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赵熊答网友问

1楼
篆刻人生 发表于:2008/2/15 21:34:15

感谢网友们对篆刻艺术的参与和支持,感谢网友们对终南印社及我个人的关心与关注。网友所问涉及面颇宽,因为我是网盲,故由中国篆刻网归纳了十数个问题,属我作笔答,姑且试着做这份作业,不妥之处,敬请朋友们指正,并展开讨论。

1、赵老师作为陕西乃至西北印人的代表,并作为终南印社的奠基人之一,多年来对于篆刻实践和印社活动都身体力行,能否详尽介绍一下终南印社的的印风渊源和对外交流的一些经验?

答:终南印社早期的印风,主要源自秦汉印,特别是汉印形式。但近十年来,印章创作形式更趋多元化。不过,总的来看,终南印社同仁的作品中传统意味较为浓厚,较少“跟风”和“前卫”。

关于对外交流,限于客观上的原因(主要受经济条件制约)和主观上的原因(如我本人就不长于对外交流),其实终南印社的对外交流活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对外交流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这便是首先要充实提高自身的艺术实力。有了实力,就有了平等的交流平台,形成对等的交流语境,达到较好的交流效果。如果仅仅把对外交流作为“情感”或“关系”的连接剂,容易产生较多的负面效果。

2、陕西篆刻活动基本上是以终南印社为核心的,终南印社的整体实力也被篆刻界所肯定,这与先生的倡导和组织有密切的关系。但陕西书协这十几年来在篆刻创作、展览及出版等方面却很少涉及,作为新一届书协领导赵老师有何打算?

答:一个地区某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与提高,与组织形式有关系,但并非绝对。主要的是需要有一批中坚骨干力量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事情就好办一些。终南印社过去的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安地区,随着省书协班子的健全和篆刻艺术委员会的成立,我们努力在全省各地以各种形式来促进篆刻艺术的发展。如:去年,汉中地区举办了“第二届篆刻艺术展”,安康地区“首届篆刻艺术展”也隆重举行。今年初,咸阳成立了民办的“大秦印馆”,并同时举办“陕西省篆刻名家作品展”;元月28日,渭南地区的华山印社也宣告成立。可以说,全省的篆刻艺术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3、您认为篆刻艺术的传统究竟是什么?传统又应该如何来学习?学习传统与出新又如何做到步调一致相互协调?

答:就我个人的理解,“篆刻艺术的传统”可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具体的,与篆刻直接相关的内容。如从周秦小玺到明清流派的篆刻形式、理念、方法的研究与学习等。二是指综合的、宽泛的中国传统文化。篆刻虽然有着相对独立的文化意义及艺术形式美,但其毕竟是在一个宏观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生成的。从这一点上看,大的传统文化可谓之本,而具体的一种艺术形式只能是枝叶了。根深叶茂的道理正与此相通。如上所说,那末对于传统的学习,在篆刻艺术方面,则应从“具体”和“综合”两方面入手,才可能产生持久的进步动力,获得长远的收效。

4、关于篆刻作品的临摹,除了章法布局,线条质感、刀法精准的把握之外,怎样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金石气息的艺术感染力?

答:金石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不宜并提。艺术感染力包含的范围要大,一方好的篆刻作品无论其风格或形式如何,必然富于艺术感染力、具有艺术性,而金石气息只是篆刻艺术中一种表现手法。对于临摹而言,除了技法上的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加强阅读和欣赏,准确体会范印的审美取向及艺术特征,避免那种盲人摸象式的机械操作,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5、赵老师如何看待工稳印和写意印的实质分野?写意印风会不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印坛的主流?能否预测一下短时间内篆刻会不会出现新的风格形式?

答:工稳印和写意印的实质分野,就我个人的看法,对作品而言,其分别在“境”;就作者而言,其分别在“性情”。前多年,我曾根据全国主流展览中篆刻作品的不同形式作过一个大致的统计,写意印风(从有写意意味到极鲜明个性表现)占到半数以上。近些年,工稳印风的作品有所增长,但总的而言,不同程度的“写意”形式依然会在较长时间里占据主流态势。至于说到篆刻会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新的风格形式,我认为近十多年印坛上一直有新的形式和风格出现。且由于在篆刻艺术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如展览、评比、获奖等),印人对新风格、新形式的追求还将会继续下去。问题是这种争奇斗艳往往以利功为驱动,难免不深入,欠成熟。倘若这种“出新”能从篆刻本体出发,深入探讨其美字价值和文化内涵,那末这种“出新”将会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6、艺术的雅俗共赏是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请问赵老师如何看待雅和俗的问题?篆刻艺术要有长足的前进和发展,您认为对于雅俗的倾向该如何把握?是迁就艺术还是迁就市场?

