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1楼
如果 发表于:2006/3/23 11:09:46
(一)
以前在国内看过一本介绍历史上杰出少数民族人物的书,其中在介绍羌人(藏人的祖先)时,赫然列着董卓的大名。董卓的大名由于《三国演义》在我国做了普及,再兼之他有一个不义的、英俊的、武艺高超的义子吕布,就更作为一个典型的反面“太师”级人物而印象深刻了。 在小人书和戏剧里,董卓总是一个大胖黑脸,腮下全是络腮胡子,和张飞有点象,但却是个大奸臣。后来随着年龄的逐渐变老,对董卓的所作所为渐渐能够理解了。有一天看国产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时,突然间产生一种董卓很可爱,很幽默的感觉,所以回过头来看那位写书的作者,他把董卓平反成杰出人物,大概也经历了一个思想转变的必要过程。 说起来也笑人,电视剧中第一个使我觉得董太师笑人的地方并不是编剧或导演想让董卓笑人的地方,而是在想突出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英勇,而董卓却以出身视人高低的镜头里。在那幕镜头里,董太师的军队被黄巾军围得团团打转,董卓的头盔掉了,战袍不整,狼狈不堪,正在惶惶待毙的时候,刘关张拍马赶到,驱逐了黄巾贼匪,在一个小山包后面,董卓诚恐地向三位英雄答谢救命之恩,并询问对方官职,大概打算以后给以重赏,却不料刘玄德对曰:“白丁。”,笑人的场面出来了:董卓的又胖又黑的胡子脸上,一双牛眼睛鼓得圆圆地,带着轻蔑,说:“白丁!” 镜头然后摇到一边去了。 在那个镜头里,董卓的样子滑稽而讨厌,但我相信他还不至于做得这么绝情。俗话说,知恩图报,哪怕你的救命恩人再卑贱,毕竟给你再造了生命,这也是传统旧道德,董卓就算真是羌族将领,也在礼仪之邦泡了一些时候,耳濡目染,这些道理还是懂得的,何况正是天下大乱,用人要紧的时候。
2楼
如果 发表于:2006/3/23 11:22:07
(二)
我之所以想到要用董卓先生作题目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因为董卓的形象笑人,实乃因为最近以来读些古书,渐渐积累起对吾国中古文明的一些零碎想法,其中就有朝代的兴亡陵替的思考。无疑地,董卓之乱是东汉王朝结束的重要标志,没有历史学家认为它是东汉王朝灭亡的原因,然而,董卓现象却是王朝内乱的一个典型事例,它代表了所谓“清君侧”的政治军事行动,这样的行动后来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还发生过,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就是另一次,后来五代时期也发生过,但在宋以后,除了明初“靖乱之役”以外,基本上被避免了.如果不算元朝,仅就清君侧行动的基本杜绝,似乎告诉我们,帝制的历史可以被一刀划成两段,前一段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帝制,迄五代结束,共持续1181年;后一段起宋太祖建立北宋王朝,迄清王朝的灭亡,共持续951年,大致时间相等。如果我们定义前一段历史为“前帝制时期”,后一段历史为“后帝制时期”,则前帝制期表现出帝制处于发展和起伏的时期,而后帝制时期则处于帝制的完善和巩固时期。种种迹象表现出,如果没有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西方文明的入侵,似乎在后帝制期以后,还应有一个真正的后帝制时期,在这个真正的后帝制期间,帝制最后将走向它的真正衰亡。真正衰亡的东西将变得毫无救药,以致于不能有复辟的任何余力进而引起历史反复的波澜。可是,由于鸦片战争及其后的西化冲击提前打击到尚未到达真正的后帝制期的中国,结果,第二帝制期的残存的生命力还要对新的制度造成它的持久反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一百年来西式现代化过程中困难重重之所在。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打算对第二帝制时期作讨论,而是仅仅讨论一下前帝制时期里的董卓之乱现象。讨论采用对董卓和董卓之乱进行描述史实的方式和夹议,目的在避免学术刊物上枯燥无味的讨论。
3楼
如果 发表于:2006/3/23 11:22:25
(三)
董卓不是羌族出身,据《后汉书。董卓列传》:“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椽,常檄守塞下。卓臂力过人,双带两腱,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恒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军,从中郎将张奂为稽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曰:‘未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参1)
----从这段对董卓的出身的叙述里,我们可以看到,董卓并不是羌人,却和羌人关系很好,靠的就是豪爽,讲义气,而且也看出董卓对待兵士很爱护,中央奖励他的东西,自己没有保留,全散给士兵了。当然,也可以从阶级斗争的警惕性
去理解董卓对上级奖赏的处理,可以认为董善于笼络下级,目的让士卒为他卖命。但不管怎么分析,董卓断不会在刘关张救他一命的时候,以一句“白丁!”就把英勇救自己的人打发回去的。
