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大仲马
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père, 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由于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种族主义的困扰。
家世与生平
其祖父安东尼-亚历山大·达维·德·拉巴叶特里侯爵曾在法国政府任职炮兵总军需官;1760年移居圣多明各(即现在的海地。1762年3月27日,一个名叫塞塞特·仲马的女黑奴为他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托马-亚历山大,即大仲马之父。
1780年前后,侯爵和他的儿子回到巴黎。1786年托马-亚历山大从军,他以仲马为姓入伍。在不久之后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中,他以自己过人的勇武与胆识,从行伍的最底层,成为了拿破仑麾下的一名将军。
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
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
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类型作品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的剧本《享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问世一年。这出浪漫主义戏剧,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
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1844)、《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他也是马克思
“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大仲马于1802年7月24日生于法国的维勒-科特莱(靠近巴黎)。
家族
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也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善于写戏剧,其中《茶花女》等为代表作。
作品
达太安三部曲
《三剑客》(旧译《三个火枪手》,《侠隐记》)(第1及2卷)
《二十年后》(旧译《续侠隐记》)(第3至5卷)
《铁面人》(旧译《布拉日隆子爵》,《后续侠隐记》)(第6至11卷)
《基度山恩仇记》 (《基督山伯爵》)
《亨利三世及其宫廷》(1829年),浪漫主义戏剧,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
瓦洛朝三部曲
《玛戈皇后》(1845年,法文名为La Reine Margot)
《四十五卫士》
《蒙梭罗夫人》
《杀手与侠盗》,原名《耶羽的伙伴》
大仲马小说的特色
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情节曲折生动,往往出人意料,有历史惊险小说之称。结构清晰明朗,语言生动有力,对话灵活机智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
大仲马作品导读
他的为人像夏日的雷雨那样爽快,他是个讨人喜爱的人。他是密云,他是雷鸣,他是闪电,但他从未伤害过任何人。谁都知道,他待人温和,为人宽厚,就像大旱中的甘霖。
———维克多·雨果
公元19世纪那100年间,在法国那块50多万平方公里的六角形土地上,为文学的天空增添了许多耀眼的明星:法国文学之父雨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自然主义大师左拉、法国近代散文的典范福楼拜、作品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永恒朝气的司汤达、素有“想象与真实的奇特调和师”的都德……在璀璨的群星之中,以通俗历史小说独占鳌头的是大仲马。大仲马在通俗历史小说这块园地里,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大仲马是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少有的多产作家。从他以《亨利三世及其宫廷》开试笔锋,一发不可收拾,在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作品多得惊人,光是小说就有250卷以上,其他 还有不计其数的戏剧、动物文学、儿童文学、随笔等,全部作品多达280余卷,他甚至还写了一部《烹饪大全》。