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主题: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现状与展望
评论对象: 林中燕 | 2009/11/15 11:22:27
评论言论: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展望
这些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日本的高等教育按照大学审议会“高等教育个性化、教育研究高水平化、经营管理活性化”的方针,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年来的改革措施以及相关的讨论促使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教界人士日益认识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具体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切切实实地推动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
当然,改革是一个过程,许多的改革措施在实践中也有争议,而且,在改革实践中人们又会不断发现高等教育新的问题。不仅仅是日本的高教界,学生、社会以及产业界都纷纷指出日本高等教育在教育研究、经营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 例如:本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许多教师不重视);课程改革不适应多样化的学生的需求;轻视教养教育以及专业细分化的倾向;学生成绩的评定以及毕业生质量的保证问题;教学科研设施设备以及教育支援的问题;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中,所开课程及其内容与社会需求和实践脱节;大学教师‘向质化”,即使在同一学校也很少有不同研究室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与社会和国际的交流合作不够,大学经营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往往对变化的应对迟缓;一些大学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未能与教育研究活动和大学经营管理的改革相结合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为了使日本的高等教育适应21世纪和日本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本政府和各个大学都在努力探索21世纪日本高等数育应如何改革。1998年10月。日本大学审议会提交了题为《21世纪的大学像和今后的改革方策——在竞争环境中充满个性的大学》的咨询报告,全面展望了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改革方针政策。紧接着,一年之后的1999年11月,日本文部大臣又就“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应有状态”向大学审议会提出咨询,要求站在“全球化时代”的高度探讨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如何建设面向世界开放的大学、如何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等项目。从这两次咨询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一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
日本大学审议会认为,当今世界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自由贸易体制的扩大,社会、经济、文化的全球规模的交流普遍化,国际间的流动性和相互依存关系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国际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因此这是一个更趋复杂化、更不透明的时代。而“在这种流动和变化的时代,生存的保障就是教育和终生学习”(1999年6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公报观点)。在这样的背量下,日本为了达到其“智慧创造立国”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主要作用”的目的,其高等教育机构就必须及时地提供能适应国民终生各个时期需要的适当的教育,这种教育要能使学生学到与急剧变化的时代相适应的创造性的知识和技术,为日本培养出能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人才。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适应日本经济、社会以及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多种多样的要求。日本的高等数育机构必须多样化、个性化(大学、研究生院、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学校、国立、公立、私立大学,乃至每一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特色的定位和目标),而升入高等教育机构的入学率也将大幅度上升(虽然由于“少于化”原因学生总数会有所下降),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支撑体系、大学的经营管理等等各个方面也都应该有相应的改革。
总的来说,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建设在国际竞争中“充满个性的大学”。而为了建成“充满个性的大学”,大学必须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
1.重视培养学生的课题探索能力,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
本科教育阶段要在重视培养学生的课题探索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将来作为专业人才的基础能力。所谓“课题探索能力”主要是指一种“能主动应对变化,能独立探索将来的课题,并能立足于广泛的视野对课题进行灵活而综合的判断的能力”,而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就必须重视教养教育,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具有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自主且综合的思考而后进行准确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使学生能从与社会的关系来定位自己的知识和人生。专业教育中也应该贯彻教养教育的基本精神重视“基础和基本”,通过教给学生各关联学科的关系、学术和个人的人生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能主动探索、解决课题的基础能力。另外,为了培养学生能活跃于国际舞台的能力,要在充实外语教育、促进海外留学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本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对国际社会重要课题的认识,并通过各种训练培养他们表达自己主张的能力。在教育方法方面,则要求实施认真负责的教学管理和严格的成绩评价,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同时通过教师和学生对整个教育活动和各个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评价来改进教育质量。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研究者的研究生院要努力建成卓越的教育研究据点,有关的经费也应该实行有重点的倾斜分配,而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研究生院应该在课程、教员资格以及修学条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要重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
2.教育研究系统柔性化,确保大学的自律性
为了能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本科教育阶段可以采取不满四年就可以毕业的例外措施,扩大秋季入学和学分互换,创设学分累积加算制度,而研究生教育阶段则可以按照社会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制度上确认“1年制硕士课程’和“长期在学硕士课程”。为了使大学组织可以有更多主动性和机动性,政府方面应该在大学的行政、财政管理方面有更多宽松的政策。另外,大学应该加强同社区和产业界的合作和交流,进行共同研究,共同开发教育计划.
