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退休干部研究论证:《西游记》发源巩义慈云寺?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4目)
来源:郑州晚报
·退休干部研究论证:《西游记》与巩义慈云寺的自然山水和民间传说惊人地相似。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巩义进行考察
慈云寺内一个明代碑帖上刻着《青龙山慈云禅寺五十三蜂圣境之图》,记载了五十三峰的情况
核心提示
昨日,60多名研究《西游记》的海内外专家和学者齐聚巩义市大峪沟镇的慈云寺参观考察,试图在这里寻找“唐信西天取经”的足迹。组织者告诉记者,巩义一个名叫宋殿兴的《西游记》迷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他经过多年考证,得出《西游记》就是吴承恩取材于慈云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民间传说创作出来的结论。慈云寺在巩义的深山沟里,吴承恩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淮安,他们之间有何联系呢?
碑刻记载玄奘在此“开演大法”
宋殿兴是巩义市大峪沟镇一位普通退休干部,自幼痴迷于《西游记》。为研究《西游记》,宋殿兴走遍了慈云寺附近的山山水水。他发现,《西游记》中的很多地名和当地有很多相似之处,就连故事情节与当地的传说也几乎一样。慈云寺内的一个明代碑帖上刻着《青龙山慈云禅寺五十三峰圣境之图》记载有五十三峰的情况,《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记载有善财童子为求佛法参拜佛界53位高峰人物,经受53次磨难成佛的故事。而慈云寺附近就有五十三峰。宋殿兴认为这可能是《西游记》中写唐信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早的蓝本。
慈云寺离唐僧故里洛阳缑氏(今巩义和偃师交界)很近,巩义有名的石窟寺曾经是唐僧最早出家的地方。建于东汉的慈云寺,唐、宋期间最为兴盛,曾被封为“中原第一禅寺”。唐玄奘自印度取经回来后,曾奉旨重修慈云寺,使其声名大震。史上曾有这样的记载:现存明景泰元年(145O年)慈云寺碑记:“大黑龙王时护法,后三藏法师于此开演大法,广渡群迷。”大明天顺四年(1480年)慈云寺碑记:“至于唐三藏禅师,奉教重修庄严宝地。”宋殿兴认为这证明了唐僧曾经在慈云寺讲经,“唐僧取经回来后,在讲经之余,把去天竺国拜佛求经的奇遇讲给众僧听,代代相传,慈云寺就成了唐僧取经情况的主要来源。”
自然山水《西游记》有相同地名
不仅有碑刻记载,慈云寺周围的自然环境与《西游记》中的情节也有相似之处。比如慈云寺周围的五十三蜂、黑风洞、悟空出世的天门大佛、黄风岭、天梯峰等自然景观,就流传着慈云寺的创建人摩腾、竺法兰二祖在这里降伏狮子精、蜘蛛精、老象精、蜈蚣精的故事。巩义边界的五指岭,山峰上立着大小形状各异的5个石柱,壮如五指,故日“五指岭”。《西游记》中这样写道:“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作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
民问传说故事情节极其相似
宋殿兴熟读《西游记》后发现,书中描写的通天河浊浪翻滚就像身边的黄河;民间传说的渔民女儿宓妃投河拯救百姓的故事,与《西游记》中通天河边陈家庄百姓受害的情景相似。宋殿兴在书中依据自然环境和民间传说写了诸如五行山下压悟空、蛇盘山、昂日星官降伏蝎子精、蜘蛛精、玉兔引路等近3O个和《西游记》中极其相似的故事。其中一个写道:从前洛河岸边,有一位渔民的女儿叫宓妃,长得美丽动人,勤劳善良。不料洛河里出了一个水怪,经常兴风作浪,残害百姓。每年百姓都要送给他一个善男、一个童女,要不就发大水、淹庄田。水怪声称,只要宓妃嫁给他,便不再作恶。宓妃为了拯救百姓,答应了水怪的要求,洛河两岸从此风平浪静了。两岸人民为纪念宓妃,在岸边的刘村盖了一座“洛河娘娘庙”,被尊为“洛河女神”。
《西游记》中有老鳖驮着唐信师徒过河的情节,慈云寺也有一个传说和书中相印。传说在慈云寺的龙虎关里边,有一段河特别幽静,那里有—个龙潭,潭里有一只狮子般的白毛大老鳖。一年夏天,一个农夫老远看见潭里波浪翻滚。为了看个究竟,农夫跑到龙潭边,但什么也没有看见。农夫跑得浑身是汗,就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洗脸。谁知道还没站稳,就感到这块大石头在动,他差点掉入潭中。原来那块大石头是老鳖盖。老鳖觉着盖上有人,就潜入水中。这只大老鳖原是河蚌精白衣仙姑的先行宫。一次让它出水探察有无动静,老鳖竟没有发现树后边藏着一个人。结果泄露了天机,在这里被白衣仙姑斩首。据说现在潭边的红石头就是当时老鳖的血染红的。当地还有一句民谣:“一鳖杀了八担血,没有见过光听说。”
慈云寺还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慈云寺的创建人摩腾、竺法兰二祖在山峰上坐禅谈经的“二老谈经”,降伏诸妖的“二祖降魔峰”,还有安葬二老的“祖林”、唐僧拜出的“天门大佛”、小白龙化龙成马的“化龙池”等。
研究资料吴承恩到过慈云寺
宋殿兴对自己的发现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他对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发现,《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曾经到过这里。朱殿兴说,在《西游记》问世之前,就有一些写唐僧取经故事的小说,但都不尽详细,或杂乱无章,而吴要写好这个小说,肯定要到唐僧故里和唐僧取经回来开演大法的慈云寺追根求源。慈云寺代代相传的故事就成了小说最早的素材。为此,宋殿兴写了3O章考证文章后,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慈云寺就是《西游记》最早的源头,《西游记》里发生的故事在这里几乎都可以找到。
专家观点巩义民间艺人参与创作《西游记》?
宋殿兴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提出后,引起国内许多研究《西游记》专家学者的兴趣。本来,这一届“《西游记》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要在巩义的慈云寺召开,因会务问题作罢。但会议在开封开幕后,与会的6O多名代表还是抽出了两天时间来到慈云寺参观。
昨日上午,一行人到达慈云寺后,对宋殿兴提出的观点仔细进行了察看。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会长杨兆清博士说,宋殿兴提出的当地民间传说和自然环境确实和《西游记》中的场景相像。他的价值在于提出了吴承恩曾经在这个地方进行调查研究,而后根据民间传说写成小说。如果能考证出吴承恩在这儿生活过,或者是来过,哪怕是一天最直接的证据,这个观点就会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因为长期以来,吴承恩到底怎么写的《西游记》一直在学术界争论不休。
河南大学研究明清文学的曹炳建教授说,宋殿兴所说的民间传说和《西游记》很相似,但《西游记》之前,就有有关唐僧取经的故事流传,这些民间故事到底是在《西游记》之前,还是在之后流传开的,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曹炳建说,从流传的故事来看,不排除巩义的民问艺人参与了《西游记》的创作。
晚报记者陈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