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文化行者 | 2007/5/26 1:20:17
评论言论:
姓名:张宏昌
单位:山东省微山县韩庄镇第二中学外语组
邮政编码:277603
电子邮箱:zhanghongchang1973@163.com
现在农村中学里的独生子女多了,学生本身又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因此执拗、任性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如果我们遇到那些捣蛋、调皮,甚至不可理喻的学生,教师特别是年青的教师往往会感觉非常 “头疼”,如果劝说不听,家长再不大懂道理,难免会有生气发 “火”的时候。之所以发火是因为到那时教师的情感已经是到了实在无法忍耐的时候了。应该说,对那种“吃硬不吃软”的学生,适时、适当发火,常常胜于苦口婆心的千言万语,然后在适时、适度的加以 “慰抚” ,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论其理,大致与数月的阴雨连绵后的雨过天晴,或久渴饮泉后,方知其甘甜的感觉极为相似,此中包含着心理平衡的辩证哲理。
因此,富有经验的老师对待捣蛋、顽皮的学生,往往既会选择发火的对象,又会把握发火时机, 把工作处理地恰到好处。既能“狂风暴雨”,又能“和风细雨”;既能“波澜壮阔”,又能“风平浪静”,能做到敢放会收,不失“风度”。有时会对于我们教育工作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应急方法,也是一些富有经验的教师才能拥有的较高的教育“境界”。
但是,毕竟发火伤感情,有时甚至还会“坏”了我们的好事。我们千万要慎用,有时最好别发火,如某调皮的男生小X是个出了名的“万人愁”。上课的时候,在教室后面竟然用打火机点着了一个塑料袋,弄得满屋都是刺鼻的气味,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着你,大家都瞅着老师如何收拾这个“残局”。这时,我如果火冒三丈,也可以理解,也许可以起到“杀鸡骇猴”的效果,既制止了这个学生的错误举动,又能“教育”大家。当时我的火“腾”地起来了。但我马上竭力按捺住自己,保持克制,决定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以德报怨”的方法。此时,我强装 “笑容”,夸奖他:“ 小X你这个学生他很聪明,长得又漂亮,如果把精力全部用在学习上,我想能赶上他的人会太多,今天他虽然表现得不大好,这是因为他的爸爸刚刚过世,书又丢了,心情不好,可以理解,但这样不但会害了你自己,还会影响别人,老师今天把我的书送给你,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好!现在我们继续上课。”这件事,我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处理完了,我自己心里也没 “底”,试试给自己看吧。没想到课下那位同学主动地来找我,承认了自己在课堂上的错误,并且给我留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他自己不好意思当面说出的话:“老师,这几天,我的心情一直都不好,你真理解我,谢谢您!在课堂上,我想我今天一定是‘死定’了!老师,就凭你在课上说的那几句话,和你对我的宽容,我一定好好学习,绝不让您失望,老师你看我的行动吧!你的 学生——小X”。这个学生发奋努力地学习,我一直教到他毕业,后来,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学。直到现在,我们都还记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细节”。所以,发火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还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大提倡常用此法,对此还是谨慎为好。
但在有时涉及突发事件时,对有过错的学生或家长不听时,必然以发火压住对方,往往会“先发制人”,使对方不会再继续无理取闹。事后我们,我们再推心置腹地交流,那时往往双方都已经心平气和,烟消云散,互相会接受对方的建议或意见了,这时的“马后炮”往往会有“亡羊补牢”的作用。
一天傍晚放学后,我正在办公室备课,忽然听到“嘣嘣嘣”的声音,推门一看,只见一个学生和其家长正追着一位教师要打架,我上前劝说不顶用, “战争”眼看要升级,这时如果不大发雷霆,很难镇住他们,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事情的起因是该生经常迟到、旷课,打游戏机,完不成作业,这次测验有两科考了零分。老师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但效果不佳,结果这个学生现在又不想上学了,在家里说了老师的一身的“错”,把自己不想上学的责任全都推到了老师的身上。这天他和家长一起来学校带桌凳,被班主任老师见到,劝说不成后,老师当着家长的面批评了学生几句,家长偏信其孩子的话,本来就对老师有一肚子的 “成见”,认为老师“轻视”了他的孩子,才导致了孩子今天的这个局面,他太没 “面子”,而且毁了孩子的前程,所以,今天他很生气,喝了点酒来学校找事。而面对这情况,劝说没有用的,就必须发火,以 “盛气凌人”的势头去制止他们们近一步对老师实施侵害的行为。当时,我必须这样做,我大发雷霆地呵斥他们不能这样做,不要乱来,当时他们看到我那“气急败坏”的样子,“软”了下来,没招了。这才避免了这场“战争”的发生。
有时我们发火是不可避免的,但要适度,掌握好火候。
不宜把话说得过头,不能把事办得过 “死”。对当时说服不了或当众不便劝说劝导的人,不妨来下“大动肝火”,这样或许能防止和制止其错误的行为的继续发展,避免更糟糕的事件的发生,对于一些不懂道理的学生的过激举动起到了预防的作用。
