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中国文学学科面临的危机与契机
评论对象: 零下一度 | 2007/7/5 15:02:48
评论言论:
策论之三:中文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胡晓明 发表于 2006-9-4 15:26:31

现将大家所提到的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识教养不足。长期以来现在中文系培养的学生,大家认为知识面比较窄,不能适应社会与文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有的学校已经逐步增大通识教育的比重,譬如清华大学的大学本科低年级,有“中国经典导读”与“西方经典导读”两个系列。都是文史哲学学生共同选课。复旦大学也实行书院式课程,即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先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相对自由的选课。但是通识教育优先的做法,也有负面的效果,有教授认为可能两方面都流于形式,而耽误了学生专精的学习。为了避免流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做法是在大学一至三年级里,开设多门专书讲读的课程,内容从古代思想与哲学的《论语》《庄子》、史学的《史记》,到文学的《昭明文选》,既是跨学科、打通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壁垒的做法,又透过专书这一比较专门学术训练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专业性,这正是解决专精人才与通识人才的矛盾的一种尝试。

二、文学写作能力不足。文学写作是文学教育科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受到西方科学主义影响,忽略了中国固有的辞章写作传统。文学写作的重要,不仅在于通过可以实现文学与人生的相互影响,而且在于文字创意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生产力之一。不少教师都提到了文学写作传统在当今大学中的失落。如东北师范大学原来教写作的是张毕来、公木等著名作家与诗人,现在已经后继无人。华东师范大学的做法是在一些专书课程中,将研究与辞章写作结合起来。如《昭明文选讲读》,要求学生必须交一篇五百字左右的小赋习作。文学写作能力不足,学生以能背讲义为考试优秀,势必培养庸人匠人。

三、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双重不足。这是相互减损而致的双输局面。前者表现为,由于近几年重知识而轻价值,重考试而轻思想与见识,过去已经形成的重人文精神的传统,有式微的危险。现在的学生较普遍地不关心思想世界与价值世界,文学作为关怀社会、维护世道、感染人心、营造人生观的作用渐失,技术性和工具性的人才自我设定比较流行。体现在课程教育上的特点,即论文考核中心、外语优势、就业焦虑与影响等。后者表现为,科学论文不符合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不规范、不求真,做事不认真、甚至不诚实,抄袭现象、代考代写现象较盛行等等。

    四、中国主体与西方精神双重不足。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的不足,而是两方面的同时缺失。而且在长期的文化冲突中,是怨怨相报,相互杀伤。从前者看,由于整个二十世纪的反传统运动,中国文化传统遭受重大的破坏,中国文学的主体性也严重流失。体现在教学与课程体系上,文学史以西方观念来剪裁中国史实,为各种政治服务。作品选基本上是以西方观念与方式来选取和解读中国作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单独行动,自成世界。写作也完全不写中国文学的旧文体。一些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严重匮乏。学生基本上没有从文学上树立民族自信与自尊。从后者看,由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后果,也由于对西方思想自身的了解与评价仍不足,对于中西方文学与思想的结合工作,仍嫌不够。吸收西方精华化为自己的文学血肉,相当缺乏。

五、基础与应变。在学术浮躁、功利主义流行的时代,中国文学学科原有的基础建设本不牢固,现更有破坏之迹象。如一些冷门专业渐招生困难,而一些新兴专业则门庭若市。人才目标的设定中,注重应用知识和能力,轻视人文基础,取消文化含量较高的基础课程的做法,也引起担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如何顺应全球化的浪潮,如何适应现代转型社会的变化,而加强文科学生的应变能力,也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六、其他具体的课程问题。仍有一些结构性的问题:

譬如比较文学不能进行中外文学比较,不能起到衔接中外文学的作用。古今文学不打通,各自为一世界。缺少一个大学课程导论,于是新生不能从一个纲举目张的方式,得到中国文学学科的整体感,也缺少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接口。文学史与文学作品不能衔接。往往为了文学史而牺牲了文学作品,作品仅仅成为了史的注脚。文学史的模式过于单一化,作家作品,面面俱到。可以有更自由更专门的文学史。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冲突与双重困境。知识优先与能力优先的矛盾。通识人才与专精人才的矛盾。西方至上与中国主体的困境与新机。传统优势与应变为上的新问题。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

本风格由人人仿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论坛所有发言均属个人观点,与 人人论坛 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