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一、为什么要拍微距——兼前言
用我在坛子里微距专集的前言作为开场白吧。
我喜欢自然摄影,尤其是微距,大概因为我是学昆虫的吧。在我的眼中自然是美的,不仅仅美在那些让人眩目的壮丽景观,更体现在这些细小的生命中。也许很多人不喜欢昆虫,甚至厌恶它们,可我认为它们很美。当你停下脚步,细心观察身边的这些几近完美的生物时,你会惊异于天工的造化:那些粗笨的蛾翅原来是由千万片形状各异的精巧鳞片组成的,不同的颜色、巧妙的排列构成了特异的花纹,而这些花纹竟然在它们的生存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个时候你一定会想:是什么力量创造了这个神奇的生命呢?你可能偶尔在清晨发现了草丛中满身露珠的蜻蜓,朝霞在水珠上的折射,加上昆虫身体上的金属光泽,这种美丽你如何能在人为的雕塑上找到呢? 。。。。。。每当我处身野外,我都陶醉在这些自然界的伟大作品之中。很可惜的是,城市的居民没有这个福气,也没有这个耐心,他们早已被都市的喧嚣麻木了神经。你会留意从身边划过的蝴蝶吗?你能准确地说出后院种植的花草名称吗?我试图和大家分享这份快乐,也希望能够引起城市人对身边这些微小美丽的关注。希望以后不要在媒体里读到类似于“我发现了人面蜘蛛”或者是“战斗机形状的蛾子”这类有些大惊小怪又很可怜的标题。自然是美丽的,美得让人心醉。
二、器材
既然是为器材论坛写的帖子,从器材谈起再合适不过了。我仅在器材部分讨论Nikon系统,对于其它品牌我知之甚少。对于器材的评论是我在实际拍摄中体会到的,我的出发点是微距摄影,肯定会有部分内容不适合于其它摄影范畴。我的体会肯定也会有不恰当的地方,我愿意和大家就技术本身进行讨论。
1、机身
机身对于微距成像质量的影响很小,但与拍摄的操作性和便利性直接相关。以我个人体会,将机身各项功能在微距摄影中的重要性排个顺序:
(1) 支持TTL测光
除非是全手动时代的老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TTL测光是我们成功拍摄的有力保障。即使对于老手,当在微距摄影中使用接圈、增倍镜、闪光灯这些常用的附件时,随之而来的复杂计算也足够让他们头疼。而TTL测光巧妙地解决了这些困难。
(2) 支持TTL闪光测光,最高闪光同步速度在1/125秒以上,1/250秒以上最佳;
首先说明:我之所以把闪光功能放在前面是因为我认为闪光对于微距摄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象我一样在微距摄影中大量使用闪光灯,你可以不必理会这一条。
我认为微距摄影中有必要使用闪光的理由是:在比较大的放大倍率下,自然光量大幅减少,因为镜头内部的延伸筒或者外接的延伸设备减少了到达底片的光量。使用单一的自然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使用比较慢的快门速度,而这种速度无法“凝固”活动的主体。如果你的拍摄主体恰巧是昆虫,那么你一定需要闪光灯。除了上述理由之外,闪光灯的方向以及光量可以人为控制,并且具有比较高的色彩保护度,所以在微距摄影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使用闪光灯时,没有TTL闪光测光功能是可行的,但肯定是痛苦的,起码受到很大的局限。没有TTL就必须根据闪光灯的指数、光圈以及灯-物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被摄物是活动的)是不允许精确测量距离和进行数学换算的。确实曾经有人随身携带皮尺或者制作了专用的闪光距离刻度尺,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与便捷不沾边儿。毫无疑问,TTL闪光测光功能的出现使微距摄影变成了一件轻松并且充满娱乐的事情。关于TTL闪光测光的原理请参阅论坛中精彩的长贴:从尼康、佳能最新闪光测光系统的比较看闪光测光技术的发展。
相信上面关于闪光同步速度的论点一定会引起争论。同TTL技术类似:低于1/125秒的同步速度同样可以进行拍摄,完全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是更快的同步速度提供了更高的创作灵活性:
