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主题:
百年来的中国古文论研究
评论对象: 为什么 | 2007/10/5 16:44:45
评论言论: 六
百年来古文论的大量的而且较为深入的研究,是专题。我们的古文论研究,从大的方面看,从"史"开始。由史而进入专题。前辈从"史"的研究开始,是为此一学科开拓一个研究的范围,建构一个基本的框架。当这个研究的大致领域,这个基本的框架建立起来之后,进一步的拓展就有赖于专题的研究了。专题的研究应该是最基本的研究。离开专题研究,这一学科是不可能有新的发展的。
百年来我们在专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老一辈学者如朱自清、陈湛诠、王叔珉、饶宗颐、徐复观、任访秋、王梦鸥、王礼卿等,在专题研究中都有杰出的成绩。朱先生的《诗言志辨》已成为经典,自不待言。陈湛诠的《毛诗序》研究,搜罗材料之丰富,至今也还少有人能及。饶宗颐的六朝文论研究,大多带有原创的性质。他钩索六朝文论佚书,撰成《六朝文论摭佚》。他从文体着眼,考察魏晋文论与音乐之关系,称永明声律说未萌芽之前,文学批评之基本理论,无不与音乐息息相关。《典论论文》假音乐之节奏以比况文气,陆机则多用音乐之原理,以说明文律。并因此而谓不少文论之要义,乃从音乐体会得到。陆厥、沈约受陆机之影响犹深,论著多剽窃陆机之语。饶先生精于音乐,故有如此之发现,言人之所未能言。王叔珉先生研究《诗品》,他的《钟嵘诗品疏证》,草成于四十年代,积四十馀年之辛勤,反复修订,才于1992年出版《钟嵘诗品笺证稿》。精确谨严,为《诗品》笺证的最佳成果之一,为古文论研究界所推重。王梦鸥与徐复观先生,则从不同的视觉研究文体论,并因此而有过一场争论。王先生重文本,而徐先生重作者之诸种条件。其实,他们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王先生也研究唐代诗话,有王昌龄的《诗格》研究,有《试论皎然〈诗式〉》。而徐先生则涉及更为广泛。他研究《诗》的比、兴,研究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如前所说,他研究中国的艺术精神。论及儒家,他有《释诗的比兴--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任访秋研究袁中郎,有专著。此外像廖蔚卿的《从文学现象与文学思想的关系谈六朝巧构形似之言的诗》,张亨的《论语论诗》,也都是用力甚勤之作。比他们晚一两辈的学者,在专题研究中也有出色的表现。如傅璇琮、李珍华的研究王昌龄《诗格》81。《诗格》作者是否为王昌龄,向有争论,均因史料不足难以论定。傅、李两先生以《诗格》所引例诗与王昌龄行踪比勘,提出《诗格》确为王昌龄所作,且可能作于他贬龙标尉期间。那些例诗所提供的线索是极细微的,为以往学界所忽略,而他们却注意到了,给了充份的论证。凡《诗格》本身所能提供的线索,几无遗漏的一一检出加以辨析。虽然《诗格》的作者问题尚有一些疑点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傅、李两位先生的成果已把此一问题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专题深入研究的例子还很多,如萧驰的王夫之研究,82吴承学的文体论研究,83李锐清的《沧浪诗话》研究,84李壮鹰的皎然《诗式》研究等等,85都是各自领域的出色之作。值得特别提出的还有蔡英俊的《比兴物色与情景交融》。86这是一个常被涉及的课题,不易深入。蔡英俊从抒情自我、物色、形似、比兴等层面,比较切实的讨论了情景交融,有了自己的不少见解。邓国光的《挚虞研究》,87则是一部钩沉索隐,对存世史料极少的挚虞作了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研究的专著。其他如对曹丕、钟嵘、司空图、李卓吾、袁宏道、钱谦益、金圣叹等人的文学观,对一些文学流派的文学观,对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观,也都有做得相当细致的专题研究。近二十馀年来,明、清文学观念的变化似成为专题研究新的热点,有不少优秀的成果面世,如陈万益的《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研究》,88黄景进的《王渔洋诗论之研究》89,廖可斌的《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90陈国球《唐诗的承传--明代复古诗论研究》,91左东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92廖、陈、左三书,是至今为止我所见到的研究明代文学思想真下功夫而又确有所见之作。廖书认为,复古派作家大都属于比较正直的士大夫。他们热情关注现实,持积极的入世态度,因之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每一次复古的高潮,都与现实的激烈斗争有关。从这一角度,廖先生认为,复古派不仅超过浙东派、江西派(台阁体)、茶陵派、道学家诗派、唐宋派,而且也超过公安派和竟陵派。而在文学思想上,复古派追求古典的审美理想,而又强调主体情感的地位与价值,恢复文学创作表现真情实感的传统,事实上开了明后期浪漫文学和进步思潮的先河。我们在价值判断上或者可以与廖先生不同,但我们必得承认,他是下了功夫,言之有据的。