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index.asp) -- 古典文学 (http://bbs.cnrr.cn/list.asp?boardid=26) ---- 什么是【粘对】? (http://bbs.cnrr.cn/dispbbs.asp?boardid=26&id=45290) |
-- 作者:久久 -- 发布时间:2009/9/2 19:04:32 -- 什么是【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 平起: 仄起: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 仄仄平平仄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 平平平仄仄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 仄仄平平仄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 摇落深知宋玉悲,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 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 将军胆气雄,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 白帝城中云出门,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 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仄平平仄平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 万国尚戎马, 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 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 眼见客愁愁不醒, 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第五字就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