A、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凝固”活动主体,同时不会产生“鬼影”;
“鬼影”就是自然光曝光过量留下的成像,如果主体是运动的,则照片上会出现两个主体:一个来自闪光、一个来自自然光。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比较明亮的自然光下。减少“鬼影”的方法有两个:使用低感光度的胶片、使用高速快门。后者需要相应的闪光同步速度。
B、更加灵活地控制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光比
单纯使用自然光对于前景/背景的光比控制比较有限,为了获得比较暗的背景来突出主体,就必须因地制宜地控制拍摄角度(比如对着树荫)或使用人造背景,这样做的后果不是限制了拍摄的自由度就是增加了拍摄的难度。在一般情况下,我是排斥使用人造背景的方法的,因为这违背了我拍摄自然物的初衷,我认为自然状态下的生命及其环境才是美的。如果可以使用人造背景,那么把它们移到室内照行不行呢?人工养殖出来拍行不行呢?――这是一个如何看待自然生命的问题,我在后面还会提到。
相反,配合闪光灯的使用,可以用人造光及自然光控制前景,自然光控制背景。背景的曝光值从正常曝光到很暗、甚至全黑都可以实现,如例一中一系列芫菁的照片所示。
例一:下列4张片子的前景是由自然光与闪光灯共同控制的,而背景由于距离主体比较远,只能反射很少量的人造光,因而几乎完全由光圈和速度来控制。
如果闪光同步最高只能达到1/60秒,那么后面两种效果就无法实现。当然让背景更暗也不一定就是更好的效果,因具体情况而异,但是至少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22,1/15 | 22,1/60 |
22,1/125 | 22,1/250 |
<next page>
例二:螽斯的照片由于背景距离主体更远,超出了闪光灯的工作范围,光圈、速度的组合(22,1/250)完全排除了自然光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全黑的背景效果,前景完全由闪灯照亮。
如果闪光同步速度只能达到1/60,则在自然背景下很难控制到全黑。
22,1/250,TTL Flash |
前面提到我的观点可能会引起争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触及了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Nikon F3的缺陷。我不能不说1/80秒的闪光同步是我抛弃F3的最主要原因,作为备用机身,我选择了FE2,因为它具有1/250秒的同步速度。
(3) 有M(手动)曝光模式
可能很多人不同意我把这条排在前列,甚至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但是如果你象我一样使用闪光灯,那么M模式是非常方便的,我很难在P或者A模式下自由、方便地控制曝光。
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我需要背景的曝光量是正常的1/2,那么我在M模式下可以先根据所需景深选择光圈值,然后对背景中的中灰部分进行点测,得到正常曝光时间后减少一半,然后重新构图、设置闪光灯、拍摄。如果在A模式下,我就必须使用曝光补偿-1.0再锁住曝光锁。这个例子中,使用曝光补偿与M档调节曝光时间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在实际操作上使用曝光补偿后经常会忘记调回来,结果是以后的若干张都采用了错误的曝光补偿,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低级错误,包括经验丰富的老手。再说曝光锁,对于大多数业余相机来说,曝光锁的锁定需要用手按住,但是这种方式不适合于微距摄影,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尽量减少对机身的接触,减少机震,如果用手按住曝光锁显然有悖于这个原则。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你精心地把相机架上三脚架,开动MLU,左手操作快门线,而此时右手却不得不按在曝光锁上,这不是很滑稽的场景吗?
