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index.asp) -- 法国文学 (http://bbs.cnrr.cn/list.asp?boardid=89) ---- 卢梭的生平和《忏悔录》的起因、风格及其影响 (http://bbs.cnrr.cn/dispbbs.asp?boardid=89&id=280) |
-- 作者:未来 -- 发布时间:2006/3/27 10:44:00 -- 卢梭的生平和《忏悔录》的起因、风格及其影响 卢梭的生平和《忏悔录》的起因、风格及其影响( 选自《忏悔录》译本序, 1996 ) 一 一七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让一雅克•卢梭生于日内瓦。父亲是钟表匠,母亲在他出生十天后即遽然去世。让一雅克自幼由姑母苏珊•卢梭抚养。一七二二年,父亲离开日内瓦,正式定居尼翁。让一雅克和表兄寄养在离日内瓦不远的傅塞城朗贝西埃牧师家。一七二四年他回日内瓦住在舅舅家,跟随一名文书当学徒。父亲在一七二六年再婚,第三年卢梭去昂西,由一名神父介绍他去见德•华伦夫人。夫人派他去都灵新教士教育院,在那里卢梭宣誓放弃新教信仰。他在都灵时曾在德•韦塞利夫人家当了三个月仆人,后来又侍候德•古封伯爵。
一七六一年年底,荷兰编辑雷依向卢梭表示,希望在他的全集卷首附一篇作者生平。卢梭答复说这么一篇文章会牵连到许多人。可是他在《新爱洛依丝》这部书中已显露撰写自传的意思,要采用小说的形式,有点儿像《爱弥儿》一书的结构。这次在婉言谢绝雷依的建议后不久,他却向德•马勒泽布尔先生寄出著名的四封信,为自己画像,这可以算是《忏悔录》的正式前奏;他在信中为自己的志趣辩解,同时又否认自己是大家所说的那种愤世嫉俗的人。 |
-- 作者:未来 -- 发布时间:2006/3/27 10:44:27 -- 三 卢梭不论在序言或正文中,口口声声要写一部独一无二的作品以昭示后人。他这部书的书名使人想起圣奥古斯丁(354—430)的《忏悔录》。卢梭未必直接读过原书。但是他在《忏悔录》第一部分提到他阅读过勒•苏厄尔《教会史与帝国史》;至少他从中可以看到圣奥古斯丁《忏悔录》的部分摘录;还有他在秀美园读过耶稣会著作,必然使他接触到奥古斯丁学说。但是,即使有人认为卢梭在万森的顿悟犹如一种上天的启示,从而产生精神改革,类似圣奥古斯丁弃绝摩尼教而皈依基督教,还是应该说卢梭的心事与仟悔观念跟他的圣人先驱是很不相同的。
《忏悔录》撰写前前后后的情况,都说明卢梭最初只是要为自己辩护。对他来说这是一场诉讼,在这场诉讼中他扮演的角色是被告,原告是他从前的那些朋友,他们挥舞他写的书作为罪证,列举他的种种丑恶行为,并作出这个不容驳回的判决:让—雅克是一个野人、一个坏蛋、一个魔怪。 |
-- 作者:未来 -- 发布时间:2006/3/27 10:44:47 -- 五 卢梭与同时代人的这场官司,如果不加上卢梭跟卢梭自己(也就是《对话录》中的让一雅克)的这场官司,或许还不会那么严重。卢梭的一生中最聪明、最严厉的法官还是他自己,其他人对他的控诉相比之下无疑会不值一提。确定其他人都有罪,这是容易办到的,但是他在这样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遇到了自己的良心。那时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发现了什么呢?为了说明戏剧、艺术与文明的恶果,他自己则当上了剧作家、小说家、音乐家。他是一个平民百姓,却接受了王公显贵的保护。他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在那里幸福是美德的最高褒奖,他自己却痛苦万状。他真诚地热爱正义、真理、善良,自己却撒谎,不讲正义,做事恶劣。