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演员与普通人体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异常挺拔的“非自然体态”。这无疑是舞蹈训练的结果,是“一位”训练所造就的,其良好的塑身效果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对姿态和体态的优化在医学上也有着重要意义,人的很多疾病都与不良的姿态和体态有关,比较典型的如腰腿痛和颈椎病。此类疾病治疗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矫正不良姿态和体态,但医学界尚且没有有效的手段。笔者作为一名研究人员,特别注意了一位训练这一行之有效的矫形方法,力图应用于上述疾病的治疗。要借鉴就得知道一位训练的人体力学原理,但舞蹈界都是以舞蹈史学和舞蹈美学来诠释的,《芭蕾舞中的人体重心》一文虽有所涉猎,但实用性不强。 为了弄清其中的机理,笔者以足部力学状态为切入点对此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深入研究,其间观摩了大量的舞蹈基础训练,广泛向业内教师求教,同学员交流,并以人体力学的理论具体分析,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绩。2000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讨会上,笔者以《论腰痛医脚理论及实施》为题,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一位训练的人体力学意义,我是以支撑面、人体重心与人体姿态间的关系进行论证的。限于篇幅这里我只从人体重心的角度简单解释如下:一位训练从表面上看,只是脚位的改变,本质上它是足部力学状态的调整,并由此引发了人体力学状态的全面调整。足部力学状态与人体姿态、体态密切相关,这在足迹学、步态分析学等实用学科中都有定论。足部力学状态影响着人体重心的位置,而人体重心的位置又影响着人体的姿态。《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指出:“人体在正常的站立位时,重心在脚的后部,驼背者的重心则移到脚的前部” 。这样的差别也反映在正常人和舞蹈演员之间。正常人站立时的重心在脚心部位(如图1所示), 舞蹈演员在一位训练时由于下肢的外开,要保持直立姿态重心只能在脚跟部位(如图2所示)。 人体重心的前后位置取决于骨盆的态势。如重心位置前移,则骨盆前倾腰部前凸,脊柱的弯曲幅度变大;如重心位置后移,则骨盆直立腰部前凸减小或消失,脊柱姿态显得挺拔。所以一位训练的人体力学意义就可以认为是:通过对下肢的外开,强制人体重心后移,使人的骨盆趋于直立,腰椎前凸减小,脊柱整体变直。长期的一位训练,自然可以塑造出异常挺拔的非自然体态。重心位置的调整,是人体力学状态的重大调整。这种调整也是一种能力,要通过相当的、经常性训练才能提高的。一位训练的过程,就是这种能力的培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舞蹈演员的躯干、腰、腹和下肢肌肉,尤其是臀部肌群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行高强度的锻炼,《舞蹈解剖学初探》 第17页的肌电图电位增强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经过长期训练后,臀、腰、腹部肌肉得到了强化,形成了强有力的肌肉夹板,使腰部及躯干成异常挺拔的姿态。这是舞蹈演员体态美的重要前提。这个足部力学状态与人体姿态的关系的理论,我认为对舞蹈训练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尤其是对拇外翻的预防。拇外翻为足骨第一序列疾病。从医学上看拇外翻有一定的先天因素,而舞蹈演员中的高发病率也表明了与舞蹈训练的相关性,“倒脚”便是其重要原因。倒脚是“人体的总重心,落在大脚趾的球部,即第一者跖趾关节内侧”,这大大加强了拇趾的负担,容易形成拇指疾患。倒脚这种不良习惯,以初学者最为常见。现多将此归结为训练时掌握要领不当,即前脚内外侧受力不均所致。但以人体力学的理论来看,笔者认为倒脚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脚,而是在于躯干,尤其是骨盆、重心的前倾。 有人认为,一位站立只要开度好就行,这是不全面的,开度好并不代表具有一位站立的能力。