----董卓早年生活在边区下层社会里,接受了下层社会的文化。中国的下层社会里并不因文化程度低就没有它的道德规范,这套道德规范中除了渗透着深深的儒家“仁义礼信”的墨水,也突出了它的“义”和“信”的特点。青年时期的董卓,正是因为讲义气,讲信用,从而得到羌族豪强的的钦佩和支持,后来,他把这种作风带到了部队生活中,才使自己建立威望,成为能调动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的统帅。对下层社会的这种以“义”和“信”为特征的凝聚力量,不仅在和平时期,更在战乱时期表现得很突出,绝大部份造反的将领和豪强都是通过这样的道德素质成为领袖的,董卓不例外,《水浒》、《三侠五义》,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宣扬的下层社会里的游侠也不例外,所谓“盗亦有道”,从春秋时期的盗跖身上就开始体现出来了。 董卓也未遇着刘备,遇黄巾却是实,但那时他还没有当上太师,那是灵帝中平元年(AD 185)的事。那一年,他代替卢植去打张角,结果打败了,本来应该负罪的。却不料他运气很好,这时候甘肃一带的边民和羌民造反,立了几个汉将为领导,以数万大军忽然间以清宦官之名,进据旧都长安附近,朝廷慌了,给了董一个中郎将当,这下董卓反祸为福,官才算大,被命令去挡那伙叛军。他却挡不住,叛军势头更大了。朝廷再派了个京官,司空张温为帅去堵叛军,董卓这回没有脸当正帅,只得屈居为次帅,和另一位将军周慎一起受张温领导。
----董卓的发迹经历,在古代中国社会里,代表了一个典型的无文化的下层百姓挤进统治集团的努力和过程。一般说来,下层无知识或少知识的百姓要想奋斗到高层,可以经过两条途径,一是练武投军,最后积功升迁到统军的高级将领,然
后在有机会时进入中央决策机构;另一条是自残净身,去当宦官进入皇帝身边,可能影响中央决策。
----然而,由于传统文化里上下阶层的文化断裂,引起了下层人士入主中枢以后出现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解决得不好,就会出现王朝的内乱。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的斗争就是一例;董卓之乱则是另一种表现。也许董卓觉得再打不好仗,乌纱帽丢了不说,小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个问题,所以很认真地去打仗,这一仗果然把叛军打得落荒而逃。董卓乃乘胜追击羌军,不想追得太急,一头扎进了羌人的合围圈里,而粮草殆尽,进退维谷。这当儿,他正指挥大军渡河逃跑,追军将至,情急之中灵机一动,命令部队把河水堵起来,堵成个堰塘,让部队从堰塘下边悄悄撤退,他自己却傻呼呼地挺立在堰塘里,让远方的敌人看来,仿佛是个渔翁在河里捕鱼。敌军果然中计,等到赶到河边时,不断放入的河水使堰塘的水位涨高,没法渡河追击,于是董卓全师而还(参2)。董卓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出了相当的机智镇静,假如他的形象果真是电视里黑胖形象的话,那站在水里“捞鱼”的样子肯定是很滑稽的。这一次全师而退,虽不算骄傲的本钱,却同在追击叛军过程里损兵折将的其他部队比较起来,算是最好的了,所以朝廷给董卓封了个侯当。以后一直领大军为中央防守秦陇,阻止边章、韩遂的西羌军侵犯关中平原。
----中央不是对董卓拥重兵不存警惕的,早在董卓全师而还的那次战役后,张温命他来交待进一步的布署,他慢条斯理地赶到,还出言不逊,眼睛里全然没有把中央派下来的特命全权大臣放在眼里。不过,张温还不太在意,可张温的参谋孙坚却看不下去,他建议张温干脆咔擦一声把董胖子解决算了,一来给用兵立威,二来防患于未然,可张温却认为董胖子在士兵中还是有威名的,不愿解决董卓,孙坚长叹一声:“后悔无及!” 中平六年,朝廷想用“拜少府”的方法对董卓来个明升暗降,可董卓不去朝中就任,反而推口说他的羌军不愿他上任,还牵着他的车子说什么他一走,朝廷就不管兄弟伙了,军饷会发不下来,妻儿没法养。朝廷调动董卓没法,成了个头痛的问题。
----其实仔细想一下,董卓的推口话未必没有道理,要是朝廷真能保证没有董卓在的情况下,驻守边疆的部队有碗饱饭吃,董卓绝对说不出这几句推口话的。后来灵帝病重,朝廷又调董卓为并州(今山西太原)牧,命董把他的兵交给皇甫嵩带,董卓又推口说他老且无能,只是和所率的士兵合得来,所以只希望自己亲自带上这些兵去并州就任,这当然在暗示如果没有他在,就不能保证皇甫嵩管不管得住这些兵了,朝廷还是没法,也就许诺了他,于是董卓率兵进驻河东,观望局势的变化。
----儒家文化里,强力地标榜着“重智”主义和等级歧视。在统治集团内部,文官的地位总是大于武官的地位。《大波》里写到清末赵尔丰川边巡防军里一个小管带吴凤梧的一段谈话,透出了帝制时期武官对文官的怨气:“如今世道只管说
文武平等了,不象以前文官开个嘴,武官跑断腿,其实,文官还是要高一头。”朝廷总是不放心在外将兵的武官,特别不放心文化知识相对程度低的武官,然而又不能不用他们,但在需要他们带兵打仗时,又常常以不知兵的文官去作统帅。上段里,张温就是一个不知兵的文官,因此也难怪董卓看不起他。这种怨气常常导致部队具体领军的将领和临时调去做统帅的文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造成作战计划的不能有效地去执行。