陈书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入这一论题。他探讨的是复古诗论的总体面貌,而不局限于前后七子。不是直接阐释复古派的诗歌主张,而是分析他们如何讨论前代诗歌,如何从其中寻找自己的学习典范,用之于创作。揭示出复古派论诗的目的是为了创作,进而分析他们复古主张的真正意义所在。他认为,复古诗论最重要的贡献其实不在于他们预设的创作目标,而在于他们为达到这个目标努力识古学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前期复古诗论家反复思索个人与传统的关系;……中后期的诗论家对于其间变化的脉络,转变的关键等,都著意的分析。而他们的文学史意识亦愈来愈清晰,甚至标榜以治史的方法来研究历代诗歌"。从这样的视角看待复古诗论,也就看到了它积极的一面,看到它在诗论史上的价值所在,而不至于仅从形式上加以否定。左著更多的是从哲学思想史与文学思想史的关系,考察了明代后期的一个颇具典型的文学思想现象。研究晚明文学思想者,很难无视于李贽的存在。左著的价值,就在于全面的分析李贽思想的复杂内涵,从而更好的说明晚明文学思潮产生的必然原因及其特点之所在。
对于一个时间段落、一个流派、一种文学现象的文学思想作深层的研究,是专题研究中一种涉及面较广的研究。它要涉及背景的许多问题,诸如政局、思潮、社会风气、生活习俗;涉及理论批评也涉及创作,甚至涉及一些二三流或不入流的作家。它有时还要涉及一些边缘地带,与其他的学科交叉。也正因为如此,往往也就把研究深化了。最近一个时期的明、清文论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一类的研究,也就常常展示出史的范围所未曾展示的事实,极大的丰富了史的研究。
专题研究又一个值得称道的取得相当进展的领域,是范畴研究。范畴是我国古文论的最为基本的部份,要对我国的古文论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就不可能离开对于范畴的解读。当然,这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研究领域,那些属于范畴,那些只是一般的批评辞语?那些是常用的、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古文论系统,那些只是用于一时,带着随意的性质?因了这些问题的不同认识,对于范畴的选择标准也就不同。有的学者已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意见。但要取得普遍的认同似尚须一个较长的讨论过程。例如,我们如果把"奇"作为一个范畴,那么与之相类的"正"(贞、雅)、"逸"、"悲"、"怨"、"静"、"远"、"轻"、"俗"、"寒"、"瘦"、"清"、"浊""飘逸"等等就应该归入范畴之列;同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很大一部份,也都应该归入范畴之列。那么它们是不是范畴呢?要知道这类用语是很多的,多到可能有上百个,而且其中的不少是带着随意性的,并不普遍也不经常被使用。它们中的一部份,甚至只是某一位评论者在某一次的随意的评论中用过。他们在使用它的时候,既未作认真的概念内涵的严格界定,事后也未曾有意义连贯的使用。我们是称这一些为术语呢?还是称它们为概念?还是称它们为范畴呢?那么我们要在这些性质不易界定的术语、概念、范畴中挑选哪些作为范畴的研究对象呢?另外一些词语如"诗言志"、"诗缘情"、"文明道"等等,也有研究者把它们当成范畴。它们究竟是不是范畴?实在也是一个值的讨论的问题。或者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文论短语,当作一个完整的文学观点?面对古文论上的这些复杂现象,我们有时可以从纯粹理论上为"范畴"一词下定义,来决定我们的研究对象。但一到具体问题,立刻就会遇到麻烦。正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有的研究者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常有不易驾驭之感。例如,同一部著作中对同一个词前称概念后称范畴,或者理论阐述时把概念与范畴区别开来,而具体论述时又把二者含糊放在一起。我们似乎可以说,百年来的范畴研究,似是在一种概念尚模糊、理论认识尚未十分明晰的状态之下展开的。在这种状态下,对于一些重要的、处于古文论核心地位的范畴的具体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赋","比","兴","意境","意象","境","气","风骨","势","神","神韵","格调","肌理","性灵","味"等。而对于一些比较次要比较模糊的概念或范畴,研究得就较少。"神"、"气"是最早研究的范畴,三十年代郭绍虞先生就先后发表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神""气"说》、《儒道二家论神与文学批评之关系》、《文气的辨析》93。之后他又研究"神韵"、"格调"与"性灵"。94意境理论研究的人最多,意见分歧也最大。本文前已提到它与佛教关系的问题,此处还要提到有关的一些论著,如佛雏的《王国维诗学研究》和叶嘉莹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二书中均涉境界问题,而结合王国维的词学理论展开,论述各有特色。