(4) 点测
点测并不是必须的,如果用不好的话,还不如中央重点测光准确。我习惯了点测,而且不擅长控制中央重点测光,所以将点测列在这里。个人认为点测配合M模式是比较方便的拍摄微距的方法。
(5) 景深预测
微距摄影可能是景深预测这个功能最物尽其用的领域了。任何时候我都习惯于预览一下景深效果,可能不是太精确,但是比自己计算要省很多事吧。其实对于微距摄影来说,很多情况下是要尽量扩大景深。在使用闪光灯或者拍摄静物的情况下,我会尽量使用小光圈(11到22),从这个方面来说,景深预测就失去了意义。
(6) MLU或伪镜锁(至少应有快门线接口或可调节时间长度的自拍功能)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它是西方人鼓吹的重要指标。从理论上讲,使用反光镜锁肯定要比没有好,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应用于微距摄影中的具体评测数据。况且有人说,现代科技已经使机震减至极小,相对其它因素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对于活动的主体无法使用MLU,因为起动以后无法取景,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按下快门呢?反正我不行。快门线应该是值得鼓励的,电子快门线使按动快门的干扰减小为0。对于静物或活动缓慢的主体,我常用的方法是设置自拍时间为2-3秒(不鼓励使用无法调节时间的自拍功能,因为你无法预测10秒或15秒以后你的拍摄主体是否还在画面之内)。
(7) 轻便
对于自然摄影来说比较重要,如果你背着器材爬过山就肯定有所体会。每减少一克重量都意味着你的拍摄热情提高了一点。所以尽管我认为在功能上最适合我的机器是F4,但是我不上,因为我扛不动(白送的另说)。如果F80支持手动头,我就上它,手感并不那么重要。
(8) 100%取景器
没啥好说的,严谨的创作应该开始于构图那一刻,我是不主张剪裁的,你的作品就应该跟你从取景器里看到的一样。遗憾的是,对于Nikon的用户,有100%取景器的机器都不符合其它要求,F3说过了,F4、F5都太重。老机器就不说了。
(9) 可以调节ISO值
很多DX都按照自己的喜好调节胶片的啶数,Velvia调成40或60的都有,这是创作的一部分,所以当然很重要。
(10) 支持手动镜头
这就是我的偏好了,因为我用200mm的手动微距头。这也是我痛恨F80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没有手动头,算我没说吧。
2、镜头
(1) 一定还要微距头吗?
前两天光脚DX正好在坛子里发起讨论这个问题,并且将我等微距爱好者列为“在旁煽风点火的微距头鼓吹分子”,借此地严重打倒 :)
其实我并不认为拍微距一定要用微距头,尤其是对以下3种情况:1、偶尔玩一下,过两天就扔一边了——造成巨大的物资浪费,对于发烧友来说是严重的经济犯罪;2、经济能力有限——不赞成卖了裤子上微距,失去了欣赏自然的心情;3、已经有相当焦段的优秀镜头——比如Nikkor 105/2.5,Nikkor 80-200,Nikkor 180/2.8,Nikkor 200/4,这些都是成像质量比较出色的镜头,配上合适的接圈等附件同样可以发挥近摄威力,而且本身还具有微距头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远摄能力等(请注意:狗头拍微距还是狗头,甚至更差)。
但是,如果你象我一样酷爱微距,并且除了吃饭、房租以外还有一些供奢侈用的钞票,那么我建议你坚决上微距,原因很简单——方便。注意:选择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成像质量上的巨大提高,实际上微距头拍出的作品不一定比使用接圈等附件的普通镜头强多少,如果你看过John Shaw等自然摄影师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的不少作品就是普通镜头拍摄完成的。至于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微距头所具有的超平视场,实际上在自然摄影中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自然主体通常是立体的,很少有人整天翻拍邮票或者报纸。微距头具有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其方便性,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聚焦、测光和构图,而免去了拆卸、组合配件等带来的麻烦。
(2) 焦距的选择和放大倍率
焦距的选择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微距摄影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焦距的选择应该和放大倍率放在一起考虑。要回答这2个问题就必须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要用微距拍什么呢?
花草、静物:50-1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1/8到1/4就可以;
昆虫、小动物:100-2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在1/4到1/2,1/1更好。
对于微距镜头来说,最重要的是实际工作距离的大小以及放大倍率。
比较一下4个主要焦段微距镜头的优缺点:
| Nikkor AF | Nikkor AF | Nikkor AF | Nikkor AF | Nikkor AIS |
重量(g) | 440 | 560 | 1010 | 1190 | 800 |
口径(mm) | 62 | 52 | 62 | 62 | 52 |
最高放大倍率 | 1:1 | 1:1 | 1:1.32 | 1:1 | 1:2 |
最近对焦距离(mm) | 219 | 314 | 370 | 500 | 720(?) |
工作距离(mm)(1:1) | 90.4 | 135 | 125 (1:1.32) | 260 | 285 (3T,1:1.15) |
工作距离(mm)(1:2) | -- | 222 | 305 (约) | -- | 495 |
光圈范围 | 2.8-32 | 2.8-32 | 4.5/5.6-32 | 4-32 | 4-32 |
布光的方便性 | 差 | 较好 | 差 | 好 | 好 |
偏离物像平面 | 大 | 较好 | 大 | 小 | 小 |
视角 | 大 | 中等 | - | 小 | 小 |
对背景的控制 | 差 | 一般 | - | 好 | 好 |
适合的拍摄主题 | 花草、静物 | 花草、昆虫 | 花草、静物、 | 昆虫 | 昆虫 |
最大优点 | 光圈大,便宜 | 光圈大,工作距 | 构图方便, | 工作距离大, | 工作距离大, |
最大缺点 | 工作距离太小 | 如果拍摄昆虫, | 工作距离小 | 价格昂贵, | 放大倍率只能 |
几款微距镜头的优劣可以从表中看出,我不想详细论述,因为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普通镜头可以根据所需放大倍率选择适当的附件。
(3) 手动、自动?
