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历史久远,至今仍是西南民族民俗活动的重要舞蹈形式。《诗经》“君子阴阳,左执簧”是吹笙簧起舞的最早描述,早期芦笙用葫芦制作,在民族神话传说中,常把人类的起源和葫芦联系在一起,视芦笙为沟通人神交往的神器。芦笙舞早在《新唐书.南蛮列传》有“吹瓢笙,筏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酪酹”的记述。以芦笙舞为饮酒助兴的风习,明清文献与地方志多有记载。笙簧乐舞历史虽久远,但芦笙一词最早还见于宋代范成大《桂滇虞衡志》周去非《岭外代答》两书,写为“卢沙”。
芦笙舞分为和着芦笙曲调起舞与边吹奏芦笙边舞两种形式,又有葫芦笙和一般芦笙之分。葫芦笙即古文献中所说的“匏笙”是农耕文化型的古老乐器之一,匏即作水瓢用的大葫芦瓜。即周代器乐“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中的“匏”。“匏笙”随中原、荆楚文化传入古滇地,和古滇人、昆明人的文化相结合,形成当地的葫芦笙与葫芦笙舞。原始的芦笙用葫芦作笙斗,后来,中原与江南出现了木质笙斗的芦笙,两种芦笙的形状、构造与演奏方法上也有不同。葫芦笙插入笙斗的笙管不超出底部,底部平滑,演奏者用手指按笙管上孔吹奏的同时,用拇指按底孔,每管可发出两三个音。一般芦笙的管都长出笙斗,演奏时不按底孔,一管虽只吹出一个音,但按指技法较多,演奏效果好。这种有大中小之分的芦笙合奏非常动听。
葫芦笙舞与芦笙舞的社会功能相同,都可用于祭祀、节日、婚庆、丧葬、贺喜等活动,舞者可通过吹奏起舞形成肃穆、虔诚的氛围,表达欢快,热烈的情绪,也可以娓娓动听地吹奏以倾述爱慕,这是本民族男子必须掌握的乐舞形式。葫芦笙舞多是吹者居中,舞者围圈携手、踏地起舞。伴奏乐器常配以口簧、吹树叶以及笛子胡琴等。当地称这种形式为“打歌”“打跳”,明清文献称“踏歌”,说明有古代踏歌遗风。葫芦笙舞不同的色彩形成两种芦笙与芦笙舞同源异流的文化现象。
彝族葫芦笙舞——主要流传于云南楚雄、大理两个自治州的彝族聚居区,两地风格也有不同。楚雄地区以大姚、姚安一带名为“跌脚”(彝语称作“古则”)的形式最古老。表演时以一葫芦笙为伴奏,舞者牵手,周旋踏歌,上身无动作,步法单一古拙,大跳、大跺为其特色。舞者服饰中尚有头上插羽尾、身披羊皮的风习,羊皮下端留其尾,无尾的也要用彩线黑布缝上一条,以此为美,带有原始狩猎生活的遗风
巍山县境内的巍宝山,是南昭的发祥地,彝族群众把南昭的始祖细奴罗春为本主,奉于该出的“巡山殿”,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到十五日,群众聚集巡山殿献牲祭祀,并在殿前打歌。接着又到“定潭殿”围绕着“文龙亭”(即文昌宫的画龙亭)彻夜打歌狂欢,然后又到“财神殿”后面的打歌场上,进行连续数日踏歌活动。
至今上述文龙亭下的桥墩的一侧,仍可看到光绪年间绘制的“打歌图”,据说图中所绘的图像,是土司和彝族群众同乐的场面。该图的画面中心有三人,两人吹葫芦笙、一大吹竹笛、三人在兴高采烈地吹奏、跳跃欢舞。各色装束的人物围成大圆圈,于原地或两男子展臂、靠肩、抬踏对舞,或男女二人同舞,或各自 踏地起舞。场外尚有三个男子像在伴奏、伴唱,也像是在观赏。其中一人手执折扇,一人持月琴像被热烈场面所吸引而忘了弹奏,另一人像在拍掌助兴(画面上的手部已剥落),把打歌场的气氛,各种人物的神情动态都画得栩栩如生。该画的最下部,因受风雨和水的侵蚀,画像已模糊不清,但仍不失为研究彝族打歌的重要的形象资料。