我班有个“吃软不吃硬”的学生,在小学就常和老师打架,和其父母交过手,是班里有名的“好战分子”。我也特别留心捕捉他的“闪光点”,在学生面前“大肆”地表扬他。开头很好,但没几天,他就和他的语文老师交上了手。这位语文教师是新分配的毕业生,年轻气盛,刚踏上讲台不几天,就和这位“不吃硬”的学生碰上了。学生拿着凳子追赶着这位女老师,从楼上跑了下来。我见此情景,当时非常生气,火突然上来,大声地训斥这名学生,制止了学生的错误行为。但是,这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位老师又趁此机会,又踢了学生几脚,我看不行,立即对老师发火,大声叫“停”,这样才把时局稳定。事后,我又主动地找这位老师解释,和她交换意见,说明我为何当时那样对待她,是因为她当时的举动的确有点过火,如果我当时不采取 “非常”措施,有可能问题会变得更难处理。她听了我的解释之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我的看法,同时,她也非常理解我当时的非常发火的举动,认为我是个“热心”人,心存感激。
平时我们尽量不发火,发火是会刺伤人心的的。因此,我们教师不提倡对学生发火,但也有很特殊的情况,一旦发火,往往会语言过激,批评过火。需要做及时的善后处理和感情补偿。妥当的善后处理要选时机,看准 “火候”,过早,学生火气正盛,效果不佳;过晚则事过境迁,火去铁凉,学生郁积的感情之“结”,不好解开。因而,选择双方都略微消气,都有缓解的余地,情稳初步定的时候为佳。
正确的善后工作,要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
有的学生“大大咧咧”是“粗人”,老师批评过火,他们常常也不会往心里去,只需言两语,他们就能立马接受建议,就能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老师如果发火,他们也能理解,但是就是当时学生转不过“弯儿”来,这则需要我们下大工夫去做好思想工作。而有的学生虚荣要 “面子”,对教师的批评会耿耿于怀,甚至会有“仇视”老师的念头,这时我们教师要把思想工作做细致,耐心而诚恳,好言安抚,并在学习中寻找其长处——“闪光点”,通过表扬等方式予以弥补,使他们心服口服,这也避免了他们对老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想法和做法。
同时,艺术的善后补救工作还有“明暗相济”,“软硬兼施”的特点。
所谓的“明”是指教师亲自去找学生进行谈心,去解释,不要怕 “掉价”有时甚至必须先向学生道歉,因为教师也不是圣人,也难免会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尤其一些年青的教师更要注意这一点,他们年轻气盛,有时一不小心也会 “出格”,或是言过其实或是用词过于偏激,致使学生当时面子上很难堪,所以,学生有时顶起天来和老师 “较真”,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主动放下 “架子”和学生沟通,即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道歉”,学生有了“面子”,一般都会顺势和解。“暗”是指某些对教师的批评不易接受,而又对老师抱有成见,单独面谈也不易挽回时,我们则可采用“拐弯抹角”或“借东风“的方法,必要时我们采取“软硬兼施”,一手 “软”,一手“硬”的策略。如在其他学生面前讲他的好话,夸奖他如何聪明,思想品德如何的好,我一直很欣赏他,遗憾的是他这个 “好苗子”马上就要浪费了,并适当说些自责之言,通过其他同学的话,间接地把老师的对他的看法及时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们很容易接受这种背后“好言”,这时,他们也确实认为老师确实从内心的很欣赏他们,这时他们最易被打动,被感化。另外,还可以在当他们生活上和学习上有困难急需帮助的时候,我们主动全力帮助他们或者动员大家一起帮助他们,如果他们死要假面子“拒绝”我们的正面帮助,我们可以采取暗处帮助,当一次“雷锋”,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我们班的一女生王某,父母早逝,自己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自己平常玩世不恭,不安心学习, “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此,最初我对她的不争气的举动非常生气,在班里多次批评过她,大发雷霆地嚷过她,都无济于事。后来,我主动和谈话,她却对我有抵触情绪,嫌我看不起人,回避我,不接受我的任何帮助,和赞助。我当时很是恼火,心想,她怎么不知好歹,我当时连放弃帮她的念头都有,后来,我转念一想我何不从另一个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我决定从暗处当一次雷锋,去默默地从各个方面帮助她,她在我的 “捐助”下,她刻苦地学习,终于不负众望,顺利地考上了重点高中,当她知道这一切的时候,啼不成声地跑到我的住处,半跪着,请求我原谅她,这时距离我对她的暗暗捐助已整整两年,我庆幸,我的方法用对了!我的心血没白费。所以,通常他们当时可能不会当面对我们做任何表示,待他们明白真相后,他们会对老师深表由衷感激,更能使他们从良心上,发自内心的自我检讨,自我反思和自我反省,真正向老师靠拢,才能真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感其言,随其行。”此时,我们的思想教育的境界也确实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平时,我们在工作中还是要尽量少发火,或者不发火,同时又能处理好我们工作中的种种事情,因为发火常常会把事情搞 “砸锅”;对待特殊情况,我们要“巧”发火,有时“虚张声势”,也能对那些大家制止不住突发事件产生奇效,但要掌握好发火的分寸和火候,千万不能好发火,更不能乱发火,操之过急,那样往往会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