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栀子花开了,孩子,我在给你写信

1楼
haocnric 发表于:2009/7/21 14:20:21
栀子花开了,孩子,我在给你写信


《栀子花开了,孩子,我在给你写信》
  
  
  1.第一天 (6月2日)
  
  今天早晨散步时,在人家门前采了两朵栀子花,一朵是全开的,一朵是绿中带白的花苞儿。
  栀子树上更多的花苞与叶子同色,一枚一枚,像绿烛。
  采下两朵栀子花的时候,我想起了你,如果你此时在我身边,我就会把栀子花放进你的手里,让你握着,把细小的鼻子凑上去闻花的香气。花芯里有小黑虫,我会对你说:小心啊,别触到花瓣,不然会把黑虫虫吸进鼻子里去的。
    
  这段时间,我时常挂念你,特别是在早晨,在湖边漫步、看日出、听鸟儿们唱着晨曲的时候,我想,如果你在,我就把你带在身边,牵着,指你看路边那些露珠,它们挂在翠竹的每一片叶子上,太阳一出就活了,闪着光,亮晶晶的。
  每一滴露珠都映照着一个洁净的世界,就像你的眼睛。
  (但你现在还不在我身边。你现在在什么地方呢?是不是在睡梦中呢?你睡的安稳吗?你在梦中醒来的时候害怕吗?)
    
  最早挂念你的时候是5月14号,也就是地震的第三天。那一天,我在网络看到大量的图片,图片上是废墟,废墟上一排排不再有呼吸的生命,他们就像被一场突来的风暴摧毁的花,更多的,是没有绽放就凋落的花骨朵。我看到一张头上缠着白绷带孩子的照片,那个孩子赤脚坐着,眼神中满是与年龄不符的哀伤,他的身边围着好多人,都是和他一样大的孩子,7、8岁的孩子,他的手被位老人的手握着,老人的脸上也是同样的哀伤,悲悯(老人是温总理)。我不知道孩子的父母是否在地震中幸存,如果幸存,他们怎么不来到孩子的身边,一把将孩子揽进怀里,抱住他安慰他,并在嘴里说着,“别怕,孩子,别怕,爸妈都在呢,都在。”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想到你的,然后就再也放不下你,走到那儿都挂念着你,并且产生幻觉,觉得你就在我身边。
    
  我想向你说说我自己。我需要让你了解我、信任我、依赖我,因为我想做你的朋友,你的亲人。
  我已经不年轻了,过的是独身生活(这一点可能会让你疑惑,你可能会想——阿姨怎么和别人不一样呢?怎么就没有家庭和孩子呢?嗯,如果你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有多种式的生活,有父母孩子的家庭生活是其中一种,也有一些人的生活是一个人过着的,或者一个大人带一个小孩,或者只是两个大人。)我住的地方名叫太平湖,也是我工作的地方,这地方在大山的深处,是一个自然风景区。
  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十多年,每天清晨起床后,只要不下雨,都去湖边散步,呼吸清新的空气,看日出,听鸟儿们的唱歌,用相机拍摄细小的花草,也拍昆虫、露珠、浆果、菜地和稻田。有时我什么都不拍,就蹲在湖边或一片宽阔的草滩上,看鱼儿跳水,看渔船从对岸慢慢划过来,看朝阳的金色光芒铺在湖面,像一条通往圣境的道路。我的身边是吃草的水牛、闲步的白鹭、游戏的蝴蝶,更多的还是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
  我静静的看着,听着,心里轻飘飘的,什么都不想,很舒服。
  但我最近——自从牵挂着你以后,无论走到哪里、看到什么,都要想起你,想着,如果你在我身边,我就会给你说牛和白鹭的故事,说蝴蝶是由什么变来的,并且教你和鸟儿们一样唱歌,编出一个个童谣和你一起念。
  你会喜欢这样的早晨吗?这样的早晨就像是一个童话,我们是走在童话里的两个人。
    
