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
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
华夏网·艺术论坛
→
国画之门
→
书画装裱艺术的起源和概况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书画装裱艺术的起源和概况
1楼
夏日清风
发表于:2006/7/9 8:56:23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后来传到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珍视。那么,我国这一独特的民族工艺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可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珍贵文物,"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这些具体特征,展示了古人要求观赏绘画的最初动机,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资料,完全可以将书画装裱的历史,推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若进一步推论,将盛产竹子,多次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绘画,并揭示了书画装裱症结的湖南一带,作为装裱工艺的发祥地,也不无道理。
书画装裱的历史虽长,但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据现存文书,最早记载装裱史料的当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其中提及:"自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南朝宋的宣城太守,《后汉书》作者,著名史学家范晔,是我国装裱史上早期的装裱名家。到了唐朝,唐太宗大力搜集王羲之的书法和历代名画,指定王行直装褫,楮遂良,王知敬监领其事,足见唐代对裱画的重视。其时,日本国奈良朝使臣来我国学习装裱技术,唐太宗亲命典仪张彦远面授技艺,从此我国的装裱技艺流传日本,在异国生根,开花,结果。五代时,装裱技艺进一步发展。到了北宋,宋徽宗设立画院,装裱家列入官职,成为文思院六种待招之一。皇家的倡导下,在书画家,装裱家精心探究的基础上,终于形成了著名的"宣和裱"的格式。这标志着我国书画装裱技艺遂传入民间,特别在明,清五百年间,装裱技艺成为设店裱画的专门行业,在苏州、扬州、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湖北、开封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书画装裱店铺。
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装裱业一度出现了衰落。后来,一些文物,博物馆单位,设置了书画装裱机构,七十年代中后期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书画装裱如同被唤醒的春风,一改往日的沉寂,从业人员大幅度增长,在装裱工艺及用料方面,亦进行了许多探索与改革,正朝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迈进。
中国的书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中国书画装裱同样是一门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艺术。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中国书画装裱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画装裱是书画艺术的扩展和再创作,是书画艺术的第二空间。据史书记载,装裱工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魏晋时期已经萌芽。南北朝时,装裱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装裱的基本形制——卷轴;到了唐代,产生了挂轴和册页两种新的装裱形制,这标志着中国书画装裱工艺初级阶段的告终。北宋宣和年间,书画装裱工艺已趋于完善,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技艺及款式有了新的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书画装裱艺术家,同时发明创造了至今不衰的“宋宣和装”的装裱款式。明清至鸦片战争前,装裱工艺的形制及品式则百花齐放,集历代装裱之大成,更加完善。进入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装裱工艺在民间得到普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装裱风格。如南方和北方的装裱工艺就有“苏裱”和“京裱”,即“南裱、北裱”之分。
历史上关于装裱工艺的著述,如明代周嘉胄的《装潢志》,堪称中国古代装裱的经典著作;清代周二学的《赏延素心录》总结了中国古代历经多年装裱工艺的经验,给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研习价值。当然历史上还有许多书画名人也对书画装裱工艺留下了不少精辟论述,如宋代米芾的《画史》、《书史》;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等。
随着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和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当代的书画装裱大师在研究古代装裱工艺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对装裱工艺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冯增木先生所著《中国书画装裱》、杨守谋先生的《中国书画装裱艺术》、冯鹏生先生的《中国书画装裱概说》、杜子熊先生的《书画装潢学》、杨正旗先生的《中国书画装裱大全》、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厂裱画组所编的《书画装裱与修复》等专著,这些著作促进了传统装裱工艺的普及和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本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的书画装裱艺术逐步形成了各国的风格和流派。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日本。大约自唐代中国书画装裱工艺传入日本后,日本的装裱艺术家经过消化、吸收、再创造,在原材料、工艺制作、款式变化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突破,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当代日本著名的装裱艺术家市川仲二先生是日本最具权威的装裱大师,如今他的学生遍及日本;还有日本著名的装裱大师藤本武夫先生也是日本极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对裱件的严谨制作态度和款式的创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1988年在我国河南郑州举办的“中日装裱艺术展”,1992年在河南新乡又举办了《中国书画装裱艺术大展》,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展览发现,中、日在书画装裱工艺方面有所区别,特别在装裱材质和装裱款式上出现了很大差异,这与各国的房舍建筑及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日本的挂轴装裱品式就有袋装、台装、佛像装、奴裱、唐裱、明代裱、现代裱等,最具代表性的是江户时期确立的大和裱、文人裱两大形式。而我国传统装裱的挂轴款式则有一色装、二色装、三色装、宋宣和装、诗堂装、集锦装、锦眉装、屏条装、通景屏装等。通过展览,我们充分了解了各国装裱的区别,这对于我国装裱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992年在河南新乡又举办了首届全国装裱艺术展—《中国装裱艺术家书画装裱作品展》,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批款式新颖、艺术性很强的装裱作品脱颖而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当代书画装裱的水平,推动了我国书画装裱事业的发展和中国书画装裱的水平的提高。
明周嘉胄《装潢志》有云:“宾主定当预为酌定装式,彼此意惬,然后从事,则两获令终之美。”这充分说明装裱款式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装裱工作者除严格按传统装裱工艺操作外,还需要有开创性的款式设计能力,装裱出新颖的作品来,这是发展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
为发展我国的装裱事业,根据中国现代情况,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和当今家庭居室建筑装饰格局,就需要设计既有新意又能受人们欢迎的新款式,来融合时代的新建筑,满足众的审美要求。当然学习书画装裱首先要具备对传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掌握了基本品式的基础上,方能举一反三,加以变化。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从画面内容和装裱形式上达到较为完美的统一,使书画锦上添花。
摘自《天艺轩》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0
cnrr
.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
[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