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index.asp) -- 四大名著 (http://bbs.cnrr.cn/list.asp?boardid=316) ---- 探讨孙权第一次攻合肥的若干问题 (http://bbs.cnrr.cn/dispbbs.asp?boardid=316&id=298) |
|
-- 作者:吴歌 -- 发布时间:2006/3/29 21:26:52 -- 探讨孙权第一次攻合肥的若干问题 作者:燕京晓林 转贴自: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
-- 作者:吴歌 -- 发布时间:2006/3/29 21:27:21 -- ㈢、关于扬州州治的变迁 ——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寿春,术已据之,繇乃渡江治曲阿。(孙策传) ——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刘馥传》) ——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簿迎喜。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蒋济传》) ——会术死,术从弟胤、女婿黄猗等畏惧曹公,不敢守寿春,乃共舁术棺柩,扶其妻子及部曲男女,就刘勋於皖城。(《江表传》) ——表用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给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东诣吴。(《江表传》)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吴主传》) ——《江表传》曰:初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权移书求索,术报曰:“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权大怒,乃以状白曹公曰:“严刺史昔为公所用,又是州举将,而李术凶恶,轻犯汉制,残害州司,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以惩丑类。今欲讨之,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甘心。术必惧诛,复诡说求救。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原敕执事,勿复听受。”是岁举兵攻术於皖城。术闭门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粮食乏尽,妇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馀人。 从以上相关记载,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历史进程: 1、 朝廷先是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由于此时扬州旧州治在袁术手里,刘繇没办法,只好渡江去江南曲阿建立了州治,后来刘繇被孙氏消灭。 2、 建安4年6月,袁术病死。袁术的残余人马因惧怕曹操来攻,因此南下想投奔孙策(因为孙策曾经为袁术部将,袁术手下均很钦佩他)。但是半路被庐江太守刘勋拦截。 3、 孙策随后又趁刘勋出击上缭之际,偷袭庐江的手,全部消灭了刘勋。并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带领3000人驻守。这时大约是建安4年后期。 4、 此时寿春已经无人驻守,因此,曹操派严象担任扬州刺史,估计很有可能就是进驻寿春。 5、 李术趁机攻打并干掉了扬州刺史严象(估计这个严象也没有多少人马),因此寿春又被李术的人马所控制,此时大致在建安5年初期。 6、 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再派刘馥为扬州刺史。注意,此时是“太祖方有袁绍之难”,大体上袁绍发兵南下在建安5年3月,这就是刘馥来合肥的时间。由于此时寿春还被李术的人所控制,刘馥只好来到合肥这个“空城”(注意,“空城”并不是没有人居住,而是说没有哪个军阀占领,无人管理;“造”表示来到,不是建造之意),建立州治。 7、 孙策随后死去。注意孙策死亡的时间——“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孙策传》)——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其时已经是建安5年8月了: ——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武帝纪》)——八月以前袁绍在阳武,还没有进军官渡与曹操相拒。 8、 此后,孙权在继承孙策势力,稳定局面后,大致在建安5年年底出兵消灭了不听指挥的庐江太守李术部。孙策大致八月去世,孙权要接收政权,安定民心,任命新职务等等。 9、 注意,此时,李术曾经向曹操求救,说明李术已经与曹操讲和(指前面干掉曹操的刺史严象),因此,此时的寿春估计梨树已经放弃。由于刘馥所在的合肥正好卡在庐江到寿春之间,李术不放弃寿春,也比较难以控制。或者在李术被消灭之后,据守寿春的李术部下因被隔在北面只好投降曹操。 至此,大体上扬州的旧州治才回到曹操一方。那么曹操方面是否把扬州州治从合肥迁回寿春?