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华夏网·艺术论坛 http://bbs.cnrr.cn/

中国大赛网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艺术与科学论坛——关注科学、关注艺术、关注生活

1楼
零下一度 发表于:2006/3/27 0:05:58
时间:2004年11月1日(星期一)上午
地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
主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博士
专家:瑞典皇家工学院副院长马意孚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博士、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晓峰教授
翻译:山东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李国强先生

  
  潘鲁生: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上午好!“艺术与科学论坛”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和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联手主办,作为本次“艺术与科学论坛”的主持人,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论坛的两位嘉宾。老马——瑞典皇家工学院马意孚博士,就我个人对马意孚博士的印象而言,可以说他既具有科学家的学识、外交家的风范,又具有艺术家的智慧,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晓峰教授,是从事音乐教育的艺术家。相信在艺术与科学的交流与沟通中,离不开音乐的和谐美好的音符。本次论坛的翻译李国强先生是山东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他曾是我国驻美国、瑞典的外交官,非常优秀的翻译。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艺术与科学之间,连接起交流的纽带,架设起沟通的桥梁。

  下面,首先借此机会向马意孚博士请教一个问题:据我所知,“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由瑞典人较早提出的,后来由联合国组织倡导,在全球范围得到了较为普遍的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等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请问马意孚博士,在瑞典人的理解中,“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建筑设计、对公共设施设计和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方面,瑞典人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马意孚:潘院长提出的这个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它涵盖了诸多方面,在不同层面或许会有多种答案。瑞典确实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但是欧洲的斯堪底那维亚半岛的一些国家(像挪威等)和亚洲的中国等国家都长期以来也在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这一理念提出的来源可能和瑞典的诸多条件和特点有关。瑞典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只有900万;历史传统上以农业社会为主,所以瑞典人具有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性情和品格。当下,很多国家的人们已经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并且世界各地的工业化进程仍在继续加快。但是,在瑞典,城市化的人们仍然怀恋乡村社会那种对自然的亲近之感,希望将这种人与自然的感情带到城市中去,所以“回归自然”开始逐渐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自觉选择。现代的人们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的包围中,已经产生了厌倦情绪,渴望清新、自然、和谐的环境。瑞典的人们在物质需求满足以后,开始转向对和谐美好的人文环境的需求。例如,现在在瑞典,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已经不再打算购买拥有私家车。汽车造成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它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约束了人的自由空间和主观自由度。摆脱汽车的约束,回归自然,放松自我,成为青年人的新时尚。人们对钢筋、水泥、玻璃等物质造成的单调枯燥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新认识、新思考,逐渐认识到了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 理念从提出、倡导到普及,已经深入人心。

  潘鲁生:马意孚博士的回答,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来源和实际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设计艺术界所应当吸收、遵循的。近年来,我们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提出了“以艺术学科为主体,向工科、文科两翼发展”的办学思路。在未来的发展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人文科学和理工科为双翼,重新构建设计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在学科体系的构建和专业设置上进行一系列整合,突破单纯侧重艺术,以及侧重技术的设计艺术教育模式,而是从“设计艺术学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理念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构筑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专业整体布局力图向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方向发展,使设计艺术学科借助艺术的表现,人文科学的素养,以及技术的手段,得以升华和发展,形成艺术学科、人文学科和工科相互依托的交叉学科体系。设计艺术已不是纯粹为了艺术而设计,我们认为艺术学科应当关注社会、关注经济发展、关注人文环境。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多方面素质,并在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中注重绿色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党和政府近来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一项基本的国策——“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与我们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

  今天,我们请到了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李晓峰院长。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当中,我们的“纯艺术”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下面请李院长发表他的高见。

  李晓峰:山东大学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已经是老朋友,在这之前已有非常好的合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这几年,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呈现出一种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很多方面,受到艺术教育界同行们的刮目相看和由衷敬佩。

  应该说双方具有非常好的合作基础。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密切合作,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我们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近来的发展,也得到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领导、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马意孚先生对近年来山东大学的对外交流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也表示我们的谢意!

