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index.asp)
--  影视艺术  (http://bbs.cnrr.cn/list.asp?boardid=159)
----  白先勇:青春昆曲中的文化乡愁  (http://bbs.cnrr.cn/dispbbs.asp?boardid=159&id=1232)

--  作者:风云
--  发布时间:2006/7/19 17:58:43
--  白先勇:青春昆曲中的文化乡愁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方的歌剧,只有声音,没有舞蹈、身段;芭蕾,又只有动作,没有声音。只有中国的昆曲,文本美、音乐美、舞蹈也美……”

4月18日到20日,倾倒两岸三地的青春版《牡丹亭》又要来了,还是在北京大学开锣,连演3天。接着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去年高校巡演,火爆得一票难求。有同学在北大看完,赶赴天津,到南开接着看。据了解,共演出63场,近10万人次观看,其中60%-70%都是年轻学子。有人说,它让昆曲的欣赏年龄下降了30岁,让古老艺术返老还童。

穿越太平洋,记者拨通了领衔改编这部大戏的白先勇先生的电话。

白先勇: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于台湾大学就读期间,与同学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开创新文风,影响甚大。后赴美执教于加州大学,现为荣休教授。作品曾被译为英、法、德、意等多种文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昆曲的继承与保护。

【第一折】问情·索因

记者:为什么还是《牡丹亭》?不是《长生殿》、《桃花扇》,或者其他呢?

白先勇:因为《牡丹亭》是经典中的经典呀!它在文学、戏曲中,都属于扛鼎之作。好多有名的折子戏,比如《游园·惊梦》、《闹学》,观众常听,也爱听。同时呢,它又是一出美丽的爱情神话,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吸引力会很大。从上一年的演出效果来看,《牡丹亭》非常受欢迎,我们觉得它方兴未艾,潜力还很大。

记者:那为什么还选择在高校?最近大陆上演了一部《桃花扇》,选择的就是票价相对较高的保利剧院。没有赢利方面的考虑么?

白先勇:我们也有商业演出,在台湾一场商业演出的票价大概有一千七八百元人民币左右。但选择在大学确实不是为了赢利,我们更强调它的教育意义。我觉得,中国大学生需要昆曲的启蒙教育,而昆曲也需要培养年轻的、有一定文化水准的观众,大学生群体能够看昆曲、爱昆曲,那对昆曲的传承是大有好处的。

记者:与上次比,有何新特点?

白先勇:新特点当然有啦,比如说,舞台设计改了很多。这次我们把书法元素、字画文化符号加了进来;还有,经过一年的磨练,演员的表演成熟了许多,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剧情上也稍做了一些改变。比如说,开场,“汤显祖”会作为说书人的角色登场。上一年的时候我们只是放放录音――这也是对传统的一种恢复。

【第二折】青春·和谐

记者:有人说,昆曲好是好,但已经是一种“化石”艺术了。你怎么看?

白先勇:昆曲不是化石,它的生命力很强。从《牡丹亭》受到年轻人这么狂热的喜欢,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共演了63场,观众达到近10万人次。两岸三地,大陆、台、港、澳大学生都非常喜欢。北大的学生在网上发表评论,说“现在的大学生分为两类,看过《牡丹亭》的和没看过《牡丹亭》的。”(笑)有些同学在北大看了,接着到南开去看,成了“《牡丹亭》迷”,我的确被感动了。

记者:有人说,你使看昆曲变成了一种时尚行为,使大陆昆曲观众平均年龄下降了30岁。怎么就有那么多年轻人,仿佛一夜之间,突然这么狂热地喜欢昆曲了呢?

白先勇:这很好呀。一般看传统戏曲的人年龄偏大,在台湾也是如此。但从青春版《牡丹亭》演出过的场次看,剧院中60%-70%都是年轻人。很多年轻观众爱听西方音乐剧,认为既高雅,又时尚,我们的昆曲也应该是这样。

至于原因,可能是我们保证了昆曲的原汁原味,昆曲的美对年轻人有感召力。同时,21世纪了,我们还要融入了现代的审美眼光,加入现代的元素,加强了舞台效果。

记者:这种加法有可能很危险:现代元素和传统程式怎么能做到和谐、相忘于江湖,而不是相互排斥呢?

白先勇:的确,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我们是以古典美学为主轴,现代剧场手段为辅助。昆曲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都是传统的。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老师、汪世瑜老师收我们两名演员为衣钵弟子,悉心教导,保证对传统的坚守;灯光、舞台设计,这些是现代的。即便如此,我们用得还很谨慎:保证简约、写意的风格不变,新融入的书法、字画等元素,和昆曲的底色是和谐的。

【第三折】噱头·乡愁

记者:也有人说,青春版是靠噱头吸引观众,而不是靠内在的东西。

白先勇:也许前几场是宣传的原因,但63场、几乎90%的满座率,光是靠噱头,能做到么?能让观众坐上9个小时,连看三天?这是不可能的。还是靠它的本身。

《牡丹亭》本身勾动了一种文化乡愁。无论是在台北,还是在苏州,这种轰动式的影响,是由于它蕴涵的中国文化、中国古典美学的魅力。再加上我们的表演较充分地把这种底蕴表达出来。这是它的吸引力所在。

【第四折】游园·听戏

记者:媒体报道说,《牡丹亭》巡演一年成本是500万,你想尽办法去筹款。自称“昆曲义工”?