AF对于微距摄影来说是一个很尴尬的摆设,几乎没有人在微距摄影中采用自动对焦,即使使用AF头我仍然会调节到MF来使用。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1:1的微距头都是自动的,镜头厂商的这种市场定位有待商榷。
(4) 最大光圈需要多大?
我对最大光圈的理解可能与大多数人不同,我认为在微距摄影中2.8的大光圈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原因是在微距摄影中景深极浅,尤其是放大倍率大于1:2时,在自然摄影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过大的光圈,我很少看到有优秀的微距作品使用5.6甚至8以上的光圈(必须说明一点:我所说的优秀作品是指那种通常含义的清晰、充满细节的作品,有意创作的浅景深或朦胧风格的作品不在此列)。如果经常使用闪光灯作为光源,那么大光圈就更失去了意义,我在拍摄中常用的光圈一般不大于11。
(5) 品牌
品牌是发烧友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实际上各厂家的微距头质量都非常优秀,坛子那谁谁不是说过嘛:“微距无弱旅”。如果经济上不是非常充裕,副厂微距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各家有各家的长处,详细情况请翻阅老贴。
3、获得放大倍率的附件(皮腔、接圈、增倍镜、近摄镜)
(1) 接圈(延伸筒)
接圈就是一个金属筒,结构非常简单,靠一个金属拨杆来连接镜头与机身的光圈调节。根据我所剩无几的光学知识,接圈接在镜头与机身之间增加了像距,同时物距大幅减小,最终的结果是增大了放大倍率。实上微距头的就是把接圈整合在一起,比如105mm 1:1的微距头,在最近对焦时,相当于接上了105mm的接圈。而200mm 1:2的微距头,则相当于内置了100mm的接圈。了解了接圈的原理就可以很方便地自由组合接圈达到不同的放大倍率。以Nikon为例,共有4种接圈:PK11A(8mm),PK12(14mm),PK13(27.5mm)和PN11(52.5mm)。几种接圈可以实现多种组合,但是老手似乎根据自己的镜头,只用其中的1-2种。
关于PN11多说几句。PN11是Nikon专门为老款AIS105mac (1:2)设计的,使其达到1:1。PN11的最大好处往往被大多数人忽略――它具有三脚架接环,筒身可以在环中转动,使得拍摄过程中改变构图成为一件非常方便的事。你可能说:我有球头,可以方便地竖拍。但是球头的竖拍是有代价的:使整体重心偏离了三脚架的重心截面。那么你花费高价购买的三脚架的作用就大打折扣,这对于F5+200mm长焦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接圈没有必要使用原厂,很多副厂(比如KENKO)都生产成套的接圈。但是如果选择国产接圈则一定要足够细心,因为我听到过国产接圈接口出现金属毛刺的说法。如果因为这个损坏了你心爱的相机和镜头,就得不偿失了。
(2) 增倍镜
使1:2的Nikon手动微距头达到1:1的厂家推荐用法是接增倍镜。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增倍镜配合。我没有使用增倍镜的经验,这里所有的知识来自于相关的书籍。根据很多摄友的经验,副厂的增倍镜甚至在光学成像以及AF性能上优于原厂产品。
增倍镜可以和接圈配合使用,其组合方式又可以是镜头+接圈+增倍镜+机身或者镜头+增倍镜+接圈+机身。前者容易获得更大的放大倍率,因此更多为人采用。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使用接圈、增倍镜还是皮腔,都会损失一定的光线,这对于要求苛刻的微距摄影是一个不利因素。所幸的是,具有TTL测光功能的相机可以自动计算这部分损失,免去了繁琐的人工计算。
(3) 近摄镜
近摄镜是被很多人遗忘的方法。近摄镜是在镜头的前端人为加入一组镜片改变镜头的光路从而缩小物距。近摄镜的优点在于非常方便,而且不改变入光量,不需要补偿。近摄镜有不同的曲率,配合不同的镜头达到不同的放大倍率。
Nikon生产两组优秀的近摄镜:3T,4T以及5T,6T。3T、4T是52mm口径的,5T、6T是62mm口径的。说它们优秀是因为它们是双镜片组结构,最大地减小了对像质的影响。另外有一个在北美摄友中流传的小窍门:将近摄镜反接在镜头前端可以达到最佳像质。反接的方法是使用一个male-to-male的双面螺口接环。关于Nikon近摄镜的放大倍率见以下联接:
