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沪少年暴力惹公愤 承认打人事实并认错

1楼
筱诺 发表于:2009/10/30 12:16:41
上海暴力视频事件:

  参与者木然,旁观者起哄

  10月27日晚,上海南湖职校二分校学生打人事件有了新进展。打人的熊某承认打人事实并认错;学校和市教委表示,将依照校规对打人者做出严肃处理,但不会开除;而被打女生也开始正常上学。



  事件回放

  少年暴力视频惹公愤

  10月23日起,一段约5分钟的手机视频在多个网站流传:在上海城区一条僻静弄堂里,一名身穿T恤的少女殴打另一名身穿白衣的少女,扇耳光、扯头发、踩踢,甚至助跑10米飞腿踢其后腰,被打者则表情木然,一群同龄人在旁起哄、用手机拍摄。

  此段视频一出,引起网友愤怒。视频中被称为“熊姐”的打人女孩的姓名、学校、住址、电话、QQ号、博客地址等资料很快被“人肉搜索”。

  经校方了解,打人事件发生在今年8月25日,事发地点为黄浦区,但具体原因仍不清楚。打人的熊某在躲避一天后,随同家长一起回校,向学校和教育部门认错。不过,让学校和教育部门为难的是,在最初的调查中,打人的熊某和被打的孙某都坚称当时只是“闹着玩”,是“游戏”;至于打人的具体原因,熊某否认是此前网上流传的“为了争男友”,被打女生则一直沉默,不愿多说。



  专家说法

  呼唤理性反思 不要简单宣泄



  在很多校园暴力事件中,不论是众多围观学生放任暴力事件发生,还是用手机拍摄、上传视频,都显示出一些青少年是非观念的薄弱。在一些孩子看来,原本只在大片中看到的暴力场面,在现实中重现,更刺激,甚至值得炫耀。这种基本道德感、羞耻感的缺失,应该引起我们对应试教育制度的反思。

  杨雄(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这起暴力事件不能简单归咎于“恶少”和家庭教育缺损。“90后”群体存在对他人缺乏理解、缺乏现实交往和沟通技能等特点,部分“90后”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时,过于功利化,因而产生道德界限模糊不清、是非观念薄弱的现象。一些“90后”在网络和现实中的大胆行为已引来不少争议,令人匪夷所思。学校、家庭与社会必须重视和加强对“90后”青少年良好情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他们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杨永明(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应当按照校纪校规严肃处理打人肇事者,但不应把她开除。这样的学生,特别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

  尹后庆(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不能将“熊姐”妖魔化。无论如何,她仍然是未成年人,需要教育和宽容、引导。网民和社会更多应该用教育者的目光来打量这件事,理性分析和反思,而不是简单地宣泄愤怒情绪。

  记者旁白

  暴力视频并非个别

  一个老师和家长眼里算得上乖顺的孩子,为何在同龄人面前成了逞强斗狠的少女;成人看来触目惊心的暴力动作,少年仍称之为“游戏”;围观的少年没人阻拦,反而用起哄推波助澜;被打者似乎也没有任何求助的念头。如果不是有人拾到手机上传视频,这件事可能将石沉大海。事件中的种种反差,让人震惊。

  暴力视频并非个别。在网络上搜索,这种校园暴力视频有数千条之多,且暴力程度愈演愈烈。仅在最近几个月,广州、西安等地都曾出现过集体殴打、扒光女生衣服拍照等恶性校园暴力事件,其视频广泛流传。

  据共青团上海市委下属的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统计,今年3月至6月,关于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的咨询就占了法律咨询的14%,被暴力侵犯的青少年集中在13岁至17岁,同学间口角升级、男女生恋爱纠纷和校园抢劫,是三个主要原因。

  其实,绝大多数“90后”都是阳光向上的。但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提醒我们,如何做好对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一代的法律、道德教育和情感培育,是一个新的挑战。(记者姜泓冰)<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0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15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