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灌水]海口老嬷

1楼
haocnric 发表于:2009/1/19 14:29:38
海口老嬷


看起来,海口老嬷没什么好说的,其貌不扬,文化不高,让她们上台唱首歌什么的,那真羞杀人了。她们只是躲在深深的小巷里,低头进低头出,买菜做饭。这也没什么时候好说的,体力不济了,谁不是在家里伺候家人散发自己余热呢。海口老嬷还有不变的功课是求神拜佛,一、十五求财神,初二、十六求平安;某个平常的日子,却是某神的生日,老嬷们四处买香烛纸宝,大纲二纲地叫,提着煮鸡和刀肉,进到庙里像回到家,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得心应手,或跪或不跪,口中喃喃有词,求得财源广进,求得日子平安。这就受人嘲笑了。其实这是误解,我们为什么不把求拜佛看成是一种祈祷呢。
   基督徒颂扬上帝是祈祷、穆斯林跪拜真主是祈祷,佛教徒念经诵佛是祈祷,为什么老嬷们拜自己的神就是愚昧了呢,她们不是和别人一样乞求上天的恩赐吗。佛学大师南怀瑾认为祈祷确实是有它强大功用的。一架飞机下不来地、一个士兵不见了,洋里洋气如国总统还会号召全国民众为不幸祈祷呢,这会形成一股多么强大的磁场啊。一个朋友出远门,许多好友去相送,手拉手泪汪汪的样子,很感人;在现场远处,心里默默为出门人祝福,也不失是一种示意,向友人输出一股力量。心中默默的感激、祝福与欣赏,因为没有作秀而更加真实。事实上,人世间最高贵的交往就是心中默默的感念。爱情难觅,这种高贵的使者往往由母亲、奶奶和外婆来充任。
   与海口人一起住久了,人们会发现,海口老嬷早晚对神的顶礼膜拜,不光光是企求子孙兴旺财源广进,她们同样关心国家大事,她们的胸怀和视野不会比同在的男人更窄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女亦有责,只是表示与出力的方法不同而已。
   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西南边垂那场战争,战事最紧张那几天,我们海口也备战来着,连公共汽车公司的每一辆车都安排好停放地点和撤退路线。可是一连几天,海口的天空被乌云覆盖着,盖得那样的严密,就像一只黑锅扣在海口的上头,连阳光也找不到缝隙。海口老嬷说,这是她们干的,她们也参战来着。那时日,海口的大小庙宇里真是香火旺盛,烟气萦绕,日以继夜,老嬷们心里有事,口中有词,她们不停地跪拜祈祷,这是大家看得见的。虽然看得见,我们却不知道这也是战争里的一个总参谋部。
  一天清晨,一个老嬷拖住我,要我到庙里看她们的战神。她说,她们的神昨晚到海那边打仗来了,刚刚回到。我不肯去看那些远征回来的神,睬她都傻,是不是!老人觉得难过,她说,菩萨的战袍还是湿的呢!我最后还是嘲笑了她。我们总是有许多理由蔑视别人的热情,时间一过就成了一个极大的遗憾。现在我们可以到气象局查看当年的气象资料,可是我们再不可能验证庙里战神滴水的战袍,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事实上,海口的老嬷也不像她们外表一样讷讷,有时候她们要僭越,充当着政府的角色,指挥一个城市的活动,而且一定是大的事件。比如上世纪95年的海口地震。那时节,海口以西的北部湾发生地震,海口的房屋晃了几晃。政府要大家镇定,要警惕,要备一些干粮和水。有一个特别谨慎的人,一连多日呆在海口广场上,由家人送饭来吃,夜里和衣睡在广场的中央,成了一个不回家的人。
  海口老嬷们忙开了。该有的东西到时老嬷们都会有;老嬷们有她们的地震局和预测中心,地震局和预测中心在哪,也许她们没人知道,她们只是一些肯出力的传令兵,那些非常泼辣、肯定的时间一般都是由她们传出来。最先知道消息的人出屋了,他们拖儿带女在空旷处滞留,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等着那毁灭的时刻。我一位朋友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总,他、他老婆、他儿子身上揣着存折、股票、金饰、证件和现金,整夜整夜在街上遛达,听来的天崩地裂的时间早过,他们还不愿意回家;还有一位朋友是业余作家,也同样携着家人在外头滞留,只是他一家不怕冷僻,在草地上呆着吃橄榄和杨梅,朋友身边一只黑皮包里装的是一部百万字的文稿。这些精确到分的消息继续在海口大街小巷旋转,一圈又一圈,最后传到大学里,那些睡意朦胧的教授,还有那些还在克尽职守的厅长处长,只好奔跑起来;听说一些正在沐浴的优雅女士,因此泄了春光……大家跑到空旷的地方望着高高的楼,只差两分钟,大楼就要轰然塌下。大楼没有塌下。大家长长舒一口气,又有一点怅然若失。
  这些老嬷有了捣乱的嫌疑,其实她们没有捣乱的用心。对灾难的预测自古就有,现在讲科学,那些价格昂贵的仪器测的也不一定准。海口老嬷欠缺的是颁布消息的身份,其实她们也没有公开颁布什么消息,她们只是悄悄告诉亲近的人,亲近的人也有亲近的人,事情就这样闹大了。在海口居住,在特别的时期,要有特别的小心,一不留神,厅长处长、教授企业家,就听起老嬷的令来,一个个东张西望,惹人笑话。
  最近海口老嬷充当救灾救难角色的,是SARS的预防。那时节,我们的省委书记王岐山,风风火火被调到首都,委以重任,对SARS围追堵截,那真是严峻的时刻。海口老嬷忙起来,庙宇香火升腾起来,这里又成了SARS时期的卫生部。老嬷们从早上到晚上磕头如仪,口中喃喃有词,她们祈祷菩萨保佑海南一片净土……
  我把这事告诉新闻界的朋友,他们一听嗤之于鼻。不过海南确是健康岛无疫区了。奇怪的是,有多个SARS患者来过海南的,他们回到内地,就发病了就逝世了,可是他们不能在海南留下一丁点痕迹……有人把这归结为海南的气候。
  SARS过后,一个老嬷对我说,就知道王岐山哟,你知道我们拜得多苦吗!
   是的,她们很苦。这种苦的用心,是一种可贵的社会资源,我们总是一根筋地浪费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世界上那么多宗教,互不相容,甚至闹出打打杀杀的事来,可它们全都不舍的是祈祷。事实上,祈祷是人最平常的心里活动,遇上命运的重要时刻,谁都不由自主地祈祷,比如,儿子在试场里用脑,母亲就在考场外用心,母亲祈祷命运赐福儿子,心想事成,考上一所一流学校。不光海口老嬷祈祷,全海南老嬷都会祈祷,那么多人为一个共同的心愿祈祷,那喃喃的声音,像海涛和风一样,在大地上升起,凝聚起多么伟大的亲情和多么广阔的力量啊。什么叫众志成城,什么叫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就是。祈祷一定有它不为我们所知的深刻力量。我们海南的大地和天空充满祥和之气。比如说,有谁听说海南的民航出过事的?到机场接朋友,大家握手,朋友说,放心,来海南的飞机、出海南的飞机,和海南沾边的飞机都放心!确实,几十年了,听说机场最大的事故是飞机出了跑道,呆在草地里;开来一台拖车,请几个外地民工帮忙,事就成了。
  海口老嬷说,海南是福地。
  托她们的福吧!
  
  


转自: http://www.ic37.com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5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151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