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侯方域生平:
侯方域(1618~1655) 明末清初人。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明末与方以智、陈 贞慧、冒襄齐名,称“四公子”。入清后曾应河南乡试,中副榜,并为清总督出谋献策。能诗文。
其散文往往能将班、马传记,韩、欧古文和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一种清新奇峭的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李姬传》歌颂了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写品行高洁、侠义美慧的李香君,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也写反面人物阮大铖及其他人,均有声有色,形象生动。文字简练,叙事分明,情节曲折,具有短篇小说的特点。
所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
侯方域故居:“壮悔堂”
《李姬传》简介:
李香君是秦淮的名妓,她和侯方域相遇在明末的南京城。当时国内的政治已经崩坏,少数人徒劳地想要挽救这个王朝。在北方,满族人正在进行一场对明朝的战争,不久后他们将成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二人一见如故,彼此倾心,不久侯方域纳李香君为妾。李香君非常支持侯方域抨击阉党的斗争,得到了他的尊重,然而由于时局的变化和战争,二人被迫长期分离,战后才得以聚首。
在戏剧里,二人重逢后不能接受国家灭亡的命运,抛下尘世双双出家去了。而在现实中等待他们的是更加惨淡的命运。明朝灭亡后,侯方域在三十多岁回到他的故乡,年轻时候的才名没有给他带来仕途上的成就,他委曲求全参加了新朝代的殿试,结果还是未得到功名,感到一事无成的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壮悔堂”,致力于学问的研究和诗文的创作。而随他来到商丘的李香君因为卑贱的妓女身份不被他的家族所容,被赶到城外居住,最终含恨而死,至今在商丘睢阳区西南处还有她的坟墓。几年之后他也抑郁而亡。
延伸阅读:
侯方域的自省意识
一
明末清初文学家侯方域是一位真正有忏悔意识的人,他因有“失节”的过失,终日忏悔不已,一直忏悔到死。解读他的心路历程,着实让人感动。
在清初文坛上,侯方域享有盛名。他能诗善文,著有《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文诗集》。侯方域在文学上的主要建树是散文,是弘扬唐宋散文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红楼梦》中写探春命运的这句判词,恰巧也印证了命运多舛的才子侯方域。如果他生在太平盛世,说不定还能成就像韩愈、欧阳修那样的经典文人。可惜,偏偏生在“天崩地坼”的鼎革时代,使得才华横溢的他,终归成了一个“进不能、退不甘”英年早逝的悲剧人物。
说起侯方域的人生历程,人们自然会想到孔尚任的名剧《桃花扇》的故事。然而,《桃》剧必定是文学作品,作者为达到“借侯、李离合之情,写明朝兴亡之感”的主旨,故敷演了颇多的虚幻。据考,作为历史现实中的侯方域,其人生历程的走向,并非完全如此。
二
毋庸置疑,在南明弘光小朝廷覆亡之前,侯方域无愧是桃花扇底一个高风峻节的士子。
侯方域自与李香君喜结良缘后,经常寓居南京。那时南京是明朝的陪都,既是人文荟萃之地,也是江南政治斗争的中心,在那里,他很快卷入了南京的政治风云。经文学家张溥介绍,加入了传承东林党精神的“复社”,积极参与“复社”同阉党余孽阮大钺的斗争。后来,清军南下,侯方域先后投奔坚守扬州的史可法和瓜洲总兵高杰部,辅佐抗清,虽屡遭权奸陷害,但英勇卓绝,不屈不挠,显耀了一个复社士子独立的人格和气节。
然而,入清之后,被迫无奈,他成了桃花扇底的叛逆者。
迨至顺治二年(1645)五月,南京陷落,弘光小朝廷轰然塌台,时局使每一个活下来的知识分子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新的满清王朝为巩固其政权,实行召诱和倚重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可那时自称明朝遗民的文人士子,除少数“软骨头”外,大都怀有“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论”的志向,死活不愿与新朝合作,有的辞官不仕,浪迹江湖;有的循迹山林,削发为僧等,用种种办法折磨自己的肉体和心灵,以保持自己是明朝遗民的尊严。侯方域这个祖宗三代沐浴在大明浩荡“皇恩”之中的士子,更是绝意仕清。顺治三年,他怀着亡国之恨,携李姬离南京,隐居归德故里,与家乡“雪苑社”文友一起吟诗著书,不问世事。
人生苦短,“不如意事常八九”,有时连生与死的权利都不由本人操纵。侯方域本想隐逸终生,安居乐业。孰料,因他才名远著,清廷点名要他参加河南乡试。为了终身的名节,他坚辞不赴。无奈,当事者以“侯氏父子与江南反清组织暗通声气”为由横加要挟,如不应试,“当事欲案治公(指侯方域),以及于司徒公(指侯之父)者”(《侯朝宗年谱》)。他为使年迈退职的父亲免受牢狱之灾,只好奉命行事,于“顺治八年,出应乡试,中式副榜”(《清史稿·侯方域传》)。就这样,一个风风火火反清复明的刚烈志士,因恪守传统的“孝道”,最终被迫戴上一顶“失节”的帽子,还招来“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之讥。殊不知,他付出失节的代价,付出背逆“扇血点染桃花”爱情的代价,也有其难言的苦衷啊!