白先勇:对,实际上成本早就超过了500万。很多有心人士,出于文化使命感,给了我们大量的赞助,他们也是昆曲的义工。比如这次演出,作为庆祝北大艺术学院建院的特别节目被邀请,就是香港何鸿毅家族基金给以赞助。

记者:你认为这种赞助对昆曲的延续是必须的么?

白先勇:英国的芭蕾舞团,日本的能剧,基本上都有很多的社会力量在投入。昆曲是我们文化的瑰宝,不能只靠商业演出来维持。它值得政府和民间基金的保护。

记者:有人说,日常性的演出对昆曲保护很重要。

白先勇:如果能保证日常性的演出,那当然好了。如果有专门的场所,定时上演,像美国的百老汇一样,肯定好。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苏州,能不能搞一个“文化遗产之旅”,白天可以看园林,晚上有专门的场所可以看昆曲。一年假如有1000多万游客,那昆曲的观众群就不得了。真做成了,外国游客肯定会去,中国游客也会去。

【第五折】观众·演员

记者:你曾有一句话,说“台湾有一流的观众,大陆有一流的演员”?

白先勇:(笑)哈哈,是啊。大陆有很多好演员,技艺精湛的老师傅。前几年回来,看到演出那么精彩,但观众比较少、比较冷清,才说了那句话。不过现在要改一改。――现在大陆是“一流的演员、一流的观众”。苏州、北京……大陆爱看昆曲的人现在很多啦!

记者:你好像说过,青春版《牡丹亭》对昆曲的传承起码做到了两点:培养了演员、培养了观众,对么?

白先勇:对。演员老化,观众流逝,是昆曲的大危机。继承昆曲,当务之急是加紧训练年轻演员。给年轻人机会总是好的。做两出戏出来,振兴一下,生命力就焕发出来了。

【第六折】结缘·致雅

记者:你是个作家,《玉卿嫂》、《永远的尹雪艳》脍炙人口。怎么和昆曲结缘了呢?

白先勇:我一直特别喜爱昆曲。我年轻时曾经看过梅兰芳和俞振飞在上海的昆曲演出。其实我做昆曲的推广工作不是这两年的事情,已经有20多年了。在台湾的大学,甚至中学,我们请名角去演讲,示范。昆曲在台湾有很大的观众群。

记者: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词,来描述对昆曲的感觉,你认为是什么?

白先勇:美。西方的歌剧,只有声音,没有舞蹈、身段;芭蕾,又只有动作,没有声音。只有中国的昆曲,文本美、音乐美、舞蹈也美。

记者:我有个朋友,大学里学唱昆曲。老师说,什么时候烟火气唱没了,就成了。你赞同这种理解么?

白先勇:对。昆曲悠扬、雅致,文人气息很浓。一个民族总是要有俗文化,也要有雅文化,不可或缺。

记者:有人说,你的昆曲和文学是一脉相承的,也能读出“文化乡愁”来,你怎么看?

白先勇:回头看看,是这样的。我在美国生活了四十年,对民族文化有一种依赖。

【第七折】聚英·赴美

白先勇:需要强调的是,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能做的。这是两岸三地的文化精英、戏剧精英共同打造的一个文化精品。台湾、大陆互相取长补短,做成的事情。

记者:怎么个取长,又如何补短呢?

白先勇:大陆有非常优秀的演员,台湾有舞台设计的专家,有一流的编剧:都是研究汤显祖的专家,有哈佛大学的博士,在台大专题教牡丹亭。专家学者的投入进来,恢复了明清时的传统――那个时候,好的传奇纷纷出自大家之手的。

记者:你今年69岁,还准备在昆曲领域耕耘几年呢?

白先勇:我希望做个引子,领一个方向。我相信中国昆曲界会有更多人出来,共谋复兴昆曲的大业。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投入进去。9月份,牡丹亭就要到美国的大学来巡演了。昆曲完全有可能向全世界推广。(本报记者 李智勇)

《牡丹亭》文本欣赏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这韶光贱

关于昆曲

其实昆曲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美学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一种艺术,能够把歌、舞、诗、戏糅合成那样精致优美的一种表演形式,在别的表演艺术里,我还没有看到过……昆曲却能以最简单朴素的舞台,表现出最繁复的情感意象来。试看看张继青表演《寻梦》一折中的“忒忒令”,一把扇子就扇活了满台的花花草草,这是象征艺术最高的境界,也是昆曲最厉害的地方。

――白先勇《我的昆曲之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04-14 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