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2009年考研政治终极预测(下)

1楼
全脑通 发表于:2009/10/16 22:05:31

专题六 美印民用核协议与中美印三大国关系

【解题思路】

1.美印民用核协议主要内容、生效过程。主要内容:印度把22个核设施作出民用、军用核设施的区别,美国向印度民用核项目提供技术和核燃料,并且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印度民用核设施进行安全监管。生效过程:2008年7月,印度议会批准美国与印度的民用核能合作协议。2008年9月2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一边倒的票数批准美国与印度的民用核能合作协议,同意解除美方针对印度大约30年的核贸易禁令。2008年10月9日,美国总统小布什正式签署批准了美印民用核技术合作协议。

2.美印民用核合作协议的主要意义: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协议是两国达成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是美国联合印度的重大战略步骤,不仅有利于美国抢占印度500到800亿美元的巨大核电市场,而且可以确保美国对印度核技术的牵制作用。但是在印度尚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情况下签署这一协议会严重破坏国际社会为防止核扩散所做的努力,表现美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典型的双重标准和强权政治。

3.美国对中印的外交战略:美国认为,印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和美国相近。美国为维持单极霸权,虽然要对中印崛起同样予以遏制,但首先要重点遏制中国。因此美国联合欧洲、日本在世界范围内采取联印压中的基本战略,对中国带着防范态度,甚至打压;对印度甚至在一定时期认为可以利用印度的发展来制衡中国,抵销中国的影响,对中国进行战略包围。中印两国在美国外交政策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从综合国力来讲,中国比印度更加重要。但对美国来说,中国不是盟友国家,因此美国对中国一方面防范,一方面接触,以防范遏制为主。

4.印度在中美之间的外交方针:印度的国家战略是努力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整个外交是为尽快提升印度的世界大国地位服务,甚至担心中国崛起不利于印度大国目标的实现,既不愿意完全得罪中国,又经常把中国作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力图依靠美国、日本、欧洲的支持以平衡所谓的中国压力,从外交实践看,印美关系明显突破;印中关系只是有所改善,印度不可能完全倒向美国,又不会完全得罪中国,而是尽量在中美两国之间“左右逢源”,实现印度的国家利益最大化。

5.中国政府关于中美印大国关系的政策主张:中国政府一贯强调,中印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东方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民主化方面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发展中国家都是中印两个世界发展中大国的立足点,中印两国从过去到现在都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力求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愿望。又是相邻的两个亚洲大国,都面临着和平发展、实行民族振兴的伟大任务。所以,中国政府主张:(1)中印两国相互不是威胁,应该睦邻友好,共谋发展,发展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2)中美印三大国都应该发展新型大国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即中美印任何双边关系都不应该针对第三方,都不要妨碍与第三国发展关系,更不要搞针对第三方的军事结盟或安全合作。

专题七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唯物史观分析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和美国所鼓吹的“文明冲突论”

【解题思路】

1.“文明冲突论”是唯心史观:(1)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西方文明中心论。它主张文明冲突是21世纪冲突的主要形式,认为文明冲突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本原因,其本质是认为世界各国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可调和的对立性,西方文明是世界文明体系中最优秀的,因此,应该以西方文明改造世界,才能消灭恐怖主义。 “9·11”恐怖事件后有人借题发挥,或主张十字军东征,或者主张圣战,就是把恐怖主义与某种具体的文明混同起来的错误观点,这种观点是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翻版。 (2)“文明冲突”也是“中国威胁论”的理论依据之一。亨廷顿认为“穆斯林文明与儒家文明结盟”,将构成对西方文明的主要挑战,鼓吹文明问题上的“中国威胁论”。(3)以“文明冲突”解释恐怖主义夸大了文明的作用,本质上是唯心史观,实际上是以“文明冲突”掩盖真正造成恐怖主义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贫困问题。2.用唯物史观分析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和美国的“文明冲突论”:应该看到,在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斗争中,矛盾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一些穆斯林国家之间,其中确实存在着文明冲突的因素,但是又不能片面归纳为文明冲突。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应该到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广大穆斯林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中去寻找。一方面,美国所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及其侵略、剥削和掠夺所造成的广大穆斯林国家与人民的贫困和落后,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中东实行的偏袒以色列打压巴勒斯坦和阿拉伯、穆斯林国家与人民的强权政治所制造的仇恨与冲突,是产生恐怖主义的直接政治原因。

3.中国政府的反恐政策:(1)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在国际反恐中搞双重标准。(2)加强国际合作,反对在国际反恐中搞单边主义,单边外交,单极霸权。(3)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消除恐怖主义产生原因,反对盲目迷信暴力,简单地以战争手段解决问题。(4)反恐应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反对美国借口反恐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任意打击别的主权国家。

专题八 上海合作组织

【解题思路】

1.中亚战略地位:上海合作组织主要由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四国组成,还有蒙古、巴基斯坦、伊朗等观察员国家。中亚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是古代丝绸之路与当代欧亚大陆桥的战略要冲,是俄罗斯在独联体范围的战略后方,也直接关系中国在西北周边的国家安全与周边稳定,也是美欧在阿富汗反恐的前沿国家。中亚各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里海的世界性石油基地,在世界能源战略格局中举足轻重。中亚国家具有文明多样性的突出特征,包括世界所有种族和绝大多数宗教和民族。

