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载自《北京晚报》:感悟“和谐社会”———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1楼
图·像思维 发表于:2006/7/17 19:13:01
载自《北京晚报》:感悟“和谐社会”———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转载自《北京晚报》:感悟“和谐社会”———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张学栋副秘书长
 
发布时间: 2005-10-28 来源:北京晚报
  感悟“和谐”
  谈起和谐,张学栋将其所著《图●像思维》后记打开,他讲道:“那是十多年前的一天,在海南儋县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校园里,台风刚过,忽而飘雨,他匆匆走向学校图书馆,忽然,看见远处一只老青蛙正背着一只幼小的青蛙,在光滑油亮的公路上向水塘艰难地爬行着。他不由心动,走到近前,弯下腰,用双手轻轻捧起青蛙母子,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回路边水塘中……不一会儿,耳际传来青蛙母子清亮而悠扬的鸣叫声,声音是那样的和谐而动听。”

  张学栋认为,“万物心和必契合,生命神谐则共融”。在“和谐”意涵之中,“和”是核心,阴阳的合契则和始,奇偶“相合”则谐呈;“谐”为“和”之果,“合”为谐之根。简言之,就和谐社会构建而言,首先是人人内在的融合和谐,即:心和、言和及行和,体现出来便是心胸开阔、言语谦逊、行为协调。佛家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道家的“修神养德”,基督教讲的“施比受更有福”,此皆一理。

  感受“和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认为:“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张学栋认为,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的社会,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层面的动态和谐关系。其实,绝对理想的和谐目标与和谐状态也许很难完全实现,但是对和谐的生活方式理想的追求,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外化为一种力量、一种风尚。他以为,追求和谐的过程与结果一样可贵、一样有意义。

  面对社会转型阶段,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象,张学栋认为构建和谐的社会进程中,应逐步形成这样的风气:

  1.人们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应得报偿。

  2.人们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才可以获得高的经济回报。

  3.不劳而无获、过分贪婪,甚至侵害他人利益的人,必须受到法律惩罚。

  不必否认,人的能力、机遇等差别,追求和谐便可提升境界,追求和谐就会积善成德,使人人感到社会公平、公正、透明。在这方面,**要尽量创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社会氛围。

  他认为,和谐中国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在今天发扬光大,将更加具有现代意义。可以想见,在和谐社会中,成员一旦遇到冲突,通过交心,达到知心,最后开心。通过互相了解,澄清误会,有难相助,每个人在奋斗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地位,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以平常心做事,真诚心待人,慈爱心与人相处……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有一整套可以很快化解矛盾的机制。纵然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同时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很难,但是倡导和谐生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现实而深远。

  感觉“和谐”

  北京是首都,是首善之区,构建和谐的社会,应力求走在前列。

  对北京而言,构建和谐社会,张学栋建议从大的方面应处理好几个平衡,即国内与国外、首都与地方、城市与郊区、社区与社区、市民与市民。具体讲,就是要把和谐内化在自己的心灵之中,外显于自己的言语行为之中,起心动念要力求一心向善,一举一动要力求替人着想,一言一行要力求为人师表。多提建设性意见,多听建设性思路,多做与众人有益之事。北京奥运将近,城市日新月异,和谐首都不仅使市民生活感到宜居、舒畅,而且要使外国人感到宾至如归,只要有困难,就能很顺利地得到帮助,安全、祥和,喜悦、自信,来源于对和谐生活的追求,来源于内心的净化和凝望提升。

  作为北京西城区政协常委,他常把亲身感受到城市的变化与发展的新气象,给周围的朋友宣传,通过调研,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写成提案建议,反映给**,几年来,他完成的近20个提案,多数都为**采纳。**为群众办实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打动了他。其中,有关西城电子政务的发展、社区建设、窗口的建设以及依法保护和谐环境、保护古迹,惩处破坏者的提案,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他说,“和谐离我们很近,可以时时处处感觉到,常以宽容之心待人,常以自勉之心律己,常怀仁爱之心待物,常藏忠义之旨处事”,必然心平气和、圆润谐契。张学栋先生认为,北京展示并张扬的应是大气、雍容、包容而充满活力,在北京人身上透射出的应该是敦厚、爽朗、智明而朝气蓬勃。

  《易●像》和谐

  张学栋不仅用言语来表达“和谐社会”,他的作品也表达了和谐共融的主题。他的著作《图●像思维———对自然、社会、人和谐共融观的整体感悟》一书,以充满灵性而神韵的108个图、像,简约而精炼的108个文字,整体感悟宇宙与人奥秘。今年八月,张学栋创立的图●像思维(易●像)学说,荣获2005年美国加州、内华达州**奖。在颁奖会上,他发表感言:“108个图·像,把过去、现在、将来融会,使文化、历史与心灵贯通,把信息、科技与人文聚合在同一个时空下,实现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融关系的整体感悟。”

  今年四月《易●像———张学栋心灵艺术》邮票正式发行,32个“心灵图像”与精美的“中国结”红、黑、白三色相间,浑然一体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邮票将传统文化*和谐*融的精神,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

  和谐之根

  张学栋生长在山西祁县的一个书香人家,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幼年时在乡间自由自在地感受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他回忆说,他家是个大家族,也曾十分富足。上世纪60年代初,困难时期,粮食紧缺,长辈们把仅有的食物,让给正在长身体的儿女们,他自小就亲身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忍让与和洽。

  张学栋曾修建筑学,中国建筑的博大与精致,空灵与充实、阴阳与刚柔、奇绝与平实、序列与节奏、庄重与活泼……给了他源源不断的灵感。他曾在四川德阳从事建筑设计,策划了充满和谐思想和理念的“德阳艺术墙”;他曾在海南从事房地产策划和开发,他把古典“风水”学理论,以图像思维加以解析,用于房地产项目,创意策划出海南“风水·八卦·百金城”;他曾在广西钦州任专员助理,提出过统一规划北部湾产业带和城市群的建议。他说:“追求无止境,和谐有层次,探索无止境,共融有境界。”目前,他正在结合工作,深入基层,去了解群众在追求和谐生活中的最新亮点、最新模式,以期更好地感悟生活*的和谐*融。

  人物简介

  张学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县级行政管理研究会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参政议政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西城区政协常委。

  1962年生于山西祁县。毕业20年,从建筑设计到房地产开发,从边疆民族地区到首都北京,从地方到中央,从国内到国际,从建筑学到行政学、政治学,从研究地方**治理到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探讨科技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到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在不同岗位、围绕不同对象,以不同视角、多学科协同调研,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尤其对于“和谐”,张学栋有着深刻的研究,他的著作《图●像思维》一书,以充满灵性而神韵的108个图、像,表达了和谐共融的主题。他创立的图●像思维(易●像)学说,荣获2005年美国加州、内华达州**奖。

2楼
图·像思维 发表于:2006/7/17 19:13:23

“张学栋心灵艺术”个性化邮票面世

艺通网 日期: 2005年9月15日 来源: 集邮者之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i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common.allnet.cn/ads/adde.aspx"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topmargin="0" leftmargin="0" style="FLOAT: right;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iframe>   天津市集邮公司近日发行了“易·像艺术———张学栋心灵艺术”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每套邮票32幅。

  据悉,邮票的附票是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中心副主任张学栋先生所著《图·像思维》一书的108幅“心灵艺术图像”中精选出来的。这套邮票附票上的“心灵图像”与精美的“中国结”邮票主图浑然一体,红、黑、白三色相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邮折上的蓝色构图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5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23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