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曹操领东郡的袁绍背景

1楼
吴歌 发表于:2006/3/29 21:51:03
作者:颜慕回 转贴自:琅邪中华文化论坛
引言:

初平二年曹操自河内袁绍麾下引兵入东郡击黑山,并于嗣后领东郡太守,在当日看来,这不过是关东众多割据事件中的一起,无足细说,而在著史者眼里,其作为史书中心人物曹操宰割州郡的起步,则可谓意义深远,《魏书 武帝记》述其始末如下:

“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拒之。绍又尝得一玉印,於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
二年春,绍、馥遂立虞为帝,虞终不敢当。
夏四月,卓还长安。
七月秋七月,袁绍胁韩馥,取冀州。
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反。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在此之前的背景是:初平元年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从三个方向逼近洛阳:袁绍在河内,进军方向是洛阳北的孟津小平津;张邈刘岱等在酸枣,进军方向是洛阳东的轘辕口;孔伷在洛阳东南的颖川,袁术在洛阳南方的南阳,但袁术不久即移师鲁阳,以孙坚领豫州刺史取代可能已经死去的孔伷,进军方向是洛阳东南的大谷口。曹操最初在酸枣附属于张邈,汴水大败后有感于自己的意见得不到酸枣诸将的采纳,重新募兵之后,没有回酸枣而是去河内加入了袁绍麾下。

《三国志》于详细列举曹操在河内袁绍麾下时与袁绍的种种冲突之后,叙入曹操引兵入东郡,虽然没有正面说曹操是不满袁绍因而谋求独立发展,但言下之意是如此则是无疑。
《三国志》的叙述,本于王沈《魏书》,王沈描述的袁曹冲突,较《三国志》更为严重,甚至说曹操此时已经有了要诛灭袁绍的想法[],对于是后的曹操下东郡,王沈也直指为不满袁绍因而图谋到黄河以南独立发展势力:

“信言於太祖曰:‘奸臣乘衅,荡覆王室,英雄奋节,天下乡应者,义也。今绍为盟主,因权专利,将自生乱,是复有一卓也。若抑之,则力不能制,祗以遘难,又何能济?且可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太祖善之。”

陈寿和王沈将初平二年曹操下东郡的描述为是袁曹交恶因而曹操率军脱离袁绍独立发展势力,史书的记载,大致如是。

由于袁绍后来与曹操争夺政权失败并被定义为汉朝乱臣贼子,后世史官对于曹操早年附从于袁绍的事实,做了很多掩饰,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对于初平二年袁曹交恶和曹操脱离袁绍到河南发展势力的记载,则未有怀疑者,历来引之为实录,然而今日考之史事,这种看法实有未达,兹述于后。

(一)曹操入东郡的袁绍背景

由于曹操是史书记载的中心人物,也是后世研究的重点,因而对于袁曹关系中的曹操一方的活动,历来知之甚悉,而对于另一方的袁绍的活动,则少有考察。这样的通弊是,对于袁曹关系的看法,往往容易流于偏信曹操方面的陈述,而不能得出正确的看法。初平二年曹操下东郡同时的袁绍活动,我们不妨循以下思路进行考察:

(1)在初平二年曹操由河内东下东郡时,袁绍在做什么?

回答是:袁绍也由河内东下了,袁绍在后来给汉帝的上书中是这样说的:“又黄巾十万焚烧青、兗,黑山、张杨蹈藉冀域。臣乃旋师,奉辞伐畔”。而高干及荀谌等威胁韩馥说的:“公孙瓚乘胜来南,而诸郡应之。袁车骑引军东向,其意未可量也。窃为将军危之”,也可印证当时袁绍军确实是离开河内前线,处在向东移动中。

(2)那么东下的袁绍军最终停在了哪里?

回答是:延津。《三国志 袁绍传》:“会卓西入关,绍还军延津”

(3)延津在哪?

回答:就在东郡。延津是黄河中段最重要的渡口之一,位置在东郡与河内魏郡的交界处,可参看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部分。

也就是说,在初平二年曹操从河内下东郡的同时,袁绍的移动路线,实际和曹操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史书所说的曹操渡河入东郡以脱离袁绍,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曹操是和袁绍一起进入东郡的。而以当时曹操在袁绍麾下这一点而言,这一行动显然也不可能是出自曹操意志的体现,而是袁绍意志的体现,曹操只是跟随袁绍东下的。

(二)曹操领东郡前后的军事活动

对于自己从河内前线东撤,袁绍后来向汉帝解释说:“又黄巾十万焚烧青兖,黑山张杨蹈籍冀域,臣乃旋师,奉辞伐叛”,这里说了两个理由,一个是兖州冀州的黄巾黑山农民军蜂起,使他不得不回师讨伐。另一个则是张杨和匈奴单于于夫罗叛盟,离开河内东下,他要从后追击,具体可见《三国志 张杨传》:“袁绍至河内,杨与绍合,复与匈奴单于於夫罗屯漳水。单于欲叛,绍、杨不从。单于执杨与俱去,绍使将麹义追击於鄴南,破之”。