http://space.tin.it/arte/ripolini/3T4T.htm
http://space.tin.it/arte/ripolini/5T6T.htm
近摄镜的缺点是无法无穷远合焦(接圈也一样)。
(4) 皮腔
我没有使用过皮腔,很多人认为使用皮腔是微距摄影“专业”的表现。但是皮腔在自然摄影中因为比较笨重很少有人采用。在此不加以讨论了。
4、胶片
胶片的使用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根据观察,西方自然摄影师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有Kodak Kodachrome 25,64,E100VS系列,以及Fuji Velvia。 可以看出低感光度的胶片受到青睐。除了众所周知的颗粒、色彩方面的原因,低感光度胶片在控制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光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们使用100度的胶片拍摄晴天环境下的中性灰色调主体,按照阳光16法则,在16的光圈下应该使用1/125的速度。如果我需要对主体使用闪光灯,按照自然光:闪光=1:1的比例,在16光圈下必须使用1/250的速度,同时闪光灯输出量减半。这一方面对硬件(闪光同步速度)的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光圈、快门的组合。假设我的相机闪光同步速度能够达到1/250秒,那么我面临的问题是:在1/250秒无法使用大于16的光圈,否则会留下“鬼影”,也就是自然光曝光过量留下的成像,如果主体是运动的,则照片上会出现两个主体。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的光圈只有16、22和32。更何况很多相机无法达到1/250的同步速度,更容易产生“鬼影”,比如1/60秒的同步速度,要想达到上述1:1的光比,就必须使用32的光圈,完全失去了创作的自由。(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更快的闪光同步速度是多么重要)。而使用50左右的胶片则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即使是对于1/60秒的机器来说,仍然可以选择22或者32的光圈,都不会留下“鬼影”。
上面的例子是1:1的光比,如果要进一步减少自然光的比例,(比如让背景更黑),恐怕就更需要低度胶片了。当然阳光16法则是在阳光下的情况,如果自然光本身就比较暗(比如在阴影里),那么情况会好一些,我的目的是想说明低度胶片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一旦胶片的感光度选定了,选择的范围就已经很小了。如果我继续鼓吹某种胶片,就会被怀疑为某家厂商的托儿了,就此打住。
5、闪光灯
对于微距摄影的闪光灯,应该重点考虑的指标顺序是:是否TTL、GN指数、有否闪光补偿、重量、品牌。
(1) TTL闪光:
前面提到过,TTL闪光的重要性仅次于TTL曝光测光。没有TTL的闪光摄影无疑是痛苦的。关于TTL闪光的原理请翻阅坛子里的老贴。
(2) GN指数:
关系到闪光灯的功率。到底需要多大的指数?镜头越长,需要的指数越大,因为闪光灯离主体远了(指闪灯与机身、镜头共同进退的情况)。还以Nikon为例,对于100以下的镜头,SB22和SB23应该够用了,而200左右的镜头最好上SB24、25、26或28。顺便说一句:200mm的长焦镜头还有一个优势――在使用闪光灯时,由于距离被摄物较远,光源更加接近于类似于太阳光的面光源,因此更加自然。
(3) 闪光补偿:
开始我也总是搞不懂闪光补偿和曝光补偿在实用中到底有什么区别。现在我的理解是:闪光补偿控制前景、曝光补偿控制前景和背景。由于TTL闪光能够自动调整前景的闪光量,当使用曝光补偿控制背景时,前景的曝光量可以交给TTL闪光自动完成。如果需要改变自然状态下背景与前景的光比,就必须借助闪光灯来实现了。只有一种情况下闪光补偿等效于曝光补偿:主体距离背景非常近(比如地面上的昆虫),距离可以忽略,此时调节任何一种补偿的效果应该是一致的。
即使闪光灯没有闪光补偿功能仍然可以实现上述效果,只是稍微麻烦一些:在M模式下对背景测光,调节光圈、快门的组合达到期望的效果,然后通过调节ISO值改变闪光比例——由于光圈、快门已经设定,自然光的曝光量一定,ISO的改变只改变闪光输出量。可以调节ISO值的闪光灯可以直接在闪光灯上进行调节。否则需要改变机身上的设置。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很容易忘记调回ISO值,从而使后面的片子误曝。