诚然他在世人面前大声喊冤,但是他也知道——这在《爱弥儿》中已经提过——良心在有所隐瞒时才与理智展开讨论。于是他期望的是让自己在人面前是透明的。他借这种透明来平息内心的不安。因为他知道他内心有许多善,至于恶,他愿意在后世人面前公开承认,使自己得到涤罪。青年时代有那件可悲的偷缎带事件,他诬害玛里翁,使他终生感到沉重的内疚,成年时代他遗弃自己的孩子而没有尽父亲的职责;老年时代他遇到从前有恩于他的心上人德•华伦夫人贫病交困而无动于衷;对杜德托夫人则产生不合时宜的爱情。经过这场忏悔,他重新找回最初的无辜状态,那时他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存在,逃出当时如地狱中的痛苦轮回,而走向过去的尚未完全失去的幸福。
对于艺术家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创造出自己满意的艺术品。卢梭不承认自己是作家,他向我们提到他进入文学领域是一次不吉利的顿悟造成的,他的文学生涯是层出不穷的诱惑、屈服、甚至事故形成的天命。其实他在写作过程中还是具备了一位艺术家的秉性,那就是:不妥协、勤奋和爱好形式的完美。他批评《论艺术和科学的昌明会敦化抑或败坏风俗》那篇演说辞缺乏逻辑与层次,是他的作品中“推理最差,节奏与和谐最不讲究”的一篇文章。可是十五年后他已是一位技巧娴熟的作家,他拿起笔是为了证实他不是一位作家,却使他的小说家天才得到光辉的显示。 |
-- 作者:未来 -- 发布时间:2006/3/27 10:45:27 -- 五 卢梭与同时代人的这场官司,如果不加上卢梭跟卢梭自己(也就是《对话录》中的让一雅克)的这场官司,或许还不会那么严重。卢梭的一生中最聪明、最严厉的法官还是他自己,其他人对他的控诉相比之下无疑会不值一提。确定其他人都有罪,这是容易办到的,但是他在这样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遇到了自己的良心。那时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发现了什么呢?为了说明戏剧、艺术与文明的恶果,他自己则当上了剧作家、小说家、音乐家。他是一个平民百姓,却接受了王公显贵的保护。他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在那里幸福是美德的最高褒奖,他自己却痛苦万状。他真诚地热爱正义、真理、善良,自己却撒谎,不讲正义,做事恶劣。诚然他在世人面前大声喊冤,但是他也知道——这在《爱弥儿》中已经提过——良心在有所隐瞒时才与理智展开讨论。于是他期望的是让自己在人面前是透明的。他借这种透明来平息内心的不安。因为他知道他内心有许多善,至于恶,他愿意在后世人面前公开承认,使自己得到涤罪。青年时代有那件可悲的偷缎带事件,他诬害玛里翁,使他终生感到沉重的内疚,成年时代他遗弃自己的孩子而没有尽父亲的职责;老年时代他遇到从前有恩于他的心上人德•华伦夫人贫病交困而无动于衷;对杜德托夫人则产生不合时宜的爱情。经过这场忏悔,他重新找回最初的无辜状态,那时他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存在,逃出当时如地狱中的痛苦轮回,而走向过去的尚未完全失去的幸福。
对于艺术家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创造出自己满意的艺术品。卢梭不承认自己是作家,他向我们提到他进入文学领域是一次不吉利的顿悟造成的,他的文学生涯是层出不穷的诱惑、屈服、甚至事故形成的天命。其实他在写作过程中还是具备了一位艺术家的秉性,那就是:不妥协、勤奋和爱好形式的完美。他批评《论艺术和科学的昌明会敦化抑或败坏风俗》那篇演说辞缺乏逻辑与层次,是他的作品中“推理最差,节奏与和谐最不讲究”的一篇文章。可是十五年后他已是一位技巧娴熟的作家,他拿起笔是为了证实他不是一位作家,却使他的小说家天才得到光辉的显示。 |
