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华夏网·人人艺术论坛校园网络教学大学之路焦点争鸣 → “去鲁迅化”的背后能有什么“世界观”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126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去鲁迅化”的背后能有什么“世界观”
凹凸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38
积分:2084
注册:2009年10月10日
发贴心情
“去鲁迅化”的背后能有什么“世界观”

教材删减鲁迅篇幅,唯独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鲁迅曾经作为意识形态教育所倚重的作家,如今已经回归其文学身份。

教材去鲁迅化又被拿来说事了。8月22日《上海商报》发表张永峰文章称:“是当今流行的世界观和文学观促成了这次教材的改革。”

作者所谓的“当今流行的世界观”,“就是用去政治的、非历史的眼光看世界,将一时的社会秩序和世界秩序永恒化,将西方的优势地位本质化,并进而衍生出一种世俗、功利、犬儒的人生态度。”看前半句,我以为作者想表达的是类似于“普世价值”的意思,但看后半句,又觉得作者说的是一种实用理性而已。前者尚有价值诉求,不管值不值得批驳;后者则无价值诉求,徒有功利主义的态度而已。所以问题就出来了:即便是以西方价值为参照系罢,何以又衍生出了去价值化的实用理性来?这种“衍生”有什么逻辑吗?作者的靶子到底怎么打的,我实在不明白。

接下来,作者大致阐述了鲁迅的文学思想,以鲁迅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说明建构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说明当今的犬儒态度是多么无知的。如此看来,作者的立论点,仍在对“犬儒式的世界观”的批评上。说白了,向西方看,或者向自己看,都得有价值上的追求,不能只剩了功利主义的态度(犬儒是否意味着功利主义,也值得商榷)。可是,功利主义的态度与“去政治”、“西方优势地位本质化”等等有何种逻辑联系?甚至,到底是否存在一种“去政治”、“西方优势地位本质化”、“一时的社会秩序和世界秩序永恒化”等等为特征的“当今流行的世界观”?如果功利主义盛行,又能有什么世界观呢?题外话,鲁迅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努力,仍然是西方价值为参照系的,就看是全盘照搬还是拿来主义。

以上论述,只想说明作者的论述立错了靶子,其一,这种所谓的“流行的世界观”,有点让人不知所以,有点像虚置的靶子;其二,即便这个靶子成立,从以西方价值为参照系的世界观,到去价值化的功利主义,其间并无“衍生”的逻辑。

教材删减鲁迅篇幅,唯独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鲁迅曾经作为意识形态教育所倚重的作家,如今已经回归其文学身份。所以,我以为用“去意识形态化”比“去政治”倒更为贴切一些。至于一个时代对鲁迅的态度,到底体现了何种主流观念,我以为倒不如从如今的文学史书写中去找答案。基础教育的语文教材,不再承担意识形态灌输的功能之后,不过是更偏重语言文字本身而已。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11 16:47:39
点击参与评论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去鲁迅化”的背后能有什么“世界观”
发贴表情
字体颜色 字体背景颜色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超级连接 插入图片 Flash图片 realplay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引用 清理代码 生成一个财付通交易信息
显示:
预览
回复标题
上传表单
字节.
Copyright ©2004 - 2023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页面执行时间 0.01599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