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灌水]汶川:撼动了中国心

1楼
haocnric 发表于:2008/11/20 23:23:22
汶川:撼动了中国心



   汶川:撼动了中国心
   文/江南雪儿
  
   时间
  
   时间,被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全中国,屏住了呼吸。
   从这一刻起,往推动的每个时间,都是以此为缺口,以此为标志,时间,被中国人定义为:距离汶川地震时间。时间的锋刃在中国人心上游走,全民疼痛,举国揪心。
   在时间的容器里,盛满了关切、心碎、牵挂和良知。时间,不再是花前月下的窃窃私语;不再是老人倚着墙角观看日落的光线;不再是麻将桌上洗牌的哗啦声;不再是对股市行情起伏宕的眼神。
   时间在这一刻被锁定,锁定在中国四川因地震而遭受灾害的伤口上,这个伤口的名字叫汶川。汶川的骨骼被7.8级的地震震裂,阵痛牵连巴蜀、陇南、辐射中国和世界。
   把时间的缰绳勒紧,向时间的密度挺进,挖掘生存极限,开掘希望奇迹。时间,被党和国家的统帅、被人民的总理、被人民子弟兵、被衣天使、被普天下涌动一腔热血的炎黄赤子一起,牢牢抓紧,毫不放松。
  
   滴答滴答的分针秒针,行走在先遣部队的急行军步履上、行走在前沿记者的现场报道中、行走在各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援助节奏中、行走在汶川、北川、绵阳、都江堰、油江、平武、什邡、彭州、文县等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自救和施救的坚持中……
   天降暴雨、天在雷鸣;地在余震、山在泥石流。中国的心凝结成一团血气。我看见,有激荡的热血在澎湃,有满腔的关爱在行动。
   所有的生命都是我们自身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活着,而我祖国的亲人在倒下,岂能无动于衷,坐以待毙?
   灾难尖锐犀利,从不绕道而行。摊开在课桌上的考题、掩埋在废墟上无人认领的书包、一片残破的城市建筑群、被震碎的剑南春酒坛、波浪形的大楼、翻倒的汽车、被扭成麻花状的山路,都是灾难威力的印迹。
   不容感慨,无需流泪,将时间种植到最需要的地方。拯救生命,刻不容缓。党的领袖发出了“竭尽全力”的号召。人民的总理发出了“是人民养育了你们”的声音。这是在时间盲点上指明了方向,这是当代领导集体“民本思想”执政理念的彰显,给历史中的这一刻时间灌注了内涵和意蕴——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与时间赛跑,抢在时间的最前端,将从废墟深处伸出的一双双热手,紧紧抓住,绝不放松!
  血
  
   受到毁灭性震荡的汶川很痛,汶川需要救助、安置;汶川需要站立、挺起;汶川需要物资、食品、营救和防疫。
   汶川,汶川……
   汶川在流血,受伤的汶川急迫需要血,血是生命的营养,血是意志的动脉。血,滚烫的、鲜活的、圣洁的、赤诚的中国人的血,源源不断而来,犹如黄河一般浓、泰山一般重、长城一般长。
   我为那些排着长队在雨中自愿等候抽血的无名者们感动,我还要对那些驻华使节的外交官们献血行动表达敬意。血在流淌输送。血在折射光辉人性。
   此刻,我把全身的血液倾注到笔端,用我一腔的热血书写两个字:汶川!
  
  
   信念
  
   信念是灯塔,照耀前进的道路;信念是旗帜,标出生命的新高。
   信念是全国人民的永不放弃;信念是总书记的竭尽全力。
   她,22岁,在搜救队即将撤离的时刻,及时发出呼救,用自己的信念拯救了自己。她说: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我还活着,我很高兴。相信,这是多么有分量的字眼,是对生命的托付,将生存的信念高扬。
  
   他,是个小男孩,在被解救的第一时刻,说的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他用力说的第二句话是:冰冻的可乐。凝望着银屏,我热泪纵流。这是信念。可乐就是男孩的全部信念。他一点都不知道,此刻,从他口中说出的可乐,已经不是可乐本身。
   汶川地震启示我们: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毁灭的重创,更崛起了顽强生存的信念和勇气。
  
  
   爱
  
  
   在和平庸常的年代,爱是春风化雨的细枝末节;
   而在毁灭性的灾害面前,爱是强劲、震撼的弓箭,一举粉碎灾难的嚣张。
   有许多经典性的画面,值得我们用一生来铭记:
   之一:电视屏幕上的婴儿,一脸沉睡,醉入梦乡的甜美。护士说,孩子没有受伤,在地震前的最后一刻,他被外婆从窗口抛出而获救;
   之二:又一个鲜活的孩子从废墟里被拯救出,依然完好无损。而这个生命的存活,是父母以爱的搂抱姿势将孩子保护所致。父母双亡,但孩子,活着;
   之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让四位学生躲避在课桌下,而她自己则俯卧在课桌上。灾难降临,她以血肉之躯为学生撑起一片爱的空间。
  
   感动
  
   感动是一种道德力量;感动总是发自内心。
   感动能拯救灵魂升华;感动的情节在华夏每一位普通公民行动中演绎。
   一位女司机,放弃日常营运,主动为灾区输送急需用品;
   一对新婚夫妇,放弃婚嫁旅游,在超市购买了大量的牛奶,送往灾民手中;
   一位老大妈,用火热的双手,呈上500元捐款,这是她一个半月的工资;
   一位戴墨镜的盲人,拄着手杖,摸索着,将钱款塞进捐款箱;
   一位乞丐,将刚刚乞讨到的钱,呈给红十字会;
   一位民警父亲,救助了一百个孩子,其中没有自己的儿子;
   一位医生,一小时前父亲刚去世,一个时后就开拔到现场;
  
   一位战士,在连续作战多日后,哭诉道,让我再救一个孩子;
   一位志愿者身份的父亲,在救助别人的猛然抬头间,发现自己的女儿刚被别人救出;
   几位前往茂县的探亲者,在路途中看见抬担架人虚脱,就毅然弃置行李,加入到救助队列,而他们自己的亲人却音信杳无;
   几位志愿者,自费乘坐“爱心号”航班,以志愿者身份抵达灾区,他们备足了十天的饮食,在参战的同时,不分解灾民的食物;
   几位志愿者,开着私家车,将最需要的医护人员,送往前线战场。
  
   没有硝烟,但已经是一片战场;没有逼迫,但全民都成为了战士。
   一场与时间拼命的比赛。一场在每个人内心引发震动和行动的考验。
   自然界的大灾大难,是对一个民族意志品质的坚强考验。
   一场浩大的地震,震动了汶川,同时,也撼动了中国广博的人心。一颗颗安逸、疏离、涣散而零落的心,被一种道义和情怀唤醒。中国亿万民众的心,再次紧紧凝聚。
   中国,需要惊醒,中国,需要力量,中国,需要血性,中国,需要众志成城!
   (2290字)
   草于2008-05-16-9:40——10:40
   改于2008-05-17-0:20——1:25
   定稿于2008-05-17-13:40——14:40
  
  


转自: http://www.ic37.info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5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2832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