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华夏网·人人艺术论坛艺术大赛音乐大赛古典音乐 → 十大古典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344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十大古典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明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论坛游民
文章:24
积分:212
注册:2006年5月7日
发贴心情
十大古典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G大调,序奏为如歌的慢板,3/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始终以第一主题贯穿整体,其清澈的动机连接与围绕同一主题发展的结构,可以说是成熟时期海顿的代表性作曲手法。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4拍子。即著名的“惊愕”的乐章。平缓的旋律之后突然出现一个乐队的强音,之后又进入平缓的旋律。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甚快板,G大调,3/4拍子。曲调诙谐,音乐富有活力。第四节章,终曲,急板,G大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主题具有鲜明的歌谣风味,略带有感伤的情调。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出生于罗劳的车匠家庭,因嗓音甜美,八岁时被维也纳圣斯蒂大教堂接纳为唱诗班歌童。1791年海顿去伦敦,一年中写了歌剧1部、交响曲6部和其它作品20部,他的音乐备受欢迎。他出席威斯敏斯特的亨德尔音乐节,成为牛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在80年代期间,他的音乐在表现力方面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布局和结构方面也获得和声与对位因素的平衡,这是古典风格的两大特点。同时,他保留了他的音乐所独有的生气勃勃、热情和幽默。其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以结构紧密(整个乐章往往由一个单一主题发展而成)、色彩丰润以及和声和节奏的活力而著称,是日后所说的古典风格的基础。海顿不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公开独奏家;他的主要手段是乐队,他为乐队写作时,灵感涌注,下笔有神。

  海顿的主要作品是交响乐,共104部交响曲,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其它管弦乐作品有三部键盘协奏曲,3部小提琴协奏曲、两部大提琴协奏曲、两部圆号协奏曲、1部小号协奏曲、五部为两架带管轮擦提琴写的协奏曲,为小提琴、大提琴、双簧管、大管与乐队而写的《交响协奏曲》。戏剧作品约18部歌剧和4部木偶歌剧。清唱剧和教堂音乐有8部清唱剧和康塔塔、两部独唱康塔塔、12首弥撒曲、两首感恩赞及3首圣母经、1首圣母悼歌。室内乐: 84首弦乐四重奏,31首钢琴三重奏,105首《嬉游曲》(由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演畜),约56首弦乐三重奏及为各种乐器写的嬉游曲、遣兴曲、夜曲。键盘音乐有52首奏鸣曲,5套变奏曲,1首幻想曲。歌曲:47首歌曲,377首苏格兰与威尔士曲调改编曲。代表作:第四十五、九十四交响曲、F大调弦乐小夜曲、清唱剧《创世纪》。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5/8 0:00:57
点击参与评论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客人(60.2.*.*)
2
 
发贴心情
不知可下载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1 13:09:32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十大古典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发贴表情
字体颜色 字体背景颜色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超级连接 插入图片 Flash图片 realplay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引用 清理代码 生成一个财付通交易信息
显示:
预览
回复标题
上传表单
字节.
Copyright ©2004 - 2023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页面执行时间 0.03125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