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止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冬去春来,大地复苏,自然界一片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最近,人民网强国论坛也忽地陡降了一批天兵天将,把沉寂多时的文学板块闹得沸沸扬扬,不亦乐乎。
然而,伴随着这批不速之客而降临的,不是“报春花”,而是“倒春寒”。因为一直在这里兢兢业业、孜孜不倦且自在意得从事原创文学耕耘的众多网友,忽然被当头棒喝:他们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所上贴的散行体作品,90%多或者99%多都不配叫作散文,而至多叫作“作文”或者“心情日记”,甚至“连作文也不是”。
请注意这里的百分数:自然界的一场倒春寒绝没有如此大面积的杀伤力,而这里的“倒春寒”则足以使你全军覆没!
面对这样的一个“死亡宣判”,不知道长年累月驻扎这里的老牌网友们究竟是怎么想的,我自己则犹如当年印第安土著居民们迎来第一批“五月花”号上下来的大不列颠入侵者一样,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字,懵了。
我是今年元月初,抱着“上网即读书,阅读就上网”的心理二次入驻强国论坛的,主要的活动阵地是联谊会馆(含涟漪泛舟)、情感时空和女性论坛等文学、娱乐色彩较为浓郁的坛区板块。三个月下来,一直满心满意地以为几十年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这么一个沙漠绿洲似的好地方,读到了许多精美散文。谁知道读了这么久竟然不知道原来还是小儿科,其中真正够得上称之为散文的据说不到10%甚至不到1%。如此说来,每天即使读了100篇这样的帖文,差不多也才读到十篇或者一篇是散文,而且还不一定是精品,仅仅是散文而已。
可想而知,当接到这样一个“死亡宣判”的时候,内心里弥漫的岂止是无言的羞愧,而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试想想,自己原本也还是中文系科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似乎与文学也没有脱离得太久、太远,而这次来论坛的一个最大心愿就是在散文包括随笔、时评等方面练练笔,期待以后能有点作为。可是,到头来,却竟连散文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也分不清楚,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更让人难堪的呢?!
糟糕的还远不止于此。在这股“倒春寒”里,还同样被严峻地告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瑕疵太多,需要经过张自清、李自清的如椽大笔的润色修改;“散文不是乱写的”,写散文的人不“经过从有法到无法的浴火重生”,不做到“字字都是性格,字字都是情感,句句都是哲理”就不要写散文;更有甚者,还要像“敬畏自然”、“敬畏公理”那样来“敬畏散文”!
My God! 你瞧瞧,原来只以为散文是四大文学体裁里最好弄的一个样式,却原来还有如此关目和名堂,如此绝招和狠着,这碗饭谁还能吃?谁又能吃好?这几十年人生不是白活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懵归懵,羞归羞,毕竟也活这么大了,也知道当遇到某种突发情况时,该如何应对。书架上不是还有《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和《文学概论》等教科书吗?即使以前学的全部还给了老师,再拿出来翻翻不也就知道了吗?自己这一阵子不是也正一边上网一边在读一些古代散文选吗,怎么会连什么叫做散文也不知道了呢?毕竟天有天理,地有地道,谁也不能一手遮天说了算。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规律才是正途。这样一转念,心也就放下了大半,气也舒缓顺畅了许多。
原来,散文远没有那么深奥,散文远没有那么经典,散文也远没有那么神秘。所以,这场“倒春寒”虽然来得突然,来得猛烈,来得可怕,却也来得及时,促使自己多少“吃一堑长一智”,明白了一些原来不太明白的东西。
其一,散文其实没有那么深奥。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散文是在诗歌之后才出现的。如果不考虑上古口头文学,那么,中国文学的真正发端是《诗》三百,此后才有先秦历史和诸子散文。最早的散文是与诗相对的一种文体,即前者是分行的,而后者是散行的。故在先秦文学时期,不仅《左传》、《春秋》、《战国策》等历史著作,《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著作都被归入散文,甚至记言的古史如上古之书即《尚书》等也被划入其中。可见早期散文所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要知道,先秦时期是我国散文发展的黄金时期。后世政治家、哲学家、学者的政论文和理论文,古文家、历史家的叙事文和传记文,有很多都取法于先秦散文。唐、宋的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所极力要复兴的也就是先秦的散文。
因此,我就在想,如果我们这里的散文,不能与当代的所谓高雅散文、新新散文、台湾散文等为伍,不能入那些高雅、名流、“敬畏”之士青眼的话,那么至少还可以找到先秦和唐宋的散文为参照。按照散文发展源头的标准,我看,只要是记人叙事和抒情的帖文,100%都可以归入散文。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别人说不是散文,就不是散文了。什么叫“作文”和“心情日记”?也统统放入散文一族。格调有高低,水平有好丑,但体裁是一样的。这又什么不好意思呢?
其二,散文也远没有那么经典。
不仅当年在课堂上被灌输过一些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当代的散文名篇,以后出了学校门,也还陆续地研修过一些古代名篇。我国的散文精粹确实很多,灿若群星,耀眼夺目。除了先秦散文,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唐宋古文八大家,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冰心、朱自清、叶圣陶等,当代散文家中的刘白羽、魏巍、秦牧等,都堪称散文界的泰斗、大师或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他们的散文也多少都看过一些。但是,要说他们的散文,已经做到了字字句句皆精华、皆性格、皆情感、皆敬畏,我还颇不以为然。连他们没有做到的,连前辈、大师都没有做到的,谁又能做到?
