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大家知道,毛主席对文学艺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在《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些著作中。他主张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主张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主张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主张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主张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而他本人,正是自己理论的实践者。他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力求把古典诗词的形式、通俗易的语言和现代的革命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并且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光辉成就。他的诗词语言已经化为中国人民的常用词语,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表现能力。 这首词也同样体现了作者实践自己文艺理论的风格,用词十分通俗,明白如话,但又清雅流畅,含意深远,充满哲理和诗意,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这首词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全篇是说故地重游,感叹旧貌换新颜之余,舒发了雄心壮志。 本词开头是“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结尾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一头一尾遥相乎应,可谓雄心壮志跃然纸上。但这正是这首词耐人寻味之处。 “久有凌云志”,是说怀志已久矣。难道说这个久藏于心的“志”,仅仅是想“重上井冈山”来看一看,玩一玩,怀一怀旧吗? 1965年,毛泽东此时早已功成名就,誉满天下了,何况一生艰险备尝,已步入人生的晚年,在职务上也已退居二线,他还有什么雄心壮志没有实现,还要抖擞精神去“登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一种目的未达到不甘心不服气的情绪,但是仅仅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具体行动。而毛泽东在这首词里,不仅豪迈地回顾了“谈笑凯歌还”的胜利经历,而且分明要打算再“登攀”一回,去实现“久有”的“凌云志”。 毛泽东去世前曾过说过他“一生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已经完成了,这久怀于心的“凌云志”,也许就是他要干的第二件事吧? 毛泽东对他要干的第二件事,显然是思虑权衡已久,此时大约决心已下。这件事前无古人,其中艰险,尤如“重上井冈山”。作者故地重游时,想到过去的征战岁月,展望未来充满凶险的搏战,虽然知道结果很可能是“摔得粉碎”,但他没有半点胆寒,而是豪气冲天,一举写下了这首激昂奋发、一往无前、充满胜利信心的诗词,准备义无返顾地投入一场前所未有大搏斗。 把这首词和不久后暴发文革联系起来,方能更加深入理解作者的心情和词中“久有凌云志”的水深刻涵义。文革暴发了,毛泽东重上了井冈山,而且至死也没有下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步毛泽东后尘的登攀者,似乎仍然大有人在,而且还有日益增多之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