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全脑通 | 2009/10/22 9:55:45
评论言论: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高 血 压 病
笔者将高血压以患者胖瘦分为三型,以病情缓急分为两期。即肥胖型、瘦削型、非胖非瘦型;急性发作期、慢性进展期。
一、辨证施治
1、肥胖型 患者素体偏胖,或素食肥甘、营养过剩,加之缺乏运动,致使体内气机壅塞,血流欠畅。本型之治疗重在去壅导滞、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兼以育阴,使水湿去而阴不伤。药用天麻钩藤饮、枳实栝蒌薤白半夏汤、五苓散合白虎汤加减。
2、瘦削型 患者素体偏瘦,更加身心劳累过度而致阴虚阳亢,阴虚则加速动脉硬化,阳亢则气血上涌有头痛头晕肢麻等症。本型治疗重在滋水涵木、镇肝潜阳,稍加利湿之品,可防滋补太过而有腻滞之弊。药用镇肝熄风汤、杞菊地黄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3、非胖非瘦型 本型患者素体不胖不瘦,平时精力充沛,前期无不适感觉,只有当血压达到一定高度,靶器官受到损害时,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但本型大都有家族遗传病史。本型高血压治疗起来有相当地难度,基本应该以清热为主,所谓热有余便是火,火有余便是毒;其次是抗动脉硬化,增加动脉管壁的弹性。药用白虎汤、承气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4、急性发作期 有脑血管意外倾向者,如伴剧烈头痛、头晕、喷射样呕吐,甚或意识欠清,可给利血平、甘露醇与保护脑细胞药物,脱水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功能。有冠心病倾向者,如伴胸闷、心绞痛、心慌等,可给予硝酸制剂和改善心肌代谢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急性期应配合中药以治其本,可分别根据胖、瘦、非胖非瘦三型给予相应药物。有脑血管意外倾向者,早期一般不予活血化瘀药物,以防诱发出血。
5、缓慢进展期 该期指病情相对稳定,可根据上述三型分别应用中药治之。或清热而减慢心率、或滋阴养血软化血管壁、或改善心脑功能等等,需酌情处理。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有许多优点,如急性期急则治其标,或标本兼治,以西药为主,或中西药并用;慢性期缓则治其本,以中药为主,或佐以西药。应用中药调理整体、辨证施治,降压效果持久,且副作用较小。目前西药降压药物主要分五大类:利尿剂、ß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扩张剂。实践证明中药亦有相应效果,如泽泻、猪苓等利尿,减少体内血容量可有效减轻对血管壁的压力,提高血管壁的弹性,故肥胖者首选之;石膏、栀子、黄芩等清热,能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可有-受体阻滞剂作用;龙骨、牡蛎、石膏、石决明等镇静潜阳,能镇静安神、减慢心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可有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栀子、黄芩配猪苓、泽泻等清下焦湿热、利水湿,可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作用;天麻、麦冬、白芍、生地黄、当归等滋阴养血,有扩张血管、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本类药品尤宜于瘦削型高血压患者。
二、典型病例
例1 : 男 50岁 患高血压病20余年。体胖,头痛头晕,以头晕较剧,视物模糊,胸闷心慌、轻微活动即加剧,被迫卧床达年余,血压205/115mmHg,X线片示左心室肥厚,心电图示心肌缺血,眼底检查示合并底动脉普遍狭窄,尿常规示蛋白尿,舌红苔黄腻,脉沉细弦而数,初经用甘露醇等,症状有所改善,但停药后即加重,随改用中药治之。处方:天麻 黄芩 怀牛膝 龙骨 牡蛎 白芍 甘草半夏 槟榔 丹皮 生地黄 泽泻 猪苓 瓜蒌仁 麦冬 桂枝 石膏 水煎服。日一剂,分二次服。三剂后即觉症状减轻,20余剂诸症大减,加减服用近100剂诸症全消,血压恢复至140/90mmHg ,眼底检查示眼底动脉正常,心电图示心肌供血良好,10年后追访无复发。
例2 : 女74岁 患高血压病20余年。体瘦,头痛头晕,呕吐,上肢麻木,被迫卧床十余日,测血压210/85mmHg, X线片示心肌肥厚,心电图示心肌缺血,眼底检查示有棉絮状渗出,舌质红有裂纹,苔少,脉浮大弦数。初用甘露醇等脱水降压,头痛头晕症状改善,随予中药治之。处方:天麻 钩滕 山茱萸 怀牛膝 白芍 甘草 生地黄 麦冬 石决明 丹皮 龙骨 牡蛎 桂枝 茯苓 枳实 ,水煎服,日一剂分二次服。10剂后大有改善,共服近40剂,后改服丸剂巩固之,血压恢复正常眼底无渗出,心肌供血改善,现己8年余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