最后说几句环形闪光灯的坏话。很多朋友都认为微距闪光必须使用环闪,其实不然。环闪最初可能是为医学用途设计的,比如牙医、手术拍摄等,其特点是能够提供能够比较方便地提供均匀的光线。北美大多数自然摄影师都不使用环形闪光灯。由于我没有使用过环闪,所以对其效果不敢妄加评论。抛开闪光的立体感来说,环闪的致命弱点(特别是老款环闪)是在近距离拍摄反光物体时会出现环形或两条线形的反射光,如果这个反射光出现在动物的眼睛里就显得极不自然。环闪的第二个弱点是指数过小,Nikon SB29的指数大约是11(ISO100)左右,使得其用途大打折扣(200mm的镜头配合50度的胶片时,在50cm的工作距离时,只能使用最小为f/11的光圈)。最后一点是其昂贵的价格,对于大多数爱好者来说花费高于普通闪灯的价钱购买非常有限的用途,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举动。当然,我希望这些技术上的缺憾能够得以解决,毕竟环形闪光灯使用起来是非常方便的。
<next page>
6、三脚架和云台
在某种程度上,三脚架的作用弥补了镜头品质上的差异。随意使用的高品质镜头往往比不过精心配置的普通镜头。这种“配置”包括稳定的三脚架、高品质的胶片、使用快门线等。三脚架本身是一个很矛盾的事物:稳定的太沉,轻便的又不管用。特别是对于跋山涉水的自然摄影,轻便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过重的装备只会使人失去了摄影的心情。但是无论如何三脚架对于微距摄影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种震动,而且使得焦点的控制更有把握。
云台的种类非常多,我不想过多评论,各有各的优势。要提的有两点:第一,尽量使用快卸板结构的云台;第二,简单介绍一下Arca-Swiss快卸结构。
使用快卸板是因为它简便,它能够直接影响我们使用三脚架的积极性和频率。但是要用就用好的,因为很多快卸装置非常松弛,极大抵消了三脚架的作用。
Arca-Swiss结构如下图所示(上面一排是平台——连接脚架,下面是快卸板――连接相机或镜头),它的特点是拆卸方便,连接紧密。更重要的是,由于是滑轨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微距导轨的作用。
7、柔光板和反光板
反光板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补光,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变主体的色温,比如用金色反光板,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主体更加突出。
柔光板(diffuser)的作用是把直射的阳光散射,以获得柔化的效果。柔光板的作用常常可以使你大吃一惊,其效果差异就如同正午直射和阴天多云时拍摄的差异一样。唯一的问题是:使用柔光板通常需要一个助手,这往往是业余选手缺少的,建议大家赶紧培养自己的另一半对摄影的爱好 :)
8、闪光灯支架(flash brackets)
放在最后说,但是不等于最不重要。不要小看这个小附件,它可以使我们使用闪光灯更加方便,使手持闪光拍摄成为可能。
结构上很简单,就是从机身底部或者镜头的三脚架接环伸出一根金属条,其弯曲的角度正好使闪光灯架在镜头的上方。我使用的是Kirk生产的单臂支架,调节比较灵活,强度足够支持135相机的大型闪光灯。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昂贵。其实闪光灯支架完全可以自己动手DIY。
三、几个重要问题
1、对待拍摄主体的态度
往大了说,这是一个自然观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拍这些花花草草?因为它们美丽,因为它们能够触动我们内心对美丽的向往。它们为什么美丽?因为它们自然,是天创之美。再美丽的工艺品还是工艺品,不能替代纷飞于花丛中的蝴蝶。当我得知某副作品是来自“摆拍”的时候,它在我心目中的美感就大打折扣。美是一种心里反应,是多因素的。
早期的动物微距摄影由于技术上的限制,有一部分人采用处死、冰冻等非常规手段,这些手段受到越来越多自然摄影师的摒弃,因为它们违背了自然摄影的初衷。
除了人工种植的花草,所有的拍摄物体都应该在其自然状态下拍摄,这就是我的观点。
2、我的微距拍摄过程
