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华夏网·人人艺术论坛校园网络教学大学之路焦点争鸣 → 校长推荐上北大:"校长实名制"不是“校长一人制”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149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校长推荐上北大:"校长实名制"不是“校长一人制”
凹凸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38
积分:2084
注册:2009年10月10日
发贴心情
校长推荐上北大:"校长实名制"不是“校长一人制”

11月9日一早,杭二中校长叶翠微就从网上看到了“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消息。

得知自己的提议最终成为北大自主招生的一项制度,他的第一反应是“欣慰”:高考招生制度迈出的这一小步,将给众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带来“成长的一大步”。

这就意味着,包括浙江在内的13个省(区、市)综合素

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生,明年起有望凭借校长的一纸推荐,免试获得北大招生的面试资格。

但是,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出于对教育腐败的担心,9成网民反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校长实名制” 不是“校长一人制”

9日上午,叶翠微接到北大招办的电话,通知他可以在9日至12日这一段时间里,以所在学校和本人名义向北大招办提交关于参加“实名推荐制”的书面申请。

此时,距离他向北大提议建立“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到7个月时间。今年4月,北大召集浙江15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开了一次招生工作的研究会。正是在那次会议上,叶翠微提出,国内一些有实力、有诚信的中学,其校长可以以个人名义和自身信誉为担保,向名校推荐优秀学生。

叶翠微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建议,一时间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热门的争议话题。人民网调查显示,95%网友担心,校长举荐的方式,将为教育腐败提供土壤。

从备受争议到建议正式被北大采纳,叶翠微称,他一直没有改变初衷。“从校长的角度看,做这件事是给自己加风险,但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身为教育者的天然使命。”

“校长实名推荐制”对北大自主招生最重要的影响是,取消笔试环节,由校长的一纸推荐直接给推荐生上北大的面试资格,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

“看似有可能出现权力寻租,”叶翠微分析说,实际上目前的制度设计,使得校长们“必须把自己的行为拿到阳光下来晒”,接受来自校内外各方的监督。

以杭二中为例,作为校长,叶翠微已经有了本年度向北大推荐的初步意向人选,比如,有一个学生数学特别优秀,高二时就获得全省数学竞赛的一等奖,同时又有着良好的人文学科素养,“阅读量特别大,具有深度阅读能力”。

然而,在叶翠微眼中,“校长实名推荐”并不等于“校长一人推荐”,校长背后存在着“一个团队的系统运作”。

在他的设想中,在推荐之前,将首先听取意向人选——学生本人的想法,之后分别召集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和家长委员会代表开会。等大家形成一定的共识后,先推出“拟推荐人选”的公示,在进一步“接受全校师生的评价和监督”之后,再确定最终推荐人选。

用“小修正”弥补“大遗憾”

“当了10多年校长,每年夏天送走学生时,总会有些遗憾。”在叶翠微看来,一些优秀学生因考分不理想与好的大学失之交臂,一些人有能力提前完成学业,但为了参加高考而必须熬三年、熬过“黑六月”,这些对于人才培养和输送而言,都是“让人难以释然的遗憾。”

更重要的是,学生基于兴趣、发自内心的学习动机,往往会因高考模式下的过度训练而被慢慢磨灭掉。这就可能给他们接下去的高校学习带来隐患。

“必须用制度上小的修正,来弥补学生成长路上大的遗憾。”叶翠微称,“孩子们的无奈需要有人分担”,为此,他才发出要为优秀高中生开辟上名校“绿色通道”的“呐喊”。

李昕欣正是“呐喊”之下的幸运儿。去年,参加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发挥不佳的她,正准备重新备战高考,却意外接到北大的面试通知——这正是因为校长叶翠微替她写了推荐信。

推荐信指出,李昕欣是非常有潜质的孩子,曾获全国化学竞赛冬令营一等奖的她,在化学领域的确非常专注。材料寄出不到三天,北大招办主任刘明利就通知叶翠微,北大招生专家组的老师将破例为李昕欣组织一次面试。

“这事让我一直停留在兴奋和感动中,让我一直琢磨,高考制度能否有更人性、更合理的设计,让更多的优秀学生走进梦中的学校?”让叶翠微欣慰的是,李昕欣在北大表现非常优秀,成绩稳定在化工与高分子学院的前二十名。

校长要承担个人信誉风险

9日上午,获悉方案推出时,北大浙江招生组组长焦维新正在杭外进行自主招生宣传。他告诉记者,“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北大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也就是全国不到100人。具体到浙江,估计只是个位数。

然而,“校长实名推荐制”尚未成形,就曾引来广泛质疑。

批评的声音十分尖锐。反对方认为,教师推荐制虽然在国外早已是惯例,但国内条件尚不成熟,社会缺乏诚信观,放权给校长的结果只会是大开腐败之门。

而在叶翠微看来,“校长推荐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馅饼”。作为一项探索性的教育实验,在为优秀学生开辟上名校的“绿色通道”时,校长们需要承担“用自己的信誉作担保”的风险。

“对于这项审慎推出的改革举措,不宜看得过于乐观。”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马里松对记者说,要让推荐的学生得到北大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对校长而言是压力,更是一份责任,应该“客观、慎重、公开、公正地进行推荐”。

“从必须通过高考独木桥,到有一部分学生可以享受名校直通车,说明高考正从‘单通道’发展为‘立交桥’,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叶翠微一直坚持,对于高考改革的推进,不能因噎废食。

减少考试制度对孩子“真性情”的损伤,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卓越成长,一直是这个中学校长追求的教育理想。

“为拨尖人才提供一些特殊关爱,为偏才和怪才的成长打造一些特殊通道,这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叶翠微说,他期待着更多人能够参与营造教育改革所需要的“包容、大气”的舆论环境。

声音

山东菏泽网友

校长举荐,初衷可能是好的,可是反对的多,赞成的少。

山东淄博网友

这就符合蔡校长关于学校的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了,这就是100年名校的魅力了。

华中科技大学网友

中国的事情,只有硬考才能有基本公平!硬考虽然也有弊端,但是舍此无有更好的办法。比如说高校自主招生,理由冠冕堂皇,说起来好听的很,但是实际上百分之九十九成了特权人物的资源。

辽宁沈阳网友

看看再说吧,有些事情看似很实用,可是一到实施时候就变了味道……

广东韶关网友

2003年,我还是高中老师时就写过一篇文章,主题就是“现行体制下,高考是唯一公平合理的方式,任何可人为干扰、操作的人才选拔方式,都是非公平公正的”。到现在,我依旧旗帜鲜明反对这类高考改革或者是自主招生,因为它带来的是对普通学生权益的侵害。

四川成都网友

为实现钱老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遗愿),我觉得最好的办法:

1.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录取标准。2.命题中加入一些较活的题,并逐年增加其比例。3.对有独道解法的由评卷老师集体通过加分1-5倍。4.考生有发现命题错误或不当之处的,并给出正确答案的可由评券老师集体通过加分1-3倍。

江苏镇江网友

北大也会制定条条杠杠,如一些过硬的指标等,北大也会自己考试的,才占名额的3%,还要公示,没那么好混进去的。再说了,没那个本事,混进去也是难受。

北京网友

彻底不符合中国国情,会给校长寻租提供极大方便,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12 10:09:04
点击参与评论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校长推荐上北大:"校长实名制"不是“校长一人制”
发贴表情
字体颜色 字体背景颜色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超级连接 插入图片 Flash图片 realplay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引用 清理代码 生成一个财付通交易信息
显示:
预览
回复标题
上传表单
字节.
Copyright ©2004 - 2023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页面执行时间 0.03125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