  当然,我更多的是想一些现实而严峻的事,比如,我的收入能够保证抚养你吗?我能放下自己喜爱的书写来照顾你的日常生活吗?我能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你陪伴你吗?还有你的身体和心灵,我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让你健康成长吗?
  想到这些,我也有些气馁,是啊,养育一个孩子会有很多的困难,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早晨的空气、美丽的花朵、露珠和童话。
    
  那几天,也就5月12号之后的几天,当我看到孩子的图片——一张张从废墟中被救出的孩子的图片,心就被揪得生疼,抽着气,咧着嘴,很难看的哭着。有一个婴儿,只有3、4个月大,被母亲以身体做为城堡保护了下来,母亲临终前在手机中写到“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婴儿救出了,母亲去了天堂。
  “亲爱的宝贝,我们都爱你。”我泪流满面的在电脑上打下这一行字。真想伸出一双手,穿过电脑的屏幕,把照片中那个被女兵抱在怀里的婴儿捧过来,紧贴在胸口,亲着,疼着,用一生来呵护。
    
  我是在5月17号决定申请领养孤儿的,凑巧的是,就在我加入领养孤儿圈几分钟后,在散文天下论坛又看到成都的闻道先生发的“地震孤儿领养专贴”。我跟了贴。我写的是“我是安徽黄山人,独身,有固定收入,有责任感和爱心,愿领养5岁以上的女孩。联系邮箱:8539196@163.com”。
  
  
  2.第二天 (6月3日)
  
  申请贴出后我的心就安定了,这是因为我已做出了决定。对一件事情举棋不定的时候也是心绪最乱的时候,之前我的心一直被压抑着,堵塞着,头疼,多梦,做事心不在焉,与人说话也觉得很费力。每次在生活中遇到大的事件时,我都会有这样反应,一旦事情有了眉目,我就会恢复心里的秩序,安静下来。
  填申请表时,我把你的年龄定在了5岁——7岁,性别还是女孩。我一直喜欢女孩,我有一个笔名叫“项妤”,那是我多年前翻烂字典起的,准备给自己未来的女儿,只是独身生活让我不能有做妈妈的机会,这个名字也就闲置了。如果你真的来到我身边,你还是用你自己的名字吧,用你父母给你的名字。你应该保留住父母给你的一切。
    
  如果你真的来到我身边,我也不要求你叫我妈妈(说实话,如果你真要叫我妈妈我会脸红),你就叫我阿姨,或阿不(姑)。我侄儿就叫我阿不。对了,我得向你说说我侄儿,他今年读幼儿园大班,小名叫众众,大名叫项芮森。他的大名是我起的,他是马年年尾出生的,起这个名是希望他做一匹矫健的马,生活在草木丰美的地方。
  我和众众说起过你,我说,众众,我给你领一个妹妹来好不好?他说好,然后就问,在哪呢?我要看妹妹。
  目前我们家总共有六个人,我的爸妈、哥嫂、众众、我。六个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我的爸妈住在乡下老家,哥嫂和众众住在城里,我住在太平湖。如果你来到我身边,我们家就是七个人了,我会让你在太平湖的学校读书,这里有幼儿园,也有小学,就在我住所的旁边,走五分钟就到了。
  我和家里人说过领养你的事,他们没有反对,特别是众众的妈妈(也就是我嫂子),她很热情的支持着我,她说,如果领养到孩子,我帮着一起带。
  还有一些不相识的网友,她们在看到我的领养申请后,很快的发社区消息给我,说她们也很想领养孤儿,只是因为生活漂泊不定,不能带一个孩子在身边,她们说如果我领养到孩子,会给我经济上的帮助(也就是助养)。有亲人、朋友、和陌生人的支持,我很感动,这个世界因为有很多善良的人才如此温暖美好,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这个大家庭里的成员,都想拿出自己所能拿的、做自己所能做的,帮助家庭里需要帮助的人。
    
  在填申请表中“经济收入”一栏时,我有些踌躇,和其他申请人相比,我所填的数字可能会是最少的,但我必需如实填上这个数字,这并不是羞耻的事,我拿这个数目的工资好多年,从没觉得自己是贫穷的。如果领养到了你,我可能不能给你很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我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关爱,是每天的拥抱,是脸上的笑容和嘴里的歌声。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从小过的都是简朴的生活,没有零食也没有玩具,但我小时候渴望的并不是这些,我渴望的是我的妈妈能够和别人的妈妈一样,抱住自己的孩子,哄自己的孩子,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我妈妈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从我记事开始,她从没抱过我。
    
