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托心
托心又叫托画心,古时又称“小托”,它是将一层宣纸(称命纸[⑤]),用浆糊贴于画心背面,并上墙挣平,以起到加固画心、反衬墨色、使画心平展、便于镶活等作用。从画心所用的背纸名称——命纸,就可以看出这步操作的重要性。如果作品不经托心,后续的各项工作几乎是无法进行的。一则因为画心十分薄,在镶活及覆背时极易使画心受损;二则由于画心不挺实、不平整,从而增加了镶活和方心时的难度;三则日后重裱时,还会给揭裱带来很多麻烦。
命纸使画心的损坏机率降到最低,并起到加固画心的作用。托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幅书画作品的“命运”。因此,这道工序是不能省略的。初学者在托心时易出现下列问题:
(一) 将画心刷破
托画心时,我们一般采用湿托[⑥]的方法,就是将画心正面朝下,直接平铺于案面上,用排笔蘸稀浆糊,刷于画心背面,并将命纸覆于画心背面,排实上墙。我们知道,纸是由植物纤维经特殊加工制造而成的,它在受湿受潮以后,纤维会发生膨胀松散,导致纸张拉力十分脆弱,如对纸张性能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用浆过多,粗心大意,或反复排刷次数过多,都可能将画心托破。画心被弄坏了,即使修补好了,也会对画心本身寿命以及日后揭裱带来很大影响。所以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托心时一定要精力集中,熟练掌握浆糊浓度和纸张性能之间的关系,避免排刷次数过多。在技术不甚熟练时,先拿没有什么价值的国画习作进行练习。排刷时注意用力均匀,不要用力过猛,这都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那么一旦不小心将画心托破了又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根据破损情况酌情处理。如果不是很严重,只需用排笔轻轻扫回,并将其裂缝对严既可。如果裂口较大较远,则最好在裂口处加适量清水,将破损部分漂起,再用排笔将缝隙对到一起。但值得注意的是用水量不宜过大,否则很容易将碎片冲跑,给修复带来更大的麻烦。如果画心被刷掉一块,或粘到排笔上,同样需要将其用清水冲回到心子的破损部位,并将卷曲部分用针维小心的挑起、对正。如果宣纸空白处破损严重或碎片丢失,则应该选用与心子质地相同的纸张,并注意与画心纸纹[⑦]一致,将破损部位补齐。由于纹路的产生,导致纸张横向和纵向的拉力及其他性能都不甚相同。因此,如果补纸与画心纸纹不同,将会引起很多问题——如光泽度不一、补丁处日后发生变形等。处理妥善后,将一块干净宣纸小心盖在心子的破损处,再用几层宣纸将此处多余水分吸干。揭去吸水宣纸,露出画心。用排笔将画心重新上浆,注意不要再次将破损部分弄破。覆上一层覆背纸,排平排实后,在心子破损处洒少量清水,将画心小心揭起,不可将破损部分粘于案面上,晾干上墙即可。
(二)托心时遇到的另一画心杀手——跑墨、跑色
所谓跑墨跑色,就是在托心的时候画心上的墨色发生润化和脱落,染到画意以外的地方,将画面弄脏,有时由于润化及脱落严重,导致画心完全失去其原有的艺术价值。因此我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跑墨、跑色的原因一般有下列几种:
1.墨或颜料的质量不好或已过期。
2.墨或颜料用的过焦或过厚。
3.书写书画作品时使用的是宿墨。
4.一些业余爱好者不了解颜料性能,用水彩或广告色进行国画创作。
5.墨迹末干,便进行托裱。
6.所使用的宣纸质量不佳,颜色浮于作品表面。
虽然上述问题多出于作品本身,但一幅亮丽的作品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尽量保持作品原有风貌,交还作者一幅满意的裱件。
虽说造成跑色的成因很多。但归结起来无非因为墨色在画心上不实、不牢,怎样将其固定在画心上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
目前我们处理跑墨、跑色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锅蒸法:就是将画心用几层报纸或宣纸包住,在锅中用蒸屉蒸煮30分钟左右,从而达到固定墨色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墨色末干的书画作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此方法处理色宣作品时,一定注意不要让锅盖上的水珠落到画心上,否则墨色是固定住了,而画面上的色宣却成了斑斑驳驳,这就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2.在画心背面均匀的喷洒一层胶矾水,从而起到固定墨色的作用。
3.在易跑色的部位,局部涂抹胶矾水,其胶:矾:水=1:3:6。
一幅书画作品跑色与否,一般在托心前就可以看出。其具体做法是一看,二摸,三试水。
一看就是通过直观的观察,看墨色是否有光泽,如果用墨太焦则字体十分光亮。如果黯淡无光可能说明墨或颜料已经过期或脱胶,还有的直接可看到墨色的颗粒浮于画面之上,这些都是跑墨、跑色的先兆。而且,通过观察还可确定画心所用材质。熟宣、熟绢、皮纸、竹料纸以及半生半熟之纸,都是比较容易脱色跑墨的;
二摸是通过手直接对画心触摸的方式,来检验是否有浮墨、浮色的存在;
三试水,就是用手指或宣纸蘸水,在墨色上点一下,看是否有墨色润落。