答:雅和俗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人们常说“大俗即大雅”。但雅俗之间毕竟有所区别,以篆刻为例,机械地复制则易俗,完全没有传统学习根基则易俗,等等。应该指出的是,一方让大多数人都欣赏不了的篆刻作品可能反映作者的思想与追求,但未必就“雅”。而一方“雅”的作品,必然能为大家所接受。客观地来看,“市场”对篆刻的认同度,并不一定是由“雅”或“俗”来决定的。可能常见情况是和一位篆刻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有关系。作为以艺术为目的的篆刻而言,当然应该以艺术为第一标准(其中包含“雅”)。但作为篆刻家的人又是要吃饭的,是要以物质来维持生活的。因此,对一些以篆刻谋生的朋友来说,使自己的风格或形式适应于市场需求,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这种“适应”决非粗制滥造或完全不顾忌艺术标准。并且,整个篆刻界都有努力提高社会基层认识篆刻艺术性的义务和责任。

7、请问赵老师如何看待元朱文,元朱文是否具备再度出新的基础因素,如何在元朱文现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出新的价值和意义您可否预测一下?

答:过去称之为“元朱文”的篆刻形式,我觉得称为“圆朱文”可能更合适一些。因为有较严格的法度和较强烈的表现形式,再加之前代几家已将此类印式推向了极致,故圆朱文推陈易而出新难。正因为“出新”难,所以假如当代印人能有新的创造和建树,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至于圆朱文印出新的基础,我考虑首先恐怕先要解决篆法这一关键问题。传统的圆朱文印的基础是小篆形式,民国以来,诸多篆刻家借鉴战国朱文小玺有过不少探索和创作的经验,故以古文字(大篆系统)为基础创作圆朱文形式应该说有着很好的前景。只是因为古文字系统要比小篆庞杂、繁复,如果没有坚实的古文字学基础(识、读、写),就很难驾轻就熟地运用于篆刻创作。

8、请问赵老师如何看待当下的古玺风?您对古玺形式的传承和创新有那些看法?

答:对于当下的“古玺风”,我是举双手赞成和欢迎的,并且我自己也在不断做着学习,研究和创作工作。中国印学发展的两个高峰,汉印和明清流派印,其在用字与章法形式上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前者未包括古玺形式,后者同样也没有在古玺形式上展开广泛的研习与创作。当前的古玺风可以说是对另一座传统印章宝藏的大开发,其意义不言自明。客观地说,这座宝藏蕴藏甚丰,成份庞杂,故其开发利用的难度也较高。就其范围来看,上至商周,下至先秦,不仅有文字结构上的巨大差异,也有形式上的美学分野,学什么?如何学?显然其难度高于学秦汉印或学某流派印。

古玺印形式的传承与创新,其要点我以为有两方面:一是字法上的相对统一和规范;二是章法中如何能在“动中求静”,即在丰富的字形组合中求得和谐统一。

9、赵老师如何看待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的问题?

答:“个性”和“风格”是有区别的。若干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可能有许多相似、乃至相同,但“个性”强
调的是“个”,是诸多艺术家中的“这一个”,应该具有更鲜明的独特性。另外,就我个人理解,“风格”可以在学习研究中,甚至通过模仿而获得,而“个性”则更多发自于性情中的本真。个性化的艺术品必然是有风格的,而有风格的作品未必能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10、您如何看待大写意印风?您在篆刻艺术上的最终追求是否也是写意的,为什么?

答:任何一种印风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要性,大写意印风当然也包括其中。大写意、小写意、工稳(姑且都这么称呼吧)等不同印风是作者不同性情或不同审美取向的反映。

从整体上看,我自己在篆刻创作中也是追求写意性的,只是我的性格中不具备“狂”的因素,所以很少有“大写意”的作品。至于为什么是这种情况,我想主要还是性情使然。

11、赵老师是否对异材篆刻有所涉猎,您对陶瓷印的发展有何见解?

答:我对除石料以外的印材有过涉猎实践,但很少。曾刻过象牙、牛角、有机玻璃、砖瓦等,不过感觉都不如好石章得心应手。陶印做为一个品种,玩玩也很有意思,但其制作过程有一定要求(如专门的泥料、彩釉、烧制设备及烧制技术等),一般篆刻家和爱好者无法办到,所以陶印的推广与发展必然受到限制。

12、关于篆刻作品的创作您可否谈谈您的相关经验?