  好了,在这里,在写给你的信里,我不想多说我小时候的事。如果能够领养到你,能和你在一起生活,我会时时提醒自己,要多多的抱你,亲你,陪伴你,不对你发脾气,不把阴沉的脸和声音给你。
  
  
  3.第三天 (6月4日)
   
  在人之初,你经历了自然的灾难,经历了失去家园和父母的悲痛,你的心灵和没有经历过这些的孩子是不一样了,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和伤害,会恐惧,觉得无依无靠没有安全感,觉得偏偏是自己遭遇了这些的不公平......和没有经历过灾难的孩子比起来,你更早的面对了生命终极的问题——生死的问题,你最初的人生记忆不可避免的刻划下灾难的场景,这场景会不时从你脑海中浮现,并潜化在你的梦境,伴随你成长的过程。所有的这些阴影,覆盖在你幼小的心灵上的阴影,都有可能影响你到你的心理,不过,你不要害怕,孩子,如果你来到我身边,我会和你一起面对这些。我还想告诉你,其实我小时候也是一个内心充满恐惧的小孩,没有安全感,没有童年阶段应有的无忧和快乐,直到读初中时,班主任还在我成绩单上写下了“性格孤僻”这样的评语。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外界的风暴、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经历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而只要我们身边有爱的支撑,心里有爱的温暖,就会获得勇气面对人生中一切的困难,坚强的生活下去。
    
  我把你的年龄设置在5岁——7岁上,等我五十岁的时候,你刚好成年了,可以自己独立的生活了。当然我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如果你需要。
  如果你来到我的身边,那么我现在的生活方式就要改变了,我不能再这样以面条和水果来打发肠胃,我要去买油盐酱醋,买米和蔬菜,还要买好看的盘子、汤锅、一个小小的碗和调羹。我还要去买一个小冰箱,用来储存鱼肉牛奶和鸡蛋。
  最主要的是我要放下文字的书写,把时间用在和你一起做游戏、读童话,或陪你看动画片上,如果你读书了,我还要陪你一起学习,就像是你的一位大同学,和你一起读拼音写汉字。
  说实话,想到要放下文字的书写我是有些不舍的,这些年来,我之所以能够安定于湖边独自的生活,全赖于文字的阅读和书写,它们充实了我的时间,我可以不必向外界寻求精神空虚的填补。但是,在情感的地带,我必需承认,一直是空缺的,即使有家人和朋友,但他们离我太远,不能让我感受到身体的温度,是的,我们做为活着的人,是需要以肢体的接触来感受彼此的爱和需要,比如握手、搀扶、拥抱、或拍拍肩膀,通过这些都可以交流情感,感受彼此关怀的温情。
  和你说这些似乎太深奥了,其实,我在给你写信的同时也是做自我的梳理,你在我心里即是一个小孩也是一个大人,我对着电脑和你说我此时最想说的话。
    
  给你的这封信已经写了三天,这三天里,下班回到房间后,打开门,就能闻到栀子花的香味。你闻过栀子花吗?它的香气很温馨,不像兰和梅的那种冷香。我在电脑前写信的时候,鼻子里闻着的就是栀子花的香气,它们就在我电脑桌上,在一只白瓷杯里养着。如果我能够如愿的领养到你,会带你去认识湖边的每一种花草,分辩它们的气味和颜色。我也会带你去看山林,听溪流的歌唱、鸟的歌唱、昆虫的歌唱、树叶在风和阳光里的歌唱。
  自然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我们一起,就可以在每天的早晨和傍晚去访问它们。
  
  
  4.第四天 (6月5日)
  