苗族芦笙舞——大致可分为祭祀、风俗和竞技表演性三种类型,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祭祀性、风俗性芦笙舞,多演变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 苗族芦笙舞中所使用的芦笙,又有大、中、小之分,大芦笙最长的可达3米,音色低沉、浑厚,多用于祭祀和群众性舞蹈,中芦笙音色柔和、圆润,多用于风俗性和自娱性舞蹈,小芦笙造型精致,小巧玲珑,音色纯净、明亮,多用于单人和双人的竞技表演。苗族大型的群众性芦笙舞,多在“苗年”“坡会”“花山市”“芦笙节”以及多年一次的“吃牯脏”等活动中进行。活动开始时,几名舞者吹奏着大芦笙在场中心缓缓起舞,并有多名乐手吹奏特大芦笙和芒筒相配合。其他男青年吹奏小芦笙,姑娘们持手帕,舞者男一圈、女一圈地围着大芦笙,合着芦笙的曲调轻摆身体,徐徐而舞和变换动作。节奏逐渐转快,阵阵芦笙吹奏声如潮似浪,人声鼎沸,舞蹈也变得活跃、热烈,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自娱性芦笙舞:多由一两对芦笙手作为领舞,众舞者不分男女随后,合着芦笙曲调围圈而舞。其舞蹈动作有“踩”“跳”之分:踩,是双膝轻微屈伸,踏地移步行进。跳,是行进中下肢“颤动”和抬腿“跳动”的同时,上身随之自然摆动为特色。动态上前者娴雅、端庄,后者柔和、潇洒。男女青年之间表示爱慕的形式以“牵羊”和“讨花带”最有特色。“牵羊”是姑娘向小伙子主动表示爱慕。数名小伙子吹奏着芦笙在前面领舞,跟在后面起舞的姑娘们对哪个小伙子有爱慕之意时,就把自己编织的彩色花带拴在这个小伙子的腰上,并牵着另一端随之而舞。如果某个小伙子,芦笙吹得动听,舞姿优美,技艺全面的话,就会有多条花带拴在他的腰上,后面牵着花带的几名姑娘,就像温顺的小羊,所以称之为“牵羊”。
“讨花带”是小伙子向姑娘表达爱慕。一般是大型芦笙舞会高潮已过,时近午夜,青年们舞兴犹浓,而老人们已带着孩子们逐渐散去时进行。这时,小伙子们吹奏出专用于“讨花带”的曲调,随之“讨花带”的舞蹈开始。该曲大意是:“姑娘啊、好友,请把美丽的花带送给我……”这时,芦笙手们边吹奏,边以三步一停的舞步缓步前进,姑娘们则以相应的舞步相随,气氛变得更加和谐美妙。当芦笙手们吹奏出含义为“(请把花带)拴在芦笙上,拴在芦笙上,我们吹芦笙,大家喜洋洋”的曲调后,如果姑娘对某小伙子有爱慕之情,就把绣满深情的花带亲手系他的芦笙上,于是芦笙又吹出更深情的曲调……
苗族竞技表演性芦笙舞——有单人技巧表演和双人对舞竞技之分,舞者都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由于双手抱笙吹奏,手部动作受到限制,所以,他们就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肩背和腿部的动作,在速度上加快。如用肩着地作倒立,把背部着地作翻滚,乃至爬梯、上树,而吹奏声从不间断,做“矮子步”“吸腿跳”原 地旋转等动作,快得令人惊叹。技艺高超者,还能头脚着地,挺起胸腰成拱桥形,以头作轴心作各种翻身拧转,名为“蚯蚓滚沙”“滚地龙”等技巧,甚至把头放在刀尖向上的一圈短刀的中间,作翻身拧转的高雅技巧,非常惊险。
