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游学十年的北大边缘人

1楼
梨花雨 发表于:2006/3/16 23:50:55
游学十年的北大边缘人
——记青年学者、中国家谱文化论坛总策划柳哲



到今年的3月份,柳哲来北京就整整十年了。十年前,他只是生长在浙江金华农村的一名普通青年,揣了父母给他结婚用的3000元钱只身来北大中文系进修;而如今,柳哲在许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上已经小有名气,有一系列的头衔可以为证:曹聚仁研究专家、姓氏文化研究专家,北大游学代言人,北大边缘人……
北大东门外吉永庄内的一栋平房,是柳哲和家人现在在北京的住处,一共三十平米,住着他和爱人,以及一双儿女。房子外间是客厅兼书房,在那里,记者采访了这位北漂十年的“边缘人”。

寻找归属与认同
1996年3月14日早晨,柳哲在北大中文系办理了一门课程的旁听手续,从此,开始了常年在北大旁听的生活。
2001年他提出的“北大边缘人”的概念,在为众多媒体传播之后,成为对一个特殊群体的专用称呼。他们没有北大的学籍或户口,但向往北大,并在此旁听、进修、游学或者考研。柳哲认为,“边缘”在这里是中性的客观描述,并无褒贬,但是他也承认,这个概念最初来自于一种“在酸楚和寒心的情绪下的自我界定”。当时,柳哲觉得自己生活、学习都在北大,却又不是“真正”的属于北大,那么,自己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思索中,柳哲得到了“边缘人”这个答案。
也正是关于“北大边缘人”的讨论,让他一下子成了媒体关注的边缘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初来北大时的艰辛故事也相继见报。拮据的经济状况,频繁的搬家,简单的饭菜,半工半读的忙碌和疲惫……大凡漂泊异乡求学的贫苦青年,生活都是此种光景。如今回忆起来,精神上的压力最让柳哲难以释怀。
当时因为频繁的搬家,柳哲没有固定的通讯地址,很不方便。他在北大出版社兼职工作时,用过那里的信箱,后来离开出版社,又托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一位老乡转信。最后,在当时的中文系主任费振刚的帮助下,在中文系有了一个固定的信箱,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邮箱被取消了。不得已,柳哲又千方百计在校刊获得了一个联络地址。
有一次,一封寄到柳哲中文系信箱的信件被写上“查无此人”而退回到总收发室,幸而又转到了校刊的联络处,柳哲才知道有这么回事。他说,当时心情十分沉重,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明明知道有柳哲这个人,却说“查无此人”,这让他再一次痛心的怀疑自己在北大的定位,“几乎流泪”。尊重和鼓励,是处于边缘人心态下的柳哲最渴望的。
有朋友对他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柳哲想,北大也同样不相信眼泪,他需要的是实力。更何况,虽然有这些艰难,但他得到的帮助比遇到的困难要多得多,不然,又怎么可能坚持到今天?从办饭卡到办借书证,柳哲都得到了北大老师和朋友的帮助。有趣的是,他说出的那一串感谢的名单中,大部分都是籍贯浙江的老乡。
当然,物质的支持同时就是精神的支持,而单纯的精神支持也是柳哲十分珍视的。北大有很多名师大家,柳哲最为津津乐道的便是与大师们的交往故事,一个关于精神家园的美丽梦幻在与学界名流们的机缘相遇的点滴故事中变得真实。柳哲想要寻找的就是一种认同,他认同北大精神,也想得到来自北大的认同。如果这种认同来自于权威的认可,那自然是最令人兴奋和憧憬的。张岱年先生就是柳哲最为频繁说起的老先生。
96年刚到北大不久,柳哲在校内一家商店买东西,恰巧张先生也在那里。张先生想买复写纸,可店里没有。柳哲当时并不认识张先生,但确定他是北大的老教授,也因为一点想要结识老师的私心,柳哲主动上前提出帮张先生去别处买,再给他送到家里去。张先生同意了。后来,柳哲买到了复写纸,按张先生留下的地址送了去。张先生要付他钱,柳哲不收,先生执意要给,柳哲便说,先生若是能送他一本书最好了。张先生也就欣然送了柳哲一本自选集。从那以后,张先生在校内的讲座,柳哲都去听,后来,柳哲在98年举办纪念曹聚仁的活动、2001年策划“北大边缘人”活动、收集相关资料文章以及后来参与组织《柳贯诗文集》编辑时都邀请张先生题词,张先生都一一答应了。98年4月23日张先生在给柳哲的信中说“曹聚仁先生是值得纪念的。遵嘱写了两句题辞,今寄上。”张先生为纪念曹聚仁先生的题词为:“博学贯通古今,直言垂范;坚持爱国之志,晚节可风。”张先生的平易风范让柳哲很感动,“真的非常感谢张老师”。