  “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了政府和人们的重视。举个比较近的例子,比如,山东大学校园的建筑近年来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前的楼房建筑多是“火柴盒”,现在的建筑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和改善。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美化环境的重要性,开始追求更加美好的环境。 

  在生活当中,我们大家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生活离不开艺术。艺术的分支和门类虽然很多,但是可以说,不论从事哪个领域和专业,音乐对人们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大学校园的日常环境中也时常充实着音乐、音符。现在很多大学生、青年人更多的喜欢的是流行音乐,通过流行音乐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对生活的影响。但是,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大家在年轻的时候还应当多接触一些传统音乐和高雅音乐,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就像调色板上的色彩是五颜六色的,而不是单一、单调的。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关注音乐,多关注艺术,多关注科学,以艺术与科学去促进、影响生活,同时以和谐的音符与旋律去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潘鲁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创造的艺术与科学,促进了社会的繁荣、进步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说“科学”更大程度上是科学家的一种“客观”意义上的创造,那么“艺术”就很大程度上是艺术家的一种“主观”意义上的创造。在今年6月瑞典举办的“科学与艺术论坛“上,我也已经表明了这样的观点。马意孚先生作为一名科学家,对于今天大学生群体(其中会产生今后的艺术家、设计家)的未来发展有何希望?请马意孚先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马意孚:这一定程度上是和学习的经历相关的。科学家更侧重于发现事物内部的价值与规律,艺术家更侧重于发现事物外部的结构与特征。人生是非常短暂的,在宇宙与历史当中人也非常卑微。人的一生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人们只能侧重于在某个方面、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专心探索,期待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在艺术与科学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具备不同知识、技能的专家的参与和合作,共同在探索与发现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探求到事物内在的本质与价值。从事艺术与科学的人们可能也都有机会介入彼此的领域,并由此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在绘画领域,新的材料和表现形式的应用与推广,会对艺术创新产生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在过去,“科学” 活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而“艺术”活动则是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以后为了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潘鲁生:我非常赞同马意孚先生的观点。在6月份,我去瑞典的时候,曾经参观了马意孚先生他们主持设计的一个生态小区的样板间,其中所有的能源都是利用的太阳能和废弃物质的再循环利用。我想,我们现在的一些日用产品(比如灯具),如果不是利用的电能,那我们是否需要重新设计?在科学家的研究创造完成以后,设计家和艺术家要跟上去对科学家的物化成果的外在表现形态进行设计与完善。

  艺术与科学的交流、对话不是表层的,而应当是深层、深入的。整个科学工程、设计艺术与我们的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

  在瑞典,对“可持续发展”的倡导与研究,主要是针对生活方式的。如果我们目前的设计要侧重到“绿色设计”的角度,那么我们现在的很多设计是失败的。例如,今年中秋月饼的包装引起了一些媒体上的广泛关注,月饼包装不适于食品的功能,并且污染环境、浪费材料 、造价较贵等。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宏观的溉念, 在了解、理解的同时,要在具体的设计过程当中落实、应用,指导我们的艺术实践。我们新修改的教学大纲要进一步强化艺术理论、艺术表现和技术能力的课程,使之更合理。一定让学生多关注社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让我们今后的设计家和艺术家了解社会、了解“绿色设计”,培养这种生态文化和绿色设计的意识。

  正如马意孚先生所说,人的生命短暂,一个人不可能既当科学家又当艺术家。但是,科学家需要艺术家的灵动与智慧、艺术家也需要科学家的严谨与务实 。所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提出“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精神”一定意义上不仅只在于科学知识,而重在于一种求真务实的治学的态度。

  马意孚:非常感谢潘院长对我们的设计的赞赏。上次您访问斯德哥尔摩参观生态小区时,表示很喜欢我们的设计。 但是我认为我们在某些方面做得还是很不够的,比如有的居民反映楼与楼之间的绿地少了一些,尽管楼房的内部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很多方面是有待改进的,比如今天学术报告厅里的暖气片,暖气片取暖的技术被采用很多年了,但是它的外观设计缺少改进,无论在瑞典,还是在中国,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外观样式。 现在它的设计从功能性上看,散热非常有效,但是你可能不太喜欢在卧室、起居室里安置这样外观的暖气片。这就体现出了科技产品对设计艺术的需要,以及他们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潘鲁生:马意孚先生是非常有智慧的。我想大家一定愿意与他交流,下面的时间留给老师、同学们来提问。有关设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直接向马意孚先生咨询,因为他在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生态设计和环境设计领域是专家。看了他设计的生态小区,感到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生态设计,都是做得非常好的。下面请老师和同学们提问。

  学生:马意孚先生,您好,在你们的教学过程中,艺术与科学的知识应该是分学科进行的吧,那么请问,科学与艺术工作者在科研成果的研发过程中是怎样实现结合的呢? 

