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灌水]80后,多看点书,少扯点淡

1楼
haocnric 发表于:2009/6/22 7:39:24
半死不活的中国文坛,在绕过70年代出生的作者后(70年代的作者似乎普遍阳痿,整体不如80后强势),像是直接过渡到了所谓80后,加之当下媒体借助80后一帮人的脸蛋优势,更由于80后一帮人又有脸皮厚的优势,也由于网络炒作的优势大可说得上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然而如果80后一帮人的文字算得上文学的话让人欣喜文坛人才储备丰厚之余却不免隐忧重重。我这样比喻80后一帮人造就的所谓文学,文学已经变成口香糖,嚼吧几下就吐掉,而且这口香糖也多假冒伪劣,没有多少薄荷味,尽是些奶膻味。
  文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学应该是什么样的,自然鲁迅、巴金、沈从文不能涵盖;阿城,王安亿、史铁生、余华不能涵盖;韩寒、郭敬铭、胡坚更不能涵盖。文艺界历来讲究是百花齐放的,80后造就的所谓文学即便还没盛开出花,但也不能算毒草,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当人们不再拿政治的标准去要求文学,80后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不过来的未免有些太早了。
  鲁迅、巴金、沈从文之类玩文学的时候也是80后这样的年纪,在他们这个年纪也已经走红,然而鲁迅与巴金可谓是家学渊源,经历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沈从文虽没有家族背景却历经苦难,时代背景造就那一代的文学有着与那个家国命运一样的悲悯与沉痛,有着与那个国家自开始睁眼看世界以来所保有的心灵不安与对过往的批判及思考。阿城、王安亿、史铁生、余华是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作者,49年以后的红旗直到76年总是动荡在大风中、冰雨中,这又是一种另类的悲哀时代,阿城等四人便在这样的大风与寒雨中历练成长,这一代人继承了鲁迅那一代人的悲悯与沉痛,更多了反思与惶惑。80年代的作者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大概只有两个字,钱与性。并不是说没有家学渊源与动乱的时代背景就写不出好文字,文学不能总是悲悯与沉痛,莎士比亚也不仅只有悲剧。而是口香糖文学似乎尚没学会走,便开始跑,在文化底蕴基本类似于扩招后的大学生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文字让你既不觉得痛也不觉得痒,赵本山的小品尚能让人们笑之后有深思,而80后的所谓文学让人读后在记忆里泛不起一点波澜,除了语言表现出一种年少特有的青皮似的幽默以及见花思春的少女情怀外你在里边找不到任何一种信仰与意义的表达,当然文学必须要有信仰与意义吗?
  也许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已经让文学与社会道义之间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交互关系,80后所谓的文学在这种自然而然的关系中似乎早产了,又加上奶妈为了保持体型,提前给他们断奶,更由于他们吃多了麦当劳、肯德基的鸡肉里涵盖的荷尔蒙激素造成一种整体的无意义表达早熟与亢奋。
  鲁迅、沈从文、阿城、史铁生他们的文学就像鸦片,若是沉醉其中可以让人上瘾,可以使人发疯,甚至可以让好几代人上瘾、发疯;而80后的文学就像口香糖,除了嘴巴暂时的快感外只能吐掉。
  文学不仅仅是能写就可以写的,80后,若要让你们的子孙还能看到你们的书,应该多看点书,少写点字。
  80后的小兄弟、小姐妹们,脸蛋与炒作就像伟哥,服用多了,损害心脏。
  


转自: http://www.51dzw.com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0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351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