他的作品林林总总,以致引起不少人对他的猜疑和非难。有的说大仲马常常收买无名作家的作品,然后在上面签下他的姓名;有的说大仲马只是雇用能完全模仿他笔迹的人做他的秘书;还有的说大仲马是如何创作的呢?很简单,他既抢又盗,他用不着拿笔,只用一把剪刀就够了。大仲马的回答是:“在广袤的文学领域里,在有关人类行为方面,不可能存在史无前例之事。作品中的人物被置于类似的境遇中,以同样的方法行动,以同样的话语自我表现,是常见的事”;“我获取别人的东西不是偷窃,而是征服,是合并。”不过历史是公正的。美国优秀的传记作家盖·恩度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还了这位被误解的大作家以清白:“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打发他们的人生,相比之下,这个世上有个人却以10倍于常人的精力活着,这个人就是《三剑客》和《基督山伯爵》的作者大仲马。说他是吹牛专家也好,剽窃者也好,请人捉刀代笔也罢……但这一切恰恰可以证明,他是一位无与伦比的精力旺盛的伟人。”
《三剑客》和《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最著名的代表作。《三剑客》无疑是他作品中最精华的一部。小说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的矛盾为背景,穿插群臣派系的明争暗斗,围绕宫廷里的秘史轶闻,展开了极富趣味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少年勇士达达尼昂,骑一匹长毛瘦马,告别双亲,远赴巴黎,希望在国王火枪队里当一名火枪手。在队长府上,他跟阿托斯、波托斯和阿拉米斯三个火枪手结成生死与共的知己。当时的国王路易十三、王后安娜·奥地利和首相黎塞留之间互相争权。国王对达达尼昂几次打败首相部下暗自褒奖,而首相却怀恨在心。首相利用王后的隐私向国王屡进谗言。王后在心腹侍女波那瑟帮助下,请达达尼昂相助。达达尼昂与波那瑟一见钟情,便满口答应,在三个朋友的全力支持下,他们经过一路磨难,唯有达达尼昂如期抵达了目的地伦敦解救了王后的燃眉之急,粉碎了红衣主教的阴谋诡计。
红衣主教黎塞留又生奸计,利用新旧教徒的矛盾引发的法英战争,妄图除掉情敌白金汉。为达此目的,他收买天生丽质、心狠手辣的美女米拉迪。达达尼昂为其美貌所动,跟他发生关系,发现了米拉迪肩烙一朵百合花———当时欧洲女子犯罪的耻辱刑迹。她对达达尼昂恨之入骨,几次设陷阱暗害,均未成功。
在以围困拉罗舍尔城为战事焦点的法英对垒中,黎塞留和白金汉为两国的主帅。黎塞留暗派米拉迪赴英卧底,乘机行刺白金汉;米拉迪提出以杀死达达尼昂为交换条件。她一踏上英国的土地,即被达达尼昂泄露消息,遂遭软禁。囚禁中,她诱惑了温特勋爵的心腹看守费尔顿,费尔顿刺死了白金汉。米拉迪在归法途中,毒死了达达尼昂的情妇波那瑟。达达尼昂和三位朋友一路追踪米拉迪,终于找到了她。他们揭开了米拉迪的老底:她当年遁入空门,不甘寂寞,诱惑了一个小教士,因此被烙下了一朵百合花。教士携带米拉迪越狱逃跑,私奔他乡。在异乡,米拉迪抛弃了小教士,和当地一位少年拉费尔伯爵结婚,弄得后者倾家荡产又弃他而去。拉费尔伯爵化名阿托斯进了国王火枪队,以慰失恋受骗之苦。米拉迪逃到英国,骗得温特勋爵之兄与她成婚,并生有一子。但为了独占丈夫的遗产,她又谋害了第二个丈夫。她罪恶累累,天怒人怨,当即在利斯河畔被正法。至此,达达尼昂、阿托斯、波托斯、阿拉米斯、温特勋爵和刽子手各自都报仇雪恨,了却了夙愿。
黎塞留对米拉迪遇害一事耿耿于怀,便命亲信罗什福尔捉拿达达尼昂。他不卑不亢,坦言相陈,感动了黎塞留,达达尼昂非但没被诛,反而擢升为火枪队副官。其余三名火枪手或归乡里,或娶孀妇,或皈教门,萍飘絮飞,全书也告终。
在艺术方面,《三剑客》充分显示了大仲马想象思维的超凡脱俗,构织故事情节独具匠心,刻划人物别具特色。他的妙笔下,主人公达达尼昂和另三个伙伴的性格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达达尼昂风流倜傥,果敢机智,对朋友侠肝义胆,对爱情执着追求,对敌人嫉恶如仇;阿托斯平素少言寡语,遇事沉着冷静,处世稳重老练;波托斯胸无城府,大胆鲁莽,贪钱爱财;阿拉米斯足智多谋,才思敏捷,温文雅儒,是一个智囊式的人物。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善于将他们置于各种不同的决斗场景,突出了中世纪史诗中骑士剑客的传奇色彩。大仲马笔下的红衣主教黎塞留和其亲信米拉迪也生动可信:前者不可一世,呼风唤雨的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后者的狠辣心肠被刻划得入木三分,米拉迪时而像温柔的天使,时而像凶恶的魔鬼,时而才气横溢,时而凶像毕露。这些人物已经成为世界小说之林中的经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