叶朗论意境,则截断众流、有意忽略意境的演变过程与各家意境说的差异,直接从意境的理论实质进行阐述。"神韵"说也是研究较多的一个范畴。吴调公先生就此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并有专著出版。95比较集中的研究是蔡钟翔主编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丛书》。这套丛书在2000年底以前,已出版五种,闻今后将由另一家出版社出版全套共三十种。96在已出版的五种中,有的是写得非常认真,如论"势"和论"自然",基本的材料既收集细致又选择精炼,阐释富有新意而严谨。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范畴研究将是一个不小的推动。
除了阐释既有的范畴之外,有的学者还从理论上研究范畴的发生、范畴的界定,和范畴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如汪涌豪的《范畴论》,涂光社的《中国审美范畴发生论》97汪著就范畴的哲学定义、构成范式、主要特征、逻辑体系,和它与创作风尚、与文体的关系全面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前人没有提出过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范畴的统序系列,更给人以很大的启发。詹福瑞的《中古文学理论范畴》则从较宽泛的角度研究范畴。他把范畴与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结合起来研究,如从汉儒说诗论"诗言志",从永明诗风讲"隐秀"。他把中古的一些主要范畴分成文德、文术、文体、文变四组分别阐释,对认识范畴的性质有所帮助。此书的特点是论证逻辑严密,理论色采较浓。
专题研究中还有一类属于文学技法理论的研究。这一类注意的人不多,成果也较少,但发展的趋势很好,说明学者们已经开始关照这一领域。这里要特别介绍王德明的《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发展》98和蒋寅的《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兼论八股文法与诗学的关系》99王著论述了中国诗歌句法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演变轨迹和发展动力。蒋著则追遡诗学中起承转合之说的由来,论其与八股文之关系,及其在诗学中之展开。古文论中的技法理论似尚有不少的研究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
评论对象: 为什么 | 2007/10/5 16:44:45
评论言论: 六
百年来古文论的大量的而且较为深入的研究,是专题。我们的古文论研究,从大的方面看,从"史"开始。由史而进入专题。前辈从"史"的研究开始,是为此一学科开拓一个研究的范围,建构一个基本的框架。当这个研究的大致领域,这个基本的框架建立起来之后,进一步的拓展就有赖于专题的研究了。专题的研究应该是最基本的研究。离开专题研究,这一学科是不可能有新的发展的。
百年来我们在专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老一辈学者如朱自清、陈湛诠、王叔珉、饶宗颐、徐复观、任访秋、王梦鸥、王礼卿等,在专题研究中都有杰出的成绩。朱先生的《诗言志辨》已成为经典,自不待言。陈湛诠的《毛诗序》研究,搜罗材料之丰富,至今也还少有人能及。饶宗颐的六朝文论研究,大多带有原创的性质。他钩索六朝文论佚书,撰成《六朝文论摭佚》。他从文体着眼,考察魏晋文论与音乐之关系,称永明声律说未萌芽之前,文学批评之基本理论,无不与音乐息息相关。《典论论文》假音乐之节奏以比况文气,陆机则多用音乐之原理,以说明文律。并因此而谓不少文论之要义,乃从音乐体会得到。陆厥、沈约受陆机之影响犹深,论著多剽窃陆机之语。饶先生精于音乐,故有如此之发现,言人之所未能言。王叔珉先生研究《诗品》,他的《钟嵘诗品疏证》,草成于四十年代,积四十馀年之辛勤,反复修订,才于1992年出版《钟嵘诗品笺证稿》。精确谨严,为《诗品》笺证的最佳成果之一,为古文论研究界所推重。王梦鸥与徐复观先生,则从不同的视觉研究文体论,并因此而有过一场争论。王先生重文本,而徐先生重作者之诸种条件。其实,他们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王先生也研究唐代诗话,有王昌龄的《诗格》研究,有《试论皎然〈诗式〉》。而徐先生则涉及更为广泛。他研究《诗》的比、兴,研究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如前所说,他研究中国的艺术精神。论及儒家,他有《释诗的比兴--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任访秋研究袁中郎,有专著。此外像廖蔚卿的《从文学现象与文学思想的关系谈六朝巧构形似之言的诗》,张亨的《论语论诗》,也都是用力甚勤之作。比他们晚一两辈的学者,在专题研究中也有出色的表现。如傅璇琮、李珍华的研究王昌龄《诗格》81。《诗格》作者是否为王昌龄,向有争论,均因史料不足难以论定。傅、李两先生以《诗格》所引例诗与王昌龄行踪比勘,提出《诗格》确为王昌龄所作,且可能作于他贬龙标尉期间。