三
300多年来,时人和后人对侯方域的“失节”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侯方域失节之过无可非议,参加清朝乡试本身就是一种变节行为;有人认为,他是被迫而为之,况且只中个副榜,以后又未曾做官,不存在失节问题等。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法国十九世纪的史学家米涅有句名言:“卑微的人辩解自己的过失,勇敢的人必定把自己的过失公诸于世。”侯方域是一个勇敢的人。不管世人怎样评说,作为侯方域本人,虽然他可以找出一百条理由为自己辩解,但从他的文稿中,查不出任何为自己开脱的词语。他总是以高尚的人格道德标准衡量自己,在他的心目中,失节苟存和背恩负义是恶中之恶,最被人不齿。所以他对自己出应乡试的行为悔恨万分,愧无怍人,不但不肯原谅自己,而且采取种种办法公诸于世,引咎自躬。
“琵琶词情结”是他忏悔不已的根源。据《李姬传》记载,崇祯十三年春,侯方域落第返乡,李香君在秦淮河畔的桃叶渡为其饯行,特地为他唱了一曲元代高明作的《琵琶记》,临别叮嘱:
“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指蔡邕),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蔡邕依附董卓被视为失节),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李姬传》)
李香君一番肺腑之言,大有伯牙碎琴之志,意在教诲方域珍重名节,不可做蔡邕那样的失节文人。可惜侯方域的失节行为,恰被香君言中,辜负了她的一片苦心。据传,独居侯府南园的李香君惊闻侯方域考中“副榜”后,悲恸难禁,痛不欲生,愤而自尽。李香君之死,使侯方域痛心疾首,捶胸泣血,心中的郁闷、自责难以排遣。于是,他在李香君的墓碑(位于睢阳区李姬园村)上镌刻了两行小字:“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并在碑前的石礅上面刻有“愧石礅”三字。每年清明节,他总要坐在石礅上反思、自责一番。
“复社情结”是他忏悔不已的另一个重要根源。南京被清军占领后,复社成员相约誓死不事清朝,绝大多数士子都实践了以身许国的诺言。陈子龙、吴应箕、夏允彝等在抗击清军中壮烈殉国;黄宗羲不顾个人安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复社四公子”中的方以智抗清失败后遁入空门,冒襄、陈贞慧隐居不仕,老死林下,偏偏就他侯公子动了凡心,参加乡试,相比之下,他怎能不自惭形秽呢?为了洗刷他的过失,顺治九年(1652)秋,侯方域到江南故地重游,缅怀复社亡友,撰写了《祭吴次尾文》、《与吴骏公书》、《阳羡燕集序》等悼念文章和书信,透过低回呜咽的文字,讴歌了复社士子大义凛然、烈骨铮铮的英雄气概,同时,他以自己失节的苦闷和愧疚,规劝吴伟业不要出仕新朝。南游归来后,在家举行祭礼,面南洒酒,向亡友谢罪。
按说,侯方域的忏悔够坦诚动人的了,可是,他还嫌不到位,为了向世人表白忏悔的胸臆,他特地在原来的书屋“杂庸堂”旁边,另构建一座书屋,命名为“壮悔堂”,并撰文《壮悔堂记》以记之。
侯方域这种苦心孤诣的忏悔,不能不让人一掬同情之泪。
失节的痛苦,良知的谴咎,使他积郁成疾,病入膏肓。顺治十一年(1654)冬,侯方域忧郁致死,享年36岁。
时过境迁,岁月总是否定着岁月,当年明末清初朝野炒得沸沸扬扬的“气节”问题,如今都化为一枕清霜,很难再激起人们憎恶、嘲谑的情感了。侯方域因之忧郁而死,也是毫不足道的,大清帝国毕竟如一江春水流过了历史的长河,无可挽回地替代了大明帝国。但是,侯方域那磊落真诚和勇于自省、忏悔的高尚情操却流芳千古,万劫而不没。
本文作者:张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