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块到20万,“天价相声”说给谁听? [编按]“郭德纲现象”引发的最新消息:郭德纲的出场费为20万,在全国相声演员中最高。本文针对该种现象进行了评论。其实对这种高价现象不必过分惊奇。郭德纲的成功是市场经济的成功,到最后,他的价值也自有市场进行调节。 郭德纲的迅速走红,他的“名人指数”除了媒体的曝光率及网络点击率之外,最直接的效应便算是出场费的变化。
2005年末,观众在天桥乐茶园买一张20元的坐票或10元的站票就能听上一下午的相声,即便是满座也不过8000至1万元左右的票房。除掉场租和各种开支后,德云社的演员们能落袋为安的收入并不多,但相较于前些年的惨淡经营,已算是不错。随着平面媒体的介入,德云社单场收入开始节节攀升。去年11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歌剧院的三场演出净收入约5万元,此后在天桥剧场演出的门票售价则高达480元(不包括黄牛票),2场演出的票房约10万元左右。狗年春节过后,电视媒体的介入又掀起了一波上升浪,德云社出场费水涨船高,郭德纲和于谦两人在天津摩托罗拉公司拜年会上的数十分钟表演收入约3万-5万元,直到近期爆出德云社20万及25万的最新行情报价。 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辛苦多年一朝走红,出场费随名气看涨,看上“相当”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个时候不识趣地出来指指点点,很容易被诊断为“红眼病”疑似症状,君不见网上就有“应该再高一点,100万也不为过”的评论。德云社的出场费或许真的会再创新高,这种“那叫本事”的言论也并非没有道理,但问题在于,成本如此高昂的相声,讲给谁听呢? 于最初那些买20元票进场的观众而言,这种低成本、近距离和高“享受”的娱乐消费性价比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说被市场“低估”了。但随着买票难度的增加,观众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购买成本(如买黄牛票等)都会逐步提高,而主要卖点郭德纲在天桥乐和广德楼的出现频率却越来越低。虽然天桥乐和广德楼火爆依旧,但现在这“20元”的性价比与3个月前相比,已经被逐渐稀释了。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的上升和观看“收益”的下降,直接体现为老观众的流失和新观众的不满。 而那些能够出得起高价的主办单位和邀请方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以利益为目的的演出商,第二类是有实力的企业譬如摩托罗拉这样的跨国公司或电视台等,第三类则是一些针对领导机关、文化界名人的“堂会”性质演出,这两类演出的观众群都是不必为此直接付费的“特殊观众”,普通百姓自然与此无缘。 当固定的观众群变成游离的观众群甚至“贵族观众群”,当高性价比的长期消费变成低性价比的一次性消费,“相声重回剧场”的核心价值开始缩水,德云社曾经的“草根”光环也开始褪色和变异。 这三个月来,我们不断地理解郭德纲出于保护自我的原因而不再说关于相声界的“大实话”,从真心英雄变成打太极拳迷踪拳的相声界“小调皮”;不断地接受德云社因时事的变化而收起《论相声50年之现状》这样的段子,把针砭时弊的炮弹变成应景的礼花。但我们很难理解的是,三个月前刚刚看到的民间相声原生态萌芽和相声观演关系变迁与复兴的希望,已经如此迅速地被转化为特定个体的利益兑现,而这种市场化的速度和“赚钱效应”于相声回归剧场的长期建设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益处。 有人曾说“出了一个郭德纲,能让中国相声晚死50年”,但如果“郭德纲效应”不能惠及相声界整体生存状态或打破相声界的沉闷局面,那这句话无疑是一句空话。 炒热郭德纲的结果也不过刷新了一下相声界的出场费价目表,为相声界又增加了几位高价明星而已。这种成功只能被视之为媒体“造星运动”的成功,而并非相声界改革与进步的成功。这种结局,或许是真正热爱相声的人们意料之外的。
作者 水晶 来源 新京报(北京)