以此对照《三国志 武帝纪》中记载的曹操活动:
“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反。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三年春,太祖军顿丘,毒等攻东武阳。太祖乃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毒闻之,弃武阳还。太祖要击眭固,又击匈奴於夫罗於内黄,皆大破之。”

这里所记载的曹操在领东郡前后的活动:攻破黑山于东武阳和攻破于夫罗于内黄,与袁绍所述自河内东下的目的相对照,真可谓合若符契,内黄在冀州魏郡,曹操作为兖州东郡太守,入魏郡作战,是受时为冀州牧的袁绍所指派无疑,《张杨传》所述袁绍使鞠义攻破张杨于邺南,与《武帝纪》所述曹操攻破于夫罗于内黄,可能即是同一件事。

东郡横跨黄河,河北部分的大小,大约只有河南部分的一半,而曹操军队在这段时间里的活动地区濮阳,顿丘,东武阳,内黄,却是以河北为主,顿丘,东武阳,内黄都在河北,只有濮阳在河南,东郡的郡治,原本就在濮阳,而曹操改治东武阳。这自然是因为袁绍主力在河北活动无疑,事实上史书记载的曹操领东郡期间的军事活动,都可考虑是否存在袁绍军队的参与。


(三)王匡事件

以上讨伐黑山和张杨的目的,只是书面上的原因,书面以下,还有袁绍所不能言的更重要目的,就是扩大私人势力,这一点倒是今人所熟知的,不过今人往往只注意到袁绍的劫夺冀州,对于曹操领东郡的背景失于考察,因而忽视了袁绍势力在兖州的扩展。

前面已经说到,东郡是横跨黄河的一个跳板,连接着黄河以北的冀州和黄河以南的兖州,从冀州南出争中原,就要走东郡境内的黄河中段的两大渡口:延津和白马津,后来袁绍攻打曹操,就是从这里过来的,众所周知,袁绍的整体战略,是要“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曹操入主东郡,就是为南向争天下埋下的伏笔。

跟曹操情形类似的是鲍信,鲍信也是弃职回家参加讨董的官员,在讨董联军成立时领了一个将军衔,没有真正的根据地,汴水之败后,去河内投靠了袁绍,并在初平二年随袁绍东下,最终被袁绍安插到了黄河下游冀州向兖州的另一个跳板:济北国[]。一年后黄巾入兖州,刺史刘岱战死,鲍信等拥曹操为兖州牧,并由袁绍上书推举,这是初平二年事件的后续情节。

初平二年,以曹操领东郡和鲍信领济北为表现,袁绍势力正在伸入兖州,而王匡事件,就在这种情势下发生的。

王匡原为河内太守,在联军讨董时,受袁绍指挥作为联军前锋进驻小平津,被董卓大败,士卒离散,只好回家乡兖州泰山郡重新募兵:

“收集劲勇得数千人,欲与张邈合。匡先杀执金吾胡母班。班亲属不胜愤怒,与太祖并势,共杀匡。”(谢承《后汉书》)

王匡是先于袁绍回兖州募兵,还是随袁绍一起东下兖州的,王匡为什么不回袁绍麾下而转投张邈,史所不明,我倾向于是后者,这两点是无关大节的,我关注的是王匡被曹操承袁绍意思攻杀,这一事所凸现的袁绍势力伸入兖州后与张邈的摩插。

张邈是讨董联军的发起者,也是联军兖州方面的实际负责人,在兖州有相当声望,王匡不去投靠其他人而去投靠张邈,这应该是重要的原因,然而王匡终于因此不能见容于袁绍而被曹操攻杀,这是张邈所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三国志 张邈传》所记载的袁绍使曹操杀张邈一节,应该也是发生在这段时期:“袁绍既为盟主,有骄矜色,邈正议责绍。绍使太祖杀邈,太祖不听,责绍曰:‘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史书说袁绍要曹操杀张邈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张邈批评他有骄矜之色,以张邈的地位和他与袁绍的私人关系而言,这是难以想象的,真实的情况,只能是和王匡相关。

张邈,曹操,袁绍从少年时代起已经是奔走之友,有深厚的情谊,夹在袁绍张邈之间的曹操,地位是比较尴尬的,局势迫使他在两个朋友之间作出一个抉择,从政治站位来说,他站在袁绍一方,然而从私人情谊出发,他却不愿意与张邈决绝,所以他可以攻杀王匡,却终究拒绝了对张邈下手。

这种私人情谊能抗拒政治利益多久?在张邈的脑海中,这是一个盘旋不去的问题,兴平元年,王匡事件再次发生,吕布脱离袁绍麾下,经过兖州时与张邈握手订交,袁绍听说后极为怨恨。此时张邈选择了先下手为强,乘曹操东征徐州时夺取了曹操的兖州根据地,于是两人终成不共戴天之势。这种结果,大约是初平二年的曹操所始料未及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0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23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