至今,柳哲书桌前的墙上,还挂着张岱年先生2001年4月28日获悉柳哲想编一本“北大边缘人”相关书籍时赠他的题词:“追求真理,振兴中华”。柳哲说,“来北京不仅仅是为个人,为个人也吃不了那么多苦,老先生的希望和鞭策的确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从学者之梦到“儒商”之路
柳哲89年高考落榜,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也有些厌考的情绪,所以放弃了补习,想到社会中做另一种学习。其后五年,他曾担任过语文代课教师、国庆村团总支书记、横溪镇文化宫专职管理员、浦江县曹聚仁资料馆筹办负责人等,并于92年当选为第二届共青团金华市委委员,他自己概括说,就是“在农村从事教育、青年和乡土文化研究工作”。
那时,他就对研究家族姓氏文化有了兴趣,开始在村里搜集柳姓家谱。柳哲很兴奋的介绍说,家谱内容非常丰富,看家谱就能够了解自己的祖宗是什么样的人。并且说,家谱是中国的传统三宝之一:国家范围上说是国史;地方上是地方志;家族内就是家谱。所以,读家谱也是学历史、学传统的一条路径。
92年12月2日是元代著名学者柳贯逝世650周年,柳哲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样一个契机,和村里人提出要筹备纪念活动,并得到支持。他们组织召开了纪念会,并且重修了柳贯的坟墓和纪念馆,并成立了研究小组,编修了《蜀山柳氏宗谱》。从那时起就酝酿编纂的《柳贯诗文集》也于2004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策划和组织能力由此可见一斑,而这只是个开始。
柳哲在来京前在家乡还组织建立起了“曹聚仁资料馆”,那是1995年5月17日。在众多采访中,柳哲都会提到一本书——《我与我的世界》,作者是同为浙江金华人士的曹聚仁先生。柳哲说,高中时读到的这本书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和对生活的理想,也引起了他研究曹聚仁的兴趣,想要当个学者。
在筹建曹聚仁资料馆的过程中,柳哲愈加觉得自己能力和学识的局限,研究时感到力不从心。同时,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他在招工、提干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他认为不是自己缺乏实践能力,而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恰好,在柳哲向全国各大学术机构以及各高校中文系广发信函,征集有关曹聚仁的资料的过程中,结识了北大中文系张兴根老师,张老师鼓励他来北大进修。于是,1996年,柳哲辞去了一手创办的曹聚仁资料馆的工作,来到北京。
不过因为捉襟见肘的积蓄所限,柳哲没有成为正式的进修生,他只办了一门课的旁听手续,而其他的课程都是纯粹的不拿成绩的旁听。并且结合在北大所学,继续他的两项事业兴趣的方向:曹聚仁研究和姓氏文化研究。
1996年6月6日,柳哲在北京倡议成立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不过后来因为实力与精力不够,暂时搁浅。1998年3月他开始在北京独立策划筹备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曹聚仁研究会。1999年又与曹聚仁胞弟曹艺共同发起修复故乡浙江兰溪的曹聚仁故居,募集资金15万元,捐赠给家乡政府。2000年6月与曹聚仁胞弟曹艺一道协助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曹聚仁文库”。2001年参与策划了“北大博士生文化节”,2002年7月23日策划举办了“纪念爱国人士曹聚仁逝世30周年全国巡回展”,先后在杭州、北京展出。
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柳哲在这样一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远离了最初要当学者的梦想,立志要做个儒商,在文化产业方面做出一番事业。他开始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之前之旁听文史哲课程和讲座的柳哲,也开始出现在经济、管理类的课堂上。同时,他也在外面的企业打工兼职,既挣生活费用,又长社会经验,策划项目成了他专长的方向。而且,他也学会了使用互联网。