-- 作者:未来 -- 发布时间:2006/3/27 10:45:44 -- 七 若从纳沙特尔手稿的前言来看。《忏悔录》的主要风格特征是自发性。卢梭为了说出要说的话,必须创造一种与他的写作计划同样新颖的语言。他说:“我不在乎使风格前后统一;我将一直使用一时兴会的风格,毫无顾虑地随我的兴致而改变风格……我的这种不一致和讲究自然的风格,时而急速时而冗杂,时而明智时而疯狂,时而庄重时而轻快,本身就是我的历史的组成部分。”
发现一个人的兴亡盛衰,确是令人感兴趣的事。卢梭尽管对标新立异很自豪,还是愿意给他的“同类”留下一份证词。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读《忏悔录》时觉得自已确是他的同类,甚至这种标新立异的欲望大家也不缺少。可是卢梭又是这么一位作家,他敢于冲破各种禁忌,对良心进行过于深入的审查,这叫人们感到难堪。因为他自认为有权利去暴露他内心隐蔽的丑恶,也或多或少是人人内心隐蔽的丑恶。还因为他要别人都来分担他对内心丑恶的犯罪感,而谈到他自己的美德时认为别人都望尘莫及。于是罪恶人人有份,善良则唯他独有。这种态度自然不会给他很快赢得同情。
|
-- 作者:未来 -- 发布时间:2006/3/27 10:46:16 -- 《幸福的童年》卢梭 著 马振骋 译 当我眼前都是温和的典范,周围都是世上最好的人的时候,我怎么会变坏呢?父亲、姑妈、奶妈、亲戚、朋友、邻居,所有围绕我的人,并不事事顺从我,但是个个都爱我,而我也同样爱他们。我的愿望很少受到煽惑,也很少遇到违拗,以致我从来没想到要有什么愿望。我可以发誓,在师傅门下听使唤以前,我从不知道什么叫胡闹。除了在父亲身边念书写字,除了奶妈领着散步,其余时间总是和姑妈一起,看她刺绣,听她唱歌,在她身边或坐或站,我都很满足。她开朗、温和、外貌可爱,给我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至今她的音容笑貌还在我的眼前,她安慰我说的俏悄话还在我的耳边,我还说得出她的穿着打扮,忘不了她按当时的风尚卷在两鬓的乌发小鬟。 我深信我对音乐产生兴趣,也可说热情,全是受了她的熏陶;只是热情在很久以后才在我的心中奔放。她熟悉的小调歌曲数量惊人,唱得又婉转动听。这位好姑娘的爽朗性格会把她以及她周围人的惆怅与悲哀一扫而光。她的歌对我具有极大的魅力,不但有好几首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而且今天我虽已丧失记忆,童年起已经忘却的某些歌曲,随着年岁增长却再度浮现脑海,真是妙不可言。像我这么一个历尽沧桑、饱受苦难的老朽,有几次用嘶哑颤抖的嗓子哼起这些小调,竟会骤然像孩子似的鸣鸣哭了起来,谁会相信呢?尤其有一首曲子一点没忘,只是后半首歌词就是苦思苦想也记不起来了,虽然韵脚隐约还可以回忆。下面是这首歌的开头与我能记得的一部分: 狄西,我不敢 我的心只觉得这首歌缠绵徘恻,我找寻其中原因;这是我无法解释的一种任性。但是我绝对不可能把它唱完而不被眼泪打断。我曾不下一百次试图写信到巴黎,让人去找其余部分的歌词,说不定有人还记得它。但是我几乎可以肯定,要是得到证明说除了已故的苏宗姑妈外还有别人唱过这首歌,那我一心要把它记起来的乐趣也会部分消失的。 那就是我进人人生时的最初感情:就是这样,在我的胸中开始养成或表现这颗高傲而又温柔的心,这种女性化而又坚强不屈的性格;它总是徘徊于软弱与勇气、苟安与美德之间,自始至终使我处于自身矛盾中,致使节制与享乐、声色与贤德都同样落空。 (节选自《忏悔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
