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
回想起来象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其实它就曾生长在我们身边。一片片芦苇叶在风中摇摆,象是昨天还见过一样记忆犹新。
可是,这片芦苇丛早已成为了传说中的
风景。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还没有被改天换地的热情热昏头脑,没有象一群愚蠢的猪那样在地上拱来拱去,土地、河流还保持着它自古以来的形状,没有变得面目全非。
那时,村前的小河不是
现在这个样子。河水清澈,能看清水下的草根,水里有股若隐若现的甜味,非常可口,是我们村里的饮用水。不象现在,直通通的河道、整整齐齐的河坡、污浊的河水,从形式到内容完全是一条下水道。那时小河从远处迤逦而来,在村北形
成一个水潭,然后信步南下,很舒展、很从容,象是在自己家里散步。水潭很大,有几百亩宽,象个湖。太阳下山的时候,火红的日头浸在水里,把一潭碧水染得通红,连捕鱼人和他的小舟也映红了。水潭的四周是一丛丛的芦苇,成群的水鸟开始向那里聚集。
芦苇丛顺着水流向下伸展,在河的两岸形成了绿色的屏障。秋天的芦苇丛是我们的天堂。这时的芦苇长得高大茂密,人钻进去就无踪无影。芦苇叶又宽又长,叶面闪亮;芦苇杆细细长长,上端长满了纤维一样的白花,风一吹,飘飘扬扬,象是下起了雪。我们象一群快乐的小鱼,在芦苇丛里游来游去,把芦苇叶摘下作刀片,把芦苇杆折下作箭杆,成天在里面疯疯打打,渴了就捧河里的水喝,累了就在芦苇边睡一觉。一直到河里升起了白白的雾气,大人的喊叫声从村头传来,我们才从芦苇丛里钻出来,一个个兴犹未尽地回家。
芦苇杆很轻,用一根竹片作的弓就能射到很高。我们常常把大把的芦苇杆带回家,在村头的打谷场上,对着南飞的大雁,一个个比着往上射。一支支芦苇杆直冲云霄,变得越来起短,越来越细;但它下落的速度并下快,有点飘,很好看。当然,没有谁用这种弓箭射到过大雁。看到身下起起落落的芦苇杆,雁群一点也不在意,有时还鸣叫几声,象在给我们鼓劲。
突然有一天,村子里来了很多陌生人,一群一群地拥进了我们家里,在我们窄小的破屋里打起了地铺,他们带来的劳动工具散落一地,甚至堵塞了我们进出的路。我们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兴奋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接不来的事情成了我几十年来驱赶不去的噩梦——他们象是过狂欢节一样,疯狂地在我们眼前把水潭活埋掉了。全公社上千台抽水机象蚂蟥一样趴在水潭边上,日夜不停地运转,直到把它吸干;几万名劳力象蚂蚁一样在干涸的水潭里进进出出,直到把它填平。一丛一丛的芦苇被连根拔起,弯弯曲曲的河道被几万人拉得笔直,象是画上去的一样。水潭没有了,河弯没有了,笔直的河道装不住水,我们这片自古以来湿润的土地开始变得干渴。
现在河的两岸早就不长芦苇了,只长一些连牛也不爱吃的浅浅的野草。水潭也早就在人们的无知中变成了一片没有谁愿意耕种的低产田,一年有大半时间荒着。即使芦苇还在,也不会有孩子在里面疯疯打打了。人们象对待奴隶一样对待土地,只知道拼命地索取。土地供养着种田的人们,种田人却和城里人一样把她和痛苦、落后联系在一起,没有谁为她而感到自豪。虽然他们的双脚仍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却再也找不到那种坚实的感觉,仿佛脚下是一片随时都可能改变的流沙。他们已没有了往日的自信,精神上与土地日渐疏远,不再依恋她、不再关注她。他们正在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变成一个一个的漂泊者。
这种情绪无可避免地会传染给孩子们。他们也象大人一样对土地冷漠,而把热情倾注给电视,倾注给没有生命的塑料玩具,倾注给城市的传说中。他们是土地的异己,不会象我们那样迷恋土地上的东西了。
可是,我有资格这样指责他们吗?
我们这一代人珍惜过土地吗?尊重过土地吗?当我们粗暴地改变土地的模样时,我们考虑过她这样存在的合理性吗?她在几百甚至几千年的历程中为什么选择了现在而不是别的什么模样,我们这样追问过吗?没有!
其实,土地的命运不是掌握在种田人的手中。当种田人和土地都沦落为别人的工具时,谁会来关注土地的命运呢?
转自:
http://www.yule20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