2003年,山西“柳宗元后裔聚居地”柳氏民居的一位老板在网上看到柳哲的相关文章,很感兴趣,就联系了他,请他帮忙策划了“柳宗元文化节”。其后,柳哲开始致力于家族文化的方向,但他并没有放弃曹聚仁的研究,“只是暂时搁一搁,精力有限,不能同时什么都做。”
2005年,柳哲又参与策划组织了柳公权逝世1140周年纪念活动,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纪念活动,他自己认为这些活动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2005年6月26日是曹聚仁诞辰105周年纪念日,为此他自费创办了曹聚仁纪念室。7月,柳哲在中国博客网发表一篇《中国家谱文化复兴宣言》。8月,柳哲在自己的住所筹办了首次唐宋八大家宗亲代表见面会,商谈今后关于开展唐宋八大家系列宗亲联谊活动。今年春节前后,他今年春节前后,他与山东鲁东大学副校长柳新华合作编著的《柳氏名门》一书也即将由泰山出版社出版。
柳哲回首自己十年来的历程,认为,在曲折的探索中,他已经逐渐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当代致力于复兴家谱、家族文化。柳哲把这当作是他的“文化事业”,并热情洋溢地宣称“家族文化毫无疑问是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在他的简历上,记者看到,柳哲现任北京寻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家谱网站总策划、北京东方文化馆馆员、杭州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北京联络站主任等职。其中,在北京寻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家谱网站的任职是他目前的主要工作。
去年5月,他结识了中国家谱网的老总江源先生,据柳哲说,这位老总个人收藏了四万多册家谱。家谱网邀请他去浙江工作,柳哲婉拒了,他想留在北京,在商量之后,家谱网在北京注册成立了北京寻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柳哲是股东,担任该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策划项目,搞宣传,联络关系。最近他正在抓紧筹备中国家谱文化论坛。
记者询问家谱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究竟何在,柳哲认为,“复兴家谱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宝”,以他曾经策划组织过的柳氏家族名人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为例,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柳氏文化,将柳下惠的和平思想、亲民作风、务实精神和道德情操古为今用,并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甚至为世界的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且,他认为这些活动可以达到互利的效果,通过家族名人,打造地方旅游资源,提升文化品位,又有经济利益,何乐而不为?
柳哲一再强调,搞家谱不是搞封建的拉帮结派,是对传统文化有益的作为。“炎黄子孙血脉相连,万姓归宗,有这样的需要。”他自豪的介绍说,在浙江,家谱很兴盛,他们公司就受托帮好多人编修家谱。
已经有媒体评价,柳哲和他的同道催生了一种“姓氏经济”的诞生。
2楼
梨花雨 发表于:2006/3/16 23:51:26
现在的生活
2001年,柳哲与妻子雨心完婚,2002年,女儿出生。今年1月9日,儿子也出生了。原来柳哲还是农村户口,家里第一胎如果是女儿,就可以再生第二个。
柳哲给女儿起名柳京慧,儿子起名柳祖和。柳京慧,前两个字谐音“留京”,是柳哲和妻子对全家的希望,希望留在北京发展,“慧”字就是取“智慧”的意思。事实上,柳哲原名柳遵喜,他为自己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哲”可以解释为“智慧”和“有智慧的人”。“哲”、“慧”是柳哲在北京多年所追求的目标,做个有学问、有智慧的人,对女儿自然也期望如此。而儿子“祖和”的名字则取自“和圣柳下惠”,儿子的辈份正好是“祖”字辈,柳哲又自认是柳下惠的后裔,“祖和”,既是追根溯源,也是对传统文化和谐理念的继承,同时也与柳哲最敬仰、被周恩来总理评价为“爱国人士”的曹聚仁晚年所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是一致的。