-- 作者:未来 -- 发布时间:2006/3/27 10:46:48 -- 《乡野一日》卢梭 著 马振骋 译 一天早晨,黎明在我看来那么美,我匆匆穿上衣服,急忙赶到郊外去看日出。我尽情享受这份欢乐;这是圣约翰节后的那个星期。大地披上盛装,盖满绿茵鲜花。夜莺歌声快近结束时,好像要唱得更欢更响亮;百鸟齐鸣送别残春的同时,又在迎接一个美丽夏日的诞生,这么一个夏日在我这个年纪已看不到,在我今天居住的这块凄凉土地上更是从来没有见过。(注:卢梭当时居住在英国伍顿) 我不知不觉地离城市很远,气温更高了,我进人山谷,在树荫下沿着一条小溪走。我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和少女的喊叫声。她们好像遇到了阻碍,但是依然笑得很快活。我转过身,有人喊我的名字,我走近去看到是两位熟识的少女德·格拉芬里特小姐和加莱小姐。她们不是高明的骑手,不懂得怎样策马走过小溪。德·格拉芬里特是个非常可爱的伯尔尼姑娘,干了一件符合她年龄的疯事,被逐出家乡,索性开始摹仿德·华伦夫人,我就是在她家见过她几回;但是,她不像德·华伦夫人有一份年金,幸而与加莱小姐非常要好,加莱也把她看作朋友,要求母亲留下她做个伴侣,直到她有个归宿为止。加莱比她年轻一岁,长得还要漂亮;我也说不出她身上哪儿自有更优雅的气质。她既异常娇媚又发育良好,正处在少女的豆蒄年华。她们温情相爱,如果没有情人来干扰的话,两人都具备的好性格会使这种关系长期维持的。她们对我说要到托纳去,那是属于加莱夫人的一座古城堡;她们恳求我帮着驱马过河,靠她们自己是办不到的。我要用鞭子抽打;但是她们怕马惊后蹄踢着我,怕马惊跳把自己摔下来。我便采用另一种方法。我抓住加莱的马缰绳,牵了马涉过水深不过膝盖的小溪,另一匹马不难也跟了过来。完事以后,我要向两位小姐行个礼,愣头愣脑地要走了;她俩低声交换几句,德·格拉芬里特对我说;“别走,别走,哪能这样就从我们身边溜走啦。您为了帮我们浸湿了身子,从道理上说我们应该负责弄干,请跟我们来吧;我们这下可把您俘虏了。”我心怦怦跳,盯着加莱看。“是呀,是呀,”她接着说,笑我一脸不知所措的表情。“战俘,骑在她的后面;我们要监督您的行动。”“但是小姐,我不曾有幸见过令堂;看到我贸然登门她会怎么说呢?”德·格拉芬里特说;“她母亲不在托纳,就我们两个人;我们今晚要回来的,您跟我们一起回来好了。” 这几句话在我身上产生的效果比电流还快。我一跃跳上德·格拉芬里特的马背,高兴得全身发颤,为了坐稳不得不搂住她,心跳得那么急,叫她也发觉了;她对我说她怕跌倒,心也跳得一样快,这几乎是在邀请我从我的位置上去证实这件事;我决不敢,一路上我的双臂权充她的腰带,收得很紧倒是不假,但是一刻也没有挪动过。哪位太太读到这里,乐意打我几下耳光,那也没错。 旅途嘻笑欢乐,少女伶牙俐齿,引得我也谈锋很健。只要我们凑在一起,嘴一刻也没停过。她们不让我感到一点拘束,我的舌头跟我的眼睛同样能说会道,虽然舌头谈的不是一回事。只是有几次,我与其中一位面对面时,说话有点不自在;但是另一位立刻又回来了,我们没有时间弄清不自在的原因。 到了托纳,待我身上擦干,大家就用早餐。然后着手办大事——准备午餐。这两位小姐一边烧菜,一边不时亲吻佃户的孩子,我这个可怜的下手压着性子干瞪眼。城里的食品也已送来,做一顿丰盛的午餐绰绰有余,尤其不缺糕点;但是可惜忘了葡萄酒。少女不喝酒有这份忘性也不足为奇。但是我很扫兴,因为巴望能喝上几口壮壮胆。她们也扫兴,可能出于同样原因,但是我不这样想。她们活泼可爱,高高兴兴,说明天真无邪;况且,我夹在她们中间又能做出什么呢?她们差人到附近各处找酒,就是找不到,这个村的农民滴酒不沾,很穷。她们为此对我表示歉意,我对她们说不必这样丧气,她们不用酒就已使我陶醉了。这是我在那天敢于向她们说的唯一的一句殷勤话。