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华夏网·艺术论坛文学大赛古典文学古代诗人 → 元代诗坛四大家:杨载(1271~1323)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111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元代诗坛四大家:杨载(1271~1323)
中国文学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9
积分:418
注册:2007年9月16日
发贴心情
元代诗坛四大家:杨载(1271~1323)

杨载生平:

      杨载(1271~1323) 元代诗人。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徙居杭州。工于诗文,早年即为赵孟?所推重,声名动京师,凡所撰述,人多传诵。其诗注重格律,刚劲典雅,自成一家。年四十未仕,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后中进士,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

      杨载当时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赵孟□等对他都很推重。他的诗对现实一般是歌颂的,有时也微露不满。如《怀钱塘故人柬应中父》、《寄维扬贾侯》,都为怀才不遇者愤愤不平。另外,在他晚年感到事业无成就时,也每有叹老嗟卑的情绪,他的《客中即事》诗说:

渐觉星星雨鬓皤,

推愁不去奈愁何!

客中忘却春光度,

惊见前林嫩竹多。

      道出了新陈代谢的客观情况。其诗总的基调并不消沉。杨载的一些比较好的诗作,特点是含蓄,老练而不陈腐,颇有新的意境。

      他的《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诗,颇象唐诗,圆润而不枯涩,风格雄健。他把典故融化在诗句中,平易通顺,全诗意境空灵飘忽。他炼字造句,下过苦工夫。他自己说:"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

      著有《杨仲弘诗》8卷,文已散失。



中国文学院 2011年文学创作研修班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招生,欢迎报名学习。网址:http://www.zgwxy.com联系电话:010-51656981 QQ:1187295260 电子信箱:1187295260@qq.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9/2 20:06:42
点击参与评论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元代诗坛四大家:杨载(1271~1323)
发贴表情
字体颜色 字体背景颜色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超级连接 插入图片 Flash图片 realplay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引用 清理代码 生成一个财付通交易信息
显示:
预览
回复标题
上传表单
字节.
Copyright ©2004 - 2025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页面执行时间 0.03125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