那些例诗所提供的线索是极细微的,为以往学界所忽略,而他们却注意到了,给了充份的论证。凡《诗格》本身所能提供的线索,几无遗漏的一一检出加以辨析。虽然《诗格》的作者问题尚有一些疑点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傅、李两位先生的成果已把此一问题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专题深入研究的例子还很多,如萧驰的王夫之研究,82吴承学的文体论研究,83李锐清的《沧浪诗话》研究,84李壮鹰的皎然《诗式》研究等等,85都是各自领域的出色之作。值得特别提出的还有蔡英俊的《比兴物色与情景交融》。86这是一个常被涉及的课题,不易深入。蔡英俊从抒情自我、物色、形似、比兴等层面,比较切实的讨论了情景交融,有了自己的不少见解。邓国光的《挚虞研究》,87则是一部钩沉索隐,对存世史料极少的挚虞作了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研究的专著。其他如对曹丕、钟嵘、司空图、李卓吾、袁宏道、钱谦益、金圣叹等人的文学观,对一些文学流派的文学观,对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观,也都有做得相当细致的专题研究。近二十馀年来,明、清文学观念的变化似成为专题研究新的热点,有不少优秀的成果面世,如陈万益的《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研究》,88黄景进的《王渔洋诗论之研究》89,廖可斌的《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90陈国球《唐诗的承传--明代复古诗论研究》,91左东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92廖、陈、左三书,是至今为止我所见到的研究明代文学思想真下功夫而又确有所见之作。廖书认为,复古派作家大都属于比较正直的士大夫。他们热情关注现实,持积极的入世态度,因之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每一次复古的高潮,都与现实的激烈斗争有关。从这一角度,廖先生认为,复古派不仅超过浙东派、江西派(台阁体)、茶陵派、道学家诗派、唐宋派,而且也超过公安派和竟陵派。而在文学思想上,复古派追求古典的审美理想,而又强调主体情感的地位与价值,恢复文学创作表现真情实感的传统,事实上开了明后期浪漫文学和进步思潮的先河。我们在价值判断上或者可以与廖先生不同,但我们必得承认,他是下了功夫,言之有据的。陈书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入这一论题。他探讨的是复古诗论的总体面貌,而不局限于前后七子。不是直接阐释复古派的诗歌主张,而是分析他们如何讨论前代诗歌,如何从其中寻找自己的学习典范,用之于创作。揭示出复古派论诗的目的是为了创作,进而分析他们复古主张的真正意义所在。他认为,复古诗论最重要的贡献其实不在于他们预设的创作目标,而在于他们为达到这个目标努力识古学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前期复古诗论家反复思索个人与传统的关系;……中后期的诗论家对于其间变化的脉络,转变的关键等,都著意的分析。而他们的文学史意识亦愈来愈清晰,甚至标榜以治史的方法来研究历代诗歌"。从这样的视角看待复古诗论,也就看到了它积极的一面,看到它在诗论史上的价值所在,而不至于仅从形式上加以否定。左著更多的是从哲学思想史与文学思想史的关系,考察了明代后期的一个颇具典型的文学思想现象。研究晚明文学思想者,很难无视于李贽的存在。左著的价值,就在于全面的分析李贽思想的复杂内涵,从而更好的说明晚明文学思潮产生的必然原因及其特点之所在。
对于一个时间段落、一个流派、一种文学现象的文学思想作深层的研究,是专题研究中一种涉及面较广的研究。它要涉及背景的许多问题,诸如政局、思潮、社会风气、生活习俗;涉及理论批评也涉及创作,甚至涉及一些二三流或不入流的作家。它有时还要涉及一些边缘地带,与其他的学科交叉。也正因为如此,往往也就把研究深化了。最近一个时期的明、清文论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一类的研究,也就常常展示出史的范围所未曾展示的事实,极大的丰富了史的研究。
专题研究又一个值得称道的取得相当进展的领域,是范畴研究。范畴是我国古文论的最为基本的部份,要对我国的古文论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就不可能离开对于范畴的解读。当然,这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研究领域,那些属于范畴,那些只是一般的批评辞语?那些是常用的、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古文论系统,那些只是用于一时,带着随意的性质?因了这些问题的不同认识,对于范畴的选择标准也就不同。有的学者已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意见。但要取得普遍的认同似尚须一个较长的讨论过程。