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做女孩
《Eat Pray Love》那本书,似乎给我的影响挺大。书的原名叫《EAT,PRAY,LOVE》,即美食、祈祷、爱。它告诉我们,做女人,不管到了多大的年纪,都要有敢于放弃和开拓的勇气,都要有面对自己内心声音的力量。
作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三十四岁那一年,忽然发现自己苦心经营的婚姻带给了自己很多的束缚和痛苦,她不能接受身边的这个男人,更不能接受要生孩子的这个事实,严重的抑郁困扰着她,夜里,她无法入睡,躲在浴室的地板上彻夜痛哭。当她终于决定要放弃婚姻的时
候,又面临了历时一年的拉据战般的离婚官司。对于那一年,作者用痛苦的要自杀这样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情景,但最后是赔尽了所有的财产的情况下,包括房子、车子、存款,她才换得了一个自由之身(准备结婚的人,如果看到这里,可能会浑身冒汗)。
这时候的伊丽莎白只是希望度个长假,她利用预支的稿酬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旅行。意大利、印度、巴厘岛都是她想去的三个地方,由于工作在身,没有办法离开太久,她便把一年的时间切割成三份,这个美国的坚强的女人,由此也开始了她自己的心理治愈之旅。
她想
去意大利,是因为她除了渴慕意大利的美食外,还非常想学会意大利的语言。在这本书里,她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意大利语言的成因、特色和吸引人之处,让作为读者的我,亦同样心向往之。她将有四个月呆在意大利的时间,那充裕的时间,让她欣喜的同时,亦同样手足无措。所幸在美国的时候,她已经参加了一个意大利语言的学习班,虽然仅仅只是打了一个薄弱的基础,但仍然免去了刚刚进入一个新的语言环境时的难堪。四个月的时间,她品尝美食,尽享感官的满足,在世上最好的比萨与美酒的陪伴下,灵魂就此再生。找语言角与人搭配着练习语言,时光纯粹而漫长,她也在慢慢地尝试疗治自己的离婚伤痛。虽然初到意大利的时候,她仍然非常焦虑,会伤心会难过会无来由地痛哭,但一个心理医生这样告诉她:你悲伤的时候,就请放任自己的眼泪流出,不要压抑它,每天给自己留出来一个钟头,作为专门用来悲伤的时间,其他时候,你仍然有快乐生活的自由。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时间也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在四个月后,伊丽莎白要离开意大利飞往印度时,她不只可以用意大利语在水果市场上与卖樱桃的妇人周旋讲价,之前一直备受抑郁影响的奇瘦无比的身体竟然出胖了二十磅,并且她的婚姻之伤已基本痊愈。
在印度,她的主要目的是在一个著名瑜珈师的道场里进行心灵禅修。由于事先做足了准备,所以她一到印度,并没有绕太多弯,直接就到了那个相当偏僻的道场,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心理修炼。这个道场里,除了教人念些咒语外,其他的时间,基本都是静坐。每天,一大群人安静有序地在道场里静修,不发一言,仅仅只是自己的灵魂与自己心灵的交流,讲道的人非常少,即使讲了,这来自世界各地的灵修者,也不定都听得懂。伊丽莎白是这样描述她初进道场时候的情境:我没有一刻不与自己的头脑做斗争,看着别人都十分安静地闭目禅修,我却要一遍遍地跟自己说,别去想前夫,别去想未来,别去想自己失去的东西。我一刻都不能安静。别人是用心与灵魂在交流,我是自己的头脑在打架。直到后来,大概月余,她才基本进入状况,早上五点钟起床,简单梳洗,用过素朴清淡的早餐,可以非常安静地坐上一整天。晚上早早地入睡。她的心慢慢地复归平静,并且在最后充满活力。在道场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伊丽莎白在道场的四个月里,有三个月是在擦地板,直到后来,将近离开的时候,做了三期的主招待。印度的四个月,她的心灵彻底完成了洗涤,如果说,在意大利,她是寻求一种外力的援助,是在释放自己的情绪,那么在印度的灵修,则更多的是自己内心力量的重建。
最后一站是巴厘岛。她是带着工作过去的,她希望在巴厘岛的四个月,可以在度假的同时完成工作,然后寻找一种身心完美的平衡。她租房子住,买单车日日骑车在岛上游荡,逍遥自在。她不再是美国主流媒体的专栏作家,她仅仅只是一个自在的每天穿着大体恤四处闲逛的游客。由于她完全的放松,不设防,很快便与会看手相的老药师和同样是医生但带了很多神奇色彩的大姐成了朋友。有很长一段时间,她上午仅仅只是在大姐的药店里聊天,然后在那里吃午饭,下午就去老药师家里,看他给人诊病。晚上的时间,伊丽莎白则回到自己的住处,看书写作。她的生活,似乎已经接近平衡。但她仍然抱着一辈子不结婚的念头,第一次的婚姻已经让她从内心里排斥男人。
就是这个时候,她的爱情又一次到来。那是一个成熟而魅力十足的巴西男人斐利贝,婚姻失败后,在巴厘岛做生意为生,伊丽莎白曾经非常怀疑自己是否还会有再爱的能力,但一切都是明确的,她又一次陷入爱河。她自认为自己是三十五岁的婚姻失败过的老女人,但是那个爱她的男人斐利贝,却一再地告诉她,她是漂亮的年轻的小甜心小宝贝,并承诺,他不会给她任何的拖累,甚至可以不要孩子。我们可以从作者文中的一段话,来了解她与雯利贝美好的爱情状态:是的,我依然天天禅坐,从斐利贝的床溜到沙发上,让自己静坐,对这一切表达感激。在他的阳台外头,鸭子一路聒聒叫,穿越稻田,到处聒噪戏水。(斐利贝说这些巴厘岛的忙碌鸭群,老是让他想起大摇大摆走在里约海滩的巴西女人:高声闲聊,经常打断彼此,自信满满地摆动臀部。)现在的我如此放松地潜入禅修,仿如我的情人正为我准备沐浴。在早晨的阳光下裸着身子,只裹着一条薄毯,我融入恩典中,漂浮在无极的上空,犹如在汤匙上保持平衡的小贝壳。过去的人生,为何似乎很难?
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她的心灵、生活、感情终于又重新复归平静和正常。这是一趟学习享乐的旅程,也是一场召唤自我的人生之旅。没有旅伴,却跟最亲密的自己一起,由此更靠近自己。书的结尾,作者这样说:在这一整年的追寻快乐与虔诚之间的平衡中,我终于发现:“拯救我的人,并非王子,而是我自己操控我,拯救我”。
转自:
http://www.ic3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