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华夏网·艺术论坛艺术大赛 →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七)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541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七)
青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8
积分:495
注册:2006年3月22日
发贴心情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七)
清代

乾隆帝对收集到的古玉,满意者,赋诗、作文,大加赞赏,不满意者命清宫造办处改头换面,重新琢镂。乾隆对琢玉高手倍加爱护,对姚宗仁尤为赏识,经常与其切磋仿古玉技艺。 宋元时期仿古玉已初显端倪,明代仿古琢造已达相当水平,清代在传统文化和乾嘉考据学派的影响下,仿古玉出现了许多新特色,如下:

目的明确:

a.琢制仿古玉,从目的来讲,基本上有两种

  ~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已达谋取暴利之目的

  ~是为满足文人雅士之需要,以标榜持有者学识与财力

b.皇帝重视:

  ~乾隆帝爱好古玉,也提倡仿制古玉

c. 品类多样

d.格调隽永:

   ~仿古玉是玉匠、收藏家对前人创造的仰慕、憧憬和追求,需运用智慧与技巧,
   「仿」中有变化,「仿」中有创意,因此清代宫廷仿古玉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痕都斯坦玉是十八世纪对中国传统玉器产生重大影响的玉器,而受其影响仿制初的「西番作」,则是中国狱卒中的新成员。
清代痕都斯坦位於印度北部,包括喀什米尔及巴基斯坦西部。
痕都斯坦玉器,涵义上相当於英文的回教玉器或伊斯兰玉器。包括两种:

a. 印度的蒙兀儿玉器

b.土耳其玉器

据说蒙兀儿的皇帝们,相信用玉做的食器可以避毒,故玉雕容器特别发达。
痕都斯坦玉材大部分采自新疆的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 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由多用白玉或青白玉,透明晶莹,追求纯净之美。这与中国玉工喜留玉皮或杂色玉雕,形成鲜明对比。 痕都斯坦玉器都是实用的碗、杯、洗、盘、壶等饮食器皿,不见充斥中国玉器的礼玉与佩玉。痕玉器装饰也很有特点,部分器璧上嵌饰金、银细丝及各色宝玉或玻璃。

乾隆帝对痕玉十分欣赏,於是在其授意下,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特设仿制痕都斯坦玉器的专门设计,所仿器物被称为「西番作」。清代玉器多样化的原因,除玉器造型。装饰风格外,也与产地不同有关。 清代玉产地主要有宫廷、苏州、扬州,呈三足鼎立趋势,各具特色。 造办处玉作,体现皇帝旨意。

苏州玉器,以精巧见长。
~赫赫有名的陆子刚、姚宗仁、郭志通,均出身於苏州专诸巷玉工世家

~专诸巷玉器,玉直晶莹润泽,娇嫩细腻,平面镂刻是专诸玉作的一大特色,而其薄胎玉器,技艺更胜一筹

扬州玉作,以玉山子着名。

~ 苏州玉雕以小巧玲珑见长,扬州则以大取胜,玉如意、玉山子是扬州玉雕业的着名产品

~ 扬州玉山子艺术特色明显,玉匠善把绘画技法与玉雕技法融会贯通,注意形象的准确刻划和内容情节的描述,讲究构图透视效果。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3/30 10:49:41
点击参与评论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客人(222.240.*.*)
2
 
发贴心情

好``

  还有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5 15:02:35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七)
发贴表情
字体颜色 字体背景颜色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超级连接 插入图片 Flash图片 realplay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引用 清理代码 生成一个财付通交易信息
显示:
预览
回复标题
上传表单
字节.
Copyright ©2004 - 2025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页面执行时间 0.03906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