但是我相信这两位调皮姑娘看得出,这句殷勤话说的倒是实情。 我们在佃户的厨房里吃午饭,两位朋友坐在长桌两边凳子上,客人坐在她们中间一只三腿圆凳上。多妙的午饭!多么令人神往的回忆!付出那么一点代价享受到那么纯清真心的快乐,还有何求呢?巴黎哪家酒楼菜馆能够让人尝到这样的美餐,我不仅指甜蜜与愉快而言,也指口腹之欲。 午饭后,我们精打细算。早餐剩余的咖啡省下不喝,留着午茶时跟她们带来的奶油和糕点一起享用。为了保持食欲,我们走进果园摘樱桃当甜食吃。我爬上树干,投给她们一串串樱桃,她们隔着树枝还给我一颗颗樱桃核。一次,加莱张开围裙,仰起头候着,我瞄得那么准,一串樱桃恰好扔在她的乳房上,引起大笑。我心里想:为什么我的嘴唇不是樱桃呢?我多么乐意把它扔过去! 那一天就这样无拘无束、也始终规规矩矩的在爆笑声中度过了。没有一句暧昧的话,没有一个失礼的玩笑;这种规矩绝不是我们强制自己这样做的,而是自然而然而来的,我们心里怎样想,也就怎样表现。总之,我的谦逊——别人会说是我的愚蠢——仅仅如下而已:我没有控制住的最轻薄的行为不过是吻一次加莱小姐的手。说真的,是当时情景怂恿了这次无伤大雅的宠幸。我们只两个人,我呼吸困难,她双目低垂。我这张嘴找不到话说,竟然贴上了她的手,她在被吻过以后才慢慢抽回手,望着我,神情一点不恼。我不知道我会跟她说些什么:她的朋友进来了,这一刻她在我眼里显得很丑。 终于,她们想起来不应该到了黑夜才回城。剩下的时间也刚够我们天黑前赶到。我们急忙上路,像来的时候那样分配坐骑。如果我胆子大些会改变位子的,因为加莱那一眼实在叫我动心,可是我什么也不敢说,当然也不该由她建议。归途中我们说这一天不该结束,但是我们也绝不抱怨那天太短,因为我们觉得能用种种游戏把这一天过得充实,我们已经掌握短日于长过的秘密了。 我差不多就在她们遇见我的地方离开她们。分手时多么恋恋不舍!又多么兴致勃勃地相约后会有期!相聚十二小时对我们来说像亲呢了几个世纪。这天的甜蜜往事不用这两位可爱的少女付出代价,我们三人间的温馨情谊不亚于更强烈的欢乐,如果有了那种欢乐这种情谊就难以存在:我们相爱,不神秘也不羞涩,我们愿意永远如此相爱。风俗中的纯洁性自有它的官能乐趣,不亚于另一种官能乐趣,因为它没有间歇,绵绵不断产生情意。对我来说,我知道这么一个好日子的回忆比生命中得到的任何乐趣,更打动我,更迷惑我,更使我缅怀不已。我不清楚我对这两位倩女有什么要求,但是她俩都使我十分关心。我不是说如果由我作主来作安排,我的心对她们会同等对待。我在感情上有点偏爱。德·格拉芬里特做我的情人固然是我的福气;但是我相信我宁可把她作为知心人。不管怎样,我离开她俩时,觉得我少了其中一个就会生活得不痛快。谁能说我一生中再也见不到她们了,我短暂的罗曼史也到此为止了呢? 读者看到这里,必然会讪笑我的风流韵事,经过一番苦心后最大的收获只是吻吻手。啊,我的读者!不要想错了。我在以吻手告终的爱情中,比你在以吻手开始的爱情中,得到的乐趣可能更多。 (节选自《忏悔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
-- 作者:未来 -- 发布时间:2006/3/27 10:47:15 -- 《迁入隐庐》卢梭 著 马振骋 译 等不到明媚的春光来临,我急于住进了隐庐;我的住宅收拾一完,我赶紧搬了进去,引起霍尔巴赫[译注:霍尔巴赫男爵(1723—1789):德国哲学家。一七三五年到法国,与百科全书派过从甚密,但猛烈攻击卢梭。]之流的讥诮,他们公开预言,我受不了三个月的孤独,不久又会见到我灰溜溜回来,像他们一样在巴黎过日子。而我,十五年来萍踪飘泊,看到自己即将有个归宿,根本不理会他们的笑话。自从身不由己地投入社交界以来,从没停止过思念我那可爱的秀美园和在其中度过的甜蜜生活。我觉得生来是过孤独的乡村生活的;在其他地方我不可能生活幸福。