到底是什么时间迁的呢? 我分析:从《蒋济传》的记载看,到建安13年末,扬州州治已经不在合肥了。理由如下: 1、 “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簿迎喜。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这个记载中,很明显,作为州别驾的蒋济和刺史(不知为谁)此时不在合肥驻扎,因此才会有向合肥城里的守将送信的行动。如果二人在合肥城里,那么守将自然就是他们本人,自己给自己送信是不可能的。 2、 为了让孙权也得到这封假信,自然是在后方的刺史写信给合肥城里的守将,告诉他援军即将来到,这样孙权才会相信这样的假信。 3、 此时合肥已经被孙权的大军包围,并不是可以轻易进出的,两名假信使被孙权俘获,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刺史在城里,其派出的文官主簿自然也要突围而出,这个是很危险的。因为主簿是了解真实情况的,一旦被俘,这个计谋就失败了。因此,这个去迎接援军的主簿也是从刺史所在的某后方城市里派出的。 4、 《刘馥传》记载的其事迹,并没有说明其一直在合肥,其也没有参加建安13年的合肥防御作战、也没有说明其死在何地。因此并不能说明刘馥所在的州治一直在合肥而没有变迁。 5、 由于合肥太靠近敌人(附近就是敌军可以乘船直接到达的河岸、因此后来才有满宠要求改建新城),作为州治其实非常不理想。由于州治乃一州的行政、经济、军事中心,在这种环境下,是非常危险的。 6、 刘馥开始把州治建在合肥,是因为手里没有兵,而寿春却在敌方控制下,不得不暂时建在那里。我相信,按照一般规律,一旦有条件,刘馥是会把州治迁往内地的。 因此,我认为:在建安13年孙权进攻合肥时,合肥已经不是曹魏方面扬州的州治,此时的州治估计已经迁回到了寿春。至于是何时迁回的,难以得出结论,大体在建安6年到建安13年之间。 ㈣、孙权为何不肯给周瑜5万而非要分兵攻合肥? 周瑜作为东吴的中护军(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总政委?),其实是很清楚当时孙权的兵力和情况的。面对要去对付兵力强大、士气正旺的曹操,自然是希望带领全部能够投入的机动兵团,去迎战即将东进的曹军。 因此,他向孙权要求给兵5万,说明,此时,孙权方面确实应当有5万的机动部队,或者略加集结,即可会合5万机动部队。 ——江表传曰: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原将军勿虑。”权抚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当然三国志各传记均记载周瑜请兵3万,而不是5万,应是按照最终领兵数量而记载。 而孙权在对话中也说到,当续发人众为周瑜后援,这自然是指周瑜提到的剩余的两万很快可以集结起来的机动部队。但是,孙权为什么不把这些部队派到周瑜战线,而却带领这些人马反过来跑到合肥佯攻?我的分析是: 1、孙权这5万机动部队,可是他的看家老本,剩余的地方守军,其战斗力等均不能与这些部队相提并论。因此孙权并不愿为了救援刘备而孤注一掷地投入所有本钱。 2、孙权虽然很信任周瑜,但是作为君主,防备之心不敢说一点没有。如果把所有精锐机动兵力都交给周瑜,一旦出现意外,就没有可以处理事件的实力了,因此,孙权要保留部分精锐部队在自己的手中。 3、周瑜仅带3万人跑去与曹操血战,孙权自己不增援,如果坐在柴桑观战,这样在面子上说不过去。因此,跑到合肥去佯攻,即避免了坐视不管的嫌疑,也防止了部队全给周瑜,又不至于万一周瑜失败,主力全完的危险。哈哈,一举三得。 4、同时也证明,曹操的进攻部队,并不像目前认为的有20多万,而正如鄙人在专文里分析的那样,曹操那一路不过5万而已(当然还有北路大致相当的兵力)。古代作战,基本上是对方来多少兵马,自己派多少人马迎战(如果有的话)。比如:即使如曹操这样能打的人,见到官渡3万对10万,就已经非常犹豫了,其大将甚至多以为不敌。因为古代双方军队武器相当,以少胜多非常困难。 而周瑜认为,5万就足以制服曹操大军,这可有些疑问了。这不是曹操的那些谋士,可以只给曹操打气,吹牛,这可是要周瑜自己亲自去开打的。而后来只给三万,周瑜还是充满必胜信心,可见对手的兵力是不会超过其很多的。因为这时周瑜还不能知道曹操大军一定会遭遇疾疫。 所以,周瑜要求带兵5万,而孙权只给3万,都是建立在已经大致了解到曹操在江陵集结的兵力并不是很多的前提下的。否则,这孙权怎么可能这样干?让3万去对抗20多万自己留下2万不给。这样周瑜的胜算实在太小,等于给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 四、 最后的总结 根据以上的历史资料和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孙权为了救援被曹操进攻的刘备,除了派出周瑜亲自抵抗外,还在同时(建安13年12月)发动了对扬州合肥城的围攻。孙权军出动的时间,大体上比曹操从江陵出发略早。 孙权的进攻兵力大致在3-4万人,而合肥的守军兵力不多,估计1-2千人。由于前任扬州刺史对合肥的城防进行了很多准备工作,因此,孙权在围攻一个多月后,依然没有攻破合肥。当然由于孙权是佯攻,目的在于吸引曹操分兵增援,可能并没有拼命猛攻,多数乃虚张声势而已。 曹操并没有上当,仅从荆州方面分兵千人由将军张喜带领,并在路过汝南郡时加上这里的地方守军(兵力也至多数千人),赶到合肥增援。为了打退孙权的进攻,杨州别驾蒋济用计假装张喜带领的是4万大军,并已经赶到合肥西面。同时故意把这个消息让孙权知道。 结果,孙权以为其佯攻目的已经达到,因而立即烧毁攻城装备撤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