  今天是第四天,孩子,是我给你写信的第四天。原本想写到昨天就结束,不再写了,因为我需要继续现在正在写的摄影手记。这个手记是沿着时间的脉络对自然的记录,从去年八月开始写的,准备写满一年,写到今年八月。
  现在以经是六月了,两个月后就是八月。八月以后,我会有怎样的生活呢?你是不是能够来到我身边呢?
  这一切现在都还是未知数。我只能等待,等待天意的按排。
    
  今天还是想对你说话。每天,我打开电脑准备书写的时候,都会问一问自己:今天最想说的是什么呢?我从不把自己的书写称做写作,只有作家才配用“写作”两个字,我不是作家,尽管发表过文字,充其量只是个文学爱好者。
  “作家”是我年少时就崇拜并向往的桂冠,只是,到了这个年代的时候,“作家”就变成一顶草帽了,这顶草帽也时常被别人戴在我头上,当我虚荣的时候就暗自得意,而当我清醒时就会惭愧。
    
  孩子,你知道吗,在给你写了三天的信以后,有一些情感在我心里悄悄起了变化。
  给你写信之前,我对你只是一种“想着”,而现在,在以写信的方式和你说了很多话以后,我对你开始有了“想念”。这不是我喜欢的情感变化,在还不能确定能否领养到你之前,我不该“想念”你,这会让我失去平常心。
  在领养你的这件事情上,我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正确的平常的心态,这样,即便到最后不能如愿,我也不会太失落,而是能够平静的接受这个结果。
  曾有网友建议我去找四川的熟人或朋友帮忙,因为想领养孤儿的家庭太多,如果不找得力的人帮忙是领养不到孤儿的。网友的建议出于善意,但我不会那样做,既便我有这方面的熟人。孩子,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我觉得,如果每一个想领养的人都托熟人帮忙,会是怎样一种局面呢?那么,领养孤儿这件事就会变质了,就不能按正常的法规办理,很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丑闻。几天前,我就在“领养孤儿圈”里看到一篇相关文章,里面说已有一万多户家庭申请领养,文章中用了“僧多粥少”这样的词,我心里立刻就涌出反感,孩子不是解饥的食物,不是紧俏物品,更不是供有钱有闲的家庭领回去养着玩的小宠物。
  这个写文章的人也许是不慎用错了词,那么,还是不抠他的字眼吧,愿他自己能认识到使用这个词的不当。
  想领养孤儿的家庭多,这是一件好事,尽管出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和愿望,相同的起点仍然是爱和善良。
    
  孩子,你想知道我是出于什么愿望领养你吗?其实很简单,是出于母性之爱的本能。
  母性之爱的本能在我的身体和内心一直储存着,未开启的状态——不,应该说是半开启的状态,因为我的侄儿,他给我提供了挥发一部份母爱的通道。我用了“挥发”这个词,这个词通常是用在气味上的,而母爱就像是一种自然的气味,打开瓶子,芬芳就会溢散出来。
  这种本能不仅在人的天性里存在,在动物的天性里也是存在的。
  我给你说个故事吧,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太平湖的猴岛。
  十年前,我曾在猴岛上待过一阵子,看到过猴子们一些很有趣也很感人的故事,有一只母猴,名叫老歪(因为它的鼻子是歪的)在春天生下了一只猴宝宝,只是,很不幸,老歪的猴宝宝不久就死了,老歪伤心的哀鸣着,它仍然抱着猴宝宝,时刻的抱着,就好像猴宝宝仍然是活着的,不肯丢弃。后来老歪自己病到了,总算是放开了怀里已有异味的猴宝宝。老歪病好以后显得很没精神,总喜欢跟在别的小猴后面,趁猴妈妈不注意,就飞快的抱起小猴,窜上树枝,引起了猴妈妈的追逐,抢夺和撕咬。
  孩子,给你讲这个故事有点残忍,我想说的是,母性之爱在人与动物中是共有的,与生俱来的,只是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不觉中又和你说了这么多。这封信写到今天就结束吧,让我们一起静静等待,等着天意的按排。如果你最终不能来到我身边,那么,我希望是因为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领养到你,如果是这样,我会在失落的同时为你高兴,并祝福,祝福你在新的家庭中健康成长,一生平安。
    
  
  





转自: http://www.ic37.com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5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854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