现在的柳哲在北京寻根网络科技公司虽然有了固定的收入,但每月房租要1400元,女儿在北大幼儿园一个月也要花费1100元,加上日常的开销,经济上并不宽裕。头脑灵活的他,还有另一条收入来源: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在博客网上,柳哲注册了一个北大清华新闻线索的博客。
柳哲认为自己的这一举动是值得宣传的,“大家都应该有新闻意识”。他说,自己通过提供新闻线索,“抑恶扬善“,既可以赚一点钱,也帮助了一些人。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交游圈子,提供了许多“边缘人”的新闻线索,有搞收藏的,也有搞艺术的,同时,他也为弱势群体的遭遇而呼号,关注一些不公待遇的问题。另一方面,记者也发现,在他提供的一百条线索中,有十八条都是关于他自己的家谱研究与曹聚仁研究的信息,还有一条是“‘北大边缘人’创办北大清华新闻线索博客长期为海内外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柳哲现在已经不太经常在北大听课了,“事务繁忙,空余时间太少。”不过,他表示,愿意做永远的“北大边缘人”,既进得了北大,也出得了北大,学以致用,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虽然当初来到北京,也是想要取得文凭的,但因为自考费用太高,考研又需要本科文凭,自己外语基础差等等原因没有拿到文凭,但现在自己已经看得很开了,学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际能力。柳哲坦言,他觉得自己的组织能力很强,适合从政,但现在显然没有这样的机会,而且,他也很为自己找到的事业道路而自豪,既能搞自己喜欢的家族文化,又能够做成产业、获得利益,“儒商”的梦想似乎不再遥远。
今年春节,柳哲也不回老家过年了,妻子儿女都在身边。采访的两个小时中,他接了三个电话,全是工作上的事情。忙忙碌碌的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看起来,柳哲的心情还不错。

燕园寻梦不了情
——纪念北大游学十周年
柳哲
题记
今年3月14日,是笔者到北大游学10周年的日子。本来想举办一次聚会来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因为特殊的原因,笔者无法来安排这一活动,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在今年3月1日,由笔者与夫人雨心携抗战义务宣传员厉德进,爱心人网站创办人张志明,知名词作家、诗人、记者林凤,丁霏水木工作室主持、青年诗人丁霏,青年女诗人邓玉青以及柳建忠、孔繁英、孙宇擎、应海燕等社会各界人士与北大边缘人共同发起组建“北大边缘人爱心大家庭”,倡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争创“爱心家庭”活动,旨在“互助互爱,无私奉献,追求真理,振兴中华”,以发扬北大精神,传播爱心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大同世界,也算是笔者到北大游学10周年的新举措。
我们非常欢迎所有的爱心人士和爱心家庭参与到我们的“爱心大家庭”中来,也欢迎海内外媒体关注该项活动。
另外,笔者将在3月14日前后推出一组游学北大的文字,作为纪念。

朗润园:不能消逝的燕园风景
柳哲

最近一段时间,北大未名湖北岸的朗润园、镜春园、全斋的即将被拆迁整改,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
笔者于1996年3月14日到北大中文系进修至今,已经在北大生活、学习了差不多10周年,自然也有不少的感慨。
10年来,笔者对于北大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一山一水,一人一物,都无不浸染了个人的感情。
我与未名居

未名居,未名湖畔朗润园中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为笔者于2003年4月至12月在北大未名湖畔朗润园的寒舍。未名乃为“没有成名”、“未名湖”与“不要虚名”的三重含义。
笔者在北大10年,居住的地方有十多处,笔者有一个爱好,都要为自己的每一住处取个雅号,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情感。先后有静心斋、爱庐、一隅居、清风阁、一柳居、负重居、归鸦居、万柳居、未名居、寻根居等。