在这里我只是介绍我自己拍摄微距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没有金科玉律需要遵守。
我近期经常使用的配置包括:Nikon F801S,Nikkor AIS 200 macro (1:2),Nikon SB24 闪光灯,Kirk flash bracket (蝶型支架),Gitzo 1228M 三脚架, Gitzo 1276球头,Nikon 3T 近摄镜,Nikon SC-17 闪光同步线,Fuji Velvia反转片。
(1) 由于Nikkor AIS 200微距镜头不能达到1:1的放大倍率,我首先需要判断拍摄物体是否需要加3T近摄镜,对于中到大型的蝴蝶是不需要加近摄镜的,可以用菜粉蝶(或称白粉蝶、菜白蝶等等,北京最常见的蝴蝶之一,春天最早出现)作为参照物,小于这个大小的昆虫一般需要加近摄镜。
(2) 根据被摄物的环境背景判断是否需要表现背景:
A、需要(背景离主体较远);
a、为了表现背景一般都需要比较慢的速度,所以我会选择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特别是对于200mm的长镜头,三脚架的作用至关重要。
b、根据需要的放大倍率进行构图、对焦于被摄主体;
c、相机调至M档,点测或中央重点测光,设定所需光圈值(一般小于11,即11、16、22,很少使用32);
d、在不重新调焦的情况下对背景中的中性灰部分点测光,根据设想的背景的色调设定快门值(强调不重新调焦是因为调焦会改变镜头内部镜筒的实际长度,此时曝光组合是在变化的);
e、重新回到原先的构图位置;
f、调节闪光灯在蝶型支架上的位置,一般是在镜头前端的上方,使镜头轴线、闪光灯方向与被摄物之间的角度成30度左右;
g、调节闪光灯:将闪光灯设置在TTL档位置。对于部分老机身,SB24无法使用TTL功能,所以建议大家配置与机身配套的闪光灯。
h、设置机身自拍时间为2-3秒,启动自拍完成拍摄。
B、不需要(背景离主体很近,如主体在地面或叶面上;或者故意创造黑暗背景的效果);
a、在能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我会尽量使用;
b、仍然有很多情况无法使用三脚架,此时由于F801S具有1/250秒的闪光同步速度,可以胜任手持拍摄;
c、(同前)根据需要的放大倍率进行构图、对焦于被摄主体;
d、(同前)相机调至M档,点测,设定所需光圈值(一般小于11,即11、16、22,很少使用32);
e、根据被摄物体的色调以及测光方式进行曝光补偿或闪光补偿(如:对于大面积的沙质地面、浅色花瓣等情况,酌情+2/3至1档);
f、(同前)调节闪光灯在蝶型支架上的位置,一般是在镜头前端的上方,使镜头轴线、闪光灯方向与被摄物之间的角度成30度左右;
g、调节闪光灯:将闪光灯设置在TTL档位置。对于部分老机身,SB24无法使用TTL功能,所以建议大家配置与机身配套的闪光灯。
h、完成拍摄。
3、焦点和景深的控制
焦点和景深的控制是微距摄影中最难掌握的技术之一。
焦点的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选取画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现的部分。对于动物主体来说,应该使眼睛尽量清楚。即使是对于昆虫这样微小的生物,没有眼睛的片子就缺少了灵气。当然,这需要一些昆虫的知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准确地找到眼睛的位置。
焦平面的选择应该尽量与动物身体的轴向一致,对于蝗虫一类的长型昆虫,焦平面一般应与身体平行,对于展开翅膀的蝴蝶,应该使翅的平面与焦平面平行,这是昆虫“标准相”的拍法儿。当然你可以为达到某种效果选择其它的方式,比如下图。不要小看焦平面的选择,这需要很深的功力,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摄影师,他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花费在精确地寻找焦平面上,而不是测光或其它。很多情况下,如果焦平面选错了,你的片子就已经废了,再巧妙的构图、再精确的测光也无济于事。
N F801S、N AIS200mac、3T、Ektachrome 64、M、22、1/250、TTL Flash |
N F801S、N AIS200mac、Velvia、M、22、1/250、TTL Flash |
N F801S、N AIS200mac、3T、Ektachrome 64、M、11、1/250、TTL Flash,set at 22 |