----在大部份时期的帝制政治理论和实践里,始终没有解决好如何防止拥军自重的军事领导人忠于中央政权,又能保证战斗力的问题。在这里,儒家学说的“忠”字当头,似乎对知识程度偏低的大老粗统帅缺乏道德约束力。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儒家文化下的社会生活的严重上下分化。“忠”在下层社会里被“义”和“信”所取代,或者变成了士兵对上级统帅的“忠”。在前帝制时期,这个问题突出在拥军自重与割据一方,进而变成用军力推翻政权,以五代时期最明显。在后帝制清以前的时期,拥军自重倒是避免了,代价是使部队降低了作战的战斗力。应该说,清王朝的中前期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是做得最好的.不久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合谋,企图引董卓的兵来诛杀控制皇宫内的宦官十常侍,还没有等到董卓的兵到,何进先就被十常侍骗进皇宫结果了老命。董卓带着兵来以前,洛阳一遍混乱,袁术一把火把皇宫烧了,几个宦官则拥着少帝和陈留王刘协跑到郊外,正碰到董卓带的三千步骑。董卓遂迎接了少帝,他发觉少帝对答没水平,而陈留王却对答很在理,就生出了要废少帝,立陈留王的心。原来陈留王是他的祖母董太后养大的,董卓忽发歪想,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就更觉得这少帝不能不废,陈留王不能不立。
----古代王朝在帝位的继承问题上几乎是头等大事,为了保持政权的稳定性,王朝的决策机关绝不轻言废立,这是因为随意的废立很容易引起政局的动荡,由于这个原因,野心家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做手足,不是借此把政局搞乱,就是通过废立换上自己便于驾御的木偶。和平时期,帝系能不能按照正常定下来的规则传承,取决于在世皇帝在宫内外的权威、后宫的秩序,以及顾命大臣的能力和执行情况。在这个问题上,变数比单纯对外治理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谐调要难测得多。而且在这个问题上,三纲五常压迫下的妇女最大地通过皇子的生育,因而对帝位继承具有一定权利,显示了她们参与政治的渴望和力量。万一众多生有皇子的后妃以及她们后面的宦官派系参与到宫外各利益集团的皇位争夺战中,问题将会变得极其诡谲和复杂。许多很有能力和很有权威的皇帝虽然能控制他们生前的局势,却控制不了死后的局势,因而往往在帝制传承计划上失败,例如,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一次汉帝的传承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在先,灵帝很喜欢皇子刘协,刘协的母亲是出身高贵的王美人,王美人“丰姿色,聪敏有才明,能书会计”。这时的皇后是何皇后,个子高高的,出身屠户,生了皇子刘辩,因为她先生了皇子,所以被扶正成了皇后。何皇后性格忌刻,后宫都很怕她。王美人怀了刘协后,知道难逃何后的毒手,于是就服下打胎药想把胎儿打掉,可是终于无效,刘协还是生下来了。何后得知以后,便鸩杀了王美人。灵帝大怒,要废何后,被宦官劝止,刘协则交给董太后抚养。灵帝以刘辩举止轻佻,想改立刘协,但可能灵帝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推翻原来的成文规定,就把希望放在宦官身上来完成,他让黄门蹇硕暗中保护和帮助幼年的刘协。灵帝死后,刘辩按照原来的约定即位,何后变成了何太后垂廉听政。何后外有其兄大将军何进,应该是炙手可热,却不料后宫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与她作对,她觉得十常侍的后面站着董太后,董太后又抚养刘协,宦官蹇硕又护卫刘协,威胁着少帝和她及何进外戚官僚集团的地位,旧恨新仇加在一起,她就与何进一起恐吓逼迫董太后,使董太后忧惧而死,同时何进打算诛杀宦官,自己的力量不够,因此有了引董卓入京的清君侧军事行动。
4楼
如果 发表于:2006/3/23 11:23:13
(四)
董卓拥兵入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废掉自己不喜欢的天子,立个木偶出来,本是古来军阀常干的事,可是董卓却表现得很蛮干,也很愚蠢,他先把袁绍邀请过来向袁透露他有废立的打算,他对袁说,象少帝那样,半痴半呆的样子,刘氏家族看来没法遗传下去了,希望袁绍能带个头支持。没想到袁绍装正神,回了一番大道理,硬说少帝春秋方壮,未有不符合君临天下的道理。董卓气坏了,痛骂袁绍道:“你小子胆敢反对我!天下大事,还不是我一人说了算,我想怎样干,哪个敢不从!你是不是觉得董卓的刀不锋利么?”可袁绍却也仗着他的血气方刚和五公四世的根底,给董卓顶了回去,说:“天下雄健的岂止你董公!”说着,握着佩刀头也不回地冲出了辕门,董卓果然考虑到自己刚刚来朝,袁绍的势力大,也就算了。袁绍回去后,慌忙逃去他的老巢冀州。 隔了几天,董卓又让大臣们开大会来议论少帝该不该废,陈留王该不该立的问题。他在会上说他要行伊霍之事,要把谙弱的少帝废了,问大家意见如何?大家不敢吱声,他又大声地威胁大臣们,以前霍光作决定的时候,叫人拿着刀剑守候,谁敢不服,军法从事!吓得大家股颤,还能说个不字么?没想到刘备的老师卢植却站起来反对,董卓大怒,叫声散会,却也没有军法从事卢植,原来朝里的侍中蔡邕和言官彭伯劝老董别杀卢植,说卢植是海内甚孚名望的大儒,杀了他会引起全国的震怖,老董倒也听劝,只把卢植免了官。第二天董卓再召开会议,终于强行把少帝废了,立了陈留王上去,就是以后的汉献帝。
