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华夏网·艺术论坛海外赛区世界艺术 → 普洱茶算个球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236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普洱茶算个球
月光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业余作者
文章:32
积分:579
注册:2008年3月3日
发贴心情
普洱茶算个球
喝茶有很多讲究,是我知道但不懂得的。总觉得既是一种饮料,就不应该复杂得像学术,分许多流派、作派,南风北风、大雅小雅。尽管以文化认知的层面,茶是健康的清品,喝茶的人应该是很淡定很雅驯的那种干干静静的神仙。或许喝酒的人就不是,就是秽气冲天,粗野狂放的凶煞,但在日常,至少我看得最多的,却是中国人(主要是男人)烟酒茶不分家的生活兴趣。我自己也是,所以有时清淡有时沉郁,有时雅驯有时粗鄙。
   自然,平头老百姓的生活分类性最差了,什么事情都混杂在一起,不像知识分子讲究个清流浊流,官太太在乎个大奶二奶。所以,喝了几千年的茶,还是和烈酒一起喝,还是大幅度大剂量晨昏不分地喝。在老百姓眼中的茶仙,多半是些凌晨四五点就上茶馆候第一壶开水的半老头或全老头。这些人也兼任老酒鬼、大烟枪或者小打小闹的赌徒。我童年印象中喝老头茶的这些人,总是在浓烟、浓酒和剧烈的痰咳声中,在很脏很黑的街角小茶馆中浸泡着,直觉得那是一种死者的娱乐。
   后来在比较讲究一点的茶楼里出现了油画、钢琴,真的或假的植物和花,以及对襟盘扣的茶博士茶小姐,以及点心,以及谈生意或是打纸牌的年轻才俊。所谓更高级的茶艺馆,无非有人讲日本茶道,讲茶文化如何如何源远流长,拉开演说的架势,去一次受一回高等教育,倒不怎么像是去喝茶。如果是在云南,则花样更繁,什么七碗八碗,什么雪茶与血茶,还有各种各样献茶敬茶的歌、舞。不是喝茶,而是闹茶。说到底什么也不是,只是卖茶,高价卖茶。
   逐渐地,在中国各地的茶文化传道士把话题都集中在普洱茶上面。我从前反感普洱茶,浓得像药汤,又有腥味。照梁实秋的评论,“漆黑一团,泡烹出来黑不溜秋。在北平,我只在正阳楼看人吃烤肉,吃得口滑肚子膨亨不得动弹,才高呼堂倌泡普洱茶”。这东西本来是红茶一类的,用来消食去油倒好。遥想梁实秋时代的北平,地安门外,银锭桥旁,还是走骡子走马的地头。赶大车的粗汉在“烤肉季”啖三五斤牛羊肉,喝两壶烧刀子,热气腾腾地灌一盅普洱,舒舒服服地放几个响屁,把店小二早已用草料喂饱的牲口重新套好,于是便上了路。酒足饭饱,小风吹着,小太阳晒着,小曲哼着,真是南面之王。
   如此这般的乐子当然也很哇噻,但所谓山人名士的雅乐却绝不在此,什么雨前明前,什么香片花窖,什么惠泉虎跑,红泥火炉,这些跟普洱相距太远。
   但前不久有人掂着一小块这样的劳什子对我说:“相不相信,它比同等的黄金都要贵?!”
  我当然相信,我早就相信。我听说有人用一些陈年的“生饼”换得高级轿车;我听说有人囤积普洱,存一年,价钱就涨几倍;我听说云南的中年妇女买普洱茶一是为女儿作嫁妆,二是为自己养老;我听说这东西已不再是茶,是古董,是宝玉……
   普洱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疯魔。据称它可以治病、美容、长寿。它身怀绝技,无所不能,是官府和豪绅的座上之客。在前者,这有点像当年的气功大师,在后者,颇类上世纪八十年代君子兰的身份。中国人的疯狂是各种各样的,但其品格大抵相当,都是土包子的神秘加上赌徒的幻想。那其实是迷信和贪婪。那个把普洱茶推荐给我的人说,普洱是清朝的贡品,可见皇帝老儿也是很上道的,所以它的价值已恒久远之。是的,荔浦芋头也是贡品,鸭梨、白菜这些东西都曾是贡品,它们的价值几何,主要取决于各人的口味,而它们的价格,则还要看有没有新的,类似于普洱教主这样的歪神来将加以推动。在中国,在这个以巫求利,鬼为钱推磨的市侩文化中,下一棵白菜,也许就是我们的雅典娜。
   伏契克之《绞刑下的报告》在最后说:“幕布揭开了。人们,我爱你们,你们可要警惕啊!”
   普洱算个球,你们就等着破产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死去.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3/4 21:51:18
点击参与评论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普洱茶算个球
发贴表情
字体颜色 字体背景颜色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超级连接 插入图片 Flash图片 realplay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引用 清理代码 生成一个财付通交易信息
显示:
预览
回复标题
上传表单
字节.
Copyright ©2004 - 2025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页面执行时间 0.0625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