2.上合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上海合作组织最早是为中亚各国及其与中国、俄罗斯的边界划分,维持边界地区和平稳定而成立的。1993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一直以地区安全合作为优先选择,并且逐渐走向经贸合作,形成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和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为核心的新型安全观。2004年后又向经济合作的方向发展,2005年开始用一个声音就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主张,同时相互进行能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在反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三种势力和遏制“颜色革命”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上海合作组织也开始走向世界政治舞台,成为21世纪地区合作的典范和第三世界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

3.上海合作组织成功发展的原因:(1)在于各国主权平等,中国与俄罗斯在上海合作组织内既发挥主导作用,又充分尊重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主权、尊严和荣誉,平等协商。(2)互利合作,尤其充分考虑中小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合作需要。(3)对外以一个声音说话,提高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地位和作用。(4)上海合作组织强调开放性,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和组织,不反对成员国与任何国家和组织发展国家关系。4.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方针是“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另一方面,具体政策措施是“睦邻、富邻、安邻”,目的是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长期稳定的周边国家环境。

专题九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解题思路】

1.东南亚战略地位:是中国在西南、东南边境的主要邻国,控制着西北太平洋到印度洋、从中东到西北太平洋这个重要的石油和海上交通的战略通道,是中国发展友好睦邻关系和稳定周边环境的主要环节,也是美国对中国实行战略包围的主要争取对象。

2.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南亚国家发生的变化: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顶着巨大压力,承担巨大风险,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击退了西方国家国际投机资本肆虐亚洲的金融投机,减轻了东南亚各国的危机程度,并且以各国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经济合作帮助东南亚各国较快地走出危机,复苏和发展经济,使东南亚各国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亚洲和世界大国,从原来接受和主张“中国威胁论”转变为主张“中国机遇论”,把中国的发展看做是东南亚国家的巨大机遇,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抱着欢迎和支持的态度,并且积极参与到中国发展进程中来,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迎接中国的发展挑战。

3.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与作用:(1)是完全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2)是发展中国家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战略的范例。(3)是东亚以至亚洲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亚太以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4.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1)有助于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促进本地区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2)使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3)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使欧美国家能够在全球化与区域化之间最大限度地寻找一种利益均衡。

5.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辩证关系:(1)矛盾:任何地区合作都具有排他性,对集团以外的国家采取不平等待遇,采取歧视的政策。在这个意义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2)区域集团都是在集团内部实行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政策。在本质上是和经济全球化一致的。(3)当今世界,地区合作组织之间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从而使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组织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阶梯,表现为地区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

专题十 朝核问题

【解题思路】

1.朝鲜战略地位:朝鲜地处东北亚海陆对抗地带,是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主要邻国和唯一盟国,是东北亚地区大国格局中的枢纽性国家,也是冷战在东北亚地区的唯一历史遗留,对东北亚以致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朝鲜核政策:在朝核问题上,朝方一再强调“以对话和协商的方式,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是朝鲜始终一贯的立场”。为此,朝鲜方面从一开始就提出由朝美双方签署一个互不侵犯条约来一揽子解决核问题,即美国在法律上对朝鲜承诺不使用核武器、不侵犯朝鲜,朝鲜也愿意相应地解除美国在安全方面的忧虑。

3.2008年解决朝核问题的突破性进展:(1)2008年6月26日,朝鲜向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正式提交了说明其核计划的申报清单。当天,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把朝鲜从美国制定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并终止对朝鲜适用《敌国贸易法》等制裁性措施。(2)2008年6月27日,朝鲜向美国提供大部分核材料,表示愿意接受审查,并且象征性地炸毁了其宁边核反应堆的冷却塔。2008年7月10日至12日中美朝韩俄日六国的代表团团长在北京举行会议,就全面均衡落实朝鲜弃核第二阶段行动达成重要共识。即,在六方会谈框架内建立验证机制,验证朝鲜半岛无核化;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各方信守并履行各自作出的承诺,包括核不扩散和对朝鲜的经济与能源援助;各方向朝鲜提供重油与替代物资援助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争取在2008年10月底前完成。但是由于美国布什政府后来拒绝启动从“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去朝鲜的程序,朝鲜又宣布终止弃核行动。(3)根据希尔与朝鲜达成的协议,10月11日美国正式把朝鲜从“恐怖主义支持国家”名单中删除,朝鲜承诺重新开始去功能化进程。

4.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政策主张:(1)主张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2)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3)希望有关方面通过对话解决朝核问题。在推动解决朝核问题上,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一直通过多种不同渠道与有关国家进行协调磋商,希望目前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能够通过有关方面的对话得以缓和。中国一贯认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性的对话、磋商和真诚的合作,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唯一正确和有效的途径。真诚希望有关各方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主动行动,打破僵局,为恢复对话创造有利的气氛和条件。

5.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致力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机制中,中国是始终的东道国,发挥了极为关键的组织、协调作用,展现了一个建设性的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形象与风貌。6.美国在反对核扩散问题上的双重标准:(1)限制别国发展核武器;制裁别国核扩散,但美国自己却是最大的核国家,至今不愿承担首先不使用核武器的承诺。(2)限制、打击、制裁伊朗、朝鲜、叙利亚等国的核技术发展,却默认以色列成为中东最强大的有核国家,却与印度签署核合作协议,对印度采取鼓励政策,破坏印巴之间的核均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0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23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