----平心而论,董卓废少帝,立献帝的行动本身并不比袁绍等人后来以同样企图立刘虞为主更卑鄙,因此,当初袁绍大义凛然地回绝董卓的废立商量未必是袁绍的初衷,因之也就未必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说袁绍“其志可知已”(参3).何况董卓废少帝时的理由中有少帝智力的低下,亦未必为当日朝中衮衮诸公能完全驳倒。董卓废少帝以后,自以为得计,又把丁原的义子吕布收买过来作了他的义子,把来讨伐他的丁原轻轻地干掉了,就开始胡搞起来。他先把少帝的妈何太后废了,理由是,她逼死了董太后,无婆媳之礼,何太后被安置在冷宫里,被他派人毒死。他让献帝封了自己为太尉,就是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加相国,准许带剑上朝,还不安逸,又加个眉(右包耳,下同)侯。权势熏天,为所欲为.东汉王朝到了桓灵时期,政府官员已经变得非常腐化,“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董卓为了取悦他的子弟兵,竟然放纵他们冲进大小官员的府第里,剽虏财富,奸淫贵族妇女,称为“搜牢”,换句话说,这些前高干及其家属,不过都是董政权的罪人,完全可以被董军予取予求。这样的无法无天,搞得洛阳城里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桓帝诛权臣梁冀,卖其贪污聚敛的财富三十万万昏,以充实国库,减天下租税之半。当时上下匮竭,岂知如此大数目的财富竟藏在贵戚家中。灵帝卖官,公千万钱,卿五百万钱,许多著名的公卿都是买来当的,如上文里的张温,就买了个公来当的。
----中国传统社会里,上层的专制并不能节制下层的散漫。由于整个文化建筑在迷信道德治人的虚幻里,而法纪不伸,上下两层的隔阂象鸿沟一样很难通过交流得到缓和。士大夫虽然高唱为民作主,而官吏贵戚的骄奢淫逸与下层百姓的贫困实成鲜明的对比。贫苦大众受到权贵的压迫所产生怨气不能得到抒发,只有通过暴力的形式去发泄,因此每当大乱来的时候,乱民以及乱兵就会爆起“吃大户”,抢窃富贵人家,导致社会秩序的荡然无存。董卓为政的失策之处便是放纵其军队的无法无天,这当然是为了取悦他的士兵对上层发泄怨恨,由此亦可见他在政治上的无远见,因此最终遭到以袁绍为首代表士大夫、贵族地主集团的反抗而归于失败。 可是董卓滑稽的地方在,他一方面用最原始的抢劫和杀戮来镇压旧官吏;另一方面,却颇会粉饰正义。他执政伊始,便同几个士大夫如司徒黄琬、司空杨彪等上朝为桓帝时被宦官杀死的清流党领袖陈蕃、窦武平反,显然,他想以此买得士大夫的支持。他在下面工作的时候,早就听说过宦官诛杀清流党人的事,一上台,便开始平反冤假错案,礼贤下士。他起用了一大批当时著名的知识分子作中央和地方的官员,而“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后来这批被他提拔的知识分子都暗地里和袁绍通款曲,背叛了他。
----由此可知,董卓还不象唐末五代朱温一类的大军阀那样主政,还知道笼络士大夫阶层。虽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评论道:“卓之始执国柄,亟于名而借贤者以动天下,盖汲汲焉。”(参3)却不如范晔在《后汉书》里对他的一句总结公允:“然犹折意缙绅,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参1) 他去请当时有名的大学者蔡邕出来做官,蔡邕就是女诗人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想清高一下,称疾不出门,“卓怒曰:‘我能族人!’”,予是蔡大学者只能惧而受命。我一想到电视剧《三国演义》里董太师那付尊容,就联系到当日他先谦恭地去请蔡大学者时的场景,可蔡某却不知好歹,翘尾巴,偏要把知识份子的臭架子摆出来,惹得董太师的黑胖脸不由得不变色,老子能够把你蔡某人全家族都杀了,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蔡大学者也就乖乖受命了。第二天,蔡邕主动去办公室上班,很受董卓敬重,三日之内连拔三级,直至官拜副部长级别的侍中。
----在强权下面,知识份子那点可怜的清高实在是发挥得很有限的。
5楼
如果 发表于:2006/3/23 11:23:54
(五)
后来黄巾军余部占领河东,直接威胁到首都洛阳的安全,董卓派中郎将,他的女婿牛辅去堵,没有堵住。这时候,袁绍以恢复弘农王,就是原先的少帝的名义号召各路豪强讨伐他,气势汹汹地从东面杀过来,董心里很怕,他派人去把弘农王毒死,决定迁都长安,不料,他比较善待的士大夫黄琬、杨彪等却跳出来劝阻,董卓大怒,说,我当初来朝中,是你们建议我起用忠贞之士,我照你二位说的去做了,而那些文士一当上官,却阴谋举兵反我。这不是你两位把我出卖了吗?我没有什么负你二位的!于是就把其中两个小点官的抓来杀了,黄琬、杨彪二人一看吓坏了,就又跑来向董卓道歉,董卓也有些后悔杀人,就把二人原谅了,还加了他两人的官。不过,迁都长安的计划还是执行了。
为了安抚人心,稳定局势,董卓派兵到阳城(今河南禹县)扫荡,正遇着当地百姓在举行集社活动,这些豺狼兵把老百姓里的男姓全杀了,把头系在车栏上,妇女则装载车上,然后高呼胜利回到洛阳,董卓把抓的妇女全赏给了士兵。 董卓拥着汉献帝和百官来到长安,长安这时已是一片败井颓垣,一百六十年前赤眉之乱中,一把大火把长安烧得只剩了少数几间残宫和京兆尹府舍。但长安规模还是不小,董卓暂时在在一处皇家园林里安顿下来,把献帝安置在未央宫里,又把洛阳一带几百万人民迁到长安。安顿下来以后,董卓觉得缺钱使,就命吕布去发掘汉帝和公卿诸陵,去收索墓里的珍宝。董卓的脑瓜有时很清醒,有时又很糊涂,迁都不能说没有道理,甚至发掘墓葬取钱使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当然不能要求董卓这个大老粗有什么保护文物,尊重历史的更高奢望了。董卓有点象农民造反军领袖,他在强迫人民迁徙到长安去的过程中,把富人全抓来杀了。可能是想多捞一把,也许是他的劳动人民出身的阶级本性使然,弄得一路上人民号哭满道,践踏饿死不计其数。可是,董卓一方面让群众迁都,一方面却把凡不是他们一伙居住的地方烧光,造成方圆二百里路间光光的样子,也许董卓想制造一个长安周围的无人区,来屏蔽长安城,可结果是长安的人如何生活?