  马意孚:你提问的这个问题,确实关系到现实中很多的相关问题。我们的学校在学科分类上还是分学科的,比如建筑、机械、产品设计等。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方面,我们现在做的主要是和斯德哥尔摩实用设计学院进行的合作。现在相互之间的合作很成功,特别是在建筑设计和公共基础设施设计等方面合作更为密切。你提到的问题促使我们院校之间将来增进这方面的合作,使科学家与设计家、艺术家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更加紧密。同时,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让工科学生多学一些设计艺术方面的知识,让艺术类学生也多学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 

  潘鲁生:和马意孚先生交流的时候,经常涉及到环境建筑和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下面,我想请我们环境艺术设计系的副主任郭去尘教授与马意孚博士就有关问题进行交流。

  郭去尘:马意孚先生,您好!在我们中国,理工科学生对艺术学科、人文学科比较忽视,而我们艺术院校的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也比较薄弱,请问对于这种情况在瑞典的大学基础教学中是怎样处理的? 第二个问题,在我的印象中瑞典的建筑环境平和而朴实,突出绿色设计,而我们中国现在的建筑设计却存在着盲目追求投入与豪华的问题,请您谈一下您对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印象和感受如何? 

  马意孚:知识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人才的培养与成长的过程中,比如培养一名建筑师或设计师,做到面面俱到比较难,一个人很大程度上在一生中只能集中精力做到“专一”和“专攻”。 广博与专一,存在一个两难的情况。关键在于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比如能源与环境之间就具有密切的关系,能源专业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分不开的,两者需要进行结合与合作。 而这种结合是需要桥梁和渠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些调整与改进,例如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的比重等,以满足学生们在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需求,比方工科的学生可以学一学孟子的人文思想等等。我们现在在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但是有些问题还是有待讨论的。工程和艺术类的合作在产品设计领域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工程师和设计师、艺术家需要在诸多领域进行沟通与合作,这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应当注意锻炼、培养学生的与其他门类专业人才进行沟通合作的能力 。从个体局部知识的获得到一个整体方案的合作,需要科学家与艺术家共同进行摸索、试验与合作。

  第二个问题,简单谈一下。我们两个国家的建筑环境是存在差异的,这包涵了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差异,中国建筑的外观多姿多彩,生动而富有活力,瑞典的建筑设计则简约而低调。 从环境设计师的整体设计到工程师、建筑师的具体施工,这需要一个整体规划协调系统贯串于合作的各阶段。 

  对中国建筑的另一印象是很注重外在表现形式,在这方面进行大量的精力消耗和物质投入 。其实应当更注重建筑环境内部的结构与品质,在能源利用方面做到环保、节能 。追求内在品质的提升和起居生活的舒适,才会实现内外的和谐之美。此外,我觉得这次我们来访住的舜耕山庄,其建筑的传统风格,我很喜欢,我更侧重倾向于欣赏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特征的建筑。以后的环境艺术设计在改进技术、提高质量的同时,还应更注重环保和能源的充分利用。在这一过程当中实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潘鲁生: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和山东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的合作中,从2004年4月11日到 6月18日再到今天11月1日, 三方联合举办了三次艺术与科学论坛,共同关注“可持续发展”、关注 “人—物—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的理解、注重绿色设计、艺术与科学相互促进的作用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山东大学的合作基于艺术与科学在大学学科建设中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潜力。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加强与瑞典皇家工学院等西方院校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实现艺术与科学的全面对话,推动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希望我们在将来继续深层次地推进“艺术与科学论坛”的开展,举办开放式、更高层次的论坛活动。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 - 2020 cnrr.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2344 s, 2 queries.