如果通过这三个步骤检验,确定画心跑色跑墨或有征兆,那么,就一定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在托画心时,除了用锅蒸以及上胶矾以外,为了防止跑墨、跑色,我们有时还在画心下面垫一层宣纸,以吸收多余水分,防止墨色润化的发生。飞托和搭托有时也是防止画心跑墨、跑色的有效方法。
如果上述方法都用到了,画心还是出现跑墨、跑色现象,我们也不要着急,这里还有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利用冲洗来使画面清洁,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用清水(凉热均可)从跑墨处顺序冲淋,但要注意淋水时应尽量使水流贴进画心,以免重力加速度将画心冲破。然后,以干净毛巾,吸去多余水分,注意毛巾不要将画心粘破碰碎。再取一张略大于画心的干净宣纸衬于画心之上,用排笔排平,连同画心揭起,翻面,再对画心正面进行冲洗。如果仍然不行,按照上述方法反复换纸冲洗,直到满意为止。但这种方法可谓是下下策,因为不少作品,一经冲洗,原本的墨色便会减淡很多,因此,此方法还是少用为妙。
有时我们在托裱含有大红等颜料的画心时,会出现局部跑色等现象,这时我们可以用少量漂白粉溶液进行局部处理。在跑到画心白地的大红润色处,涂少许漂白剂,直至漂白为止,然后用干宣纸将漂白剂吸去。值得注意的是,漂白剂用量不可过多,否则所用之处纸张会变脆变黄,直接影响画心寿命。石青,石绿,石黄等颜色极易浮于作品表面,因此,凡遇到上述颜色,定要小心处理,防止在托心过程中出现问题。
除此之外,在托心时如果排刷时间过长、排刷次数过多、以及用水量过大,也容易引起本不该跑色的画心跑色,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三)画心上墙后崩裂
导致画心崩裂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气候、接缝及用水等几方面原因。
气候导致画心崩裂,主要是因为气候干燥,阳光直射或过堂风等,导致画心急剧干燥,从而使画心所能承受的拉力大于画心本身张力,导致画心崩裂。
接缝引起画心开裂,一般是指在托心过程中心子有过破损,而破损处的拉力必然小于其它部位,导致从破损处开裂。
有时在托大画心时,托纸尺寸小于画心,必需接纸。此时接缝处也是问题出现的原因。如果接缝粘不牢,或由于接缝处相对较厚,在接缝处没干透之前,其它部分已经干透、收缩,也是导致画心崩裂的原因之一。
我们在画心打浆上墙时,一般只将浆水打在只有一层单宣的命纸上,有时,由于单宣张力不够,也可发生画心边际崩裂。
在托心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用浆太稀或用水过多,在刷浆时极易将心子抻长。如果所抻出长度过大,再干燥回缩时的拉力也就越大,这都可能引起画心崩裂。
为了防止崩裂事故发生,我们要控制好室内空气湿度、托心时的用水量、以及避免阳光直射及大量空气流动。对于有接缝和破损的画心,本着先晾干后上墙的原则,并且在二次上墙后对接缝以外的地方适当洒水,以使接缝处先干于画心其它部位。
如果天气干燥,画心干燥速度大于边际浆口干燥速度时,便会引起走墙[⑧]。
在出现崩裂事故后,应及时酌情对其进行处理。当画心废边走墙时,可以将画心润湿并将废边重新上浆即可。废边重新上浆时,我们还需要使用一条线绳,取直画心走墙边际。走墙的画心一定要认真处理,否则张力不一,对日后裱件质量将产生严重后果。并且可能使画面扭曲变形,这一点对于绢本画心尤为明显。如果画心小范围撕裂,可将其从墙上取下,把撕裂处命纸用水打湿,局部揭去。然后将裂缝处对正,把揭去的命纸边缘用手搓薄上浆后,补一块与命纸相同质地补丁,再把补丁的边缘也搓薄,晾干上墙就可以了。如果破裂比较严重,则需要将整个画心打湿,揭去整张命纸,进行重新托心。
(四)、托心时易发生的其它问题:
1.壳:除了在第一节《托料》中所提及的问题外,现代书画家们经常使用一些新技法,来追求各种不同的机理效果——如使用肥皂,唾液等多种辅助材料。这往往也是引起画心“壳”的一个原因。画心一经托心,只有下墙以后,才知道是否壳了,所以下墙后,一旦发现画心壳的严重,必须要揭掉重托。如果小面积鼓包,我们可以采取“打针”的方法来进行补救。具体方法是用医用注射器[⑨]吸入稀浆糊,从命纸一面向画心壳处注射,然后用干宣纸吸干压平。为了不使打针处起“涸”,我们最好将整个画心闷湿,并重新上墙。
对于使用新技法所作之作品,我们首先要了解各种技法所使用的材料。一般来讲,为了防止“壳”的发生,我们一般要在使用新材料的部分局部增加浆糊浓度,从而起到局部加固的作用。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所托的命纸本身并没有问题,而画心是夹宣。壳的一层出现在原来的画心上。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有人采取在托心之前先将夹宣揭去一层方法。但这里有一个矛盾,遇到大写意或泼墨画时,如果揭出一层,势必影响画心的原有气色。所以,我们在进行这项操作时,一定要根据情况,认真斟酌,万不可贸然行事。对于装裱水平较高的装裱师,还可以将整幅画心完整的揭成两张,然后上浆,将揭开的两层宣纸再重新托合为一体。但此举难度十分之大,搞不好,便会使画面出现重影。鉴于此,对于揭下的一层如果墨色不是十分重,最好不进行此项操作。
我们还应该避免急干、冻干,因为这也是壳层的原因。
2.托心时托皱画心或命纸:这一般都是由于技术不够娴熟所致,只有多做多练才能在操作时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3.画心贴与墙上:与上一节《托料》中《托料粘于墙上》内容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