在威尼斯,有公务的繁忙,外交职位的尊贵,步步高升的得意;在巴黎,有上流社会的旋涡,灯红酒绿的享受,剧院光彩夺目,虚荣目迷五色;然而总是一想起我的丛林、清溪、踽踽独行,才令我神往,才使我心愁,才引起我的嗟叹与憧憬。这一切工作我所以能够强制自己去做,这一切雄心勃勃的计划所以时时鼓动我的热忱,其道理无非是让我有朝一日享受到这种逍遥乡野的乐趣;此刻我庆幸自己快要得到了。以前相信只有小康才能过上这种生活,现在诚然没有实现小康,由于我的特殊地位,我认为不需要如此,恰是通过一条相反的道路,达到同样的目的。我没有点滴收入,但是有名气,有才能;我生活简朴,摒弃了一切花费最大的需要——那是怕人说话才有的需要。除此以外,我虽然懒散,高兴时也很勤快,我的懒散不是游手好闲者的懒散,而是独立不羁者的懒散,只是想干的时候才干。誊写乐谱工作既不扬名也不谋利,但是稳定。社交界很欣赏我有勇气选择这门职业。我可以不愁没有活儿干,好好工作够我养家的餬口的了。《乡村先知》和其他作品的收入还让我剩下两千法郎,靠了这笔储备金生活不致桔据。手头还有几部著作,不用勒索图书商就可得到足够的补贴,使我从容写作,不必太累,甚至还可享受散步的闲暇。我一家三口都有正经事做,维持这样的小家庭不需要太大的花费。总之,我的收入跟我的需要与欲望是相称的,完全有理由让我在按照天性选择的生活中过得幸福而长久。 我也可以完全走谋利的道路。我不让这支笔誊写乐谱,而一心从事著作,以当时已取得的创作势头来看,自忖它还可维持不衰,只需施展作家的手腕,再加上用心思去出版几部好书,可以让我过上富裕甚至豪华的生活。但是我觉得为面包写作必然窒息我的天才,扼杀我的才华。我的才华存在我的心中,更多于存在我的笔下,只有进行高尚与自豪的思考时才华才会产生,才会得到营养。一支惟利是图的笔产生不出任何扎实伟大的作品。需求与贪欲可能使我写得快,但不会写得好。成功的需要就是不把我拖进宗派团体,也会使我少写真实有益的作品而多写媚俗的作品。这样我就不会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了,充其量只是耍笔杆的人。不,不,我一直认为写作不成为一门职业,作家才有卓越可敬的地位。当人只是为了生活而思想,就很难思想高尚。为了有能力、有胆量说出颠扑不破的真理,就不应该依赖它的成败得失。我把作品抛向群众,深信在为共同利益说话而不必计较其他。如果作品遭到拒绝,就算是那些不愿受惠的人无此福份。对我来说无须他们的赞许而生存。如果我的书销不出去,我的工作可以养活我,也恰是这点使我的书风行畅销。 这是一七五六年四月九日,我离开城市后再也没回去居住过;因为我不把后来几次到巴黎、伦敦和其他城市盘桓也算是居住,那只是路过或是不得已而做的。德比内夫人坐了车子来接我们三人,她的佃户来取我的小行李,当天就住了进去。我发现我的小幽居室布置与陈设都很简单,但是干净,甚至有情趣。是他人的手为这套陈设操劳,使陈设在我眼里显得不可估价;在一幢由我选择、由她特意为我建造的小房子里,做上了我的朋友的客人,我感到其乐陶陶。 尽管天冷还飘着雪花,大地已开始泛青;出现了紫罗兰和迎春花,树木也已含苞欲放,到的那一夜几乎就在我的窗前、与房子连接的花园里,响起了第一声夜莺啭鸣。浅睡一阵醒来,忘了已经迁居,以为还在格勒内尔路;突然这声莺叫,使我心头一震,在狂喜中叫了起来:“我终于如愿以偿了!”首先关心的是出去把周围的乡村风光铭记心中。我先不整理房间,却先整理自己后就去散步了;在住宅周围的小径、修林、灌木、小屋,没有不被我在第二天跑了一个遍的。观察这个迷人的幽居愈久,愈感到它是为我而造的。这块地方隐蔽而不荒野,使我恍惚寄身天涯,这种种动人的景色在城市附近是找不到的;一下子置身其中,决不会相信离开巴黎仅四里地。 [这是卢梭一生中创作计划最丰盛的时期。] (节选自《忏悔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