比如仰卧时多数人的下肢都可以轻易作到外开,而在站立位时就很少有人能作到,且感痛苦,这就是能力不足的问题。训练有素的舞蹈演员能够以一位站立,而重心不向前倾倒是得益于他们的长期训练,形成了强有力的肌肉夹板,可以自由控制骨盆形态和人体重心。这个肌肉夹板是舞蹈演员美好体态的物质基础,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初学者在没有炼就这个肌肉夹板之前,是难以控制自身重心的,这样双脚打开时,重心仍旧会不自觉的前倾,落在的脚的内缘(如图3所示),如不尽快克服就容易形成倒脚。所以对自身重心调控能力的不足才是倒脚的内在原因,也是初学者容易出现倒脚原因所在。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对“一位”训练循序渐进,讲究训练的科学性,把提高对重心的把握能力作为训练的重点。根据矫形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本人的研究、实践,提出以下具体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1.?不可忽视小八字位的练习 在系统正规的教学中,初学者在“一位”练习前都需进行小八字位练习。但目前常常被忽略,这是一个隐患。相对于正常脚位来说,小八字位由于脚跟并拢,人体重心被迫后移。此脚位的练习,也是对重心控制能力的一种训练,有利于增强对重心的控制能力,应该作为一位训练前的必要过渡,越过此阶段有如拔苗助长。 2.?增加小八字位的训练强度 小八字位的训练遭到忽视,与其训练强度不足也有关系,有些老师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笔者认为可以用辅助手段加大训练强度来弥补此不足,具体方法是:在小八字位的基础上,将前脚垫高(比如脚掌踩一本书或一个小木块)。由于前脚被垫高,人体的重力自然移到了脚的后端(如图4所示),从人体力学理论上看,与一位基本相同。训练的强度可通过调整垫高物体的厚度来掌握。所垫物体越厚,人体的重心越是向后移动,骨盆的前倾幅度越小,脊柱的姿态越直,相关部位肌肉紧张程度越高,对肌肉夹板的造就越有利。这可以视为一种不外开的一位训练,一种无痛苦的一位训练。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这种辅助训练的显著优势是有利于长时间训练。一位训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形成控制自身重心的能力,训练时间越长,效果也该越好。但一位的非自然状态,使人难以维持很长时间,训练量受到制约。上述方法就克服了这个缺陷,可长时间练习,加大训练量。经过这种强化训练的学员,能很快适应一位训练且没有痛苦,学习兴趣高。与那些一开始就进入一位训练的学员相比,对重心的调控能力更强,显得功底扎实,动作规范,很少出现倒脚。这样虽然是增加了一个训练环节,但据教师反映它并不影响训练进度,甚至还有所超前,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为了强化训练,还可自行制作一双特别的高掌鞋,即鞋底呈前高后低的态势,穿上它站立时与垫高脚掌的训练效果相同,行走时也能保持挺拔的姿态,这样就把形体训练融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对形体训练的效果更为显著。这也是笔者为姿势性腰痛患者设计的矫形训练方法,经验证效果不错。 3.?一位训练时,需强化双腿收紧 双腿收紧是一位训练的要求之一,在增强训练强度的同时,也有利于足部健康。收得越紧脚跟的受力越大,前脚的受力随之减小,这样即使有轻微的倒脚,也不致伤害拇指。对已有拇外翻的演员,还可以减轻痛苦,延缓病情的发展。目前多强调主动收紧,笔者建议亦可借助外力,方法也是将前脚垫高。这样脚的受力就被强制集中到了跟部,学员反映说“想不收紧都不行”。综上所述,笔认为认为能力(肌力)训练和开度训练是一位训练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姿态控制的能力问题;另一方面是开度训练,属柔韧性的问题。这两个功能是可以分别训练再合二为一的,这样能减小训练痛苦防止倒脚,预防拇外翻的发生,并增强训练效果。在训练中适当的借助外力,可以帮助学员更好的掌握要领。使舞蹈训练更具科学性和健康意义。笔者提出的这些理论是很简单的,方法也是简便的,不完善之处,敬请专家们批评指教。
反对方
支持方
中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