----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说:“自汉以来,贼臣窃国命,将欲移鼎,必先迁都以自便。董卓以山东兵起,谋徙都长安,驱民数百万口,更相蹈籍。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路无复鸡犬。”(参4)后来高欢自洛阳迁魏于邺,使四十万户狼狈就道。朱温自长安迁唐于洛阳,驱赶士民,毁宫室官邸及民间住宅不计其数,长安从此丘墟,繁华不再。其他搞迁都的还有曹操。中国古代的大动乱中,常常伴随着军阀割据者在迁都的同时,破坏旧京的文化遗迹设施,换句话说,京城,在传统社会里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符号的象征,破坏旧的符号,建立新的政治标签,是新统治者的老套子,然而,京城,作为一个时期的文化历史的结晶,却在烽火中一次又一次地焚毁。中国首都的频繁迁都和焚毁可以说在世界历史上是最突出的,除了说明了中国内乱之剧烈以外,也从侧面看出这个古老文明里缺乏上下阶层的妥协和沟通。中国的城市如陈正祥指出:“受政治的影响最大;军事防御次之;商业和交通等的需要,都只是陪衬。”(参5)。与古罗马同期的古城新郑数度化为废墟,而罗马至今犹在;十世纪北宋在开封的宫殿,本世纪初仅剩下一座砖砌的高台;十四世纪明朝在南京的宫殿,也只剩下了些石基石兽,这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的最大讽刺。
初平元年(AD 190)春,袁绍的盟军主力终于到了河内(今河南武陟),其他各路豪强的军队分驻在洛阳城的东、南,再兼西北方向河东郡(今山西夏县)的黄巾白波部,几乎要把洛阳装进了口袋,盟军总兵力大约共计四十万人。这边董卓从长安回师,率大军进驻洛阳,以一个突出形状迎面挡住盟军,形势有点象苏德战争时期库尔斯克突出地会战。 可是袁绍的盟军阵营却是个松松散散的联盟,大家各怀鬼胎,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怕董卓骁勇善战的西州子弟兵,都不愿自己的部队去挨头刀。双方在那里对峙一些时候了,曹操实在看不下去这帮豪杰的懦弱,对袁绍等人说:“举义兵,平暴乱,是大家一致的态度,有啥怀疑的?以前董卓没离开洛阳时,拥着王室,据险地虎视天下,还可以说有些吓人。现在董卓迁都长安,焚宫室,搞得海内震动,正是一战灭亡之时,机会不要失啊!”(参6)。那时曹操被袁绍封了个奋武将军,其实本钱很少,却很有胆识,带着少许兵自个儿西进成皋,和董卓的大将徐荣碰个正着,被打的丢盔弃甲,差点丢了老命,狼狈逃到酸枣。到酸枣以后,看见十几万军队还在那里按兵不动,诸将每天置酒高会,不知道想干啥。曹操又给大家献策,鼓励大家分兵进攻董卓,大家还是不动,曹操无奈,自己带兵走了。不久,驻扎在酸枣的盟军的粮草用尽,只得作鸟兽散。
----袁绍的真正目的在玩寇,他号召各路豪强讨董,而又屯兵河内、酸枣不动,目的在观察局势的变化,倘有冒失者如曹操一类人与董卓火并,则他可坐山观虎斗,在两败俱伤的局面下,他再出兵,以收渔人之利。很可能他把火并的希望寄托在后面要谈到的皇甫嵩身上,那时皇甫嵩尚未出山,皇甫嵩是当时最有能力打垮董卓的军事领导人,他住在关中平原,一当他出动,将在董军背上给董卓狠狠地一击,可惜皇甫嵩并未出动,其他人都不想让袁绍得利。 袁绍领导的讨董军无功而散以后,过了一年多,孙坚率领豫州军孤军讨伐董卓。董卓派大将徐荣在梁(今河南开封附近)攻击孙坚军,将孙坚军击溃,俘虏了不少人,徐荣把这些人用布袋装着,全部象桩子一样倒立竖着,然后用热猪油从足上浇下来,直到把人烫死。董卓手下这帮人既残忍又愚蠢,杀人就是了,这样费事地把人折腾至死,既花气力,又花钱可是孙坚是一个机智勇敢顽强的军人,他收集残卒,再次进军阳人(今河南汝州),董卓遣胡轸率五千步骑攻击孙坚,让他的义子吕布作督军,可是吕布和胡轸不和,孙坚利用他们的矛盾,大破董军,临阵斩枭将华雄(参7)。
----《三国演义》把斩华雄的功绩记在关羽的头上。孙坚声威大震,震动了董卓,也震动山东各路豪杰。于是董卓派李催到孙坚军中求和,被孙坚坚决地予以回绝。孙坚进军大谷(今河南嵩县),距洛阳仅九十里。董卓亲自出来与孙坚战于洛阳东汉诸帝陵墓之间,董卓战败走渑池(今河南渑池),屯军于陕以作后盾。孙坚乘胜进攻洛阳,与吕布战,大败之,乃入洛阳,在洛阳城南甄官井里捞出了传国玉玺----即和氏壁,后为袁术所夺(参8)。 孙坚出函谷关,分兵绕道新安、渑池之间,准备切断董军的后路。
----却说董卓连吃败仗以后,还比较镇定,他对老相识孙坚颇为了解,对长史刘艾说: “袁绍那一帮人被我打败几次以后,已经没有能力和我较量了,只剩个孙坚傻呼呼蛮干,还能用人,告诉诸将,对孙坚要谨慎。” 又说: “以前我和周慎出征西凉的时候,我叫张温带大军作周慎的后盾,张温不听。张温叫我打西羌,我知道打不赢,但只得受命去打。我就防了失败后一手,所以留了一只四千人的部队守安定。我和叛羌打,叛羌不敢放肆,以为我在后方安定留有数万人。孙坚那时跟随周慎大军,也建议周慎先屯集万人作堡垒,孙坚以二万人作后盾,则西凉叛军绝不敢轻易与孙坚作战,然后孙坚就可以以充沛的军力去断西凉军的粮道。结果周慎不听孙坚的话,否则凉州说不定打得下来。孙坚那时不过一个小小的佐军司马(参谋),所见不错,有点小才。不过他跟着姓袁的兄弟俩跑,最终死路一条。”