N 801S、N AIS200mac、Kodak EB100、11(or 16?)、1/250、TTL Flash |
景深在微距摄影中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当放大倍率达到1:2以上时,景深就变得非常的小,对于长焦距镜头更是如此。比如上面这张蝗虫的照片,景深小得非常难以控制(光圈为11)。我在拍摄中尽量使用小光圈,比如16、22等,很少大于8。使用小光圈所带来的光线不足由闪光灯弥补。
当然,景深的选择也不是一味求大,下面这个例子有一定的说服力。
200mm macro、16、1/60、Cam comp -0.3 |
200mm macro、5.6、1/500、Cam comp +0.3 |
左图的背景比较杂乱,大景深的作用使主体与背景混淆在一起。右图则克服了这个缺点。必须指出的是:如果照片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竹节虫的拟态,则左图反而更为贴切。如果为了说明竹节虫的形态,则右图更为清晰。
4、光线的控制
微距摄影的光线控制本质上是调节自然光与人造光的比例,这在前面已经通过例子讲过了。如果说普通摄影是用闪光补自然光,那么很多情况下,微距摄影是用自然光来补闪光,正好相反。在很多情况下,使用闪光灯能够使主体更突出、更有活力。
比较一下这两种光的差别。
| 自然光 | 人造光 |
方向 | 不易控制,容易产生阴影。 太阳光不总是能照亮物像平面的所有细节,容易产生阴影。这一点在昆虫摄影中经常遇到,运动的主体经常变换角度,很难找到最佳位置。而最佳照明角度又不一定是最佳拍摄时机。控制自然光方向的方法是使用反光板。但是对于单人的拍摄过程,在拍摄活动主体时几乎是没有机会使用反光板的。 | 可控制,可以照亮细节。 闪光的角度可以人为控制,可以在任何时机提供均匀和不同强度的光,为抓拍主体的最佳状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单人控制比较方便。 |
对于色彩 | 自然,有时趋于平淡。 太阳提供的光,显然是最自然的。比较下面两张片子,可以发现它们对于色彩还原的差异。对于这一点我也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请各位DX指点。 | 不太自然,一定情况下饱和度高 |
N F801S、N AIS200mac、3T、Velvia、Tripod、M、22、2" |
N F801S、N AIS200mac、3T、Velvia、Tripod、M、22、1/250、TTL Flash |
请注意蜻蜓身体以及叶子的颜色。右图使用了闪光灯,色彩明显比左图饱和。
5、昆虫微距摄影的一些经验
昆虫摄影成功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技术,首要的是需要了解所拍摄主体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机拍摄最容易。
关于昆虫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和经验积累,当然书籍也是重要的知识来源。这些不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
拍摄昆虫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是露水蒸发之前的清晨,以及日落到天黑前的时间段!如果注意统计一下微距摄影的作品,就会发现大多数好片子都出自上述2段时间。大部分有背景的片子都是早晨拍摄的。
很多昆虫夜间栖息在杂草、树叶或灌丛的隐蔽位置,由于温度的下降,它们整夜不动。早晨的露水使它们更是举步为艰。然而这个时刻正是摄影的绝佳机会,几乎每个拍摄微距的摄影师都会有一些类似的作品。即使在露水蒸干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昆虫仍然不能自由活动,直至太阳赋予它们充足的能量。静止的昆虫为摄影师提供了高度的创作自由。上面的两幅蜻蜓就是在清晨拍摄的,我在头天的傍晚发现了它,第二天早晨不慌不忙地进行拍摄。同样的道理,日落到天黑的时间昆虫减少了活动,寻找栖息场所以渡过黑夜,但是这时的昆虫仍然具有很高的警惕性,它们本能地躲避镜头的追踪,通常会躲到叶子的反面。
要想在昆虫最活跃的时间拍摄它们,最好是借助闪光灯,用小光圈、高速度来凝固它们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