笔者在北大初始的几年中,未名湖与其北边的朗润园、镜春园的诱人的景色,笔者每每来到此地,无不留连忘返。当时笔者最大的梦想,希望与未名湖为邻居住,在其北边的那排排平房中能找到一间小房,甚至一个床位安身,便是自己最大的愿望和最大的幸福了。记得笔者多次在这些平房中挨家挨户的寻找房子,最后还是落了空,由于这里房源紧张未能找到合适的房子。
但在2003年的3月26日的未名湖诗会上,笔者认识了同是“北大边缘人“的昨夜先生。他正在负责《青年时代》北京编辑部的工作。他邀请笔者担任该杂志的高校部主任。当时《青年时代》编辑部就设在北大未名湖北岸的朗润园175号。因此笔者在工作之余,晚上就留宿在办公室,来实现自己在未名湖畔居住的宿愿。
当时笔者写了两句自勉的话“人生在未名湖畔起步,创业从博雅塔下开始”,可见未名湖给予笔者的良好心态和心情。这一年的4、5月份,我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非典”灾难,而笔者在这段时间却在未名湖畔度过了相对平静的生活,通过互联网继续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段时期笔者完成了《凤凰》杂志关于“北大游学生”的专题的约稿,也享受着与家人在未名湖畔的散步休闲、品茗读书的时光。
“非典”之后,笔者因故离开了《青年时代》杂志。不想放弃享受北大未名湖的美景与情调,笔者继续在朗润园177号的大院里租下了一间只有10平方不到的小屋,仍美其名曰“未名居”(实为朗润居)。该房子在大院的最里头,门口有三四平米的小天井,正好是笔者养花种草的好地方。陋室虽小,也很僻静,是读书的好地方,来此谈心的朋友也还不少。
笔者现在的居所比原来已经大了好几倍,但“未名居”仍是笔者非常留恋的“故居”。这次朗润园整改,也不知道这间“未名居”能否留存下来?它将是笔者永远的“故人”。
据房东陈老太介绍,这里原来是燕京大学外籍教授文德所居住,解放后由闻一多之弟闻家驷教授居住。1967年,陈老太一家搬进来居住,一住就是近40年。
笔者以为这个院子的古民居极有可能能够保留下来,但那些违章建筑应该被拆除,这里将会再现昔日古园的风光。
我与季羡林
笔者每每走过朗润园13公寓季老的住处前,就会油然而生敬意。因为笔者知道,这里住着一位“国宝级”的文化大师,虽曾历经风雨,他却是黄山峭壁上挺立的“黄山松”,越是风吹雨打,越是遒劲挺拔。
季老是朗润园湖中的一朵莲花,在一片碧绿的莲叶衬托下,一枝独秀,光彩照人。他是我们年轻学子心中的一盏明灯,他的博学,他的勤勉,他的平易,他的良知,无不指引着我们年轻人的方向。
  我看过季老的《留德十年》、《牛棚杂忆》以及系列描写和回忆北大的散文,都有很深的印象。读他的散文,我们可以读出他的真性情,他的散文好像山中的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无比舒畅。特别是他很有规律的作息生活,是我们许多年轻人做不到的。早睡早起的习惯很好,这也许是他能够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清晨的空气最清新,多少人还在睡梦中,季老在朗润园住所中已经挥笔书写他的生活,他的感受,他的心声,在他的书房里不知产生了多少优美感人的散文,多少真知灼见的学术著作。    
记得,在北大最初见到季老,好像是在96年的一个读书文化节的开幕式上,后来就经常在北大聆听季老的讲座。凡是有季老的讲座,笔者总是争取去听讲,他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对我印象很深,他认为东方文化优于西方文化,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东方文化在以后要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是很有可能的。
  西方文化的弊端现在已经很明显,如果不用东方“和文化”与“天人合一”的思想去引导,人类很可能将遭遇重大的人为灾难。曾经有不少人误解理解他的观点,对他有所批评,我觉得是没有道理的,他们没有全面了解您思想的全面。东方文化优于西方文化,就不等于否定西方文化的一切文明,更何况东方文化是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化。
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季老,他曾对曹聚仁研究纪念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笔者在98年3月开始筹办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曾冒昧到朗润园季老家中登门求教,请季老为纪念曹聚仁先生题词,他欣然答应。不久,他的题词通过他的秘书李女士转交给我,笔者真是非常感激。那时笔者个人经费紧张,登门拜访没带一点水果,而他仍然那样的热情支持我。记得他的题词时间是1998年6月28日,题词写到:“聚仁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朋友,著作等身,在中国文坛上功不唐捐,中国学人会永远怀念他。”
