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如何理解‘君子和而不同’

1楼
追风 发表于:2006/4/5 0:42:55


    古代儒家以仁爱和平为怀的思想用于当代国际政治文化交流,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侵略、不搞霸权、不搞扩张的光辉品格,而且有利于推进独立自主、平等互惠、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外交原则。
  中华民族是拥有孔子的伟大民族,而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集大成者,而且,他的思想一直在影响我们民族的民发展和进步。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加,儒家思想也将为外国人士所理解。在孔子2540华诞前夕,在1988年初恰逢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高人指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二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堪培拉时报》报道:这是1970年物理学诺贝尔奖金得主,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发言结束时提出的论点)也许,科学大师比一般人更加先知先觉。但不管人们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爱、和平与发展的思想,和有关万物变动成的思想必将对未来,特别是廿一世纪产生重要影响。
  2002年10月24日,江主席在美国休斯顿德州大学布会图书馆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令人振奋不已,尤其令世界儒学家们振奋不已。因为这是当代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运用了孔子的思想。
  他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定,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北京日报》2002年10月25日)这段话很好地表述了“和而不同”的原义与中国与美国之交是君子之交,我们希望和平与友好,凸显了中国有礼有节的大国风范。
  但是对于一些不甚了解中华文明历史背景的人来说,其理解未必能够到位。孔子的原话原本是将“君子”与“小人”加以对比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重义,故能尊重对方不同于己的意见,又能和谐相处;小人重利,只有利益相投才能同处,但一遇利益冲突或意见相左,便不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为什么说“和谐以共生共长”呢?此话源于《国语.郑语》,史伯与桓公对话时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等,以成百物。”这段极富哲理的话,深刻地阐述了和与同的蕴含与差异。其实例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与科学实验中,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春秋时期,和字盛行,构成和文化范畴。《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禅同,尽乃弃矣。”在先秦诸子百家中,讲“和”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命题,承认差异,然后从差异中追求统一与和谐。其弟子有子也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认为“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管子》将和合并举,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管子集校》第八)。墨子提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认为“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易传》提出太和观念,讲“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集解》卷一),把“和”作为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一旦达到“太和”境地,自然、社会和人事,一切都将顺畅安宁。秦汉以后,“和”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现象的本质概括,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各个时代、各家各派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0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21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