我最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前后花了不到三分钟时间,点击咄咄逼人的某网友的文集,随意挑了一篇感兴趣的标题浏览,忽然就发现了一个明明白白的错漏。你连错漏都还没有避免,又哪里能够做到字字句句皆性格、皆哲理了呢?又有网友说散文不是乱写的,可是你自己的笔下又有不少别字和标点错误,连规范还没有达到,又哪里是句句字字皆精华了呢?按照某几位网友的推荐点评,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去拜读了当代新散文新锐代表作和台湾散文家“句句皆性格”的华文,看了不到三分之一,也就不想看了。
也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的水准天生低劣还是怎么的,我最近就在一个网友帖子后面发了一个跟帖,大意是说:我现在就喜欢阅读这里“坐家”们的帖子,其他新锐和名流的散文有许多还看不进去呢。网友们大多是写的新近的事,身边的事,自己的事,因而只要写的是真情实感,不故弄玄虚,不无病呻吟,读起来就是舒服,就是开心。
其三,散文也远没有那么神秘,到了让人敬畏的地步。
现在已经不是仓颉造字的时代了,文字不是上帝送来的,文字是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仅仅是人所利用、为人所服务的一个工具而已。白话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简化汉字是建国后汉字改革的成果,散文哪怕名人名作,原本也是一篇一篇从笔端写出来的,在其从腹稿变为文字、又变为刊字、又变为人们茶余饭后手头的读物,也都和这里的帖子没有什么两样,毫无神秘可言。只是后来读的人多了,专家说好了,才成为名篇,哪里就到了需要敬畏的地步了呢?
那些发明和高声疾呼要像“敬畏妻子”一样,“敬畏散文”、“敬畏文字”的人,你们“敬畏”自己的文字了吗?你们笔下真的就做到了“字字句句皆性格、字字句句皆情感”或者“字字句句皆精华”了吗?如果你们连自己也没有做到,或者根本就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做到呢?难道仅仅因为某位名人说过要“敬畏散文”,你们就拿虎皮作大旗,耀武扬威来吓唬人吗?
我说,如果真的要说“敬畏”,那么首先要“敬畏”什么?首先要“敬畏”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要“敬畏”别人的人格,“敬畏”别人的劳动,“敬畏”别人的文字。其中,又尤其要“敬畏”历史上已有定认的名家名篇。不要总是看人家不顺眼,千方百计地这里改一字,那里添一字。有能耐的,自己重写,重写出来,让大家评说,大家说,真比某名家写得好,那才叫本事,那才叫创造,那才有价值。否则,你那究竟算什么玩意?
自然,名人名家的东西既可以欣赏,也可以批评,但就是不能窜改。你要是关在家里那么改改,自我欣赏一番也无可厚非,只是你不要上贴到公开场合来。你贴到公众场合,那不分明是对名家的挑战吗?对公众阅读心理的挑战吗?
另外,你还要“敬畏”这里的网友。不下水,哪里能学会游泳?不写作,哪里能知道甘苦?一整天,就像只老母鸡一样,咯咯咯地叫,结果连个蛋也没有,你还嘲笑别的母鸡蛋不好、蛋太小,你这样嘲笑的底气又在哪里?不错,未必文学批评家就一定要是作家,但是,评论家要是也能搞点创作,岂不是更有说服力?有的网友,我来这里三个月了,都没有读过一篇他的帖子,忽然有风吹草动了,就来摇旗呐喊,有没有觉得自己是个跳梁小丑?你有什么值得自豪的?我觉得,谁最有资格对强国论坛的文学板块做出评判?那不是别人,正是这里的众多网友。所以,如果你一定要“敬畏”的话,那么,你最好还是多多地“敬畏”这里的网友吧。
当然,我这样说了,也不是说这里的帖文一切皆好,并且为了要与谁唱反调,似乎把那些原本不好的也说成好了。不是这样的。我早就大声疾呼要加强文字的规范。我还说,文不规范,行必不远。我对这里网友的最大的意见,就是不重视语助词(特别地,“的”、“地”、“得”这三个字)的使用,不注意标点(特别地,逗号、句号)的使用。然而,尽管如此,我却从不敢大言不惭、信口雌黄地否认人家的才情,否认人家的构思,否认人家的运笔,更不敢把人家的东西打入另册,说你这个不是散文。这样的大话,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说,在这里也照样不敢说。至多不是精品,不是上乘,却怎么就端起扫帚要将人家扫地出门呢?
试想想,散文在所有文学体裁中是最大众化、最灵活自由的一种体裁,连这种体裁都要“敬畏”,那么你还能做什么呢?诗要不要“敬畏”?小说要不要“敬畏”?戏剧要不要“敬畏”?如果真的要“敬畏”的话,恐怕散文还是最不需要“敬畏”的。一“敬畏”,必然远离大众,远离平民,远离生活,成为少数人鼓掌上的一门玄学、玄文。然而,散文究竟不是玄文,“敬畏”散文又为哪般?
来源:强国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