----董卓虽胖,却不能算胡传魁似的饭桶,依我看来,比不了曹操,绝对比袁绍兄弟俩强,袁绍表面待人有礼节,是个公子哥儿出身,实则内心很刻薄,又不接受谋士的意见,自己也没什么好见解,袁术比他还差。而董卓却还比较能接受他人的意见,比如黄琬、杨彪二人的意见他便听了。他之所以在张温面前很踞傲,现在看来是有道理的,实在是他看不起张温一个书生,领军不行。他在关中屯结重兵把守,虽然还是他和孙坚打西凉军的老套套,可他很清楚,有强大的军队在后方作后盾,纵然孙坚可以把他在前线打败,却难逃以逸待劳的后方部队的第二波攻击,看来董卓在用兵上还是比较稳扎稳打的。孙坚虽然锐不可挡的样子,却也被董卓看穿了,这是因为他看穿了袁绍袁术兄弟俩不成气候,而孙坚却跟着这兄弟俩走,没有前途。果然,孙坚后来为袁术卖命,在进攻刘表时,被刘表将领黄祖的手下射死。董卓布署好重兵守渑池和其他要地后,回长安去了。孙坚无机可乘,只好撤兵。
6楼
如果 发表于:2006/3/23 11:24:49
(六)
董卓车驾返长安,大批文武官员到长发镇迎接他,其中有个老熟人皇甫嵩。皇甫嵩文武全才一个,少时弓马娴熟,自幼好读《诗》、《书》,举孝廉,灵帝时官拜北地太守。后来在镇压黄巾军的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升官到冀州牧,拜左车骑将军,封槐里侯。皇甫嵩因破黄巾,威震天下,有个说客叫阎忠的,说皇甫嵩功高震主,很危险。现在奸宦当道,汉室气数已尽,天命已移,希望皇甫嵩抓紧机会,趁势而起。皇甫嵩听到阎忠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后,吓坏了,拒绝了阎忠的建议。老董和皇甫曾经一起共过事。灵帝中平五年(AD 188),他俩一起受召讨伐攻围陈仓的粱州贼王国。皇甫为正,他老董为副,各率二万军行动。在部队行动计划上,二人发生意见分歧,董卓主张速战,皇甫嵩则主张坚城老王国围城军,董拗不过皇甫,结果在围城八十天后,王国久攻陈仓不下,士卒疲弊不堪,只得解围而去。这时候,二人又发生了争执,皇甫主张尾敌出击,老董则认为,按兵法,应当穷寇勿追,当然老董还是拗不过皇甫。皇甫嵩以董卓殿后,自率二万大军出击,结果歼灭了王国军。胜利决定了皇甫嵩的正确,也使董卓惭愧,内心深处不免对皇甫嵩很嫉妒。 后来中央要董卓走马上任并州刺史,要皇甫嵩领导他的军队,董卓不干。皇甫嵩的儿子就此事劝父亲不如索性把董卓干掉,因为已经和董卓结下了粱子,而且董卓拥军自重,有祸心。可是皇甫嵩认为这样做是破坏法纪,所以只是把董卓的问题向灵帝作了汇报,灵帝因此批评了董卓,董卓更恨皇甫嵩了。 老董秉政前,皇甫因为避功高震主之祸,赋闲在家,老董甫一登台,便征召皇甫上任。有人劝皇甫别去任,很危险,应该讨伐董卓,配合袁绍东边的行动。可皇甫不听,一去就被董卓授意下面,笼进了监狱,准备就戮。 皇甫嵩有一个儿子和董卓关系很好,正当董卓宴请宾客之时,他走上席间,对董卓责以大义,以至于叩头流血,坐客都受到了感动,纷纷离席为皇甫嵩说情。董卓被说服了,他牵着皇甫嵩之子的手共座,马上免去了皇甫嵩的囚禁,提升皇甫嵩御史中丞。 这一次董卓自洛阳归来,百官都去候迎,董卓在人群中看见了皇甫嵩也在场,就让其他御史中丞以下的官来拜他,然后对皇甫嵩说:“义真你怕不怕?”(皇甫嵩字义真),皇甫嵩笑而谢之,董卓才和皇甫嵩释清了旧怨。
董卓这次回长安以后,有点得意忘形,讽朝廷拜他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之上,还在车队和服装挡次上炫耀,他的乘车上面饰以金色的花边和兰色的华盖,还画得有龙爪,是要告诉人们,他享受天子级别待遇。除了这些以外,他还大封自己的兄弟姐妹和亲戚。 他经常与百官饮酒聚会,放纵淫乐。他在眉县修筑了一个坞堡,取名叫眉坞,眉坞高厚七丈,号为“万岁坞”,意思是要保存万年。坞堡里储藏了三十年的粮食,他说:“事情成了就雄据天下,事情不成,可以在这里养老。董卓的愚蠢在历代军阀里也是少有的了。
----于慎行在《读史漫录。东汉》里评论董卓筑眉坞的事:“董卓,痴奴也,积金眉坞,曰:‘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自老。’果能雄据天下,何有于眉坞?事若不成,身无处所,安得眉坞而据之?卓徒一力士雄耳!”(参9)。董卓脾气极为暴躁,发起怒来,动不动就杀人,他手下一些将领在他面前说话不合他意的,立马就被他诛戮在座,搞得人人自危。不过前面说了,他对文士都还能做到忍住坏脾气。脾气好时,也能听文士的劝告。回到长安后,不知道啥原因,脾气变得更恶劣了。有一次去眉坞,邀请公卿赴宴,席间把在北方诱降的反叛者带上,当众杀给宾客看。程序是:先断舌头,次砍手足,再凿眼睛,然后把躯干下锅去煮。还有些尚没有断气的,在地上蠕动,爬行到餐桌下面,吓得与会者全身战栗,把手中的筷子都吓掉了,而董卓却饮食自若,完全一个变态的杀人狂。