例如,我们如果把"奇"作为一个范畴,那么与之相类的"正"(贞、雅)、"逸"、"悲"、"怨"、"静"、"远"、"轻"、"俗"、"寒"、"瘦"、"清"、"浊""飘逸"等等就应该归入范畴之列;同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很大一部份,也都应该归入范畴之列。那么它们是不是范畴呢?要知道这类用语是很多的,多到可能有上百个,而且其中的不少是带着随意性的,并不普遍也不经常被使用。它们中的一部份,甚至只是某一位评论者在某一次的随意的评论中用过。他们在使用它的时候,既未作认真的概念内涵的严格界定,事后也未曾有意义连贯的使用。我们是称这一些为术语呢?还是称它们为概念?还是称它们为范畴呢?那么我们要在这些性质不易界定的术语、概念、范畴中挑选哪些作为范畴的研究对象呢?另外一些词语如"诗言志"、"诗缘情"、"文明道"等等,也有研究者把它们当成范畴。它们究竟是不是范畴?实在也是一个值的讨论的问题。或者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文论短语,当作一个完整的文学观点?面对古文论上的这些复杂现象,我们有时可以从纯粹理论上为"范畴"一词下定义,来决定我们的研究对象。但一到具体问题,立刻就会遇到麻烦。正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有的研究者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常有不易驾驭之感。例如,同一部著作中对同一个词前称概念后称范畴,或者理论阐述时把概念与范畴区别开来,而具体论述时又把二者含糊放在一起。我们似乎可以说,百年来的范畴研究,似是在一种概念尚模糊、理论认识尚未十分明晰的状态之下展开的。在这种状态下,对于一些重要的、处于古文论核心地位的范畴的具体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赋","比","兴","意境","意象","境","气","风骨","势","神","神韵","格调","肌理","性灵","味"等。而对于一些比较次要比较模糊的概念或范畴,研究得就较少。"神"、"气"是最早研究的范畴,三十年代郭绍虞先生就先后发表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神""气"说》、《儒道二家论神与文学批评之关系》、《文气的辨析》93。之后他又研究"神韵"、"格调"与"性灵"。94意境理论研究的人最多,意见分歧也最大。本文前已提到它与佛教关系的问题,此处还要提到有关的一些论著,如佛雏的《王国维诗学研究》和叶嘉莹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二书中均涉境界问题,而结合王国维的词学理论展开,论述各有特色。叶朗论意境,则截断众流、有意忽略意境的演变过程与各家意境说的差异,直接从意境的理论实质进行阐述。"神韵"说也是研究较多的一个范畴。吴调公先生就此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并有专著出版。95比较集中的研究是蔡钟翔主编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丛书》。这套丛书在2000年底以前,已出版五种,闻今后将由另一家出版社出版全套共三十种。96在已出版的五种中,有的是写得非常认真,如论"势"和论"自然",基本的材料既收集细致又选择精炼,阐释富有新意而严谨。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范畴研究将是一个不小的推动。
除了阐释既有的范畴之外,有的学者还从理论上研究范畴的发生、范畴的界定,和范畴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如汪涌豪的《范畴论》,涂光社的《中国审美范畴发生论》97汪著就范畴的哲学定义、构成范式、主要特征、逻辑体系,和它与创作风尚、与文体的关系全面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前人没有提出过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范畴的统序系列,更给人以很大的启发。詹福瑞的《中古文学理论范畴》则从较宽泛的角度研究范畴。他把范畴与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结合起来研究,如从汉儒说诗论"诗言志",从永明诗风讲"隐秀"。他把中古的一些主要范畴分成文德、文术、文体、文变四组分别阐释,对认识范畴的性质有所帮助。此书的特点是论证逻辑严密,理论色采较浓。
专题研究中还有一类属于文学技法理论的研究。这一类注意的人不多,成果也较少,但发展的趋势很好,说明学者们已经开始关照这一领域。这里要特别介绍王德明的《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发展》98和蒋寅的《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兼论八股文法与诗学的关系》99王著论述了中国诗歌句法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演变轨迹和发展动力。蒋著则追遡诗学中起承转合之说的由来,论其与八股文之关系,及其在诗学中之展开。古文论中的技法理论似尚有不少的研究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