  因为有季老和程思远先生、夏衍先生、张岱年先生、曹艺先生等的题词支持,才鼓励我10多年来坚持曹聚仁研究纪念事业从未间断。
  今年6月26日是曹聚仁诞辰105周年纪念日,我撰写了《曹聚仁的“三不朽“》等文章作为纪念,在这一天我因陋就简在住处创办了“曹聚仁纪念室”,以宣传曹聚仁的学术成果和爱国精神。
  传道授业解惑,不论出身,唯传播知识和真理为第一要务,这正是北大的优良传统之一。蔡元培如此,胡适鲁迅李大钊陈独秀如此,张岱年先生季老也是如此,这是北大人的庆幸,也是中国人的庆幸。

我与朗润园
在季羡林的散文中,对于未名湖、朗润园有非常精彩的描述。笔者刚到北大的前几年,也确实领略了这里湖光山色的美景。
这里杨柳依依,湖水粼粼,鸟语话香,碧波荡漾。几年前,笔者常常与同学好友在朗润园、镜春园的湖边散步,这里空气清新,荷花飘香,人到此间,仿佛到了世外桃园,忘情世外。
今天的朗润园,这里虽然没有了清代古园的雅致和整洁,但仍然别有风味。这里的旧房子,基本上是古色古香,解放前多为燕京大学的教授名家的住所。解放后这里成为北大的校园,也多为北大名家名教授的宿舍。后来北大新建了不少北大教授住宅区中关园、蔚秀园、燕东园、燕北园等,北大名家名教授也就先后乔迁新居,这里成为北大后勤的干部和学校工友的住所。
8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的好学之士,都纷纷选择来北大游学。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考研、出国留学、自考成风,来北大游学的“北大边缘人”就越来越多。北大的校舍本来就紧张,来北大学习的校外人士不计其数,朗润园以及北大附近周边地区的房源极其紧张,房价也猛增。这里一个床位就高达300元左右。由于这里就在未名湖畔,学习、生活都很方便,风景秀丽,人文景观比比皆是,这里成了北大游学者的首选之地。
笔者在初到北大的头几年,就梦想能够到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在2003年4月份,笔者终于梦想成真。在朗润园我曾结识了季羡林、金克木、周辅成等著名学者,也结识了北大原党委书记王学珍等浙江贤达。
2003年4月以来,笔者与朗润园长达半年多的亲密接触,是一段非常难忘的日子。当时,笔者先是住在朗润园175号,后住在177号院。房东陈先生与陈老太住在这里已经将近40年。陈老太,70多岁,笑面迎人,非常慈祥,大家都喜欢,不与一般的房东那么冷冰冰的。
朗润园177号门口是20多米的一段花径,一到春夏,花香扑面,绿意迎人,难得的幽静,空气清新,真是过日子的好地方。
我们那个院子,房东为了多挣钱,盖了不少平房,一进去显然有些乱,但对于求学的游子来说,这里还是比较适宜的。笔者在这里认识的朋友有考研的、进修的、写作的、打工的、创业的等等,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事业的发展,我们住到了一起。
朗润园的这次拆迁,可能是部分拆迁与整改,基本保留原来的古建筑。将那些住户私自搭建的房子拆除,笔者以为有必要的。但可能会苦了以后来北大游学的朋友,将不再拥有与朗润园亲密接触的机会,浪漫与激情将成为我们这批“北大边缘人”的永恒财富。
最近又传来好消息,北大将国际投标改善北大未名湖以北地区的水系。朗润园、镜春园一带的湖水已经干涸了数年,笔者每每经过此地,都会感到无比的心痛。由于湖水干涸,这里湖光山色风光不再,已经不见季羡林栽种的“季荷”,季老近年也因年迈住进医院而几乎不能回到的他的“朗润居”。笔者在去年曾呼吁改善北大水系,为此《竞报》曾作报道。
笔者在《新京报》看到季老支持北大整改朗润园、镜春园和全斋,希望早日看到朗润园真正“朗润”起来,非常欣慰,这也正是朗润园“过客”的笔者的心声。
3楼
我来看看 发表于:2008/3/16 15:30:10
创鸿软件目前支持4600家国内分类信息港的信息发布功能,600家的搜索引擎登陆,800家的黄页登陆,并且包括46000个各个类别的可发布商务信息的综合网站信息广播功能,成功率无可比拟;QQ138009818
推广软件
群发软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0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244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