----儒家治国讲究一个君君臣臣,讲究一个礼,换句话说,讲究一个秩序。这个秩序由一套游戏规则所规定,除了下面的人要遵守,上面的人也要遵守,如果领导人没有章法,恣意玩忽,则将失去下面的支持,归于失败,董卓就是破坏了这个规则,后来的黄巢、朱温、李存助(上有曰头)也是这样的情况。正当董卓在做他的眉坞梦的时候,一个阴谋集团正在加紧行动,这个阴谋集团的首领是司徒王允,其中还有董卓曾经信赖的黄琬等人。实际上,王允是董卓最信任的大臣,董卓在洛阳打仗,朝中大小事都交给王允办,王允对董卓表面上百依百顺,暗中则组织力量,准备谋杀老董。但是,老董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这是因为老董觉得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了,随时都在防着有人暗算他,所以就让吕布作他的帖身护卫。 这个吕布,五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人,先在并州投刺史丁原帐下,丁原让他当了个骑中尉,关系很亲密。吕布骁勇善战,弓马步射娴熟,臂力过人,号为飞将(参10)。董卓自从把吕布从丁原那里买通到他身边后,对吕布很喜爱,把吕布收为义子,平时吕布总是跟在他的左右不离身。但是,老董有时脾气发了的时候,就是爱幸的人他也是不管的。有一次,吕布仅仅因为一个小过失,老董毛了,拔出手中的短戟向吕布掷去,幸好吕布手足敏捷,躲过了老董的飞戟。吕布倒也乖巧,马上向义父承认错误,老董的气也消了。董卓就是这样的人,脾气虽然暴躁,举止粗鲁,却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服软不服硬,事过了,也便忘了。可是吕布虽然外表是一个孔武有力的英雄,却在内心深处是个心地狭隘,见利忘义的人。自从那次事件以后,他便对义父怀恨在心。特别是出了一桩不大不小的事以后,更觉得在董卓身边提心掉胆。 原来董卓有个贴身丫环,大约这个丫环长得很美,吕布常在董卓的后园值勤,就和这丫环好上了,有了私情。
----就这么几句,《三国演义》把它们加以铺陈,把这个小小的桃色故事发挥成王允耍了个“连环计”,把自己的美婢--貂婵按计划送给董卓,事先要貂婵去勾引吕布,同时又向董卓密告吕布调戏她,目的在董吕二人之间制造矛盾,伺机
利用吕布袭击董卓。貂婵还被好事者考证出家乡在山西某县,为山西填补了历史上著名美人的空缺。实际上,貂婵的事情根本就只这几句,要说她出身山西,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董卓入京前曾任并州刺史,在那里买得美婢,也是自然的。但要说成是王允的丫环,则未必来自山西了,倒不如说成是“洛阳女儿好颜色”更妙。王允把计划放在离间董吕的关系上面。平时他和吕布套近乎,拉关系,吕布渐渐把心里话向王允吐露。他向王允谈到老董脾气乖戾,很难侍候,差点被老董杀了的事。王允就把想杀董卓的计划透露给吕布,请吕布作内应。吕布有些为难,说:“我们是父子啊。”,王允说:“你姓吕,又不是骨肉,你现在成天怕被他杀了,还谈得上什么父子?他向你掷戟的时候,考虑过父子情没有?”这一番说教,让吕布听进去了,决定参与到倒董的行动中去。
先是,长安市上,有人举着一片布幡在街上走,布上大书一个“吕”字,举幡者还怕人不明白,边走边唱歌道:“布乎!”有人把这件怪异的事汇报给了董卓,董卓却不悟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
东汉献帝兴平三年(AD 192)夏四月(阴历)丁巳,献帝病刚好,在未央殿召开群臣大会,董卓朝服妥当后登车前去参加大会。不料车出发后,马陷进了泥沼中,把身上的衣服弄脏,只得回家换衣,他的姨太太劝他别去了,董卓不听,再上车赴会。其实,董卓这一天不是没提高警惕,布置有三步一兵,五步一骑,陈兵列队从住所一直拉到皇宫,他还让吕布捍卫前后,应该是万无一失的了,可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问题恰恰出在吕布身上。他到皇宫以前,王允已经让尚书仆射士孙瑞临时草诏诛杀他,诏书立即被交到前行的吕布手里。之所以临时草诏,是因为王允害怕提前布置走漏风声。吕布看了诏书后,立即按他和王允俩商量好的计策,命令他的同乡,骑都尉李肃带上事先装扮成宫廷卫士的十几个勇士守在皇宫北掖门内等待董卓的到达。
董卓刚要进门时,突然马象受惊一样,不肯进北掖门,董卓也象有些意识到了,准备回程,这时候吕布眼看计划快要毁于一旦,赶紧走上车前劝董卓还是进去,于是董卓车驾进了北掖门。董卓刚进门,躲在门内的李肃率十几个卫士打扮的勇士冲向董卓,说时迟那时快,李肃握着长戟直刺董卓,可是董卓身上穿的铠甲很厚,刺不进去,长戟的力量却使董卓的手臂受伤,滚下车来。董卓坠车后大呼吕布何在?迎接他的,却是吕布对着他大喝一声:“有诏讨贼臣!”董卓立即意识到吕布的背叛,大骂吕布:“庸狗敢对我无礼!”话声刚落,吕布手里的长矛直刺董卓,将董卓刺倒,然后命令手下的亲兵上前结果了董卓。董卓横尸在地,他的秘书和老仆奔上前去收尸,又被吕布杀死。吕布杀董卓后,掏出怀里的诏书对列阵的士兵念道:“只诛董卓,其余人等一律不问。”全部士兵静静地站着听诏书宣读完后,高呼万岁。
董卓被诛杀的消息传到社会上,长安士女卖家藏珠玉衣装去买酒肉庆贺,百姓歌舞于道。董卓带兵入洛阳到他被刺身死,总共执政只有三年时间。
董卓死后,他在眉坞住着的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和族人全部被手下杀死。他的尸体被故意暴露在街市里,董卓很肥胖,当时天气正热,肚子里的脂油流了满地,守尸的干脆把一条粗的灯捻放在尸体的肚子里点灯,据说光明彻夜。眉坞里搜出了黄金二、三万斤,其他银和珍玩不计其数。