3.在学校的组织管理方面,建立负责任的决策和实施体制
当今大学的教育研究日趋边缘化、综合化,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比以往更为密切化,这些变化都促使大学建立一种新的更为开放和积极的自主自律的组织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要明确学校内审议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工作应如何分工和合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听取社会上的意见,明确大学对社会的责任。另外,为了方便有关人员了解大学情况,大学有责任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如关于学习机会、关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关于毕业生出路,关于大学研究课题、关于大学的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系统,促进大学的个性化和教育研究质量的不断改善
在进一步充实大学的自检、自评的同时,要致力于建立站在客现立场上进行评价的组织即所谓“第三方评价系统”。这种评价组织应该在对大学进行透明度比较高的评价的同时,收集、提供大学的评价情报,并对评价的有效性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向各个大学反馈评价的结果,促进大学教育研究活动的个性化和质量的提高。在客观细致的评价的基础上,各资源分配机关还可以进行更为客观和公开的适当的资源分配。
评论对象: 林中燕 | 2009/11/15 11:22:27
评论言论: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展望
这些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日本的高等教育按照大学审议会“高等教育个性化、教育研究高水平化、经营管理活性化”的方针,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年来的改革措施以及相关的讨论促使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教界人士日益认识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具体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切切实实地推动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
当然,改革是一个过程,许多的改革措施在实践中也有争议,而且,在改革实践中人们又会不断发现高等教育新的问题。不仅仅是日本的高教界,学生、社会以及产业界都纷纷指出日本高等教育在教育研究、经营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 例如:本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许多教师不重视);课程改革不适应多样化的学生的需求;轻视教养教育以及专业细分化的倾向;学生成绩的评定以及毕业生质量的保证问题;教学科研设施设备以及教育支援的问题;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中,所开课程及其内容与社会需求和实践脱节;大学教师‘向质化”,即使在同一学校也很少有不同研究室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与社会和国际的交流合作不够,大学经营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往往对变化的应对迟缓;一些大学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未能与教育研究活动和大学经营管理的改革相结合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为了使日本的高等教育适应21世纪和日本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本政府和各个大学都在努力探索21世纪日本高等数育应如何改革。1998年10月。日本大学审议会提交了题为《21世纪的大学像和今后的改革方策——在竞争环境中充满个性的大学》的咨询报告,全面展望了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改革方针政策。紧接着,一年之后的1999年11月,日本文部大臣又就“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应有状态”向大学审议会提出咨询,要求站在“全球化时代”的高度探讨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如何建设面向世界开放的大学、如何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等项目。从这两次咨询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一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
日本大学审议会认为,当今世界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自由贸易体制的扩大,社会、经济、文化的全球规模的交流普遍化,国际间的流动性和相互依存关系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国际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因此这是一个更趋复杂化、更不透明的时代。而“在这种流动和变化的时代,生存的保障就是教育和终生学习”(1999年6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公报观点)。在这样的背量下,日本为了达到其“智慧创造立国”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主要作用”的目的,其高等教育机构就必须及时地提供能适应国民终生各个时期需要的适当的教育,这种教育要能使学生学到与急剧变化的时代相适应的创造性的知识和技术,为日本培养出能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人才。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适应日本经济、社会以及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多种多样的要求。日本的高等数育机构必须多样化、个性化(大学、研究生院、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学校、国立、公立、私立大学,乃至每一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特色的定位和目标),而升入高等教育机构的入学率也将大幅度上升(虽然由于“少于化”原因学生总数会有所下降),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支撑体系、大学的经营管理等等各个方面也都应该有相应的改革。
总的来说,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建设在国际竞争中“充满个性的大学”。而为了建成“充满个性的大学”,大学必须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
1.重视培养学生的课题探索能力,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
本科教育阶段要在重视培养学生的课题探索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将来作为专业人才的基础能力。所谓“课题探索能力”主要是指一种“能主动应对变化,能独立探索将来的课题,并能立足于广泛的视野对课题进行灵活而综合的判断的能力”,而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就必须重视教养教育,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具有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自主且综合的思考而后进行准确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使学生能从与社会的关系来定位自己的知识和人生。专业教育中也应该贯彻教养教育的基本精神重视“基础和基本”,通过教给学生各关联学科的关系、学术和个人的人生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能主动探索、解决课题的基础能力。另外,为了培养学生能活跃于国际舞台的能力,要在充实外语教育、促进海外留学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本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对国际社会重要课题的认识,并通过各种训练培养他们表达自己主张的能力。在教育方法方面,则要求实施认真负责的教学管理和严格的成绩评价,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同时通过教师和学生对整个教育活动和各个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评价来改进教育质量。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研究者的研究生院要努力建成卓越的教育研究据点,有关的经费也应该实行有重点的倾斜分配,而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研究生院应该在课程、教员资格以及修学条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要重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
2.教育研究系统柔性化,确保大学的自律性
为了能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本科教育阶段可以采取不满四年就可以毕业的例外措施,扩大秋季入学和学分互换,创设学分累积加算制度,而研究生教育阶段则可以按照社会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制度上确认“1年制硕士课程’和“长期在学硕士课程”。为了使大学组织可以有更多主动性和机动性,政府方面应该在大学的行政、财政管理方面有更多宽松的政策。另外,大学应该加强同社区和产业界的合作和交流,进行共同研究,共同开发教育计划.
3.在学校的组织管理方面,建立负责任的决策和实施体制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系统,促进大学的个性化和教育研究质量的不断改善
在进一步充实大学的自检、自评的同时,要致力于建立站在客现立场上进行评价的组织即所谓“第三方评价系统”。这种评价组织应该在对大学进行透明度比较高的评价的同时,收集、提供大学的评价情报,并对评价的有效性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向各个大学反馈评价的结果,促进大学教育研究活动的个性化和质量的提高。在客观细致的评价的基础上,各资源分配机关还可以进行更为客观和公开的适当的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