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
剩有离人影。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青年毛泽东对杨开慧恋之愈深,思之愈切,以至于孤枕难眠,黯然落泪。从他的词句中,我们想到了文人国君李煜的苦吟: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也想到了文人将军范仲淹的知音: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更有鲁迅先生的呼应: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试问芸芸大众,别离心上之人,哪个青年男女不是如此愁绪深深若庭院,相思泪涌如长江!这首词,无由地就把我们与毛泽东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
婚后的毛泽东依旧充满革命理想,不脱野马性情。1921年,他克服阻力,到达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回来后即积极开展发展壮大党组织的活动。1922年,他以巨大的热情和勇气,投身于湖南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多次领导罢工斗争。1923年4月,他接受中共中央的命令,离开长沙去上海工作。9月,他奉命回到长沙。一家人总算团聚了。11月13日,杨开慧生下二儿毛岸青。12月底,毛泽东接到上级通知,要再次离开长沙去上海。这时的杨开慧还在坐月子,就免不了舍不得毛走。她想携儿同往,但毛泽东不同意,两人因此发生了争吵。最后,毛泽东还是独自走了,临行前作词明志,以赠爱妻: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风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读这首词,我忍不住也要落泪了。泪为谁流?一为杨开慧。谁让你是毛泽东的爱人!在那动荡危险的岁月,做了革命家的家属,何止是离别之苦,更有那牢狱之灾、断头之祸!你,才22岁的柔弱女、怀抱两个孩子的妈,眼看着夫君要远行,“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其实,你难舍的岂只是家庭和睦、儿女情长,你更是担忧夫君的生命安危啊!但命运注定了这一切,你和你的老小,别无选择!所以我们在悲情的同时,只能期望你也做那抽刀难断的坚韧的横塘水!二为毛泽东。想毛泽东志向远大,犹如展翅鲲鹏,岂是家园小笼、夫妻恩爱可以桎梏的?但即使如此,毛泽东也是平凡若我,多愁善感,我仿佛就看见了他脸上的潸潸泪迹,他心里的斑斑哀痛!“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毛泽东不是不在乎知心爱人,只是他天生就是个活动家,就是个造反者,所以他宁可“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此景此情,怎不叫人唏嘘!
此后,毛泽东一如那南飞的雁,在大江南北、崇山峻岭上翱翔、盘桓。偶尔回到长沙,也是披星戴月地进行革命工作,或者躲避敌人的搜捕,让全家人一起担惊受怕。
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湘东发动秋收起义,在枪林弹雨里谋出路。失败后,上了井冈山,安营扎寨,发展壮大,等待时机。10月,他给杨开慧寄去了一封用暗语写的信,说他出门后,“生意不好,亏了本”,现在又有了好转,“堪以告慰”。信中还提到了他的脚伤。发信的地址是江西宁冈县一个中药铺。此后,两人就断绝了联系。
可是,失去了毛泽东音讯的杨开慧,仍一边从事着夫君让她做的危险的革命工作,一边彻骨地日夜思念着远方战斗着的爱人。1928年10月,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的杨开慧因思念毛泽东,心情无比惆怅,写下了一首诗《偶感》: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饥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惘怅无已时。
除了这首诗,杨开慧还写了一些笔记。在被捕前,她把这些文章塞在了长沙板仓老家的墙缝里。这些饱含深情与哀愁的文字,连毛泽东在有生之年也没能看到——1982年,在维修杨开慧故居时,人们才从墙壁夹缝中发现了这些纸片。
今天,不仅是为了安抚美丽多情、坚贞不移的圣女杨开慧,不仅是为了求证感动过无数国人的“蝶恋花”的爱情,我们不情愿地发挥想象:这段时间,杨开慧孤苦地思念深爱着的丈夫,辛苦地抚育着三个儿子,还要做着危险的地下工作,然后被敌人逮捕,投入监狱,整天受着威逼迫害,坚决拒绝与毛泽东脱离婚姻关系,坚决不写“自白书”,直到被杀害。而此时英勇奋战在井冈山的毛泽东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我们透过历史的迷雾,已然获知:毛泽东的情感王国已是今非昔比,一位名叫贺子珍的永新女孩走进了他的世界,两人于1928年5月就结为了夫妻。1930年8月,湖南省清乡司令何键悬赏1000大洋,捉拿“毛泽东的妻子杨氏”。同年 9月,毛泽东奉命率红军攻打长沙,有人提议此时将杨开慧母子接出来,毛未听从。10月,杨开慧不幸被捕。11月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年仅29岁。
感情是会变的,人更是会变的。我悲哀地得出这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