王允通知未央殿里正在开会的大臣们,宣布诏书诛杀董卓,授他为全权尚书,管理国政,并授吕布为奋威将军、仪同三司,封温侯。群臣里在座的蔡邕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后,感到震惊,叹息,王允大骂蔡邕为董卓之死而伤痛,说董卓是贼。差点要把汉朝亡了,而你蔡邕身为国家大臣,反为董卓流泪,等于与董卓共同为逆。即将蔡邕收付下狱,蔡邕请求在他的余生写成续汉书,士大夫们都向王允请求宽恕,王允不许。太尉马日禅专门为蔡邕向王允说情,说:“蔡邕是旷世逸才,很了解东汉的历史,让他续成东汉史,成为重要的史典。现在他犯的罪轻微,把他杀了,是失人望啊。”王允答道:“过去武帝不杀司马迁,结果让他写成谤书流传后世。现在国家衰弱,兵事不断,不可让佞臣执笔在幼主之侧,既无益于圣德,也使吾党蒙受其讪议。”。蔡邕遂死狱中。
----王允杀蔡邕一事做得太绝。蔡邕命途坎坷,因其借灾异指斥权奸误国,差点被处以极刑,流放了几年后遇赦回京,又被人污告,再次流亡十几年,不管董卓怀着什么目的,为蔡邕平反冤案,予以重任,蔡邕所以怀有对董卓知遇之感,叹哭一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而王允党同伐异,把小事上纲到思想犯罪的政治立场上,并把他想续《汉书》的要求视为想诽谤他们一伙在历史上的声誉。可见自古以来,一帮稍微掌了几天权的人,随即就想钳制言论,甚至还想杜绝对自己身后的批评。王允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自己树敌面更多,难怪马日禅回到家里,私下对人说,王允为了私利而不顾国家修典大事,能够长久执政吗?
王允、吕布自以为诛杀董卓有大功,得意忘形起来。吕布劝王允杀尽董卓的部曲将领,王允认为那些人无罪,不同意。有人劝王允赦免董部将,王允又不干。请他让皇甫嵩整编董卓的部队,王允还是不同意。由于王允政策没有主心骨,使得谣言四起,董卓的旧部人心惶惶,认为难逃惩罚,他们觉得连蔡邕这样不过和董卓关系好一点的,都抓进了监狱,更不用说他们的下场了。六月,董卓旧部李催、郭汜、樊稠、李蒙率董卓旧部十余万包围长安,声言为董公报仇。吕布率领的原董卓部队里的蜀兵开城门迎接叛军,吕布仓惶逃离出城,王允被捕后被杀。随后的三年间,朝廷的大权被李催、郭汜、樊稠控制住,这伙军阀初时还能合作,继而由相互猜忌到交兵攻击,连绵不断的战火使得长安附近三辅地区的居民由董卓在时的数十万户减少到几十里路无人烟的荒凉状况。这个时候,在洛阳以东的平原上,袁绍、袁术、吕布、曹操、公孙瓒、张绣、刘表、刘备、孙权等新军阀之间相互争斗,东汉王朝的统治名存实亡,天下陷入二十五年的混乱中,一直到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阴谋、篡夺、兵乱,贯穿在整个前帝制时期,这一时期的两个强大王朝:两汉帝国和唐帝国也不例外。基本上,汉的问题是皇宫内的阴谋斗争更突出,而唐则更多的呈现出皇宫外争夺政权的斗争,尤其是军阀割据的争斗最为明显,所以司马光说唐之乱甚于汉。在前帝制时期,一般说来,只要王朝的元气还没有太损伤,这种拥兵篡位的行动都很难成功,例如东晋时期的王敦和桓温的“清君侧”行动都没有成功。对于董卓之乱来说,与其说是因为董卓的引兵控制汉室,把朝廷的章程完全搞乱,使得东汉最后归于灭亡,还不如说因为桓、灵时期的腐化和内乱导致了上层官僚机器的失效,以致中央政权的内斗必须要引入地方驻军来解决,而地方军队的介入高层斗争,必将使斗争更趋白热化,也使中央政权的权威更进一步消失,结果就会带来新的地方军阀的出现,造成军事争斗不已,从而常常带来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董卓之乱后几十年的分裂就是这个结果,西晋八王之乱后的北方十六国分裂,唐末五代分裂也是这个结果。
----宋王朝的建立,根除了“清君侧”军事篡夺政权的危害,以后,除了明初的“靖乱之役”以外,王朝都不再发生这样的事件,说明了帝国制度的完善化。因此,迄清以前,中国的改朝换代不再伴之以长时期的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标志着帝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董卓列传》。
2。司马彪,《续汉书》。
3。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灵帝》
4。洪迈,《容斋随笔。卷十。贼臣迁都》。
5。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72页。
6。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7。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8。袁宏,《后汉纪》。
9。于慎行,《读史漫录。东汉》。
10。陈寿,《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