双人对舞有“斗鸡”“牛打架”“老虎咬猪”等,表演既带有竞技性,又充满生活气息。广西隆林县苗族村寨的芦笙舞中,还有名为“天步舞”“锅转舞”“扫棺舞”等高难技巧的表演。“天步舞”也叫“踩角桩”,由两名舞者在高二米余的三根成三角形的木桩上,边吹奏边变换位置而舞。“锅转舞”是丧事活动中为冲淡人们的哀伤之情而进行的。表演时,先在滚开的煮牛肉大锅上,横放一根二指宽的木扁担,然后舞者在扁担上吹奏缓舞,芦笙上还放着盛有牛肉的汤碗,要求人不失足,汤不溢出,会此绝技的舞者深受人们的敬重。“扫棺舞”,死者入殓以前,舞者赤脚在棺木的边沿上吹芦笙而舞,舞步轻盈,不会掉下来。这些娱悦死者灵魂和慰藉其亲人的丧葬古俗芦笙舞,随着风俗的改变,会者已寥寥无几,是有待研究的舞蹈文化资料。
黔东南苗族村寨,经常在节日里展开村寨芦笙队之间的竞技表演,比赛所吹奏的曲调之多寡,音色是否优美动听,舞蹈动作高难程度如何,舞者表演时间之长短等。这种经常性的比赛,极大地促进了芦笙舞的发展,增强了村寨之间的友谊。众多芦笙队(有时上百队)吹笙竞技,评判者需到对面山头去评定优胜。参赛的芦笙队中,常有远道赶来的,因赛后天晚,山路崎岖,无法返回本寨时,只要他们吹起芦笙表示留宿的意愿,当地或临近的队,就会吹奏出亲切的曲调,表示欢迎留宿。这些曲调也是人们所共知,带具体的含义。如 求宿者吹奏的含义是:山上没有树林,寨里没有亲朋,哪里是我们的去处?留宿者吹奏的含义是:山山都有树林,寨寨都有亲朋,跟我来吧小伙子们。于是求宿的芦笙队就寻声向着高举旗子的方面走去。使用葫芦笙的民族,一般没有“赛笙”的习俗。
拉祜族葫芦笙舞——在表现劳动生活时,舞者左手执笙吹奏,右手作喂鸡、撒种、割谷等动作,或用脚作内侧“扫腿”向外“蹁腿”,表现收割谷物。模拟鸟类的动态时,还能突出该鸟的特征。如画眉鸟常跳动鸣叫,聒噪不休,舞者用转身小跳步表现它的上窜下跳,用左右“磨步拱臀”,表现它在鸣叫时的开展 翅尾,并且吹奏声相配合。表现“斑鸠吃谷子”时,用左右“半蹲单靠步”头部的晃动与伸缩,模拟斑鸠在啄食,用单脚划圈表示扒土,发现谷粒后,将笙头朝下冲杵,继而仰起,表示啄食吞咽。技艺高超者,可以用双膝挟住葫芦笙吹奏,双臂张开如鸟在飞翔。
纳西族葫芦笙舞——民间自娱性舞蹈“打跳”中,有男子吹葫芦笙、女子吹口簧的古俗遗风,纳西象形文字中己有笙字,其形状与云南出土的铜葫芦笙,青铜器物上的吹笙人所执之笙的形态相似。
傈僳族葫芦笙舞——有“鸟喝水”“穿山甲爬岩”等表演,都很别致,还带有古代狩猎生活痕迹。
侗族芦笙舞——有祭祀性、自娱性、表演性之分,许多表演形式与苗族芦笙舞多有近似之处。广西三江县侗族村寨还有“芦笙花伞舞”,及单人在方桌上表演的形式。
瑶族的“芦笙长鼓舞”,水族的“芦笙铜鼓舞”,都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革家人(族属未定)居住在黔东南地区,芦笙节中名为“踩姑娘”的风习别致。届时,当人们聚集芦笙场后,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持铜锣敲几下,再向群众喊话:“革家子孙人人进场来跳芦笙,革家姐妹个个进场来跳芦笙……青年人踩芦笙严禁乱踩乱捶,只准跺脚背,不准踢小腿,只准打背肩上,不准捶脑壳……”接着,一对老人吹奏着芦笙转场一圈后,男女青年才各自双双进场,配合起舞。男青年吹奏起悠扬的芦笙曲调的同时,不断回顾身侧后方的姑娘,若对她有爱慕之情时,就把抬起的脚轻轻地踏在姑娘的脚背上,姑娘若有意,就相应地举起拳轻轻地捶打在青年的肩背上,互相以此表示亲昵。
反对方
支持方
中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