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灌水]形形色色的人。

1楼
haocnric 发表于:2009/2/25 22:48:55
形形色色的人。
  但不知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因为这里的破房烂瓦而厌恶过它;相反,我总是被这里浓厚的生活气氛和人们从缝隙里抠出来的快乐感染着。
  
   别看是临时建筑,它里面现代化的东西并不少:从他们洞开的房门,可以看到每家基本都有彩电——已经被城里人淘汰下来的那一批;境况差一点的家,就在黑白电视上蒙一层彩色玻璃纸。电视旁还有沙发,很可能是从外面拾回来的,破破脏脏的,但完全可以用。
  
   这些临时建筑利用其临街的优势,堂而皇之地做着生意:有的家卖着比市场便宜很多的水果;有的家在门板上写着“最新江苏大米,1.1元一斤”;有的家里摆着巨大的蒸笼,门口堆着热腾腾的大包子,小牌子上骄傲地写着“绝对正宗山东包子”;有的家把小窗帘挑开一角,让路人可以看到一台缝纫机以及正忙碌着为人缝缝补补的女主人。
  
   每家门口都抹着水泥,收拾得挺干净;有闲情的还在门口辟出巴掌大一小块地,种上丝瓜、苦瓜一类的植物,夏天就可以看到满架的绿;临时屋旁边有一片空地被整理出一畦一畦的菜地,用小木条细心保护起来,那儿的青菜长得很葱郁,在城市的风里尽情挥发着乡野的绿。有一户人家的屋顶爬满了火红的炮仗花,长长的鞭炮似的花朵把整个屋顶染得通红,远远望去,那破房子竟被包裹得仿佛童话世界中的小屋。有一家人养了一群鸽子,每天下午,鸽子在破屋的上空盘旋,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给这片房子增加说不出的生动。
  
   每天黄昏,我都看到临街开的小饭馆里的男人们聚精会神地钳着田螺壳、剥着大蒜瓣;女人们则在烟气腾腾的厨房里炒菜煮饭;门口一张张简易餐桌上坐着三五个裤褪卷到膝盖的民工,他们搭伙炒几个小菜,就着搪瓷碗里的米饭,满面红光地吃着晚餐。
  
   下午四点钟以后,在临时屋前就形成一个小型菜市场。小贩们的菜都放在两边缀有细绳子做的把手的粗麻布上,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只要听到“城管来了!”他们就可以卷着菜撒腿狂奔。包着头巾、皮肤粗黑的妇人用弹簧秤称着菜,附近居民区里图省两个钱的老太太眯着眼睛俨然很内行地看着秤,和卖菜的妇人为了一毛钱争个不停。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久违的左邻右舍互相串门的景象,抱着孩子、头发乱乱的、嗒拉着拖鞋的妇人操着各种各样的方言在门口“大嫂长、大妹子短”地拉着家常;那些拖着鼻涕的孩子光着脚板奔跑着、扭打成一团,在地上滚爬着,小的哇哇地哭了,大孩子就被远远近近的声音训斥着。
  
   每次路过这个地方,我就会下意识地放慢脚步,细细地观察着这幅画面。我总会联想起我所住的高层楼房:紧闭的防盗门,冷清的走廊,偶尔只可以听到某家狗叫的声音。我的隔壁住着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我知道他的样子,我每天早上总在同一个时间和他坐电梯下楼,我们等电梯的时候谁也不说话,我摆弄着背包带摆弄着手表,他则不耐烦地走来走去,一边看着天花板。
  
   在高楼里,没有空地可以开一片小菜园、没有屋顶可以让炮仗花自由地爬满,也没有可以串门的邻居,每个人都呆在属于自己的小格子里冰冷着。在这个城市丛林里,单独的个体都在孤独着,但同时他们对其他的个体又在冷漠着。台湾漫画家几米的作品<向左转、向右转>将这种钢筋水泥扭曲下的无奈心情表达得很透彻。
  
   这个城市在疯狂地发展着,眼前这片临时建筑迟早要被铲平,要被与这个城市相称的高楼所取代。但它在消失之前,顽强地用它的丝瓜架、小菜园、爬满花朵的屋顶,以及邻居串门的景象提醒了我和其他人一种挺久远的生活方式的存在:很多年前,我们曾经生活在其中;很多年后的现在,我们已经不再拥有。
  



转自: http://www.21pw.com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5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1.8930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