文物框、陳列櫃內放置吸濕劑,調節櫃內濕度,因變色矽膠價格較貴,吸水飽和很快,烘乾後可反復使用。目前已逐步被BMC濕度調節劑代替。BMC具有較優異的調濕性能,能保持密閉環境中相對濕度的穩定,為密閉環境中的文物濕度調節和控制提供了一種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