答:篆刻创作的基础,首在积累丰富,次在融合贯通。并且,创作也是有阶段性的,在初始阶段,所谓“创作”,其实带有较明显的摹仿性。而当某种形式有了较稳定的掌握之后,作者很容易产生新的想法,参考借鉴其他形式或方法,使创作的意识及特征有着更明确的表现。从理论上讲,最高阶段的创作应是一种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思想情感的外化表现,但实际上篆刻家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学习和创作经验的限制、文字内容及字形构成的限制、个人能力及学识的限制等,使得这种创作往往带有重复特点的惯性,并不能进入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针对一般的创作而言,我曾总结归纳为“立境·酌字·谋篇·审石·造线”几个阶段。(详见抽作《篆刻十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3、您认为:“篆刻艺术如何才能稳健的走向市场,是通过强烈的艺术成分还是通过有力的商业手段?您如何看待篆刻作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答:艺术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是大势所趋,作为篆刻作品也不例外。其实,这也不是新事物,而是“古已有之”。和书画作品相比较,篆刻作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情况受到诸多限制,其一,作为姓名印这一部分很难流通,特别是当印主在世的时候,相信没有谁会把个人名章投入市场;其二,篆刻创作主要以篆体为主,作为古文字;一般群众不易辨识,更不易欣赏其优劣。如果把印章看作商品,在其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有优良的品质(艺术性),同样也需要有相应的运营方法(商业手段)。从理论上讲,假如这两方面都能做好的话,必然会获得好的市场效果。但实际上篆刻艺术走向市场还有许多事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4、请赵老师谈谈书法和篆刻的关系,作为一个有志于篆刻的爱好者应该如何学习书法才更有利于篆刻的学习?

答:前人有“印从书出”的说法,足见书法与篆法的关系。客观地看,书法水平的高低与篆刻创作虽然两者之间并不构成绝对的对应关系,但书法、特别是篆书水平的高下,的确对篆刻的学习与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当这种学习和创作进入到高级阶段时,作者篆书形态的确立直接关乎其篆刻风格的形成。前代印人中如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诸位大师的艺术经历与成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作为篆刻爱好者学习篆书,其中重要的一点即在于学习古文字知识,了解并掌握汉字演进的规律,使自己在篆刻创作时能准确掌握字形结构,并在此前提下能变通自如。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学习不同的印风,可以选择不同时代、不同书体的篆书范本,可能更有利于篆刻的学习。如篆刻以圆朱文为主,则小篆的书写是不可缺少的;如篆刻以古玺形式为主,则金文、石鼓等大篆系统的书法学习就至为关键;如刻印宗法汉式,则可以多临习“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及汉金文等。从宏观上看,任何书体的书法学习,都会对篆刻艺术的创作产生良好的辅助作用,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相互砥砺。

15、时下有些篆刻家的作品不论是从哪个方面真的是让人看不懂……想请教赵老师您认为“篆刻艺术最终是要表现的是什么?”

答:审美过程主要是一种主观思维过程,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看法,有些艺术品看不懂实属正常。非要去看懂所有的东西,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但我个人以为,对于一时看不懂的作品,未必要采取极度排斥的心理,如果能从中研究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方法(那怕只是一丁点),也会对自己的学习创作产生有益的启迪和帮助。前人说:“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我想就是这个道理。至于“篆刻艺术最终是要表现的是什么?”这是个严肃而硕大的问题,我的确没有认真思考过。就我目前的篆刻观而言,在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学习创作之后,篆刻目前仍是我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一方面我依赖它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同时,也在篆刻学习创作的过程中愉悦生命。

16、社会高度的文明、电脑等数码产品越采越深入我们的生活,这无疑对传统艺术是一个大冲击。如何能使下一代人去热切的关注中国的传统艺术并发扬广大,请赵老师谈谈看法。

答:所谓的“高度文明”,在当前主要表现在物质方面,假如精神方面也发展到了高度的文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就不会引起网友们的焦虑。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篆刻艺术只占有极狭小的一隅。虽然我们不可能期待由于篆刻艺术的发展而带动整个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但篆刻毕竟是最具有民族特点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我们所作的任何一点努力都是有意义的。中国篆刻网的建成,无疑是借助现代通讯方式来促进发展篆刻艺术的好方法,并逐渐在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中显现出优势的一面。客观地看,网友的构成大多为青年及少年朋友,相信更多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的人会加入到篆刻艺术的学习与创作中来。

断断续续用了十几天的时间,终于笔答完了十六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看似简单,真正要讲个清楚,恐怕得写成一篇篇论文才成。虽然我的实践时间长一些,但要“理论”起来,却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故回答中难免有错误、有矛盾,诚望朋友们批评指正。

赵熊 二00七年二月十一日

来源:中国篆刻网(www.zgzkw.com)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0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28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