[编按]“郭德纲现象”引发的最新消息:郭德纲的出场费为20万,在全国相声演员中最高。本文针对该种现象进行了评论。其实对这种高价现象不必过分惊奇。郭德纲的成功是市场经济的成功,到最后,他的价值也自有市场进行调节。
郭德纲的迅速走红,他的“名人指数”除了媒体的曝光率及网络点击率之外,最直接的效应便算是出场费的变化。
2005年末,观众在天桥乐茶园买一张20元的坐票或10元的站票就能听上一下午的相声,即便是满座也不过8000至1万元左右的票房。除掉场租和各种开支后,德云社的演员们能落袋为安的收入并不多,但相较于前些年的惨淡经营,已算是不错。随着平面媒体的介入,德云社单场收入开始节节攀升。去年11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歌剧院的三场演出净收入约5万元,此后在天桥剧场演出的门票售价则高达480元(不包括黄牛票),2场演出的票房约10万元左右。狗年春节过后,电视媒体的介入又掀起了一波上升浪,德云社出场费水涨船高,郭德纲和于谦两人在天津摩托罗拉公司拜年会上的数十分钟表演收入约3万-5万元,直到近期爆出德云社20万及25万的最新行情报价。
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辛苦多年一朝走红,出场费随名气看涨,看上“相当”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个时候不识趣地出来指指点点,很容易被诊断为“红眼病”疑似症状,君不见网上就有“应该再高一点,100万也不为过”的评论。德云社的出场费或许真的会再创新高,这种“那叫本事”的言论也并非没有道理,但问题在于,成本如此高昂的相声,讲给谁听呢?
于最初那些买20元票进场的观众而言,这种低成本、近距离和高“享受”的娱乐消费性价比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说被市场“低估”了。但随着买票难度的增加,观众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购买成本(如买黄牛票等)都会逐步提高,而主要卖点郭德纲在天桥乐和广德楼的出现频率却越来越低。虽然天桥乐和广德楼火爆依旧,但现在这“20元”的性价比与3个月前相比,已经被逐渐稀释了。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的上升和观看“收益”的下降,直接体现为老观众的流失和新观众的不满。
而那些能够出得起高价的主办单位和邀请方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以利益为目的的演出商,第二类是有实力的企业譬如摩托罗拉这样的跨国公司或电视台等,第三类则是一些针对领导机关、文化界名人的“堂会”性质演出,这两类演出的观众群都是不必为此直接付费的“特殊观众”,普通百姓自然与此无缘。
当固定的观众群变成游离的观众群甚至“贵族观众群”,当高性价比的长期消费变成低性价比的一次性消费,“相声重回剧场”的核心价值开始缩水,德云社曾经的“草根”光环也开始褪色和变异。
这三个月来,我们不断地理解郭德纲出于保护自我的原因而不再说关于相声界的“大实话”,从真心英雄变成打太极拳迷踪拳的相声界“小调皮”;不断地接受德云社因时事的变化而收起《论相声50年之现状》这样的段子,把针砭时弊的炮弹变成应景的礼花。但我们很难理解的是,三个月前刚刚看到的民间相声原生态萌芽和相声观演关系变迁与复兴的希望,已经如此迅速地被转化为特定个体的利益兑现,而这种市场化的速度和“赚钱效应”于相声回归剧场的长期建设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益处。
有人曾说“出了一个郭德纲,能让中国相声晚死50年”,但如果“郭德纲效应”不能惠及相声界整体生存状态或打破相声界的沉闷局面,那这句话无疑是一句空话。
炒热郭德纲的结果也不过刷新了一下相声界的出场费价目表,为相声界又增加了几位高价明星而已。这种成功只能被视之为媒体“造星运动”的成功,而并非相声界改革与进步的成功。这种结局,或许是真正热爱相声的人们意料之外的。
作者 水晶 来源 新京报(北京)
- 评论[支持者: 0 人 ,反对者: 0 人,中立者: 0 人] 查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